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录波装置操作说明B5.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573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95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录波装置操作说明B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电力系统录波装置操作说明B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电力系统录波装置操作说明B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电力系统录波装置操作说明B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电力系统录波装置操作说明B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录波装置操作说明B5.docx

《电力系统录波装置操作说明B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录波装置操作说明B5.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力系统录波装置操作说明B5.docx

电力系统录波装置操作说明B5

第一章系统介绍

1.1概述

XGL-10型电力系统故障录波装置主要用于发电厂和变电站,当输电线路或其他电力设备发生故障,保护装置动作切除故障及切除故障的断路器重新合闸的故障过程中,由前置机记录故障发生的时间和电流、电压的变化过程以及开关量的动作时刻,同时监视保护装置高频通道在传输中的工况,并将记录结果传给后台机存于硬盘中。

由后台机进行运算,处理,并计算出故障的类型及其故障发生地点与保护安装处的距离。

故障数据和信息可在显示器上给出,并可存入软盘或通过远传与调度端进行远方信息传送,也可通过打印机打印保存。

为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及时准确地查找故障点,分析电力系统在故障过程中的工况,分析保护装置的动作行为,制定反事故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XGL-10型电力系统故障录波装置基于高档工业控制计算机采用高速PCI模拟量采集卡,基于以太网构成上下位机结构,在系统组成方面采用最新的硬件技术,在软件结构方面遵循现代软件工程理论与方式,以领先指标,高可靠性完成传统故障录波器功能的同时,提供了一些新的重要功能。

高采样频率(最大10kHz),高数据传速率(10Mbps),支持连续故障录波,参数结构开放,支持用户定义故障数据格式,定义新的派生量。

以精心设计的模拟量隔离通道及数字滤波等算法,保证模拟量计算精度。

◆技术指标:

通道容量:

模拟量32~96路,开关量64/128路(有源或无源接点)

模拟量采样频率:

10000Hz

开关量事件分辨率:

0.5ms

A/D转换器精度:

12bit

有效值精度:

0.5级

谐波分辨率:

32次以上

输入信号范围:

交流额定电压(有效值):

57.7V或100,最大过压2倍。

交流额定电流(有效值)1A或5A最大过载20倍,持续时间1s。

高频信号:

-30V-30V

测距精度:

金属性短路优于2%

录波时间:

由用户设定(数据总量≤10Mbytes,一般为4秒)

前置机连续记录故障次数:

10次(特殊情况下30次)

后台机记录故障次数:

1000次以上

供电电源:

DC220V±10%AC220V±10%,50HZ±0.5HZ

DC110V±10%

1.2技术特点

1.2.1运行稳定抗干扰能力强

XGL-10从整体方案设计、元器件筛选、生产工艺控制、出厂前测试等方面的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和高可靠性。

1.2.2高性能硬件配置

XGL-10上、下位机均采用PⅢ800以上CPU。

上位机配128MDRAM(PC100),下位机配128MDRAM。

下位机配以16MDOC电子盘,具备防震、防尘性能。

上、下位机双绞线连接,采用局域网的通讯方式,高速可靠。

1.2.3用户灵活配置

用户可根据需要对故障录波数据结构进行设置,对启动参量、启动值进行调整;同时可以派生新的参量。

如果测量中包含某三相电压、电流,用户可方便地定义其P、Q、COSφ等,或其正序、负序、零序等参量。

用户可根据情况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灵活扩展。

1.2.4故障分析功能强大

基于Windows2000平台的分析软件,数据分类、显示方法遵循Windows程序风格,使用方便。

提供参量分类、混合显示并有各种打印输出方式;提供参量快速浏览,准确定位故障参量;提供丰富的谐波分析手段。

1.2.5接口完备

系统具有GPS同步时钟接口,对时精度可达微秒级,可通过公用电话线、局域网实现数据远传或MIS系统接口等功能。

1.3启动方式

1.3.1模拟量启动

(1)突变量启动:

包括电流启动、电压启动,零序电流及零序电压启动。

(2)越限量启动:

包括电流启动、电压启动,零序电流及零序电压启动(其中电压包括欠压和过压两种)。

(3)正序、负序、零序启动

(4)频率越限与变化率启动

(5)电流变差启动

1.3.2开关量启动

开关量变位启动、闭合启动或断开启动

1.3.3手动启动

1.3.4远程启动

1.4录波数据记录方式

1.4.1模拟量采样方式

A

B

C

D

E

s

故障启动后,装置按下图的方式对故障数据分段记录。

t=0.0ms

A时段:

系统大扰动开始前的状态数据,输出高速原始记录波形,采样频率10KHz、5KHz,记录时间≥0.2S

B时段:

系统大扰动后的状态数据,输出高速原始记录波形,采样频率10KHz、5KHz,记录时间≥0.2S

C时段:

系统动态过程数据,输出低速原始记录波形,采样频率1KHz,记录时间≥2S

D时段:

系统动态过程数据,每0.1S输出一个工频有效值,记录时间≥20S

E时段:

系统长过程的动态数据,每1S输出一个工频有效值,记录时间≥600S

1.4.2录制方式

1.4.2.1非振荡故障录制

1.一次启动且仅有一次故障

符合启动录波条件规定的任一条件时自动启动,自S时刻开始按A→B→C→D时段顺序录波。

2.重复启动

在已经启动记录的过程中,进行至C时段后,如又遇:

A)电压突变量启动

B)断路器启动

则在该启动时刻开始重新从S时刻开始按A→B→C→D时段顺序重复录波。

3.自动终止记录条件

同时符合如下条件时,则自动停止记录:

A)记录时间>4S

B)所有启动量全部复归

1.4.2.2特殊记录方式

如果出现系统振荡,则由S时刻开始沿A→B→C→D→E顺序录波,直至所有起动量振荡停止或E段录波时间满10分钟。

1.5主要功能

1.5.1故障录波

系统投入运行后,下位机进行数据采集、计算,将结果送内存中的循环队列保存,同时根据用户设定的故障启动判据对照模拟量、开关量,一旦满足启动条件即开始按用户设定的数据格式录制数据,同时发出报警信号,故障录制完毕后启动网络通讯向上位机传送故障数据,上位机将数据写入硬盘并更新故障文件列表以便用户分析。

1.5.2运行监测

在常态运行时,上位机可实时显示全部模拟量值、开关量状态,以1Hz的频率刷新。

1.5.3线路测距

发生短路故障时,可根据录波数据识别故障线路,故障相别,记录断路器的动作,计算出故障点到装置的故障距离,并输出故障报告。

 

第二章组成结构

2.1系统功能框图

 

下位机

开关量转接卡

脉冲、键盘卡

开关量I/O卡

模拟量采集卡

VGA显示卡

NE2000网卡

工控CPU卡

EtherNet10Mbps

模拟量通道单元

模拟量隔离单元

开关量隔离单元

GPS卫星同步时钟

上位机

15”CRT

工控机/键盘/鼠标

彩色打印机

可扩展接口

现场总线

MIS系统

数据远传

注:

虚线内的可扩展接口指明系统具备开发此接口的硬件环境,可根据用户需求开发。

由于这一部分的现场需求差别较大,系统未提供一个标准版本。

2.2屏体布置图

 

2.3模拟通道原理

交流电流信号

 

交流电压信号

 

直流电压信号

 

直流电流信号(mV信号)

 

转速信号

分频

电路

输出

电路

过零

检测

 

2.4开关量通道原理

无源开关量

有源开关量

2.5下位机后面板说明

RK2

RK1

RET

 

KB/POUT

 

R4

R3

R2

R1

 

从左到右依次为:

①6块采集卡(R1~R6):

A/D采集,与通道处理单元连接。

②显示卡:

BIOS自检和调试时使用。

③接口:

打印机接口,调试时使用。

④CPU卡

⑤网卡:

与录波处理单元连接。

⑥键盘处理(KB)及脉冲(Pout)卡:

同步脉冲及自定义键盘,同步脉冲与采集卡连接,自定义键盘与CPU卡连接。

⑦空槽位

⑧开关量采集卡:

数字量采集。

⑨2块开关量转接卡(RK1、RK2):

与开关量单元连接。

连接时请注意插头上的标识与插座上的标识一一对应。

第三章软件安装

系统出厂时已经预装了全部软件,各功能模块已调整完毕。

随机提供上、下位机安装盘供用户做为备份。

3.1上位机

(1)Windows2000

除非误删除系统软件或系统错误设置外,用户无须重新安装Windows。

Windows2000安装需插入安装盘按照提示安装即可。

(2)网络

Windows必须为上位机软件提供网络环境,请首先正确安装NE2000兼容网卡,添加NWLinkIPX/SPX协议,并设置协议属性中心“帧类型”项为Ethernet802.3。

(3)软件安装

将安装光盘插入软驱,运行“setup.exe”按安装向导提示进行安装,需注意安装的目录盘。

磁盘空间应足够存储故障文件,否则系统在启动时将提出警告。

3.2下位机

下位机软件安装需一些准备工作,需连接键盘、显示器、软驱。

(1)CMOS设置

A)设置所有硬盘为“None”。

B)IRQ5分配为LeacyISA

C)COM2须禁止,同时IRQ3须分配为LeacyISA。

以提供给网络适配器。

D)禁止下位机主板的网络和modem功能。

E)禁止下位机主板的USB功能。

F)下位机的PCI优化参数设置为disable。

(2)软件安装

安装前应格式化C:

盘,并装入系统(FormatC:

/S)之后将下位机映象盘内容拷贝到C:

盘。

(3)网络

如果更换了上位机网卡,需用其网卡地址(6字节)更新C:

\line\node.sys文件。

安装完毕后应校准系统时间。

若进行了上、下位机任一个的重新安装,应在系统运行后(上、下位机连接成功)立即进行“参数设置”,以保证上、下位机参数一致。

3.3投运前准备

系统投入运行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以下步骤针对一个仅仅具备硬件的最基本系统。

因为出厂前已经过双方合作调试,通常用户不会面对这种情况,用户可选择需要的步骤调整。

但出现硬盘损坏之类严重故障时,用户需按此恢复系统。

(1)安装软件

按前两节所述设置工控机CMOS,并安装上、下位机的软件

(2)设置参量

用户根据设计要求将模拟量、开关量接入系统后,须在“参数设置”中设置接入量的名称、代号、额定值等信息,并设置需要的派生量。

设置完毕,观察上位机的“模拟量监测”、“开关量监测”窗口,检查设置是否正确。

(3)模拟量、派生量精度校准

使用“通道修正”校准修正模拟量通道的零点、通道修正系数等。

(4)启动量、启动值设置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参与故障启动的参量,并设置其启动值(模拟量)。

(5)故障录波数据格式设置

确定故障录波数据格式,设置录波各段的采集频率、录波时间。

(6)故障录制模拟

至少模拟两次故障录制,分别用开关量、模拟量启动,系统应正确响应。

 

第四章线路录波程序

4.1界面介绍

双击LineOn图标,进入如图4-1所示线路录波主程序界面

图4-1主程序界面

该界面为标准的Windows窗口。

由以下各部分组成:

4.1.1标题栏

标题栏位于主界面的第一行,该窗口有两个作用:

一是用来说明该窗口的名称,如:

电力系统故障录波装置XGL-10。

二是用来对窗口进行操作,窗口最小化窗口最大化关闭窗口。

4.1.2菜单栏

菜单栏位于标题栏的下面一行,从左至右列出了各个菜单供用户选取。

常用菜单及其功能说明将在下面详细介绍。

4.1.3工具栏

工具栏位于菜单栏的下面一行,工具栏中命令按钮均为使用频率较高的命令,各命令按钮均在菜单栏的各菜单项中有对应的子菜单项。

手动启动用于人为启动故障,开始按设定参数的录制波形。

用户登录系统设置了多个级别的用户,用户以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可获取不同的权限,禁止非指定人员使用特定的功能,以保证系统的安全。

程序退出用鼠标左键单击该按钮,通过退出验证后,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