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纲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6467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纲要.docx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纲要.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纲要.docx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纲要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纲要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纲要

1.美国1935年在《社会保障法》中最先采用社会保障一词。

2.构成慈善事业的三大支柱,宗教慈善事业、官办慈善事业与民间慈善事业。

3.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介入济贫事业,是社会保障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以1601年英国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为标志。

4.社会保险制度首先产生于德国的历史依据:

新历史学派。

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

1883年德国颁布《劳工疾病保险法》。

6.1986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开始进入改革时期和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7.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由国家保障、城镇单位保障、农村集体保障三大板块构成。

8.从各国社会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安排出发可分为四种类型:

社会保险型模式、福利国家型模式、强制储蓄型模式、国家保险型模式。

9.社会保险型模式的代表国家:

德、美、法、日、中。

10.福利性保险模式的代表国家:

英、加拿大、澳大利亚。

11.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英国1948年。

《国民保险法》

12.强制储蓄型模式代表国家:

新加坡、智利。

13.社会保障模式按集权程度可分为:

集中管理型(英、新加坡)、分散管理型(德)、集散结合型(美、日)

14.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

行政管理、财务管理、服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15.社会保障资金(财务)管理的环节:

筹集、给付、运营。

16.社会保障基金按照存储和支付为依据可分为积累性和非积累型社会保障基金。

17.德国1889年颁布《老年、残疾和遗嘱保险法》正式确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18.养老保险的特征:

普遍需求、地位特殊、长期积累、管理复杂。

19.根据养老保险的承担机制可分为:

政府负责型、责任分担型、个人承担型、混合责任型。

20.政府负责型代表国家:

英、瑞、加、澳大利亚。

21.责任分担型代表国家:

美国、法国。

个人承担型代表国家:

智利、新加坡。

22.混合责任型代表国家:

日本、中国、德国。

23.养老保险资金筹集模式可分为:

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部分积累式。

24.养老保险缴费模式包括:

给付既定模式和缴费既定模式。

25.养老保险资金来源筹集方式:

由雇主、雇员、和国家三方共同负担

由雇主和雇员双方分担

由雇主和国家分担

完全由雇员个人负担(如智利)。

26.中国养老保险的基金来源:

企业缴费和劳动者个人缴费。

27.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可分为后付制(按服务项目付费)和预付制(按人头、病种、工资)

28.1994年由国务院选择江苏镇江市和江西九江市进行医疗保险试点。

29.新的医疗保险筹资机制费用由用人单位(或雇主)和职工共同负担。

其中用人单位缴费按照当地工资总额的6%确定,个人缴费从本人工资的2%起。

30.失业按照就业意愿分为:

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

31.失业按照不同的失业原因可分为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等待性失业。

32.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失业保险的国家、1905年建立非强制的失业保险制度。

33.失业保险按照意愿是否具有强制性可分为:

强制性失业保险和非强制性失业保险。

34.失业保险按照获得失业保险金的不同依据可分为:

权利型和调查型失业保险。

35.失业保险筹资方法:

征收失业保险税

按工资比例收

按固定金额收。

36.失业保险的给付期限包括:

等待期和最长给付期。

37.英国失业保险制度类型是由强制性失业保险和失业救助共同构成的双层次保障制度。

38.工伤保险的特点:

实施范围广、保障性强、待遇相对优厚、给付条件最宽。

39.工伤保险的原则:

无过失补偿原则

个人不缴费原则

补偿直接经济损失原则

因工伤残与非工伤残区别对待原则

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40.工伤保险的待遇:

医疗待遇、伤残待遇、死亡待遇。

41.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颁布《工伤保险条例》并于2004年1月1日实行,这是第一部工伤保险行政法规,标志着中国新型工伤保险制度确立。

42.生育保险的享受条件:

达到法定结婚年龄

已婚女职工

符合国家计划生育并参加生育保险。

43.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

最低保障性

按需分配

权力义务单向性

全民性。

44.依据救助的手段可分为:

现金救助、实物救助、服务救助和以工代赈。

45.依据救助的时间长短可分为:

定期救助和临时救助。

46.中国现行的社会救助体系主要有:

最低生活保障、乡村贫困救济、农村五保制度、灾害救助以及特殊对象的救助等。

47.我国居民的三条最低保障线为:

(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障。

4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试点:

1996年在山东烟台、河北平泉、四川彭州和甘肃永昌。

49.农村五保有:

保吃、穿、住、医、葬

50.中国社会救助对象有:

三无人员、灾民、贫困人口。

51.

社会保险:

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收入来源时,能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52.社会保障基金:

53.社会保障体系:

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他强调的是社会保障的项目结构及运行机制。

54.社会保障管理:

国家为实施社会保障事业而规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管理原则和管理机制的总和。

55.失业保险:

作为一种解除劳动者后顾之忧和化解失业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制度安排,是社会保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56.企业年金:

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战略需要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水平的退休收入保障的员工福利制度。

57.优抚安置:

58.社会救助:

国家与社会面向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

59.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凡家庭收入低于保障线的家庭均可以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

60.工伤鉴定:

劳动者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致残后,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工伤鉴定机构对其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进行鉴定以确定伤残等级的法定检验与评价。

61.社会福利:

具体的公共援助或社会补贴及社会服务。

62.权利型失业保险:

失业者只要符合规定的缴费年限、非自愿失业等条件就可以领取失业金而不用管失业者的家庭收入情况,这种情况下领取失业金是合法的权利。

63.替代率:

生活费用基准,称替代率是衡量养老金水平的重要标志。

64.按服务项目付费:

医疗保险机构根据医疗机构上报的医疗服务项目和服务量向医疗机构支付费用,它属于事后付费。

65.按人头付费:

医疗保险机构按合同规定的时间,根据接受医疗服务的被保险人人数和规定的收费标准,预先支付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

66.预付制:

总额预算包干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工资制等方式。

67.扣除法:

缓解国际重复征税的一种方法。

68.现收现付制:

不考虑资金储备,只从当年或近二三年的社会保险收支平衡出发,确定一个适当的费率标准向企业与个人征收社会保险费(税)

69.无过失补偿原则:

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遭遇工伤事故或职业病,无论雇主是否有过错,只要不是劳动者本人事故所为,均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资料

一、简答

(1)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

答:

1、稳定功能:

能有效的缓和乃至消除引起社会震荡与时空的潜在危险,维系社会的稳定和正常、健康的社会发展

2、调节功能:

在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体现出了调节功能

3、促进发展功能:

社保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明显具备了促进发展功能。

4.互助功能:

以社区为基础,社员以资金、物和劳务服务互助,体现出了互助功能。

5其他功能:

尤其是在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体现出。

(2)福利国家的模式特征、和代表国家

答:

代表国家:

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和英国

特征:

1、累进税制与高税收

2、普遍覆盖与全民共享

3、政府负责与保障全面

4、法制健全5、充分就业

(3)失业保险的功能

答:

1、保障基本生活功能2、合理配置劳动力功能3、促进就业功能4、稳定功能:

一是体现为社会稳定功能,二是体现为经济稳定功能。

5调节功能:

调节社会贫富差距。

调节经济的运行

(4)社会保障的特征

答:

1、公平性特征:

保障范围的公平性、待遇的公平性、保障过程的公平性

2、社会化特征:

制度的开放化、筹资社会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与监督社会化。

3、福利性特征:

体现的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交易成本低于所获得的保障待遇

4、法制规范化特征:

主要体现在法律的规范与强制方面

5、多样性特征:

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日益多样化、统一向社会保障制度,一国之内也开始呈现不同的模式、项目结构多样化、水平结构多样化

6、刚性发展特征:

只升不降

(5)医疗保险的特点

答:

1、待遇支付形式为非定额的费用补偿:

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补偿

2、补偿期短但受益时间长

3、设计关系非常复杂:

涉及政府、用人单位、医疗机构、社会保险机构、医药机构、和患者个人等多方面之间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

4、医疗消费具有不确定性和被动性:

患病时每个人的实际医疗费用无法确定,患者的医疗消费是被动性的。

(6)养老保险给付条件、内容、标准

答:

1、内容:

覆盖范围、资金来源与筹集方式、享受资格、待遇水平、基金运营、管理体制

2给付模式:

普遍生活保险模式:

对所有老年居民都提供养老保险

收入关联模式:

社会保险缴费额度与养老保险金的给付标准,都与劳动者退休前的工资收入有关。

3享受条件:

年龄条件:

发达国家为65岁甚至更高,我国男60,女50

缴费条件:

参加养老保险年限和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符合标准。

其他条件:

如工龄条件,居留条件等

(7)社会保障的意义

答:

1、社会保障突出以人为本,彰显人道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与推动力量

2、社会保障维护并创造着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者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

3、社会保障不断增进着国民福利

4、社会保障能够为其他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

5、社会保障能够创造就业机会。

改良着社会产业结构

(8)决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具体方法

1、市场菜篮子法:

依据市场上这些生活必需品和有关服务项目的价位,计算出人们维持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基本需求开支,从而得出最低生活保障线

2、恩格尔系数法:

根据一个家庭用于食物的支出在全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来衡量贫困程度

3、国际贫困标准法:

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来确定最低标。

4、生活形态法(剥夺指标法):

提出一系列有关贫困家庭生活形态的问题让其回答,然后选出“剥夺指标”来确定哪些属于贫困者,再分析被剥夺的需求以及消费和收入来求除最低生活标准。

(9)社会保险型制度的特点、代表国家

答:

特点:

1、以劳动者为核心:

保障其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等风险的基本生活

2、责任分担:

雇主与劳动者个人分担缴费责任

3、权利和义务有机结合:

劳动者享有待遇与缴费多少和个人收入相联系,未缴纳不能享有

4、互助互济:

社会保险金在受保成员间调剂使用

5、社会保险金的筹集以现收现付为主

代表国家:

德国、美国、法国、日本、中国等

(10)国外就业促进的措施对中国的启示

(11)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特征

答:

1、强调自我负责,缺乏互济性。

这种制度强调自我负责,缺乏互助共济

2、建议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

雇主劳动者缴纳费用直接记入账户,这是劳动者一声收入与负担的纵向平衡

3、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

积累基金与资本市场相结合,避免贬值风险

4、在保障内容上主要是养老

5、政府承担责任的方式特殊。

扮演监督者的角色

(1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区别

1、性质不用:

社会保险有保障性,不以盈利为目的,商业保险具有经营性,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

2、管理体制不用:

社会保险由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商业保险由企业性质的保险公司经营管理

3、对象不用:

参加社会保险的对象时劳动者,其范围因法律规定,受资格条件的限制,商业保险对象时自然人投保人一般不受限制,只要志愿投保并愿意履行合同条款即可

4、保障范围不同:

社会保险解决绝大多数劳动者的生活保障,商业保险只能解决一部分投保人的问题

5、资金来源不同:

社会保险的资金由国家、企业、个人单方面分担商业保险的资金只有投保人保费的单一来源

6、事件性质不同:

社会保险是国家稳定连续性的制度。

商业保险是一次性短期的企业行为

7、法律基础不同:

社会保险由劳动法以及其配套法律来立法,商业保险则是由经济法商业保险法及其配套法来立法

论述题

一、养老保险的基本内容,存在问题,未来发展方向

答:

1、基本内容:

(1)覆盖范围:

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现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3)资金来源:

企业缴费与劳动者个人缴费

(4)筹集方式:

采取征费制,企业缴费全部计入社会统筹基金,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

(5)基金运营:

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理的全国社会保障金

(6)享受资格:

1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2在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并且参加保险缴费期限满15年

(7)待遇水平:

养老金标准总体水平控制在30%左右,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为58.5%

(8)管理与监督: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1、存在问题:

(1)人口老龄化:

中国虽是发展中国家,但已于2000年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老龄化其实发展速度非常之快。

(2)家庭保障功能减弱,小家庭或核心家庭已经取代传统的大家庭格局,家庭的老年生活保障功能也在持续弱化。

(3)经济发展水平低,且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很大(4)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持续增加,管理养老保险基金并确保期保值增值人物十分繁重

2、未来发展:

(1)目标设定:

(1)合理定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架构。

(2)合理确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目标(3)合理选择养老保险的财务机制

3、政策建议:

(1)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

(2)提高现行制度的有效性(3)划清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4)探索基金管理运营的有效途径

二、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历程、存在问题、取得成就。

未来发展

答:

1、改革历程:

(1)第一阶段(1986-1993)重点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环节乡村贫困问题,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延续,但新型社会保障机制开始生长。

(2)第二阶段(1993-1997)社会保障成为市场经济体系重要支柱,新旧社会保障制度并存但此消彼长(3)第三阶段(1998年以来)社会保障追案成为一项基本社会制度,不再单纯的为经济改革服务,而是为整个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服务。

2、存在问题:

(1)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明显不足

(2)立法滞后,社会保障制度对法制性要求更高,立法先行是一项基本原则(3)责任模糊(4)新制度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

3、取得成就:

(1)国民的社会保障观点发生巨大变化,从单纯依赖政府与单位转化到责任分担。

(2)制度转型任务基本完成,即从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国家负责,单位包办,全面保障,封闭运行,缺乏效率的板块结构式社会保障制度,逐步转化为政府主导,责任共担,合理保障开放运行的社会保障制度。

(3)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得到确立,管理体制基本理顺

4、未来发展:

(1)尽快实现制度定型

(2)维系整个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3)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并时期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4)促使新制度的有效性不断提高(5)确立大协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和公平的价值取向(6)首要任务是将社会保障制度上升到国家立法规范层次,最终建立一个健全的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主要内容

答:

1、明确强制性参保人员范围,城镇所有的用人单位以及职工和退休人员都必须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2、确立新的医疗保险筹资机制,明确医疗保险费由国家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

各统筹崎岖的具体缴费标准由当地政府确定,允许筹资标准随经济发展作适当调整

3、确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明确划分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的支付范围,支付办法,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一部分用于建议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另一部分及单位缴费的30%左右直接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

4、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和服务实现社会化,建立健全的基金预算制度、财政汇集制度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审制度

5、至今医疗机构改革,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确定基本医疗服务的范围和标准,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项目

6、特殊政策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职工补充医疗保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