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6043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7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员工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新员工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新员工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新员工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新员工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员工培训资料.docx

《新员工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员工培训资料.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员工培训资料.docx

新员工培训资料

 

山东天宏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天宏八条纪律

1、公司利益高于一切;

2、用领导标准要求自己;

3、把事情做在前面;

4、沿着原则方向,规范就是权威、规范是一种精神;

5、做事三要素:

计划、目标、实践;

6、不要借口,只要结果;

7、做足一百分是本分;

8、永远保持进取的心态。

 

机修车间安全职责

1、认真遵守公司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及规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为生产车间装置提供优质服务,接到生产车间指令及时到达现场,安全、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3、有应急和临时抢修措施,随时有抢修准备。

4、认真做到日常巡检,提前维护,发现隐患,避免事故。

5、配合好生产装置的维修任务,和其他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

6、做好各装置机泵的安全管理台账,检修记录。

7、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树立安全生产观念,对未经培训考核的特种作业人员,禁止上岗操作。

8、安全文明施工,保证工完、料净、场地清。

9、指导员工维修理论及实践能力的学习,确保维修安全,员工要理论结合实际,不断学习新技术,保证对设备检修优质完成。

10、按时完成领导下达的其它临时性任务并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

 

焊工安全职责

⒈焊接作业要注意防火、防爆工作,严格按有关规定办理动火作业证。

对动火周围易燃、易爆物应清理干净,如附近沟池可能存在可燃气体、液体,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⒉氧——乙炔焰焊作业安全必须做到:

  1)焊接作业工具要符合质量标准、焊炬、控制阀要严密可靠,氧气减压器要灵敏有效,气体软管耐压合格、无破损。

2)氧气刚瓶、溶解乙炔气刚瓶不得靠近热源、禁止倒置,溶解乙炔气刚瓶不得卧放,刚瓶内气体用完后必须留有余压。

3)中压乙炔发生器的安全附件要灵敏可靠。

4)禁止使用浮筒式乙炔发生器。

5)乙炔发生器和氧气瓶之间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与明火点应保持10米以上的距离。

6)高压电源线及管线下禁止放置乙炔发生器和溶解乙炔气刚瓶。

⒊电弧焊割必须作到:

1)电焊机要设立独立的电源开关。

2)电焊机二次线圈及外壳必须妥善接地或零进行保护,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3)一次线路与二次线路绝缘良好,易辨认。

4)在特殊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焊接作业时、要采取响应的安全措施。

⒋工在操作中要遵守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⒌在多人作业或交叉作业场所从事电焊作业要设有防护遮板,以防止电弧光刺伤他人眼睛。

⒍等离子切割、氩弧焊接等特种作业,应采取有关安全防护措施。

员工安全职责

⒈积极参加各类安全活动,岗位技术练兵和事故预案应急演练,学习安全技术知识,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⒉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接班前必须认真检查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运行情况和设备及安全设施、灭火器材的完好状况。

⒊员工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⒋精心操作,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遵守劳动、岗位、工艺“三大纪律”。

记录要清晰、真实、整洁。

⒌按时巡回检查,准确分析、判断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发生事故,要果断正确处理,及时如实的向上级报告,严格保护现场,做好详细记录。

⒍上岗必须按规定着装,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⒎认真维护保养设备,发现缺陷及时消除,并做好记录,保持作业场所清洁。

⒏不违章作业,并劝阻和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同时,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

机修车间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提高处置安全生产事故能力,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保障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危险源情况分析

根据从事工作特点,机修车间的工作主要有机械设备、电气焊、高空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工作。

可能存在危险因素和可能发生安全事故有机械伤害、电气焊伤害、高空坠落、触电、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

三、应急响应措施

1、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措施

(1)发生各种机械伤害事故时,应先切断电源,再根据伤害部位和伤害性质进行处理。

(2)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人员伤害等情况,根据现场人员被伤害程度,一边通知调度,联系医院,一边对人员进行现场救护。

(3)对重伤者不明伤害部位和伤害程度的,不要盲目进行抢救,以免引起更严重的伤害。

(4)如有人员被困在设备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想法尽快将伤员救出。

2、电气焊伤害事故应急处理

(1)焊工应严格穿戴劳保用品,上衣不准扎在裤子里,以免焊接时被烧伤,发生烧伤事故时,立即停止作业并按烧伤进行应急处理,情况严峻的必须立即通知调度叫救护车,或立即送伤者到医院救护。

(2)焊工应带绝缘手套,不得湿手作业操作,以免焊接时触电,禁止使用有缺陷的焊接工具和设备,发生触电事故按触电事故应急处置。

(3)夏季作业时,为防止氧气、乙炔发生爆炸,应尽量将氧气、乙炔瓶放在阴凉处。

(4)不准在没有吹扫、置换合格的设备、管线上,或带电的设备上进行焊接。

(5)在急救过程中,遇有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

(6)检查维修焊机,检查氧气、乙炔气压力表等的配套设备,保证良好的设备状况是防止发生电气焊事故的最好措施。

3、高空坠落事故的抢救措施

(1)救援人员首先根据伤者受伤部位立刻组织抢救,使伤者快速脱离危险环境,通知调度送医院救治。

(2)在抢救伤员的同时迅速向车间、调度报告事故现场情况。

4、触电事故应急处置

(1)截断电源。

(2)若无法断电,可站在绝缘物上,将伤者拨离电源,切勿用手触及伤者,也不要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把伤者拨开。

(3)如患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开始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切记不可注强心针,若伤者昏迷,则将其身体放置成卧式。

(4)高空出现触电事故时,立即截断电源,抬到平坦的地方进行急救。

(5)现场救护原则:

迅速、就地、正确、坚持。

5、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措施

(1)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立即通知车间、调度,并向调度讲明情况。

(2)立即组织火灾的初期扑救,配合消保部及专业消防队实施灭火、救援。

(3)疏散无关人员至安全地带。

(4)在救援过程中,遇到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

(5)现场救护原则:

先救人后救物,先重点后一般。

6、中毒窒息事故

(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当立即报告车间、调度。

(2)坚持把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为事故处置的首要任务。

(3)使用氧气呼吸器时,切记要进行气密性检查,注意压力,当发出警报时,应立即退出毒区。

(4)当发生中毒事故时,应紧急疏散人群,并将中毒者抬出毒区,移至上风向安全区域,解开领口、腰带使呼吸顺畅,并进行输氧。

(5)若窒息应马上进行外胸按摩或人工呼吸,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安全生产管理

1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有效的控制动火作业活动,避免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区域内的动火作业。

三、定义及规定

(一)各级动火定义:

一级动火:

指在处于运行状态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重要部位的具有特别危险的动火作业。

二级动火:

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三级动火:

指一级、二级动火以外的动火作业。

(二)一般规定:

在生产区内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应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四、动火作业范围界定

(一)一级动火作业范围

1.生产运行状态下的生产装置沥青装置、MTBE装置、气分装置管道、容器及储运系统各罐区;

2.静态下主装置区、罐区未退料、未处理状态;

3.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管理。

(二)二级动火作业范围

1.停车状态下的主生产装置沥青装置、MTBE装置、气分装置管道、容器及储运系统各罐区按规范要求已作了处理状态;

2.停车状态下的主生产装置沥青装置、MTBE装置、气分装置区与之有关的动火;

3.凡生产装置单系统或全部停车,经蒸煮、清洗、置换、通风分析合格,并采取隔离措施后的动火作业。

(三)三级动火作业范围:

一、二级动火范围以外的动火。

(四)节假日动火升级管理

节日、假日期间,厂区原则上不允许动火作业,遇特殊情况应升级管理。

五、安全动火具体要求

(一)一级安全动火要求

1.如生产不稳定或设备、管道等腐蚀严重均不应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2.动火前应制定安全动火方案,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3.动火作业前,动火申请单位要通知公司与生产有关单位,使之在异常情况下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动火作业过程中,应指派专人负责监视生产系统内压力变化情况,使系统保持不低于100毫米水柱正压,低于100毫米水柱压力应停止动火作业,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动火作业,严禁负压动火作业;

5.动火作业现场的通、排风要良好,以保证泄漏的气体能顺畅排走。

(二)二级安全动火要求

1.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进入设备内、高处等进行的动火作业还应办理《进入容器内作业许可证》、《高处安全作业证》;

2.凡盛有或盛过化学危险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应在动火作业前进行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3.凡在处于易燃、易爆区域的管道、容器、塔、罐等生产设施上动火作业,必须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分析合格。

4.高空进行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阴井、地沟、隔油池、水封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5.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应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订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在地面进行动火作业,周围有可燃物,应采取防火措施。

动火点附近如有阴井、地沟、隔油池、水封等应进行检查、分析,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6.五级(含五级)以上大风,停止室外动火作业;

7.动火作业应设专人监护,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可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8.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割)工具,保证安全可靠;

9.使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液化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两瓶与动火作业地点均不小于10米,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

10.在厂内通道沿线(25米以内)的动火作业,遇装有化学危险物品的车辆通过或停留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11.在可燃物或难燃物构件的凉水塔、脱气塔、水洗塔等内部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采取防火隔绝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

12.动火作业完毕,应清理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六、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

(一)动火分析由化验人员负责。

凡是在易燃、易爆装置、管道、储罐、阴井等部位及其它认为应进行分析的部位动火时,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动火分析;

(二)动火分析的取样点,应由动火所在单位的专(兼)职安全员或当班班长负责提供并协助采样;

(三)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动火分析样品应保留到动火结束;

(四)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分钟,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分钟,必须重新取样分析;如现场分析手段无法实现,应由公司领导签字同意,另做具体处理;

(五)使用测爆仪或其它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检测设备必须经被测对象的标准气体样品标定合格;

(六)如使用测爆仪或其它类似手段时,被测的气体或蒸汽浓度应小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20%;

(七)使用其它分析手段时,被测的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小于等于0.5%;当被测的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小于等于0.2%。

七、《安全动火许可证》的管理

(一)动火作业应按《安全动火许可证》的内容进行,严禁涂改、转借、变更动火内容,扩大动火作业范围或转移作业部位;一份《安全动火许可证》只准在一个动火点使用,由动火人在《安全动火许可证》上签字。

如果在同一动火点多人同时动火作业,可使用一份《安全动火许可证》,但参加动火作业的所有动火人应分别在《安全动火许可证》上签字;

(二)对《安全动火许可证》审批手续不全、安全措施不落实、监护人不在现场、作业环境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一级、二级动火作业的《安全动火许可证》有效期为8小时;三级动火作业的《安全动火许可证》有效期为24小时,在有效期限内或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动火作业时,应重新申请办理《安全动火许可证》。

(请办理,安全环保部进行终审批准。

(三)一级动火作业的《安全动火许可证》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主管领导初审签字,经安全技术部门复检,主管安全副总或总经理终审批准。

九、职责要求

(一)动火项目负责人应对动火作业负全面责任。

必须在动火作业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参与动火安全措施的制订、落实,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项。

作业完成后,组织检查现场,确认无遗留火种,方可离开现场。

(二)独立承担动火作业的动火人,应持有特殊工种作业证,并在《安全动火许可证》上签字。

若带徒作业时,动火人必须在场监护。

动火人接到《安全动火许可证》后,要核对证上各项内容是否落实,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若发现不具备条件时,有权拒绝动火,并向安全技术部报告。

动火人必须随身携带《安全动火许可证》,严禁无证作业及审批手续不完备的动火作业。

动火前(包括动火停歇期超过30分钟再次动火),动火人应主动向动火点所在单位当班班长呈验《安全动火许可证》,经其签字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三)动火监护人应由动火点所在单位指定责任心强、有经验、熟悉现场、掌握消防知识的人员担任。

必要时,也可由动火单位和动火点所在单位共同指派。

新项目施工动火,由施工单位指派监护人。

监护人所在位置应便于观察动火和火花溅落,必要时可增设监护人。

监护人负责动火现场的监护与检查,随时扑灭动火飞溅的火花,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动火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监护人必须坚守岗位,不准脱岗。

在动火期间,不准兼作其它工作;在动火作业完成后,要会同有关人员清理现场,清除残火,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四)动火申请单位班组长(值班长)为动火部位的负责人,对所属生产系统在动火过程中的安全负责。

参与制定、落实动火安全措施,负责生产与动火作业的衔接,检查《安全动火许可证》。

发现审批手续不完备的有制止动火作业的权力。

在动火作业中,生产系统如有紧急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停止动火作业。

(五)动火分析人对动火分析手段和分析结果负责。

根据动火地点所在单位的要求,亲自到现场取样分析,分析结果填写报告单并签字。

(六)执行动火单位和动火点所在单位的安全员负责检查本规定执行情况和安全措施落实情况,随时纠正违章作业。

特殊危险动火、一级动火,安全员必须到现场。

(七)各级动火作业的审查批准人审批动火作业时必须亲自到现场,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确定是否需作动火分析,审查并明确动火等级,检查、完善防火安全措施,审查《安全动火许可证》的办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在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签字批准动火作业。

十、安全用火

(一)厂区内根据火险危险程度及生产、维修、建设等工作的需要,经使用单位提出申请,安全环保部审查登记,公司分管安全生产工作副总审批,划定“固定用火区”。

固定用火区《安全动火许可证》有效期为30个工作日;“固定用火区”以内的动火可不开“动火作业许可证”。

固定用火区以外一律为禁火区。

(二)设立固定用火区的条件和要求

1.固定用火区应设置在易燃、易爆区域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2.距易燃、易爆厂房、罐区、设备、阴井、排水沟、水封井等,不应小于30米。

3.室内固定用火区应以实体防火墙与其它部分隔开,门窗向外开,道路要畅通。

4.生产正常放空或发生事故时,可燃气体不会扩散到固定用火区内。

5.固定用火区内不准放易燃、易爆、可燃物和其它杂物,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

6.固定用火区要设立明显标志,落实专人管理。

(三)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用火规程,严禁未按规定办理用火手续和在厂内进行施工用火或生活用火。

2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有效控制公司生产区域内的高处作业活动,防止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使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区域的高处作业。

三、定义

(一)高处作业

凡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二)坠落高度基准面

从作业位置到最低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三)异温高处作业

在高温或低温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高温是指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2℃及以上时的温度。

低温是指作业地点的气温低于5℃。

(四)带电高处作业

作业人员在电力生产和供、用电设备的维修中采取地(零)电位或等(同)电位作业方式,接近或接触带电体对带电设备和线路进行的高处作业。

低于下表距离的,视为接近带电体。

电压等级(KV)

10以下

20—35

44

60—110

154

220

距离(M)

1.7

2

2.2

2.5

3

4

四、高处作业分级与分类

(一)高处作业的分级

1.作业高度在2米至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作业高度在5米以上至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3.作业高度在15米以上至30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4.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二)高处作业的类别

高处作业分为特殊高处作业、化工工况高处作业和一般高处作业。

1.特殊高处作业

(1)在阵风风力为6级(风速10.8米/秒)及以上情况进行的强风高处作业。

(2)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异温高处作业。

(3)在降雪时进行的雪天高处作业。

(4)在降雨时进行的雨天高处作业。

(5)在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进行的夜间高处作业。

(6)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带电高处作业。

(7)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悬空高处作业。

2.化工工况高处作业

(1)在坡度大于45度的斜坡上面进行的高处作业。

(2)在升降(吊装)口、坑、井、池、沟、洞等上面或附近进行的高处作业。

(3)在易燃、易爆、易中毒、易灼伤的区域或转动设备附近进行的高处作业。

(4)在无平台、无护栏的塔、釜、炉、罐等化工容器、设备及架空管道上进行的高处作业。

(5)在塔、釜、炉、罐等设备内进行的高处作业。

3.一般高处作业

除特殊高处作业和化工工况高处作业以外的高处作业。

五、高处作业安全要求与防护

(一)高处作业安全要求

1.从事高处作业的单位必须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方可施工。

2.《高处作业许可证》审批人员应了解作业部位及周围情况,审查并明确高处作业级别,审查、完善安全措施,在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签字批准作业。

3.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教育,熟悉现场环境和施工安全要求。

对患有职业禁忌症和年老体弱、疲劳过度、视力不佳及酒后人员等,不准进行高处作业。

4.高处作业前,作业人员应查验《高处作业许可证》,检查确认安全措施落实后,方可施工,否则有权拒绝施工作业。

5.高处作业人员要按照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作业前要检查、作业中要正确使用防坠落用品与登高器具、设备。

6.高处作业应设监护人对高处作业人员进行监护,监护人应坚守岗位。

(二)高处作业安全防护

1.高处作业前,项目所在单位、作业单位应共同制订安全措施,并填入《高处作业许可证》内。

2.不符合高处作业安全要求的材料、器具、设备不得使用。

3.高处作业所使用的工具、材料、零件等必须装入工具袋,不准投掷工具、材料及其他物品;易滑动、易滚动的工具、材料堆放在脚手架上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坠落。

4.在化学危险物品生产、储存场所或附近有放空管线的位置作业时,应事先与当班班长、岗位操作工取得联系,建立联系信号,并将联系信号填入《高处作业许可证》备注栏内。

5.登石棉瓦、瓦棱板等轻型材料作业时,必须铺设牢固的脚手板,并加以固定,脚手板上要有防滑措施。

6.高处作业与其它作业交叉进行时,必须按指定的路线上下,禁止上下垂直作业,若必须垂直进行作业时,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

7.高处作业应与地面保持联系,根据现场情况配备必要的联络工具,并指定专人负责联系。

8.在采取地(零)电位或等(同)电位作业方式进行带电高处作业时,必须使用绝缘工具或穿均压服。

六、《高处作业许可证》的管理

(一)《高处作业许可证》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管理。

一级高处作业由作业单位负责人审批。

二、三级高处作业及化工工况高处作业由作业单位报安全环保部审批;特级高处作业由安全环保部审核后,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二)施工作业负责人必须根据高处作业的分级和类别向审批单位提出申请,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

《高处作业许可证》一式二份,一份交作业人员,一份由安全环保部留存。

(三)对施工期较长的项目,施工负责人应经常深入现场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做好记录。

若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应重新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

三)办好的《安全动火许可证》一式三份,一份交动火执行人,一份交动火单位监护人,一份由安全技术部留存。

八、《安全动火许可证》的审批权限

(一)三级动火作业的《安全作业许可证》,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安全员办理,本单位主管领导终审批准。

(二)二级动火作业的《安全动火许可证》,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向安全环保部提出申

3设备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有效控制设备内作业活动,防止中毒、窒息、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区域的设备内作业。

三、定义

(一)设备

化工生产区域内的各类塔、球、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阴井、地坑、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场所。

(二)设备内作业

进入化工生产区域内的各类塔、球、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阴井、地坑、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场所内进行的作业。

四、设备内作业安全要求

(一)安全隔绝

1.设备上所有与外界连通的管道、孔洞均应与外界有效隔离。

设备上与外界连接的电源应有效切断。

2.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3.电源有效切断可采用取下电源保险熔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挂警示牌。

(二)清洗和置换

进入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对设备内进行清洗和置换,并达到下列要求:

1.氧含量18~21%。

2.有毒气体浓度符合《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

3.可燃气体浓度符合《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

(三)通风:

要采取措施,保持设备内空气良好流通。

1.打开所有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进行自然通风。

2.必要时,可采取机械通风。

3.采用管道空气送风时,通风前必须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

4.不准向设备内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四)、定时监测

1.作业前30分钟内,必须对设备内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办理《设备内安全作业证》,方可进入设备。

2.采样点要有代表性。

3.作业中要加强定时监测,情况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人员;作业现场经处理后,取样分析合格方可继续作业。

4.作业人员离开设备时,应将作业工具带出设备,不准留在设备内。

5.涂刷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