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浮力计算专题B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520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7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浮力计算专题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浮力计算专题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浮力计算专题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浮力计算专题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浮力计算专题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浮力计算专题B卷.docx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浮力计算专题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浮力计算专题B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浮力计算专题B卷.docx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浮力计算专题B卷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浮力计算专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解答题(共15题;共159分)

1.(10分)小柯是个善于观察的学生,她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无风的、寒冷的冬天,用吸管沿水平方向吹出的肥皂泡是先上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下降(如图)。

而这种现象在火热的夏天不明显。

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冬天吹肥皂泡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不计空气阻力)

2.(15分)如图所示,用细线将正方体A和物体B相连放入水中,两物体静止后恰好悬浮,此时A上表面到水面的高度差为0.12m。

已知A的体积为1.0×10﹣3m3,所受重力为8N;B的体积为0.5×10﹣3m3,g取10N/kg,求:

(1)A的密度;

(2)细线对B的拉力大小。

3.(10分)如图是湖南师范大学学生发明的水上自行车,车下固定5个充满气的气囊,每个气囊的体积均为3.0×10-2m3,已知该水上自行车的总质量为25kg,不计车轮浸入水中的体积。

(g取10N/kg)

(1)当自行车停放在水面上没人骑行时,气囊排开水的总体积为多少?

(2)当质量为75kg的人骑行时,固定在正中间的1个气囊破裂,该自行车是否还能安全骑行?

请通过计算说明。

4.(5分)如图甲是小明设计的“空气浮力演示器”将一空心金属球与配重通过细线悬挂在定滑轮上,调节配重质量使二者保持静止,用气泵往玻璃容器内缓慢压入空气,可根据现象证明空气浮力的存在。

已知金属球重5牛,体积为5×10-3米3。

(滑轮和细线的重力、配重的体积及各种摩擦均忽略不计)

(1)用气泵向甲装置玻璃容器内压入空气,观察到什么现象可以说明金属球受到空气浮力的作用?

(2)制作该演示器中的空心金属球,用了体积为5×10-5米3的金属材料,求该金属材料的密度。

(3)小明想通过最小刻度为0.1牛的弹簧测力计反映空气浮力大小的变化,他设想将该演示器改进成如图乙所示装置。

压入空气前,容器内原有的空气密度为1.2千克/米3,现通过气泵向玻璃容器内压入空气,使容器内空气密度增大到3.0千克/米3,能否使演示器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值大于0.1牛,请通过计算说明。

5.(15分)如图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示意图,在重物从水底拉到井门的过程中,汽车以恒定速度向右运动,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在下面坐标画出汽车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象,并说明画此图像的理由。

6.(15分)有一个足够高的底面积为300平方厘米圆柱形容器,在其水平底水平放置一个立方体(如图)。

立方体的边长为10厘米 ,密度为0.7×103kg/m3,(g取10N/kg)求:

(1)向容器内注水,在水位到达5cm时立方体受到水的浮力和立方体对池底的压力分别为多大?

 

(2)至少加多少立方厘米水才能使立方体离开容器底部?

7.(15分)今年小明家种植的柑橘获得了丰收。

小明想:

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

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

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克,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克;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克。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少?

(2)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8.(3分)Argo浮标广泛应用于台风预测、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

浮标结构如图所示,坚硬壳体外下方装有可伸缩油囊;当液压式柱塞泵将壳体内的油注入油囊时,油囊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注入油的体积;当油囊中的油全部被抽回壳体内时,油囊体积忽略不计。

已知浮标总质量为55千克,其中含油20千克;浮标壳体体积为0.04米3,油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海水密度取1.0×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

(1)该浮标下沉20米,浮标总重力做功多少焦?

(2)液压式柱塞泵将壳体中的油全部注入油囊时,浮标最终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少米3?

9.(10分)面积很大的水池,水面上浮着一边长为1m的正方体均匀木块,开始时木块静止,如图甲。

现用力F将木块匀速下压,运动时,F随深度H变化如图乙。

求:

(1)正方体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2)木块匀速下沉过程中,力F的最大值为多少?

(3)木块开始下沉到恰好浸没的过程中,请通过计算判断:

木块的重力对木块做的功和力F对木块做的功是否相等?

10.(10分) 10月30日十七届西博会“舞动的水滴展”在西湖水面上举行。

展览主角五个“大水滴”代表浙江五水共治,呼吁珍惜水资源,仁爱自然。

大水滴漂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它的重力。

“治污水”是五水共治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____

A.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及时拧紧水龙头         D.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

水的循环利用是“抓节水”的一个重要举措。

下列几个步骤可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

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

11.(10分)用图像来描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是很直观的。

如图(a)一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之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

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b)所示。

若木块受到的浮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

那么,请画出可以正确描述浮力F随深度h的变化关系的图像。

12.(11分)在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木块表面涂上一薄层凡士林做防吸水处理,木块放入后静止时漂浮在稀硫酸的液面上,如图所示。

现逐滴向稀硫酸中缓慢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木块始终漂浮在液面上(液体不会溢出烧杯)。

请分析:

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过程中,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如何变化?

并用科学原理加以解析。

(已知:

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的密度均大于水的密度;不考虑产生的沉淀对溶液密度的影响)

13.(10分)有两个透明的有机玻璃桶甲和乙,甲内装有部分水,水里悬浮着装置A(上方是充有气体的气球,下面悬挂着一块小铝块,用细线连接),乙内弹簧秤下挂有一块小木块,活塞与桶壁之间无摩擦但密闭。

(查阅资料:

密闭容器中,当液面上方的压强增大时液体内部的压强也将增大。

)当向下压活塞时:

请预测:

甲中A装置将怎样运动:

________。

请简要解释以上判断的原因:

________。

乙中弹簧秤示数将怎样变化:

________。

请简要解释以上判断的原因:

________。

14.(10分)如图是一种简易温度计,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液体体积膨胀,引起液体密度变化,导致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化而运动,小球运动会引起悬挂于下端的链条长度发生变化,最终使小球重新悬浮液体的某一深度,指针指示温度值。

(小球体积变化可忽略)

(1)该温度计的刻度值自下而上变  。

(2)若该温度计中小球的体积为3×10﹣3米3,20℃时容器内液体密度为0.8×103千克/米3,则此时悬浮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

(g取10牛/千克)

(3)为了使该温度计更精准,请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

15.(10分)科技小组的同学想利用学到的浮力知识制作一个浮力秤。

他们找来一个瓶身为柱状体的空饮料瓶,剪掉瓶底,旋紧瓶盖,在瓶盖系一块质量适当的石块,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桶里,如图所示。

使用时,只要把被测物体投入瓶中,从水面所对的刻度就可以直接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

(1)这里石块的作用是________;

(2)这种浮力秤的质量刻度是均匀的吗?

为什么?

________;

(3)经测量,该饮料瓶圆柱状部分的横截面积为50cm2,当浮力秤中不放被测物体时,水面所对位置为零刻度,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中标明的长度值,求出3刻度线处应标的质量值。

参考答案

一、解答题(共15题;共159分)

1-1、

2-1、

2-2、

3-1、

3-2、

4-1、

4-2、

4-3、

5-1、

6-1、

6-2、

7-1、

7-2、

7-3、

8-1、

8-2、

9-1、

9-2、

9-3、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5-2、

1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