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706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docx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docx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导学案

第13课辛亥革命

导案

【习目标】

1.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主要经过、结果及影响。

2.掌握北洋军阀政权建立的主要过程及其统治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3.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教训和失败原因。

【重点难点】

(1)重点:

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2)难点:

用近代史观,正确评价三民主义、辛亥革命。

【法指导】

①运用图表法,比较分析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②通过运用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运用历史史观,全面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能力。

③通过辛亥革命爆发原因的分析,形成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发展原因的一般思想和方法,从而提高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提高历史能力的目的。

【知识链接】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主要准备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历史背景:

(1)外部因素: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由于政治、经济侵略的加剧和深入,造成中国主权大量丧失和社会的贫困落后,民族工业的发展也受到很大打击,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社会基础:

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1901年进行“新政”,但并没有使清政府,反而激发了阶级矛盾。

(3)物质基础:

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但仍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这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的物质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成长。

(4)群众基础:

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

各地抗捐抗税斗争、农民武装起义此起彼伏,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资产阶级发起的收回利权运动,迅速在各地开展起,先后收回了一些被帝国主义侵占的铁路和矿山的权利。

这些斗争使人民群众感到反侵略的迫切性,并加深了对清政府卖国政策的憎恨。

2.主要准备:

(1)组织准备:

1894年后,先后成立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2)思想论准备:

1905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说。

(3)军事准备:

从1895年起,资产阶级革命派先后发动广州起义、浙皖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为武昌起义奠定了军事基础。

3.失败原因:

从主客观看,一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导致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和妥协;二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从具体原因方面看,可从纲领、农民、政党、军队等四个因素去分析:

①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

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

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

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

“二次革命”中国民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军队,但并不是统一的革命力量,护法运动则依靠军阀的力量,因此每当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

同盟会建立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爆发前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就不能使革命者紧密地团结起形成坚强的战斗力。

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也与同盟会的涣散、领导成员政见不一有关。

⑤辛亥革命不但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革命政权,而且没有根本打碎地主阶级的国家机器,也没有触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基础。

二、武昌起义能够胜利的主要原因

1.阶段基础:

20世纪初,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

由于各种近代堂的设立,湖北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他们成为革命党的骨干。

2.群众基础:

武汉是帝国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使这里的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断高涨,为武昌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

3.组织基础:

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比较长期的起义准备,文社、共进会深入湖北新军,做了大量的宣传、组织工作。

武汉成为辛亥革命的摇篮。

4.客观条件:

四川保路运动为成功奠定了基础。

5.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派长期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宣传。

6.社会基础:

清朝“预备立宪”骗局的暴露,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习过程】

1.《____________》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迫于形势,清政府相继打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幌子,进行一些改革。

随着____________的勃兴和____________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

他们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作为____________的思想武器,进行大力宣传。

当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成为中国革命知识他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

著名的民主革命宣传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____________,决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后,民主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

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骨干聚集日本东京,召开____________成立大会。

以孙中山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政治纲领,推举____________为总,____________为执行部庶务,并决定创办机关刊物《____________》。

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____________。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以____________起义最为壮烈。

____________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

1911年5月,清政府发布“____________”法令,强行收回民间集资自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路,引起轰轰烈烈的____________。

1911年10月10日,____________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2.____________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____________成立,定都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为国旗。

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____________》。

确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特别规定实行____________,内阁总由议会的多党产生。

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部____________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清政府任命北洋军阀头子____________为内阁总大臣,主持军政,企图挽救危局。

列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替袁世凯撑腰。

革命营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机攻击革命党人。

孙中山被迫妥协。

____________年2月12日,____________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

次日,____________通电造成共和,____________被迫提出辞职。

____________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____________,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于袁世凯手里。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推翻了____________,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____________,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从此,____________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____________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答案】

1.辛丑条约新政预备立宪新式堂留教育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上海日本东京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兴中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国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中国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黄兴民报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黄花岗武汉铁路国有粤汉川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2.1912中华民国南京五色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行政立法司法责任内阁制资产阶级性质

3.袁世凯军事威胁政治孤立经济封锁旧官僚立宪派1912宣统帝袁世凯孙中山1912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清王朝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基础达标】

1.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期刊存在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

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A爱国主义B民主追求真D平等进步

【答案】A从当时的期刊的名称看,一般都体现了“新中国”、“救国”等意图,其核心是爱国主义。

故选A。

2.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

“(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

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

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这说明()

A.革命已经深入人心,地主和旧官僚治开始资产阶级

B.除了少人外,未庄人对于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

.革命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只是形式上的革命,辛亥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

【答案】DA项表述明显与史实不相符合。

B项反映的是现象,不是本质。

项的表述是错误的。

D项反映了材料的本质,故选D。

3.一部反映辛亥革命的电影,下列出现的场景,你认为哪一个不符合史实()

A大部分农村在丈量田亩,实施“平均地权”纲领

B袁世凯与帝国主义国家代表“亲切地”交谈着

一位革命党人在街头演讲,大声疾呼民主共和

D外国军舰在长江耀武扬威,向革命党施压

【答案】AA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辛亥革命的失败,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彻底的反封建纲领和反帝纲领,在民生主义问题上实行的是土地国有,而不是农民土地所有制,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导致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故选A

4.“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人。

”对联中的“先行者”、“遗言”分别代表的著名历史人物是()

A洪秀全、孙中山B梁启超、毛泽东孙中山、毛泽东D洪秀全、毛泽东

【答案】洪秀全是近代以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反对清王朝的武装斗争,孙中山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四十多年,遗言中指出: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故选A。

5.《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答案】D《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符合题干材料“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符合题干材料“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

孙中山先生在《章程》中说:

“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暴过虎狼。

”他在《军政府宣言》中也明确指出:

“驱除鞑虏。

今之满洲……和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奴隶……义师所指,覆其政府,还我主权……光复民族的国家……申民志而扶国宗。

”——引自《孙中山选集·兴中会章程》

材料二1906年,孙中山对纲领进行解释时说:

“革命宗旨,不专在对满,其最终目的在废除专制。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我们推翻满政府,从驱除满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就算汉人为君主,也是不能不革命。

——引自《孙中山选集》

材料三1912年孙中山说:

“失去一个满洲专制,转生出无强暴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转前尤甚……一切不平等条约……皆当取消。

”1924年,孙中山又说:

“北伐之目的,不仅要推翻军阀,尤在打倒军阀所赖以生存的帝国主义。

——引自《孙中山选集》和《北上宣言》

材料四江泽民同志在评价孙中山先生时指出:

“(他)一生追求真,不断进步,善于从实践中习,从失败中习,从不停止探索前进的步伐。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提出了怎样的民族主义观?

结合所知识,分析这种民族主义观形成的原因。

(2)从材料二看,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有怎样的新变?

结合20世纪初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这一变的原因。

有何局限性?

(3)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又有怎样的发展?

结合所知识,分析这一变的主要原因。

(4)材料四分析了孙中山先生民族主义思想不断进步的主观原因。

其原因的核心是什么?

【解析】材料一主要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当时的单纯的“排满”情绪,显然与历史和现实有关。

材料二由单纯“排满”到“反满族贵族和清政府”,认识提高。

材料三由反清到彻底地反帝。

这反映了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不仅认清了清政府的本质,也认清了帝国主义的本质。

材料四要结合孙中山自身的经历和革命精神以及当时中国的国情进行分析。

【答案】

(1)排满兴汉,存在明显的大民族主义观。

(答:

“带有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主义倾向”,或者答“排满兴汉,带有民族歧视主义。

”也可。

原因:

历史上大民族主义(或:

大汉族主义)观的影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阶级局限性;当时的民族矛盾比较尖锐。

(2)变:

将矛头指向清政府。

原因:

《辛丑条约》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认清了清政府的本质。

局限性:

没有把民族主义(反封建)与明确的反帝结合起。

(3)变:

认清了中国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本质,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主义观(或答:

中国要实现民族平等、民族独立、民族自强,必须彻底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

原因:

经过多次革命的失败,认清的列强和封建军阀的本质;一战后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民族危机仍然严重;中共及共产国际对他的帮助。

(4)坚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精神,不断的追求真,坚持不停止探索的精神。

(若答:

“结合中国国情的变,坚持实事求是的主张”,也可。

【拓展提升】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异同比较

项目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相同点

①历史背景:

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目的:

都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③领导阶级及其特点:

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又有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软弱妥协。

④最终结果及其原因:

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根本原因都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和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⑤其失败都与袁世凯有关

不同点

领导者不同

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

运动方式不同

主张改良

后者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政权

目标不同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政治主张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保留皇帝。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

手段及性质

法靠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辛亥革命采取自下而上的武装斗争,是比较完整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作用不同

在思想上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并且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也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结果

半途夭折,完全失败,变法法令被废除

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取得了很大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