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180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docx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docx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说明:

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姓名、班级、试室、试室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和其他文学品种相比,诗的语言最具特点。

宋代王安石把诗歌语言称为“诗家语”是有其道理的。

诗家语是诗人“借用”一般语言组成的诗的言说方式。

一般语言一经进入这个方式就发生质变,意义后退,意味走出;交际功能下降,抒情功能上升;成了具有音乐性、弹性、随意性的灵感语言,内视语言。

用西方文学家的说法,就是“精致的讲话”。

②从生成过程来看,诗有三种:

诗人内心的诗,纸上的诗,读者内心的诗。

因此,诗的传播就是从内心走进内心。

诗人内心的诗是一种悟,是无言的沉默。

在这一点上,诗和禅相通。

禅不立文字,诗是文学,得从心上走到纸上,以言来言那无言,以开口来传达那沉默。

这是诗人永远面对的难题。

有人说:

“口开则诗亡,口闭则诗存。

”在心灵世界面前,在体验世界面前,一般语言捉襟见肘。

因此,古人说:

“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

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

”诗人寻奇觅怪,恰恰是不成熟的表现。

③诗家语的特点是德国学者黑格尔所说的“清洗”。

诗的内蕴要清洗,诗家语也要清洗。

清洗杂质是诗的天职。

诗是“空白”艺术。

高明的诗人善于以“不说出”来传达“说不出”。

诗不在连,而在断,断后之连,是时间的清洗。

诗在时间上的跳跃,使诗富有巨大的张力。

臧克家的《三代》只有六行,却既写出了一个农民的一生,又写出了农民的世世代代。

祖祖辈辈的农民的命运,从具象到抽象,从确定到不确定,从单纯到弹性,皆由对时间的清洗而来。

诗不在面,而在点,点外之面,是空间的清洗。

余光中的《今生今世》是悼念母亲的歌。

诗人只写了一生中两次“最忘情的哭声”,一次是生命开始的时候,一次是母亲去世的时候。

“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可以说,每个字都是无底深渊。

恰是未曾落墨处,烟波浩淼满目前。

④一与万,简与丰,有限与无限,是诗家语的美学。

诗人总是两种相反品格的统一:

内心倾吐的慷慨和语言表达的吝啬。

从中国诗歌史看,中国诗歌的四言、五言、七言而长短句、散曲、近体和新诗,一个比一个获得倾吐复杂情感的更大的自由,与诗歌内容的由简到繁正相反,诗家语却始终坚守着、提高着它的纯度,按照与内容相对而言的由繁到简的方向发展。

五言是两句四言的省约,七言是两句五言的省约。

这是诗歌艺术的铁的法则。

⑤诗家语在生成过程里,诗人有三个基本选择。

第一,是词的选择。

诗表现的不是观,而是观感;不是情,而是情感。

诗的旨趣不是叙述生活,而在歌唱生活。

所以诗倾吐的是心灵的波涛,而落墨点却往往是引起这一波涛的具体事象。

第二,是组合的选择。

在诗这里,词的搭配取得很大自由。

这种组合根本不依靠推理逻辑,而是依靠抒情逻辑,尤其是动词与名词的组合常常产生异常的诗的美学效应。

同时,虚实的组合也会让诗有了很大的情感容量。

第三,是句法的选择。

优秀的诗在句法上都是很讲究的,许多名句和句法的选择分不开。

从散文的眼光看,诗句好像不通,其实妙在不通。

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轻轻的我走了”,词序是倒装的。

(摘编自吕进《“诗家语”的审美》)

1.下列关于“诗家语”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诗家语诗中最具特点的语言,源于王安石为区别其他的文学品种而命名。

B.诗家语是由一般语言组成的,但又能导致一般语言发生质变的言说方式。

C.诗家语的特点是清洗,是因为诗的内蕴要清洗,清洗杂质是诗的职责所在。

D.诗家语的美学是一与万、简与丰、有限与无限等两种相对相反形式的统一。

2.根据第五段,下列理解和判断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杜甫不讲天下太不公道,却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词的选择精当到位。

B.田间的《给战斗者》“他们永远/呼吸着/仇恨”,这样的诗行是动词与名词的组合。

C.戴望舒的《雨巷》“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是依靠抒情逻辑,是意象叠加的组合。

D.方敬的《阴天》头两行:

“忧郁的宽帽檐/使我所有的日子都是阴天”是虚实的组合。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以“不说出”来传达“说不出”,和“诗之未言,正是诗之欲言”相似。

B.臧克家的《三代》,时间跨度长,言简而义丰,富有张力,这是时间的清洗。

C.余光中的《今生今世》母子亲情,骨肉柔情,诗在点外之面,是空间的清洗。

D.诗歌的形式由简到繁与诗家语内容由繁到简的变化,是中国诗歌艺术的法则。

二、古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9题。

(A)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4.对加点词的用法及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

通“缭”盘绕

B顺流而东也东:

名词作状语,向东

C侣鱼虾而友麋鹿侣:

名词意动以……为伴

D客亦知夫水与月乎知:

动词,了解,知道

5.下列语句全都表现客人面对赤壁之景“悲伤”的一项是()(3分)

①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③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④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⑤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⑥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

6.对所选文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慨。

B.第二段文字写曹操击走刘备,攻破荆州,又沿江而下,战舰千里相接,战旗遮天蔽日,目的是赞扬曹操。

C.第三段中的“水与月”一方面是拾取眼前景物,另一方面也是分别承了客的“羡长江之无穷”和“抱明月而长终”而来。

D.“且夫”以下几句看似有宿命论和及时行乐的思想,其实是写出了对待功名富贵、得失荣辱的态度,所反映的精神境界并不庸俗低级。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杜牧,晚唐诗人,与李贺并称“小李杜”。

他的《阿房宫赋》《清明》《泊秦淮》等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诗文。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便属于后者。

该文的作者王羲之,是东晋人,因其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他做过右军将军,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C.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婚姻悲剧的全过程,控诉了封建礼教,赞颂了焦刘两人对爱情的忠贞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D.我国文学史上素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它们分别成为我们诗歌发展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B)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

“夫子若有不豫【1】色然。

前日虞闻诸夫子曰: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

“彼一时,此一时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

者。

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

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吾何为不豫哉?

”(《孟子·公孙丑下》,节选)

注【1】:

“颜色不悦也。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B.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C.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D.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9.翻译文中画线句子(共8分)

(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3分)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3分)

(3)吾何为不豫哉?

(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10~11题。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

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10.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请简要分析。

(5分)

11.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每小题1分,共6分)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笼中鸟,池中鱼比喻自己过去的仕途生活的不自由,表达心系田园向往归田园的殷切心情的两句名句是“,”。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达自己的生死观,批评把生死等量齐观的观点的两句名句是“,”。

(3)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

以及人的渺小的两句名句是“,”。

(4)屈原在《离骚》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赤壁赋》中“,”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淼的江面上。

(6)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总结自己此次游赏的经验说,“,

”,去的人很少,没有志向的人是难以看到神奇的景观的。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0分)

又见鹭鸶

陈忠实

①那是春天的一个惯常的傍晚,我沿着水边的沙滩漫不经心地散步。

绕过一道河石垒堆的防洪坝,我突然瞅见了鹭鸶,两只,当下竟不敢再挪动一步,便悄悄在沙地上坐下来。

哦!

鹭鸶又飞回来了!

②在顺流而下大约30米处,河水从那儿朝南拐了个大弯儿,弯儿拐得不急不直随心所欲,便拐出一大片生动的绿洲,靠近水流的沙滩上水草尤其茂密。

两只雪白的鹭鸶就在那个弯头上踯躅,在那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草中悠然漫步;曲线优美到无与伦比的脖颈迅捷地探入水中,倏忽又在草丛里扬起头来;两只峭拔的长腿淹没在水里,举止移步悠然雅然;一会儿此前彼后,此左彼右,一会儿又此后彼前,此右彼左;断定是一对儿没有雄尊雌卑或阴盛阳衰的纯粹感情维系的平等夫妻……

③于是,小河的这一片便呈现出别开生面令人陶醉的风景,清澈透碧的河水哗哗吟唱着在河滩里蜿蜒流淌,两个穿着艳丽的女子在对岸的水边倚石搓洗衣裳,三头紫红毛色的牛和一头乳毛嫩黄的牛犊在沙滩草地上吃草,三个放牛娃三对角坐在草地上玩扑克,蓝天上只有一缕游丝似的白云凝而不动,落日正渲染出即将告别时的热烈和辉煌……这些平常见惯的景致,全都因为一双鹭鸶的出现而生动起来。

④不见鹭鸶,少说也有二十多年了。

小时候在河里耍水在河边割草,鹭鸶就在头前或身后的浅水里,有时竟在草笼旁边停立;上学和放学涉过河水时,鹭鸶在头顶翩翩飞翔,我曾经妄想把一只鸽哨儿戴到它的尾毛上;大了时在稻田里插秧或是给稻畦里放水,鹭鸶又在稻田圪梁上悠然踱步,丝毫也不戒备我手中的铁锨……难以泯灭的鹭鸶的倩影,现在就从心里扑飞出来,化成活泼的生灵在眼前的河湾里。

⑤至今我也搞不清鹭鸶突然离去突然绝迹的因由,也许是水流逐年衰枯稻田消失绿地锐减,这鸟儿瞧不上越来越僵硬的小河川道了?

也许是乡民滥施化肥农药污染了流水也污浊了空气,鹭鸶感到窒息而逃逸了?

也许是沿河两岸频频敲打的锣鼓和震天撼地的炮铳,使这喜欢悠闲的生灵心惊肉跳恐惧不安拂尾而去?

也许是那些隐蔽在树后的猎手暗施的冷枪,击中了鹭鸶夫妻双方中的雌的或雄的,剩下的一个悲怆遁逃?

⑥又见鹭鸶!

又见鹭鸶!

⑦落日已尽红霞隐退暮霭渐合。

两只鹭鸶悠然腾起,翩然闪动着洁白的翅膀逐渐升高,没有顺河而下也没见逆流而上,偏是掠过小河朝北岸树木葱茏的村庄飞去了。

鹭鸶和人类同居一处无疑是一种天然和谐,是鸟类对人类善良天性的信赖和依傍。

这两只鹭鸶飞到北岸的哪个村庄里去了呢?

在谁家门前或屋后的树上筑巢育雏呢?

谁家有幸得此可贵的信赖情愫呢?

⑧我便天天傍晚到河湾里来,等待鹭鸶。

连续五六天,不见踪影,我才发现没有鹭鸶的小河黯然失色。

我明白自己实际是在重演那个可笑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然而还是忍不住要来。

鹭鸶的倩影太富于诱惑了。

那姿容端庄的是一种仙骨神韵,一种优雅一种大度一种自然;起飞时悠然翩然,落水时也悠然翩然,看不出得意时的昂扬恣肆,也看不出失意下的气急败坏;即使在水里啄食小虫小虾青叶草芽儿,也不似鸡们鸭们雀们饿不及待的贪婪相。

二三十年不见鹭鸶,早已不存再见的企冀和奢望,一见便不能抑止和罢休。

我随之改变守候而为寻找,隔天沿着河流朝下,隔天又逆流而上,竟是一周的寻寻觅觅而终不得见。

⑨我又决定改变寻找的时间,在晨曦中沿着河水朝上走。

大约走出五华里路程,河川骤然开阔起来,河对岸有一大片齐肩高的芦苇,临着流水的芦苇幼林边,那两只鹭鸶正在悠然漫步,刚出山顶的霞光把白色的羽毛染成霓虹。

⑩哦!

鹭鸶还在这小河川道里。

 

哦!

鹭鸶对人类的信赖毕竟是可以重新建立的。

 

我在一块河石上悄然坐下来,隔水眺望那一对圣物,心头便涌出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下列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阔别多年又见鹭鸶,作者惊叹不已,不禁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

B.不见鹭鸶二三十年,作者深深留恋,却不存再见的企冀和奢望。

C.鹭鸶朝北岸村庄飞去,作者苦苦守候,盼望鹭鸶倩影再次出现。

D.沿着河流上下寻觅鹭鸶,作者忐忑不安地想要知道鹭鸶的归宿。

E.悄然而坐,隔水远眺鹭鸶,作者思绪起伏,更崇拜这一对圣物。

(2)简析第④段中画线词“扑飞”的精妙之处。

(4分)

 

(3)第⑥段“又见鹭鸶!

又见鹭鸶!

”在文中有何作用?

(6分)

(4)联系全文,鉴赏文章结尾引用《蒹葭》诗句的好处。

(6分)

 

第I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3分)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要细水长流,从经常和长久上来下功夫,更要润物无声,在、耳濡目染中得到影响,品味到其中的魅力。

(2)碉楼的外来艺术品和自信的文化意识,其他艺术家们的一个个工作室,地影响着村民的生活,许多人家院墙上雅俗共赏的壁画就是佐证。

(3)蔡元培先生学贯中西的修养和由此而散发出的那种“圣人气象”,以及大师的谆谆教诲,自然让正在求学的年轻的冯友兰有般的感受。

A.潜移默化如坐春风春风化雨B.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如坐春风

C.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如坐春风D.潜移默化如坐春风春风化雨

1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南昌大学江风益教授带领的研究队伍,创造性地发展了新LED照明技术路线及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改变了日、美等国垄断LED照明核心技术的局面。

B.“新歌唱新疆”活动是新疆近年来倾力打造、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活动以音乐文化为载体,推出了一批深受各族群众喜爱的优秀歌曲。

C.参与研讨会的专家认为,通过多部系列电视剧在海外的火爆播出,让海外观众形象生动地了解到中国的历史、文化,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国际传播现象。

D.自债务危机爆发以来,希腊已经将养老金削减近半,但由于制度建设不完善以及社会化程度不足等因素,导致养老金占财政支出比例至今仍居高不下。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眼下在某些地区,“走穴”正成为一些学者乐此不疲的事情,因为这既能提高知名度,又可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

B.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C.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D.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B.我父亲是建筑学家,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

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个性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你看这一片片竹,,一袭翠衣依旧,清俊风骨不改。

其贞心高节,旷远淡泊,自古以来,赢得多少世人的喜爱与赞叹。

A.独姿静处于深山,不惧流年推换,风雨相催

B.不惧流年推换,风雨相催,独姿静处于深山

C.独姿静处于深山,风雨相催,不惧流年推换

D.不惧风雨相催,流年推换,独姿静处于深山

19.仿照下面示例中对“新”字的解读,给“创”字以丰富的内涵。

要求:

将相关内容填入横线处,不超过50字。

(4分)

示例:

“新”这个字左为“立木”,右为度量黄金等的“斤”,古称“积两为斤”。

理论创新大可“立木”或建树。

“创”这个字,

六、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写过一首诗:

“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你,犹如昙花一现的幻影,犹如纯洁之美的精灵……”

刚刚过去的一年,无论世界、国家,还是家庭、个人,都经历了各自路途中的阴晴雨雪。

过去这一年中的喜怒哀乐,哪些是值得你回味的?

在你的记忆中是否也有不能忘怀的瞬间?

请以“我记得那的瞬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语词是构成语篇的基本单位,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准确把握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衡量阅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诗家语”是本文的核心概念,在对“诗家语”的表述中,需要将选项的表述和原文的表述作一番比对,确定答案。

A项“诗家语是诗歌中最具特点的语言”表述无误,但比对原文开头第一句和第二句话可知,“源于王安石为区别其他的文学品种而命名”表述有误;B项是对第一段第三句话之后内容的正确改写、转述;C项和D项的依据分别在第三段和第四段的开头。

2.【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用文本外的材料来考查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把握,重点落在对作者观点的理解上,也考查根据文章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要解答这道题,首先要准确的把握文中第五段的主要意思,本段首句是中心句;然后借此去分析、判断选项中的文本外的材料是否和“诗家语在生成过程里,诗人有三个基本选择”相符。

A项和“第一,是词的选择”观点相符;B项“呼吸着/仇恨”是动词与名词的组合,和文段“第二,是组合的选择”观点相符;C项戴望舒的《雨巷》中,首先不是“意象叠加的组合”,其次,“意象叠加的组合”也不符合作者观点;D项“忧郁的宽帽檐”和“所有的日子都是阴天”一实一虚,也和文段中“是组合的选择”的观点相符。

3.【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答题的基本方法仍然是将选项和原文相关内容作比照,采用排除法。

A项“诗之未言,正是诗之欲言”和原文第三段“高明的诗人善于以‘不说出’来传达‘说不出’”的意思一致;B项和C项的理解无误,其依据均在原文第三段;D项的理解和原文相反,原文第四段的表述是“与诗歌内容的由简到繁正相反,诗家语……按照与内容相对而言的由繁到简的方向发展”。

所以,D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

4.B解析:

东,名作动,东下

5.C解析:

排除②③两句即可选出答案,②是曹操的诗句,不能表现客之悲,③是赤壁的景色,引出客人对赤壁之战的联想。

6.B解析:

“目的是赞扬曹操”不合原文意图,意在抒发人生无常之感慨。

7.A解析:

A项中李贺应为李商隐

8.A(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9. 

(1)本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3分)

(2)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有。

(3分)

(3)我为什么不快乐呢?

(2分)

【参考译文】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他)说:

“看样子您好象有些不痛快。

以前我曾经听到您讲过,‘君子不该抱怨天,不该责怪人。

(孟子)说:

“当时是当时,现在是现在。

(历史上)每过五百年,必定有圣君兴起,其中还必定有声望很高的辅佐者。

从周(武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了。

算年头,已经超过(五百年了);按时势(需要)而论,也该是可以有作为之时。

(只是)老天还不想让天下太平,如果要使天下太平,面临今天这样的形势,除开我以外,还会有谁?

我为什么不痛快呢?

10.

(1)本联描绘的是一幅萧瑟的边塞风光图(1分)。

临近傍晚,荒芜的边城传来角声,有时高昂,有时呜咽,由原州城楼向外望去,泾河早已结冻,不再流淌(1分)。

(2)采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2分)。

“塞角高咽”是听觉和动态描写,“泾河不流”是视觉和静态描写(1分)。

11.①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凄凉之情:

“异乡”“独上”表达了孤独之感;②感叹边塞生活的艰苦:

“惟有雁”“更无州”“冻不流”表达了生活在边塞艰苦环境中的凄苦;③人生不如意的郁闷无奈:

“贫官”“客”“离恨”表达了这种郁闷无奈之情。

(答出2条,即可给满分,感情2分,分析1分,)

12.(6分)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5)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6)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错字,别字,漏字,添字,该句均不得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13.

(1)D、E(每项2分)

(2)“扑飞”一词充满动感,准确地写出了记忆中的鹭鸶生动、鲜活的形象;把记忆中的鹭鸶和眼前的鹭鸶联系起来,虚实结合,极具感染力。

(每个要点2分。

(3)运用反复的手法,强烈地表达了作者阔别多年又见鹭鸶的惊喜;从回忆到现实景色,承上启下;照应题目,结构严谨。

(每个要点2分。

(4)引用《诗经》名句呼应了作者寻觅鹭鸶的过程;寄托了作者人鸟同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抒情韵味。

(每个要点2分)

5、语言文字运用(23分)

14.C(“春风化雨”,化雨:

适时的雨。

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

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

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