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6297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课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

课时数:

2课时

教学要求:

学习有关民间美术的知识,观察感受民间美术的特性,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欣赏能力,绘出你所喜爱的纹饰图案。

教学重难点:

体会如何表现吉祥如意的特点。

教学准备:

服饰图,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

(要注意体现“四动”模式,注意教学的有效性,要体现新课程理念)

第一课时教师的教学活动:

一、组织教学,整顿纪律。

二、指导观察。

1.你能说说课本中的哪些作品中体现了喜庆、吉祥、满足的特点?

2.观察范图中哪里采用了谐音、寓意、象征的手法?

3.你从书中发现了哪些纹饰?

三、课堂延展:

参加小组讨论:

以你喜欢的民间美术作品为例,说说如何表现吉祥的主题。

四.课堂评价。

总结教学,鼓励优良。

五.课外作业。

课后观察其他民间美术图案,结合今天所学的欣赏知识。

学生的学习活动:

一.观赏范图,感受民间美术的特征。

二.在教师的指导下观察课本图案。

三.回答自己的理解及看法。

四.讨论:

结合书中所介绍的欣赏知识,如何欣赏民间美术图案及纹饰,交流自己的感受。

第2课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

教学要求:

1收集、整理民间美术作品并进行归类,2能临摹一些民间美术作品并标出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及其表达的吉祥寓意。

教学重点:

能简要评述或临摹社区的民间美术作品,为展览做资料准备。

教学难点:

尝试对调查的作品标出相关知识及其表达的吉祥寓意。

教学准备:

民间美术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1你发现生活中有哪些民间美术作品?

你从哪些地方考证它是民间美术?

2你能按题材种类、造型、材料、使用情况等进行民间美术作品的收集与整理吗?

了解民间吉祥图案特定的语言符号和“象征、谐音、寓意”的表现手法。

学习活动过程:

观察——体验——思考——比较

1观察——看课文,初步了解谐音、寓意。

猜一猜:

教材中,哪一幅画表达“连年有余”?

说一说: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体验——连线游戏,提供与“谐音”有关的文字与图案纹样,加深理解谐音、寓意。

3思考——小组合作找一找,课文中哪些作品表达了下面的吉祥话?

并举例说明为什么。

4比较——比较教材中“年画、刺绣、木雕、砖雕”等作品,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造型、色彩、纹样和“象征、寓意、谐音”的艺术手法来表达吉祥如意的主题的。

教学后记:

学生欣赏能力有所提高。

第3课泥板植物浮雕

教学要求:

1认识浮雕2能用泥条、泥块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物浮雕。

(橡皮泥代替)

教学重点:

能用泥条、泥块表现植物浮雕凹凸的画面。

教学难点:

能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植物浮雕。

教学准备:

植物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1、感知各种“橡皮泥”、“纸黏土”、“黏土”塑造的植物泥浮雕,比较其不同的艺术效果。

活动:

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

欣赏学生作品:

植物浮雕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与一般的绘画有什么不同?

你喜欢哪一件作品?

为什么?

小作者是怎样表现植物的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

2、怎样布局,画面才饱满?

3、尝试比较各种“橡皮泥”、“纸黏土”、“黏土”的特性。

4、自评与他评。

教学后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用泥条、泥块表现植物浮雕凹凸的画面。

第4课泥板动物浮雕

教学要求:

感受古代浮雕文化;能用泥条、泥块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动物浮雕;能抓住动物的特征进行概括、简洁、夸张的表现。

教学重点:

能运用造型语言和泥塑基本技法,表现有前后层次的动物浮雕。

教学难点:

抓住动物的特征进行概括、简洁、夸张的表现。

教学准备:

动物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古代浮雕:

1、你认为课文提供的三幅古代浮雕作品中,分别是运用具象、意象和抽象中的哪一种手法表现的?

各有什么特色?

2、比一比,不同的构图、不同的表现手法。

3你喜欢哪一件作品?

为什么?

二、欣赏与尝试创作表现

(1)提供课文中的“学生作品”,启发创作思路。

(2)提供动物形象与动物图案,启发创作思路。

三、作业评价

教学后记:

动物是孩子喜欢的对象,在这课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都能用泥条、泥块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动物浮雕。

第5课神秘的图腾柱

教学要求:

知道图腾柱是世界各民族常见的装饰品;能选择泥塑或绘画的方法,尝试把各种形象组合成一个图腾柱。

教学重点:

选择泥塑或绘画等方法,运用各种形象组合一个图腾柱。

教学难点:

能创造形态夸张、变化的图腾泥塑造型。

教学准备:

图腾柱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1、比较与发现。

欣赏“神秘的图腾柱”:

1你见过图腾柱吗?

2图腾柱给你什么感受(细腻、粗犷、古朴、现代、神秘、怪异等)?

2、我知道的“图腾柱的故事”。

(1)学生描述自己对图腾柱的资料收集和发现过程。

(2)课件:

图腾柱的故事,图腾柱的造型特征,图腾上的真实动物与神话动物的比较欣赏。

(3)认识图腾是世界各民族常见的装饰艺术。

3、讨论:

我设计的图腾柱想表达什么?

(1)选择图腾柱的主题,如动物、神话动物、脸谱、小丑、原始符号等。

(2)选择构成柱体的材料,如纸盒堆垒,各种纸筒、纸卷成型等,灌输环保意识。

(3)借鉴世界图腾柱作品的构图、疏密和形象处理等艺术手法。

(4)小组分工合作,选择适合小组或个人创作的方法(绘画、泥塑)。

4、小组或个人尝试创作。

5、评价:

评价点:

造型独特;夸张变化;有主题内容;怪异神秘。

教学后记:

学生能表现出各种奇特有趣的图腾柱。

第6课炊具与餐具

教学要求:

1、画一张炊具与餐具的写生画。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造型能力及表现能力。

3、学习写生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画一张炊具与餐具的写生画,培养观察力、造型能力。

教学难点:

要求构图饱满、合理、美观。

教学准备:

铅笔、素描纸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让学生说说各种炊具餐具的形状及结构特征。

三、让学生画画自己熟悉的炊具餐具。

四、观察实物,让学生说说炊具餐具几种不同的观察角度所产生的不同的视觉效果,并将它画下来。

第二课时

一、观察一组炊具餐具,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

引导学生从对象的不同角度产生的不同效果,几个对象不同的体积大小,以及位置距离等来分析。

二、分析几张例画,说说它们构图方面的优劣。

学习好的构图方法。

三、学生进行写生尝试。

四、展示习作,让学生自评互评。

五、谈谈学习收获。

教学后记:

能用透叠的方法设计一组炊具与餐具。

第7课 妈妈的好帮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用剪贴的方法,为妈妈设计一条外形美观、色彩对比强烈的围裙。

2、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民居的多样性。

在回顾与表达中,体验人世间的情感、妈妈的关爱。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表达爱妈妈、爱家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能运用手绘、剪贴或想象的方法设计美观、实用的围裙。

教学难点

能想象设计外形奇特、色彩大方、多功能的“好帮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与表达,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二、课堂发展

1、为妈妈设计围裙,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讨论:

选择什么材料设计制作围裙才合适?

比较:

色彩怎样搭配才好看?

2、为妈妈设计能减轻家务负担的“好帮手”。

观察:

厨房环境,炊具与餐具的形状、用途、摆放位置。

比较:

现代与传统的厨房的区别。

思考:

我心目中的厨房好帮手,其形状、色彩、功能是怎样的?

尝试:

怎样表现画面的主体物—厨房的好帮手,怎样描绘背景才能突出主体物?

三、评价。

评价点:

画面主体物突出;内容、主体物形象与功能与众不同;画面线条流畅;色彩对比鲜明。

教学后记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能表述对妈妈的感激之情,设计时能充满激情,设计了一些有创意的作业。

第8课 漂亮的挂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挂盘的功能与艺术性;感知均齐式、平衡式图案设计的“适合纹样”;能设计“均齐式”或“平衡式”纹样装饰挂盘。

2、过程与方法:

在“比较”中体会“平衡式”、“均齐式”的美感形式;感知“适合纹样”;体会色彩单纯、明快的美;体会夸张、变形的手法;体会国内外挂盘艺术的不同风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运用“均齐式”或“平衡式”纹样设计装饰挂盘。

教学难点

能运用明快的色彩和简练、夸张的手法设计适合的纹样装饰挂盘。

教学过程

1、感受艺术挂盘的功能与艺术美。

(1)你见过艺术挂盘吗?

在哪里见过?

(2)比较“菜篮子”与“艺术挂盘”不同的功能与审美特点为。

2、感受质材美、色彩单纯美。

3、比较“均齐式”或“平衡式”纹样装饰挂盘的不同美感,感知“适合纹样”,启发构图思路。

4、感知“适合纹样”,启发审美设计与创作。

5、探讨设计制作的方法。

看书—自学—交流—尝试(材料、纹样、美感要素、色彩等的选择与设计)。

6、评价。

(1)作业评价:

主体物形象鲜明、突出;构图饱满,适合挂盘外形特征;色彩对比强烈;与众不同。

(2)自评与他评

教学后记

第9课 瓶子的化装舞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感知古代陶瓷的艺术价值;能选择废弃的瓶子和材料装饰瓶子。

2、过程与方法:

参与欣赏活动,体验古代艺术家的审美情趣。

在联想中,利用瓶子原形、色彩,大胆地进行想象设计和表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古代陶瓷的价值,培养“变废为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选择废弃瓶子和材料装饰瓶子,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

教学难点

能保留瓶子的基本形状,运用橡皮泥进行“彩塑浮雕”创作。

教学过程

1、欣赏中国陶瓷艺术品,体验古代艺术家的审美情趣。

2、瓶子的联想

出示学生作品,启发利用瓶子的原形,进行想像设计和表现。

3、构思—设计—创作

4、作业评价

(1)提供作业评价要点

(2)自评与他评,体验创新与成功的喜悦。

教学后记

第10课蔬果的童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蔬菜的知识,学会描绘几种果菜的形体与色彩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讨、观察和写生、达到学会构图和组合色彩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体验探索与求知的乐趣、热爱绿色植物,有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认识不同蔬菜的外行和色彩并且能设计与描绘

2难点:

各种蔬菜的构图组合和构图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

一、课的导入

二、认识蔬菜

1、蔬菜与人的生活状况——人类离不开的营养食物

2、常用的蔬菜种类

3、颜色的种类

绿色、红色、白色、黄色最多

三、欣赏蔬菜的有关画面

1、组织学生出示自己带来的图片——老师进行组合,同学依次欣赏

2、我给蔬菜编一个故事或创造一个环境

四、课堂练习

1、题目《漂亮的蔬菜》

2、要求——用色彩的形式画出你的作品

3、要给集中的蔬菜进行合理的构图安排

4、要对你带来的图片认真描绘和体验

五、课堂评价

六、作业与要求

第11课 盐的妙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感受肌理所产生的奇幻的形式美感;运用“撒盐排遣法”,创造一幅有趣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

在尝试探索中,自主掌握“撒盐排遣法”。

教学重点

运用“撒盐排遣法”创造一幅有趣的画面。

教学难点

能对点、线、面状的肌理效果进行联想和再创造,重新设计一幅有趣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尝试探索“撒盐排遣法”。

(1)选择不同的纸材尝试。

如生宣、熟宣、画纸等。

(2)探索“盐与水分”的关系。

如落墨后,趁湿把盐撒上,需要撒盐处水分要多些,撒盐后若觉水分不足,可喷点水作补充。

2、感受肌理所产生的奇幻的形式美感。

(1)比一比,哪一位同学创作的肌理效果最美,最有趣?

美在哪里?

有趣在哪里?

3、向画家学习。

(1)感受斑驳的墨色之痕和丰富多变的画面。

(2)感受斑驳的墨色形成的点、线、面自然和谐地交织在一起,使画中勤劳的小姑娘、可爱的小鹅、流动的小溪等形成一种特殊的节奏美。

(3)体会画家“特殊技法”的探索与运用,能使画面的干、湿、浓、淡、聚散形成美的节奏感与韵律感,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4、自主创作或合作创作。

(1)构思:

准备表现什么画面(人物、景物、生活用品、图案等)?

(2)创作:

有目的地运用纸、墨、色彩、盐等材料与技法。

5、作业评价。

评价点:

肌理奇妙、有趣;盐与水合理运用;大胆想象,画面有创意。

第12课 美丽的荷塘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花卉中国画的学习,初步认识写意花卉画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绘画艺术。

2、学习画荷花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初步接触中国画的学意笔墨技法。

二、重点和难点:

1、注意墨色的干、湿浓淡和画面构图的安排。

2、用步的方法。

中锋、侧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新课:

从欣赏《荷花》中分析写意花卉画的用步用墨的基本方法。

(教师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三)、出示范画步骤图,讲述作画步骤。

绘画步骤:

示范全过程,并让学生都清楚看到画法。

1、用铅笔画出荷花的叶、花、茎的大致位置。

2、用浓墨画荷叶。

3、画荷茎(浓墨、中锋运笔)。

4、画荷花(首先用饱含清水的的短锋羊毫笔蘸胭脂色再加一点曙红色,调色时让颜色基本保留在笔尖部分,笔腹含色较少,笔根只含清水,笔锋自瓣尖落笔,用笔有,这样就自然地出现瓣尖重色,瓣面渐淡的立体效果。

然后用大羊毫笔在花瓣的基部染上洁净的藤黄色将干末干时用浓墨点花蕊)。

5、用淡花青加淡墨以中锋但飞苔点。

6、落款。

7、摹画一幅写意荷花,

(五)、课堂小结:

表扬作的好的作业,指出用笔用墨存在的问题。

教学后记

因有上几节课的基础,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能较好的把握中国画的技能技巧,完成的作业效果较好。

第13课 快乐的黑天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向大师学习,运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用色表现“快乐的墨天鹅”。

教学重点

能向大师学习,运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用色表现“快乐的黑天鹅”的。

教学难点

能运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用色表现“快乐的黑天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观察欣赏。

(1)画家是怎样表现两只不同形状的黑天鹅的(引导学生用几何形观察与表现黑天鹅的体形特征)?

(2)画家是怎样表现黑天鹅优雅的脖子、生动的动态的(引导学生观察与表现黑天鹅的“S”形脖子和不同的动态)?

(3)画中的主体物是什么?

画家是怎样添加背景来表现优美的环境的(主体突出)?

2尝试临摹。

(1)在自觉中,探究黑天鹅的头部、身体、羽毛的用笔、用墨。

(2)学习画家是怎样运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用色表现“快乐的黑天鹅”的(体会画家对“黑天鹅”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喜爱珍奇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的情感)。

3、变化表现。

(1)黑天鹅快乐的动态。

(2)快乐的场景。

(3)表现快乐的色彩。

4、作业评价。

第14课千姿百态的树(色彩写生画)

一、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树,启发学生把握其形态特征,选择高低、大小、远近不同的几棵树,用色彩画出来。

教育学生爱护花、树,保护优美的自然环境。

二、重点和难点:

1、认识理解树的形态和结构在不同季节中所产生不同的变化。

2、让学生用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来装饰树。

三、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由于树的种类与生长环境的不同,树的枝干刚柔粗细有别,枝干穿插交错各异,叶子外形不一,枝叶有轮生、互生、对生的区分,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树形。

例如高大的木棉,迎风飘舞的扬柳。

2、树叶是有颜色的,它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天的树叶是嫩绿色的,夏季渐变成浓绿色,到秋季又变为黄红色。

有的树到了冬季,叶子落尽,树干呈色彩倾向的灰色。

用色彩画树,要抓住外形特征的大感觉,集中表现出来。

3、绘画步骤(教师边讲边示范)

⑴、选材构图

⑵、画出外轮廓

⑶、着色方法

形式:

①铅笔淡彩(用铅笔画好大效果,然后略加颜色)。

②、勾线添色。

③、油棒加水彩。

(二)、带学生到室外作写生画,教师指导。

树叶的绿色的使用(明部的浅绿加拧黄或土黄,暗部用深绿加钴篮或土红加群青,层层处理,在暗部边缘画出树叶的形状)。

(三)、小结,表扬优秀作业,指出存在问题(树叶绿色不能过于单调否则表现不出树的色彩特点)。

教学后记

学生通过学习懂得观察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树,用色彩画好树,知道了爱护花、树,保护优美的自然环境。

第15课 我的第一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图画日记的表现形式、结构特点;能用图画日记的形式和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我的第一次”。

教学重点

能用图画日记的形式大胆表现“我和第一次”发生的事。

教学难点

能用图画日记的形式和夸张的手法,表现“我和第一次”经历时的神情、动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记忆和联想思维,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讲授新课:

1、欣赏作品,激发构思,探讨表现手法。

提供三位画家的作品进行欣赏与比较:

(1)画中描述了什么?

你认为是画家的“第一次”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引导学生了解表现“第一次”的内容,可以是学生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印象深刻的事情。

(2)三位画家各用了什么表现手段(线条、色彩、形体、明暗等)?

各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对比、寓意等)?

引导学生感受画家不同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手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欣赏作品,启发运用“生动、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我的第一次”。

3、欣赏学生作品,了解有主题的图画日记的表现形式与结构要素。

4、构思与创作。

(1)构图:

画中“我”的位置在哪里?

在干什么?

怎样表现画面?

(2)用线、用色:

大胆、流畅、色彩对比。

(3)文字说明:

简练、有趣,收发室位置合理安排。

4、作业评价:

提供作业评价标准

第16课 我的一天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绘画日记的结构特点,并能应用到生活当中。

通过听声音引发的语、形、色来描画记忆,完成日记的内容,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重点:

 学习绘画日记的表现特点,并应用到生活当中。

教学难点:

 通过听声音引发的语、形、色来描画记忆,完成日记的内容,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学具:

 彩笔,油画棒,色彩(水彩、水粉颜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这样二张由玻璃碎了的声音回忆的绘画日记就完成了。

那么同学们听到一种声音以后能不能自己画一幅彩色记忆的绘画日记呢?

下面我们就用色彩来描画日记内容。

(作业要求)

三、课堂练习

学生作画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挑内容新奇的展示一下。

学生可以自由上前面从电脑的声音素材库中调声音激发想象,鼓励大胆用色,在学生作画过程中,放优美的音乐营造一种氛围。

五、作业展评

让勇敢的孩子自己到前面通过大屏幕实物投影讲自己的绘画日记,形式不拘一格,教师把良好的道德观念渗透到老师的参评中,"(学生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提问题讨论)遇到走形的,教师也不要责怪,从其他方面鼓励。

同学们,感谢你们把老师带到你们美好的有声音有色彩的世界申;;也希望绘画日记成为你们的朋友。

六、小结。

第17课印染“花布”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染纸图案教学,使学生了解图案表现手法和的多样性。

2.染纸图案是民间图案的一种,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我国民间艺术的情感。

3.通过学习染纸图案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折纸和浸染方法。

教学难点:

折纸规范,浸染的角度,面积和时间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大家看(展示图案)喜欢吗?

这么漂亮的图案就叫做“染纸图案”。

(板书课题)

2.、讲授新课:

⑵演示制作步骤:

①折(板书)

老师先给大家看一种老师想到的折法:

米字格折法(课件出示折法)

将正方形纸横对折两次,再竖对折两次,成小方块后再斜折一次,这样使它成为米字格。

②染(板书)

我们把折好的宣纸浸在不同的染色水中,可以沾边,也可以沾角,染的角度不同面积不同,染纸染出来的效果就不同。

③揭(板书)

因为生宣纸浸水后会变的非常柔软如果不小心的话,一张美丽的染纸就前功尽弃了,所以大家就可以拿出一张备用的宣纸把染好的纸沾干一些,然后再慢慢地按折时的顺序揭开。

这样经过我们折、染、揭三个步骤一张色彩艳丽的染纸就做出来了。

3、布置作业:

第18课可爱的童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知帽子设计与生活应用的关系;能用各种线条与色彩设计童帽的形状、装饰花纹。

教学重点

能用线与色设计童帽的形状和装饰花纹。

教学难点

能用“直线与曲线、粗细疏密的线”设计表现不同质感、不同功能、不同款式的童帽。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今天老师也让同学们来卖卖自己各式各样的帽子(边说边引出课件题目),卖帽子之前先要来设计制作一顶帽子对不对?

刚才老师进来的时候大家都已经看见老师头上的帽子了吧,老师边给大家变魔术边提些小问题,(对于老师头上的帽子学生有什么想法),(从帽子的材料,形状,作用来描绘)。

3、小结:

从上面的学习从我们可以发现帽子的结构可以大概分为。

4.刚才老师头上的只是一小部分帽子,接下来啊老师让大家来看看另外的各种各样的帽子,(边演示课件边介绍)古代的帽子—近代的帽子—现代的帽子。

5.那么现在老师让大家来说说看这些帽子是谁戴的?

(课件演示)如:

警察的帽子,矿工的帽子,渔夫的帽子。

6.接下来老师就让大家自己来做做小设计师,设计一顶自己喜欢的帽子,好吗?

先来看看小朋友们的画(出示),这些啊是和你们差不多年龄小朋友的画,你们来说说看他好在哪不好在哪?

生答。

(接着欣赏课件—时尚怪异的帽子)

7.学生制作辅导

8.讲评

9.总结

第19课 我设计的童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一些服装知识;能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设计一件对称、美观大方的童装。

教学重点

能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设计一件对称、美观大方的童装。

教学难点

能选择适当的纸材,设计、剪裁、装饰一件(套)对称或不对称的童装。

教学过程

1、了解一些服装知识。

(1)你喜欢什么衣服?

适合什么季节?

美在哪里?

(2)当你走进童装商店时,你是怎样挑选衣服的?

哪件衣服适合你?

形状是否美观?

颜色搭配是否合理?

2、观察、联想和思考。

(1)你认为哪个小朋友穿的衣服款式好看,为什么?

(2)童装与鞋、帽,有什么关系?

(3)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里,童装有什么变化?

(4)上衣、裤子、连衣裙的基本形状各是怎样的?

3、模仿“服装设计师”。

(1)自觉设计剪裁方法。

(2)“变”的想象,衫身、衣领、袖口除了可以设计成各种几何形,还可以设计成什么形状?

(3)把“布料”对折、重叠、画外形、剪裁成对称衫样。

(4)设计装饰花纹。

4、欣赏学生作品。

5、探究设计与创作:

构思、选材、画图、剪裁(粘贴)、装饰。

6、展示与评价

(1)小组展示童装。

(2)评价点:

外形美观、大方;色彩对比、醒目;有创意变化。

(3)自评与他评。

第20课 我们的小超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把本单元或本学期的作业设计为各种各样的“商品”

(2)能设计制作美观、实用的“展具”。

教学重点

学会将本单元设计的“小商品”,为“小超市”进行综合性的“展示设计”。

教学难点

能按照“商品”的需要,设计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