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下两岸经贸合作.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6245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金融危机下两岸经贸合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后金融危机下两岸经贸合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后金融危机下两岸经贸合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后金融危机下两岸经贸合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后金融危机下两岸经贸合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后金融危机下两岸经贸合作.docx

《后金融危机下两岸经贸合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金融危机下两岸经贸合作.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后金融危机下两岸经贸合作.docx

后金融危机下两岸经贸合作

引言

自2008年开始,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而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乃至最后愈演愈烈形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世界经济格局大洗牌,随着欧美实体与金融业好转,美国经济的好转以及新兴国家因为通胀压力普遍实行货币紧缩都标志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全球生产和贸易格局以及国际经济体系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立低碳社会、发展低碳经济有望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同时,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两岸经贸关系自92共识达成之后开始恢复,至此,两岸三通已基本实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受金融危机影响,两岸都面临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外部需求下降,出口投资下降,企业经营困难,失业上升等问题。

这也意味着两岸经贸关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后金融危机概述

1、后金融危机概念阐释

后金融危机是指经济危机爆发之后,经济触底到经济回升乃至下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到来之前的一段时间间隔。

2、后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由于其失败的资产证券化计划所导致的损害横扫了房屋市场及其企业,继而引发了次级房屋信贷危机。

令更大量的银主盘被银行在市场上抛售。

这些过量的房屋供应使得周边的住屋价格都大为下跌,致使它们容易遭法院收回拍卖或被放弃。

为日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

因为世界经济联系正愈来愈密切,鉴于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受经济全球化因素的影响,华尔街的金融风暴由最初只影响到那些与房地产无关的普通信贷,进而影响到那些与抵押贷款没有直接关系的大型金融机构,从而导致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的发生,最终包括雷曼兄弟、美国国际集团、美林证券和HBOS都开始面临了压力。

就连美国最大的存款及借贷公司华盛顿互惠银行和大型投资银行摩根史坦利和高盛证券都未能幸免。

次贷危机愈演愈烈,最终形成波及全球的世界性金融危机。

3、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股市暴跌,资本外逃,银行的正常信用关系遭到破坏,货币大幅度贬值,通货膨胀加剧,官方储备减少,偿债困难等等各种迹象都表明此次金融危机,影响范围之大,程度之深。

世界经济遭受重创。

经过各国的共同努力,目前世界经济已逐渐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步入后金融危机时期,这个时期可能是两年,三年,五年甚至更长。

各国经济尤其是中国都临着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问题。

 

二、两岸经贸合作概述

1、两岸经贸合作背景

1987年底,两岸长达三十多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人员往来,以及其他各项交流活动都随之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也衍生出种种相关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台湾不得不调整其一贯遵循的“三不政策”,于1990年11月21日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为便于与海基会接触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推动于1991年12月16日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并授权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为两会交往和事务性商谈的基础。

2、两岸经贸合作历史

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

自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三通”以后,于2001年1月1日起,台湾海峡两岸开始实施小型的三通模式,实现两岸小规模的通商、通航和通邮。

2008年12月15日随着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三通”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两岸终于实现从小三通到大三通的转变。

3、两岸经贸合作现状

随着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日益消减,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台湾经济和大陆经济都开始回升。

中国大陆政府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和刺激消费与扩大投资政策,总体经济仍保持在8%以上增长的较高的增长速度。

台湾经济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由于两岸经济合作效果的逐步凸显,两岸贸易也出现较高的恢复性增长,台商对大陆投资也将会出现新的发展,并且在投资方式以及地区和产业布局等方面都会出现新的调整。

2010年9月21日举行的“两岸经贸合作论坛”上,来自两岸的学者专家对于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如何能促进两岸和平统一,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011年7月21日,由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海贸会)与台北世贸中心共同举办的大陆“十二五”规划与台湾产业发展商机研讨会19日在台北举行。

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为两岸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后金融危机下两岸经贸合作面临的机遇

1、政策层面:

十二五规划为两岸经贸发展带来新机遇。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张冠华认为,“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扩大以消费需求为主的长效机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城镇化等目标,将为两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新的重大机遇。

在能源方面,大陆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发展路线,这样就会使可再生能源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明确的发展战略、政府政策支持和已经形成的产业发展基础,都为两岸合作提供了条件。

“十二五”期间大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也将给两岸经贸合作带来深刻变革,大陆庞大的内需市场、高速增长的服务业和以高附加值及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将给台湾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因为台湾经济体量小、外向度高,内需对经济拉动力小,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外部力量,抵御世界性风险的能力偏弱。

所以需要与经济体量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并且已经和台湾形成良好经济联系的大陆地区加强经济合作交流,以增强自身对经济风险的抵抗力,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而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为两岸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政治条件。

 

2、两岸金融合作领域面临新机遇

由于ECFA的签署和正式实施,逐渐打破两岸的贸易壁垒和制度障碍,不断推动两岸的经贸和金融的融合。

内地作为主体经济,台湾重点发展科技孵化产业,两者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

通过制度的合作、优势互补、经济融合、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必将对两岸经济金融圈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而作为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平台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应当重点在深化两岸金融合作、共同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发展双边品牌、加大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着力。

这些都为两岸金融领域的深化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在2011两岸金融研讨会暨高峰论坛上,王兆星透露,目前,已受理和批准了13家台湾地区的银行来内地设立分行或代表处,台湾地区的银行监管部门也批准了内地的4家银行到台湾设立代表处。

(资料来源:

经济观察网:

)这意味着两岸金融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两岸银行业,证券业的交流合作更加密切,在未来的不久,相信两岸的银行监管部门也将可以直接面对面地进行沟通对话,这将为下一步两岸银行业的交流、合作与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奠定更好的基础。

两岸金融合作不断深入。

中央在金融业开放方面给予海峡西岸经济区很多的鼓励政策。

例如:

鼓励台资金融机构参股或设立子公司,放宽台湾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和开展业务的相关要求等等。

这些可以让台湾的金融业者直接参与中国大陆快速发展的金融需求。

未来不仅台资银行有机会在大陆经营较具优势的资金及财富管理业务,证券业期待进行的A股经纪,也在海峡证券成立后开始起跑,未来海峡西岸金融业务有望成为台湾金融业者的成长新引擎;而大陆也可通过与台资金融业者的交流,学习先进的金融技术,双方合作将日趋紧密。

3、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人才回流

金融危机的爆发催发了新一轮的海归潮,金融危机成为外资行人才向中资行回流的转折点。

据有关业内人士透露,以前外资银行的饭碗无疑比中资银行更“吃香”,不仅应届毕业生纷纷首选到外资行工作,而且中资行的骨干也频频跳槽过来。

但是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余波未尽,国外就业压力大,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外资银行风险跨境传染的形势依然严峻。

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不容忽视,运行和监管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由此导致了部分优秀人才选择回流。

对面临着经济复苏和发展,处于经济发展关键时期的大陆和台湾来说,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特别急需处在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熟悉国际市场和国际规则的优秀人才。

而拥有更开阔国际视野,更加专业技术知识,更丰富工作经验的海归们,毫无疑问会为大陆和台湾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这次金融危机将逼迫我国经济结构作出重大的调整,需要借鉴西方社会的先进的经济发展经验。

无疑,创业型海归将面临国内各类产业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此同时,国家和地方对海归人员自主创业也给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这也将令其拥有施展拳脚的广阔空间。

4、两岸产业结构的互补性,投资合作方向由“单向”向“多向”发展。

贸易方式多元化发展。

两岸经济发展具有很高的互补性。

首先双方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上差异悬殊就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陆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这些资源无论是在绝对量和相对量、结构和品质还是在其潜力与开发利用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其次,大陆还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劳动力资源。

相比之下台湾工业开发所必需的矿产资源极为贫乏,同时劳动力也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短缺。

最后大陆资本相对不足和台湾丰裕的资本,也正好形成资本投资的互补。

由此可见。

大陆和台湾的两岸贸易整体上呈高度互补水平,两岸高互补的商品集中体现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以及产业内贸易方面。

此外随着两岸经贸规模的扩大,合作领域的扩展,使得双方的贸易依存度越来越高,以台湾高水准的技术和品质,加上海峡西岸不断成熟的市场基础,两岸有望联合打造享誉全国乃至全球的品牌。

发挥合海峡两岸各自的产业、人力资源和研发等长处,优势互补。

通过共创品牌、两岸产业进行合理布局与分工,建立通路、增加附加值等,可以提高两岸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从而扩大双方在世界市场中的影响。

近年来,薪水上涨、经营成本上升成为投资大陆台商的共同体会,撤资、内迁成为一些企业的选择。

大陆投资环境变化,劳动力价格上升,人民币趋于升值,对大陆台商的代工生产模式将是重大挑战,而对着眼于大陆内需市场的企业则是重大机遇。

从长远来看,大陆庞大的内需市场将成为台企最重要的市场。

而作为长期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海岛型经济体,台湾正面临重要的经济转型期,将逐步改变主要依靠欧美消费市场的态势,把外销市场向大陆新兴市场倾斜。

双方在贸易往来规模和方式上有更大的合作和发展空间。

 

四、后金融危机下两岸经贸合作面临新的挑战

1、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台湾对大陆(包括香港)市场的依存度也相应下降,从近两年的40%降为11月份的33.6%。

台商对大陆的投资项目与投资金额均呈现低增长或负增长态势。

依商务部统计,2008年1至9月,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1692个,同比减少31.8%。

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4.6亿美元,年增长7.3%,而合同投资金额持续负增长。

依台湾方面统计,2008年1至10月,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为83亿美元,年增长仅9%,增长速度较前几年有较大幅度下降。

如今,金融危机的余波仍未过去,全球正处于经济恢复的后金融危机时期,这个时期持续时间可能会很长,这对两岸经贸发展来说是不可避免的挑战。

2、两岸经济结构差异

从两岸贸易贸易产品来看,大陆对台输出的商品主要为民生用消费品和轻纺、家电等生活必需品,其中以中药材为最大宗,占输出总值的33.4%,第二位是鱼类,占27.54%,香烟占10.07%,居第三位,仅上三大类产品就占大陆对台转出口的70%以上。

而台湾输往大陆的产品,主要集中于原料和机电及零配件,其中人造纤维、纱布占40.96%,电机与零组件占10.15%,塑胶原料为9.74%,机械设备8.49%,上述产品占台对大陆出口的将近70%。

由此可见,两岸贸易商品结构呈现出落后地区对先进工业区的形态。

由于大陆产品附加值较低,台湾出口的产品附加值则相对较高,因此不利于缩小两岸贸易不平衡的差距。

从长远战略目光来说两岸未来会是一个开放的市场。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自从关税减免以后,大陆具有价格优势的同类产品可能会对台湾相关产业带来不小的冲击。

自从2009年ECFA开始谈判的时候,台湾方面反对声音最大的就是纺织业和农业,导致ECFA早期计划中,台湾纺织业反对声音最大的18个项目没有列入其中。

因此ECFA实施半年多以来,其作用尚未完全凸显。

当两岸经贸联系程度越来越密切之后,大陆具有价格优势的产品与台湾同类产品直间的矛盾和摩擦仍会是不可避免的。

3、两岸贸易发展不平衡状况持续

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两岸间的贸易形态基本上维持着台湾出口(大陆进口)高于台湾进口(大陆出口)的状态,并且差额日益扩大。

台湾对大陆出口贸易比重一直居高不下。

两岸间的贸易十分不平衡,台湾一直处于“出超”地位,大陆则一直处于“入超”地位,且随着两岸贸易总额的增长、差距不断扩大。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台湾当局实行“管进不管出”政策、限制大陆产品的进口但是几乎允许所有的产品通过间接的方式出口到大陆。

使得两岸之间虽然贸易额逐渐扩大,但是大多都是间接贸易方式,少有直接贸易。

另一方面则是大陆坚持开放政策,率先单方面开放了大陆市场,采取“同等优先,适度放宽”的原则,即凡大陆需要进口的商品,都允许从台湾进口,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在商品的品种、质量、价格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从台进口。

虽然两岸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但是两岸的贸易结算并不是以人民币或者新台币结算,而是通过第三方货币美元来结算的。

这不仅使得两岸外汇资产可能大幅缩水,还面临汇兑成本增加以及汇率风险提高的问题,增加了两岸企业经营的风险。

同时由于美元的世界货币日益衰弱加上此次由于美元危机而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会使得双方以美元会结算货币面临着更大的外来风险。

两岸在金融合作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金融强有力的支持,但是就目前两岸的金融合作情况来说,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这已经成为制约两岸经贸关系进一步深化的瓶颈之一,与两岸经济大合作的前景很不相称,尤其是从2008年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而引发的严重的金融危机,对两岸的经济增长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尽管经济的基本面仍然是好的,但是两岸都面临着外部需求下降,出口投资增长速度减缓,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压力增大,以及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等等问题。

虽然第一阶段ECFA早收清单,且效果显著,已经为金融业争取诸多优惠,但主要受惠者还只限于银行业,对相关的证券业和保险业来说并无太多优惠。

4、台独分裂势力的蓄势破坏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名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由于西方列强的干涉和台独分子的有意挑唆,使台湾至今仍然和大陆处于既不统一,又不分裂的局面。

自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以来,海峡两岸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国民党、亲民党等访问大陆,使两岸关系更加明朗;两岸的交流频繁、联系的日益密切,使台湾人民对大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但是在两岸关系不断好转的过程中,少数台独思想严重的当权派和国际反华势力不断阻挠,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和平统一。

其中西方国家的对台军售,尤其是美国的对台军售,成为了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两岸应该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

1、抓住有利时机,营造良好环境,不断加强两岸经贸合作

今年是大陆“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大陆“十二五”规划首次把发展两岸关系单独列章进行了专题论述,并提出了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促进双向投资、加强新兴产业合作等两岸经济合作的重点方向。

这不仅是近几年两岸经贸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也充分体现了大陆进一步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真诚愿望。

两岸应根据ECFA关于两岸经济合作的共识,坚定信心,抓住机遇,通过协商投资谈判,建立两岸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合作机制以植根两岸,促进双方产业对接合作,营造良好的合作和投资环境。

维护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秩序,减小两岸出现对立或冲突的风险,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与稳定发展。

早日迎来两岸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黄金时期。

2、完善多边合作机制,加强监管合作、货币合作、市场合作、机构合作。

鉴于国内是通过在香港上市,走向国际市场,筹集了很多资金,对内地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的内地的大企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内地的经济发展作用起的很大。

所以两岸的合作首先可以考虑在两岸之间展开全方位的,在金融方面的监管合作,这对于两岸的经济合作来说将会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

会为两岸其他领域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外,目前正是推动两岸贸易以本币结算的一个绝佳时机。

因为作为世界国币的美元在世界中的影响力正日渐衰弱,美国仍深陷金融危机之中。

而人民币稳定升值,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况且台湾与大陆贸易金额很大,若两岸贸易能够以本币结算的话必将利于两岸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使两岸免于积累过多外汇,逐步摆脱对美国和美元的依赖。

3、加强两岸经贸合作,深化产业优势互补,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发展两岸贸易关系

金融危机促使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行业重点重组的加速,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大陆出台了一系列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此外还颁布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这些对于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加速优化经济结构,调整行业布局,推动企业并购重组,实现产业升级都会发挥充分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会为两岸经济合作提供良好的政策条件和外部条件,对两岸深化产业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经济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温家宝总理曾经讲过,台湾与大陆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可以说到了不可分割的地步,2010年双边的贸易额已接近1300亿美元,其中台湾的顺差是778亿美元,台湾在大陆已经落户的企业达到3万多家,落实的投资资金已经多数470亿美元,长期以来两岸在贸易、投资、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往来已经相当密切,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台湾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场,以及第五大进口市场。

台资占大陆累计吸收外资的5.6%,排名第五,产业链也紧密相连,在这样一个互利共存双赢发展的条件下,大陆与台湾经济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密不可分,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两岸应加强经济合作,步调一致,携手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化为危机,共度难关,迎来两岸经贸合作发展新时期。

结论: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力的衰退,后金融危机的余波也日渐减弱,“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以及正式实施,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落幕,大陆就加强两岸合作、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宣布了大陆方面为此制定的10项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都为两岸的经贸关系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所以两岸虽然都面临着金融危机负面影响下的不利经济条件,但是只要双方齐心协力,深化合作,共同应对。

必能早日走出后金融危机的阴影,化为危机,早日迎来两岸经济发展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