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试题速递广东佛山市届普通高中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373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试题速递广东佛山市届普通高中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名校试题速递广东佛山市届普通高中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名校试题速递广东佛山市届普通高中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名校试题速递广东佛山市届普通高中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名校试题速递广东佛山市届普通高中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校试题速递广东佛山市届普通高中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docx

《名校试题速递广东佛山市届普通高中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试题速递广东佛山市届普通高中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校试题速递广东佛山市届普通高中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docx

名校试题速递广东佛山市届普通高中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

名校试题速递:

广东佛山市2011届普通高中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

广东佛山市

2011届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二)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羁绊/稽查

戏谑/虐待缝纫/缝隙

B.联袂/妩媚

沼泽/迢远

慰藉/狼藉

C.干涸/隔阂耸立/怂恿

笼屉/笼罩

D.濒危/摒弃垂涎/诞生

殷红/殷切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现在,佛山的旧城改造,既保留了历史建筑的原有风情,又注入了现代的时尚元素,两者不可思议地融合在一起。

东华里一带耸立起一片“岭南天地”:

仿古建筑鳞次栉比,栩栩如生。

街上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

晚上灯火辉煌,流金溢彩。

这里将同东方广场连为一体,成为公众游览、购物、休闲的中心区域。

A.

不可思议

B.鳞次栉比C.

栩栩如生

D.流金溢彩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3月11日,在多震之国日本,历史上最强烈的地震及海啸,瞬间扑向日本东北沿海地区,致使11938人死亡、15478人失踪。

B.今年八月迎接检查时,佛山市能否拿到“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取决于市政府创建文明城市的态度、行动和民众的素质。

C.从各地省市两会到时下的全国两会,“幸福”成为频率出现最高的词语,各级政府决心要让群众享受到手里有钱,看病不难和住得上房等诸多幸福。

D.如果说中西方在长久以来的国家交往中,始终或多或少互存“敌意”的话,从深层次来看,原因还是缘于彼此潜在的文化冲突产生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二代”更不例外。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

,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

“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

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

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

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

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

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

A.

B.C.

D.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

少博学,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妙操音律。

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

邕不得已,行到偃师,称疾而归。

闲居玩古,不交当世。

感东方朔《客难》及杨雄、班固之徒设疑以自通,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作《释诲》以戒厉云尔。

在吴。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

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

“憘!

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

”遂反。

僮仆告主人曰:

“蔡君向来,至门而去。

”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

弹琴者曰:

“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前却不止。

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

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

”邕莞然而笑曰:

“此足以当之矣。

董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

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

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

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

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

太尉驰往谓允曰:

“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

且忠孝素著,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

”允不纳。

太尉退而告人曰:

“王公其不长世乎?

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

灭纪废典,其能久乎?

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

(选自《后汉书·蔡邕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雄、班固之徒设疑以自通

一类人

B.比往而酒以酣焉

等到

C.螳螂为之前却不止

但是

D.邕陈辞谢

谢罪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称疾而归

邕莞然而笑曰

B.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

以乐召我而有杀心

C.因请而裁为琴

螳螂为之前却不止

D.王公其不长世乎

其能久乎

7.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含有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

B.伯喈旷世逸才

C.邕素为邦乡所宗

D.邕具以告

8.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邕少年时博学多才,因擅长弹琴,由陈留太守举荐而被征召,但进京途中,走到偃师就假托有病回家了。

B.

蔡邕在吴地的时候,能从灶中桐木燃烧时发出的声音听出这块桐木是制作乐器的良材,成就一段“焦尾琴”的佳话。

C.太尉认为蔡邕一向以忠孝著名于世,并对汉朝的史事十分熟悉,应该让他续成后汉史,修成一代典籍。

D.蔡邕因偶然说到董卓时叹气而获罪,朝中很多人也为之求情,认为杀蔡邕会带来严重后果,王允盛怒之下没有马上同意。

9.断句和翻译。

(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4分)

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

(3分)

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

(3分)

10.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风中琴琴诗

唐·卢仝宋·苏轼

五音六律十三徽,若言琴上有琴声,

龙吟鹤响思庖羲。

放在匣中何不鸣?

一弹流水一弹月,若言声在指头上,

水月风生松树枝。

何不于君指上听?

注释:

卢仝,中唐诗人。

对当时腐败的朝政不满,不愿仕进。

诗作风格奇特,诗风浪漫。

五音六律,泛指音乐。

十三徽,琴徽以多以贝壳为之,共有十三个。

庖羲,即伏羲。

伏羲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位对华夏文明作出过卓越贡献的神话人物,被奉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

(1)两首诗的内容都围绕琴声展开,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试简要分析。

(3分)

(2)两首诗各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它们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4分)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论语>十则》)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3)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闲的视镜

汪涌豪

“闲”是古代文论主体范畴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由其所指称的主体的自我处置与安顿方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心性趣味,既深刻地影响了古人看取世界的方式,也直接决定了他们表现世界的结果。

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它不仅仅指谓人的气性修养,还成就了作品的体调与风格。

而这种气性修养与体调风格,因贴合着创作主体的自在个性和日常趣味,相对而言,比较能脱开政教的牵绊,直显艺术的本真。

所以,对它的形成发展历史作深入的追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究明古代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某些特点。

深入地看这种“闲”所指谓的处世态度和审物视界,可以发现,它有湛深的思想背景,儒道两家都曾为其提供过直接的精神资源。

一般以为,儒家讲究德礼,注重修身,最是庄敬不过。

其实,它并不排斥悠闲的处身方式,相反,对生活中许多快乐体验和才艺赏会都很在行,以为这种玩物适情,正可涵养人的德性。

譬如孔子就尚“身心一如”、“文质彬彬”,雅好以音乐怡情悦性,尝从人学琴,与人同歌,与弟子一起披春服而咏归,享受在大自然中的休憩乐趣。

此外又“盛容饰”,当一个人燕居独处时,“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故《礼记》有《仲尼燕居》和《孔子闲居》,一者“善而不倦”,一者“倦而不亵”。

儒家虽一人安居,仍恒慎其独。

至若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在他们看来也都寓有至理,可博人旨趣,此孔子所以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正是持这样的人生态度,儒者即使人在陋巷,箪食瓢饮,也能做到不改其乐。

道家于此,贡献尤巨。

道家非“礼”崇“无”,最崇尚个体的精神自由。

如果说,儒家重视在社会秩序中安顿人群,他们则尤重在自然秩序中安顿自己,故论道过程中每常言及“闲”字。

其代表人物如庄子,不但常用“闲”指称人的闲暇,如《庄子·知北游》篇之“今日晏闲,敢问至道”,《天地》篇之“闲居三月,复往邀之”,《寓言》篇之“向者弟子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闲,是以不敢”等等,更用此来指称人由“身闲”而及“心闲”的精神性活动,如《天道》篇有“以此退居闲游,则江海山林之士服”,《知北篇》有“尝相与无为乎,淡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刻意》篇有“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

这种心闲以及对心闲的深切体认,显然包含有否定世俗功利和遵从个性自由的意思。

至于他好讲逍遥游,也如唐人所说,“义取闲放不拘,怡适自得”。

由此“乘物以游心”,放眼六合之外,属意于无己、无功、无名,实际上都是为了达至他在《大宗师》中所说的“其心闲而无事”的高上境界。

统合两家思想,可以看到,儒道对“闲”的论说虽分属各自的思想体系,一个隐居以求志,一个修德以就闲,内里却有着共通的气息相勾连。

即它都不是发生在广庭与热场,也无关于名利与禄位,它更多表现为个人的选择,如周敦颐《思归旧隐》所谓,“闲方为达士,忙只是劳生”,关乎的是个人在日常安处中的道德精进与精神修养,所以一个要进行己有耻的“慎独”,一个依赖“坐忘”、“朝彻”而“见独”。

至于其本质的落脚处,都不在形迹,而在精神。

后世文人士大夫追求“闲心乐地”,讲究“闲处从容”,并“寝兴从闲逸,视听绝喧哗”,除了还受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这样的养生理论,以及后世佛教与禅宗的影响外,大抵都不出此两家思想的范围。

(选自《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十五讲》,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闲”因比较能脱开政教的牵绊,直显艺术的本真,所以贴合着创作主体的自在个性和日常趣味。

B.儒家讲求修身敬德,有着极其严肃的人生态度,但同时,儒家也认为人生中的许多快乐体验也可以怡情悦性,涵养德性。

C.“闲”有湛深的思想背景,儒道两家都曾为“闲”提供过直接的精神资源。

相对而言,道家贡献更多。

D.儒道虽分属不同的思想体系,但在对“闲”的论说上存在着本质的联系,即都不重在表面的形态,而在内里的精神。

E.后世文人士大夫追求“闲心乐地”,讲究“闲处从容”,大抵都不出儒道两家思想的范围。

13.下列材料中不能反映古人修心养“闲”的处世态度和审物视界的一项是(3分)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B.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王羲之《兰亭集序》)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

14.请结合文本段,简要分析“闲”有哪两方面的作用?

(4分)

15.儒、道两家分别为“闲”提供了哪些直接的精神资源?

(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后面的16-18题。

【台湾】洛夫

扶着冰凉的铝质栏杆,连登三十四级,他慢慢踱到桥端。

一切都是疑惑,包括自己在内,但只要低头望望桥底的流水,便知道那唯一的答案是什么。

可是他却以另一种方式来宣示他的心事:

他说他只是来听取过桥的鞋声。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的,几乎是一夜之间便在市中心架起许多桥,像是从河面升起来的一些岛屿。

全部铝质的架构,坚实而稳固,在清晨的阳光中闪着耀眼的光辉。

卧于两条长街之间,它以冷眼看着这个世界的春去和秋来,熙攘和变化。

水在流去,时间在消逝,晨曦上升为太阳,太阳下坠为灯火,灯火点亮千万条街,每条街都曾发生过一些美丽以及不美丽的事件。

明天仍然如此,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桥底下一群泡沫吞食了另一群泡沫。

他宁愿相信桥下流着的是河水,而不是喧呶的车辆和匆匆的脚步。

唯有时时感到自己在激流中承受着一种没顶的压力,他才能肯定生存的真实。

他紧紧抓住桥边的栏杆,两只手背的青筋颤动着,他的力量传透了整座桥身。

但事实上他并非如此坚强,感觉究竟不是生命的全部,甚至他经常企图逃避一些明知无法逃避的事。

只有一件事他最清楚,也最有把握:

他决不做使别人不快乐而又于自己无益的事。

他说他来是为了听取过桥的鞋声,这句话你等下就会懂得。

他是一个极为敏感的中年人,敏感的人多少有些腼腆。

每次来到桥上除了俯视桥下汹涌而去的车辆人群外,他从不探视那些擦背而过的行人。

他无需抬头即可从鞋声中分辨出他们的性别、年龄、个性,甚至身份来。

清脆而节奏匀称的定然是一个雅致而有教养的少女,沉重而拖沓的定然是一位满怀心事的中年男子,急起急落有如鼓点的想必是一位鬓发过长、裤脚过短、匆匆赶赴约会的年轻人。

他的推测经常是灵验的。

这还不算,更令人惊讶的是他能从鞋声中听出某人内心的悲哀或欣喜,听出另一个人正是昨天这个时候从桥上经过的人。

据他说,只有一次他是全然失败了。

那简直不像是鞋声,而是从墙外经过时一片偶然飘落在头发上的叶子,或者台上一位舞者在毫不经心之下弄出的一个旋舞,感到它的力量而抓不住它的存在,悠悠忽忽,他感到非常之熟悉而又说不出它的形质和来历。

他隐隐体悟到这双脚步底下的空茫,像是浮尘,或从旷野飘来的一声呼唤。

他完全为这种感觉所震慑,他忍不住抬起头来,竟发现整个桥上除了自己外,再无其他的路人。

这一发现对他的打击很大,他瘫软地靠在栏杆上。

这时正值午夜,午夜的河水不再流动,他忽然想起了一个老和尚的两句诗来:

“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这时不但桥在流,他觉得自己也在漂浮起来,而且向四方流去。

他是一个孤独的人,他从未想到如何了解别人,更不要说自己了。

有时在月亮下看到身边瘦长的影子,他竟坚决否认是他自己的,他说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影子的人。

他怕一切的音响,所以把身上的钥匙分别摆在各个口袋中。

他说惟有在绝对的孤寂中才会感到存在。

喏,就在这里,伸手即可抓到自己。

可是这次在无意中第一次听到自己的鞋声是如此幽微而空旷,他竟掩面哭泣起来。

(选自《世界散文精华(中国卷)》,有删改)

16.文章的题目是“鞋声”,为什么却用大量的篇幅描写“桥”?

(4分)

17.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5分)

18.本文写“他”听“鞋声”的经过和感受,其意图是什么?

(6分)

(二)实用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一代

学人傅斯年

韩石山

傅斯年的七世祖傅以渐是清代开国第一状元,是康熙的启蒙老师。

康熙曾为其祖宅题词“传胪姓名无双士,开代文章第一家”。

他的曾祖傅继勋是清朝名臣李鸿章、丁宝桢的老师。

他的父亲傅旭安曾任东平龙山书院院长。

傅斯年六岁进入私塾,十一岁读完《十三经》,是

“五四”学生领袖之一;1919年底赴欧洲留学,先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后入伦敦大学,1923年入柏林大学哲学院,广泛涉猎西方科学教育、文化典籍。

这些使他形成了中国现代自由知识分子的人文品格。

抗战胜利后,大学复员的时候,本来是要让傅斯年当北京大学校长的,他觉得胡适更合适,就推荐胡适。

胡适在美国一时回不来,他说那我就当代理校长,等胡先生回来就交给胡先生当。

这个人办事很有魄力,很果断,当了代校长以后,凡是敌伪时期在北大当教授的,一个也不聘。

理由是当年抗战爆发后,学校要求能走的教授都走,发给路费,你不走可以,但不能在敌伪办的北京大学当教授,这就是伪教授。

冰炭不相容,忠奸不两立,他对那些留在敌伪统治区、觍颜事敌的教授太痛恨了。

还有一个理由,他说,他这是要给胡先生当校长铺平道路,难事自己来做。

这就叫有担当。

傅斯年学问好,办事能力也强。

他是胡适的学生,胡适就很佩服他的办事能力,说他是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记忆力最强,理解力也最强,能做最细密的绣花工夫,又有最大胆的大刀阔斧的本领,这都是人世间最难合并在一个人身上的才性。

抗战开始后,因为他的名望和地位,当了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相当于战时国会议员吧。

这期间他做了件了不起的事,就是把行政院长孔祥熙赶下台。

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还是比较廉洁的,到了抗战后期,就开始腐败了。

最有名的案子是行政院长孔祥熙的美金公债案。

傅斯年知道了这个案子,决定在参政会上提议案揭发。

蒋介石知道了,让陈布雷以老报人的资格跟傅斯年谈谈,说这样做对中国的形象不利,他听从了陈的劝告,表示不提议案,但一定要在参政会上提出质询。

说到做到,果然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张群向国民参政会提出施政报告后,傅斯年就提出他的质询。

对傅斯年的质询,财政部的答复,有些采取了敷衍塞责的态度,有些坚决否认。

蒋介石怕事情闹大,亲自出面宴请傅斯年为孔祥熙说情,蒋介石问傅斯年:

“你信任我吗?

”傅斯年说:

“绝对信任。

”蒋介石说:

“你既然信任我,那么就应当信任我所任用的人。

”傅斯年说:

“委员长我是信任的,至于说因为信任你也就该信任你所任用的人,砍掉我的脑袋我也不能这样说。

”蒋介石最终免了孔祥熙的行政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之职。

事情过后,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上说了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他说:

“我一读书人,既不能上阵,则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我于此事,行之至今,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士人之节,在中国以此维持纲常也。

”只有读书人保持气节,才能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这几句话,最能体现出傅斯年的人文品格,该说的话就要说,该做的事就要做,一定要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

他这样做,全是基于一个读书人的良知,一个读书人的社会责任感。

也就是文天祥说的,“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他真可以说是做到“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了。

一九四九年,傅斯年随国民党政府到了台湾,任台湾大学校长。

他当台大校长,在整顿台大校风上下了大力气,他曾在报上说:

“我现在运用我曾三次在报纸上披露的一段话重说一遍,就是假如有人发现我,或是其他台大主持人,以人情收容任何一个学生,那么我们便是作弊,应该受国法的惩罚,并受社会的制裁。

”同时在校长室门旁写着这样一行大字:

“有为子女入学说项者,请免开尊口”。

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上午,傅斯年因脑溢血去世,年仅五十五岁。

这个人可说一生清贫,身无长物。

临死前一两年,他的西装旧了,看见朋友买了套新西装,样式很好看,也想买一套,一听价钱很贵,就不买了。

一个大学校长,买套好西装不应当算什么事,可他就是买不起。

这样的人,真可说做到了孔子说的: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选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文品格》,有删改)

19.概括文本段的内容,并分析其作用。

(4分)

20.请结合文本段的内容,分析这篇评传的特征。

(5分)

21.

请结合文本,简述傅斯年先生的哪些品质在今天还有积极意义。

(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阅读下面的访谈节选,根据高利克回答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入记者的提问。

(6分)

问:

(1)

答:

那是1996年,我在耶路撒冷参加一次“《圣经》与中国文化”的讨论会上作的发言中提出的。

我的“第三约”与“旧约”和“新约”有很大的区别。

我主张全世界的人民要更好地了解自己,同时也要更好地了解他人,正视差异的存在。

问:

(2)

答:

我在提出这一观点时并不了解儒家思想传统中的相关内容。

宗教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你有没有宗教信仰,你都应该了解自己。

“和而不同”是你们孔子的思想,我不能说孔子是相信上帝的,但他其实还是相信”天”和鬼神的。

它们的内容其实是差不多的。

问:

(3)

答:

当然。

人类冲突的真正原因究竟是经济还是文化或文明现在还说不清,但我总觉得文化或宗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世界就不会有真正的和平。

我们非常需要以“和而不同”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它的意义是很大的,孔子真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人。

注:

高利克,斯洛伐克著名汉学家。

23、艾佛山昨天发了一条关于“幸福”的微博,内容如下:

在一片火红的夕阳下,遥远的小山包上,坐着两位老人,他们的脸上雕刻着岁月的痕迹,头发渲染了时间的颜色,可是他们的手却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互相依靠着,彼此会意的一笑。

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见闻和体会吗?

请你也写一条这样的微博。

要求:

(1)字数不得少于60字;

(2)要求有细节;(3)至少用到一种修辞手法。

(6分)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不吃粗粮了,他们认为粗粮口感差,吃起来费力,他们忽略了粗粮中含有细粮缺少的营养成分。

其实,不吃粗粮,是导致现在很多人身体处在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之一。

当然,长期过食粗粮也不好。

生活中,很多事也是这样。

印度古谚:

“人要吃些粗粮。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要吃些粗粮”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

【解析】(A.j/j,xu/n

fng/fngB.mi/mi,zho/tio,ji/j

C.h/h,sng/sng,lng/lngD.bn/bng,xin/dn,yn/yn)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A级。

2.C

【解析】(A.不可思议:

形容对事物的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不可想象或难以理解。

B.鳞次栉比:

多用来形容房屋密集。

C.栩栩如生:

形容生动,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不能用于仿古建筑。

D.流金溢彩:

光像在流动,色彩像要溢出来,一般用在形容车灯、霓虹等,有时也用来形容时装表演和珠宝。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E级。

3.B.

【解析】(A.

搭配不当,“地震”不能同“瞬间扑向”搭配;C.语序不当,“频率出现最高”应为“出现频率最高”;D.

“原因还是缘于彼此潜在的文化冲突产生的”累赘)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E级。

4.C.

【解析】(

句“前两者”承接上句“贫二代”“拼二代”,照应上句“富二代”;紧接“误解”“偏见”入改变对“富二代”的看法之必要,句中“也”照应第句)

本题考查语言应用连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E级。

5.C.

【解析】(却,后退)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B级。

6.B

【解析】(B.均为介词,用;

A.连词,承接/连词,修饰;C.动词,制成/介词,因为。

D.副词,表推测/副词,表反问)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级。

7.A

【解析】(A.为宾语前置句,B.为判断句,C.为被动句,D.为省略句)

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8.A

【解析】(陈留太守没有举荐,而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