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kV渭南灵宝送电线路地质灾害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061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4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30kV渭南灵宝送电线路地质灾害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330kV渭南灵宝送电线路地质灾害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330kV渭南灵宝送电线路地质灾害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330kV渭南灵宝送电线路地质灾害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330kV渭南灵宝送电线路地质灾害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30kV渭南灵宝送电线路地质灾害报告.docx

《330kV渭南灵宝送电线路地质灾害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0kV渭南灵宝送电线路地质灾害报告.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30kV渭南灵宝送电线路地质灾害报告.docx

330kV渭南灵宝送电线路地质灾害报告

 

750kV渭南—延安同塔双回送电线路工程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

750kV渭南—延安同塔双回送电线路工程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

2006年8月西安

750kV渭南—延安同塔双回送电线路工程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委托单位: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承担单位: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证书编号:

国土资地灾评资字第(2005127003)号

工程编号:

NWEPD—I2006—28

院长:

张文彬

总工程师:

胡明

设计总工程师:

宋立

项目负责:

刘富亭

技术负责:

王振华

报告编写:

王振华侯寿贵侯晓琴

刘晓娟金睿李灿

地址:

西安市金花北路20号

电话:

(029)82593397

1前言

1.1任务来源..1

1.2目的任务..1

1.3评估依据..2

1.4评估工作方法..2

1.5评估工作概况及投入的工作量..4

1.6前人研究程度及参考文件7

1.7评估质量综述7

2建设工程概况.8

2.1建设工程名称及交通位置..8

2.2建设工程概况.10

2.3建设项目的重要性.12

3地质环境条件13

3.1气象水文13

3.2地形地貌24

3.3地层岩性25

3.4地质构造及地震活动27

3.5水文地质条件31

3.6岩土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33

3.7人类活动33

...35

4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级别的确定

4.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36

5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37

5.1崩塌38

5.2滑坡41

6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43

6.1预测评估原则43

6.2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估44

6.3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估45

7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47

7.1评估原则及方法47

7.2评估结果47

7.3拟建送电线路工程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48

8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48

8.1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49

8.2渭河洪流的防治对策49

9结论与建议50

9.1结论50

9.2建议51

附图:

1、750kV渭南—延安同塔双回送电线路工程建设区地质环境

图(比例尺1:

50000)

2、750kV渭南—延安同塔双回送电线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

评估图(比例尺1:

50000)

1前言

1.1任务来源

为了保证750kVW南一延安同塔双回送电线路工程的安全施工及其正常运行,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陕西省地质环境管理办法》的规定,该拟建工程需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为此,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委托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对750kV渭南一延安同塔双回送电线路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提交《750kV渭南一延安同塔双回送电线路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1.2目的任务

本次评估工作的目的是:

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分析和现场调查,查明拟建工程建设范围内及其附近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并对影响拟建工程的地质灾害提出防治措施。

具体任务如下:

(1)阐明拟建送电线路工程概况及环境地质条件,查明拟建送电线路工程沿线评估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分布、活动现状、危害及发展趋势,并评价其对工程建设的危害程度;

(2)结合拟建送电线路工程建设项目类型、规模,预测工程建

设在施工过程中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

的危险性和可能引发、加剧地质灾害发生的危险性;

(3)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对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估,并对拟建送电线路工程建设场地适宜性进行评估;

(4)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

1.3评估依据

(1)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2)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件《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3)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71号《陕西省地质环境管理办法》;

(4)甲方委托书。

1.4前人研究程度及参考文献

长期以来,地矿、有色、农林、水利、石油、煤炭及科研院所从不同角度拟建送电线路沿线进行过大量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调查与研究工作,有丰富的生产和科研成果;近年来,除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蒲城县、富平县、白水县、铜川市、宜君县和洛川县完成了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外,还有西北电力设计院针对该拟建送电线路进行了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水文气象、水文地质等工作。

这些成果为本次评估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具体搜集的主要资料有:

(1)《750kV渭南—延安同塔双回送电线路工程选线报告》,西北电力设计院2006年6月;

(2)《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西北有色勘测工程公司2003年2月;

(3)《陕西省蒲城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西北有色勘测工程公司2003年2月;

(4)《陕西省富平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西北有色勘测工程公司2003年3月;

(5)《陕西省白水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西北有色勘测

工程公司2002年2月;

(6)《陕西省铜川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西北有色勘测

工程公司2002年2月;

(7)《陕西省宜君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西北有色勘测

工程公司2002年2月;

(8)《陕西省洛川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西北有色勘测

工程公司2002年2月;

(9)《陕西省区域地质志(比例尺1:

50万)》,陕西省地质矿产局1989年;

(10)《渭南东330kV开关站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可行性研究阶段)》西北电力设计院2006年5月;

(11)《陕西省地质灾害预测图及说明书(比例尺1:

75万》陕西省地震局滑坡办公室1995年;

上述成果资料比较丰富,为本次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5评估工作方法

1.5.1技术路线

我院在接受甲方委托后,按照本次工作的“目的任务”与“评估依据”,立即组织人员搜集了与场地有关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水文气象、地形测量资料和区域地质灾害调查资料等,并搜集了建设工程的规划、规模、主要工程技术指标、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特殊要求和人类历史活动状况等相关资料,初步分析工程建设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特征等。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了本次工作程序和技术路线(详见图1—1)。

图1-1评估工作程序和技术路线框图

1.5.2工作方法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本次工作主要采用搜集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资料和工程资料、现场进行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分析评估的工作方法。

在野外调查前,搜集并详细阅读了《750kV渭南—延安同塔双回送电线路工程选线报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陕西省蒲城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陕西省白水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陕西省富平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陕西省铜川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陕西省宜君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和《陕西省洛川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等有关资料,了解区内地质环境和工程建设概况。

在此基础上,按照下列工作方法对拟建工程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野外调查采用1:

50000地形图作底图,采用GPS定位、数码照相机等先进手段,对该地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工作。

(2)室内资料整理在综合分析研究已有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绘制了“750kV渭南—延安同塔双回送电线路工程建设区地质环境图”和“750kV渭南—延安同塔双回送电线路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图”。

以图件的形式反映了诸类地质灾害分布以及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

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工作程序,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及综合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工程措施和建议。

1.6评估工作概况及投入的工作量

2006年6月10日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搜集资料,根据本次评估工作的目的任务与评估依据,编写工作计划大纲,购置地

形图,于2006年6月15日一2006年7月31日先后分二次对该拟建送电线路进行野外综合地质调查,并进一步搜集已有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水文气象、环境地质、地质灾害资料等;2006年8月1日

—2006年8月25日完成报告编写。

投入的工作量见表1—1。

表1—1工作量完成一览表

项目

单位

实际工作量

调查面积

km2

160

调查路线

km

150

地质环境点

八、、

80

照片

88

收集已有资料

16

1.7评估质量综述

本次评估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件《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精神及附件《地质灾

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的工作程序和评估方法进行工作。

野外调查以1:

50000地形图做手图进行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调查,采用GPS定位系统进行灾点定位,资料整理利用计算机制图,评估报告是在充分收集利用前人有关资料和野外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经综合分析研究编写而成,其评估内容,工作程度符合评估技术要求。

2建设工程概况

2.1建设工程名称及交通位置

①建设工程名称:

750kV渭南—延安同塔双回送电线路(陕西段)工程

②交通位置:

750kV渭南—延安同塔双回送电线路(陕西段)工程是渭南东〜灵宝330千伏线路工程,起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南狮乡仁义村北侧的渭南东330kV开关站,终于河南省灵宝市焦村镇500kV灵宝站(北扩方案)。

途径陕西省渭南市的临渭区、华县、华阴市、潼关县和河南省的灵宝市。

全线共涉及2省2市1区3县,线路推荐长度约119.31km,其中750kV渭南一延安同塔双回送电线路(陕西段)长度为73.31km。

拟建送电线路(陕西段)地处关中平原,地形平坦,交通方便,

沿线有陇海铁路、西(安)潼(关)高速公路、国道G310和省道S319公路及乡间公路等。

详见交通位置图2-1。

图2-1工程场地及交通位置图

2.2建设工程概况

拟建送电线路从渭南东330kV开关站(仁义村北)向东出线,从董家村西侧转为正北方向,顺董家、郑家北侧线路折向近东方向,到新联十二队南侧向南穿过公路先跨过公路后,顺孝义乡金滩村东线路沿着渭河北岸的河堤北侧走线。

到张家乡北渭河的北岸后,右转然后跨越渭河到达渭河南岸的下庙乡的宋村。

在宋村左转经甘村、西周村,在西周村东边跨越罗纹河后,再经过时村农场、柳枝农场、柳枝乡,在柳枝乡东边左转经过南关大队农场,在南关大队农场东边跨越方山河后到抬头林场,在抬头林场东左转先后跨越大华公路、110kV罗塬线I、H回线路(双回路)、110kV罗官线I、H回线路(双回路)和110kV电力线,然后到夫北。

在夫北右转先后跨越西郑客运专线(在建)和罗夫河,到桥营。

线路在这一段走线时先后跨越柳塔河、罗纹河、方山河、罗夫河。

线路从桥营继续东走线。

在桥营东边跨过省道S319公路,经过上营、甘渠头、董家城、王家寨,到王道村。

在王道村左转经党家河,再跨过公路到沙营。

线路从沙营开始在330kV罗灵线(原来的330kV秦三线)北侧平行走线。

经过小涨村,然后先后跨过3次110kV电力线和西潼高

速公路,到梁家庄。

在梁家庄右转经王家河,在王家河附近先后跨国道310和110kV电力线,在经南肖堡,在距里孟塬车站约1km处跨过陇海电气化铁路(铁路里程为952km+700m),到东肖堡。

然后右转到新庄。

线路从新庄开始左转经过冯家、彭家,在彭家先后跨110kV电力线和陇海电气化铁路(铁路里程为947km-300m)。

到彭家后线路

右转跨越110kV杜潼线,经苗家,刘家,在刘家线路先后跨越国道310和110kV罗塬线(双回路)后右转平行110kV罗塬线走线,经过上河,在上河先后两次跨越国道310,到黎家庄。

在黎家庄继续前行,经过师家村后跨公路后再右转经北营村、杨家湾、荒移南村,到留果村,在杨家湾跨110kV电力线(双回路)。

在留果村左转,经过新庄南村、马家寨、西姚村、西姚新村子,到古东沟村,在西姚新村子东边进入到河南省界。

本工程途径陕西省的渭南市的临渭区、华县、华阴市、潼关县

和河南省的灵宝市。

全长约119.31km。

其中陕西段长度为73.31km,河南段段长度为46.0km。

曲折系数1.071。

该拟建送电线路工程目前处于工程选线阶段,结构主体主要由高压输送电线和铁塔组成,有关架线铁塔的距离根据沿线地形地貌特征和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初步按500m〜1000m考虑,基础埋深即开挖深度一般为3m左右,基础尺寸即开挖范围一般为2—3m,评估工作中除线路走经转角可初步明确按塔位对待外,其它塔位根据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确定。

根据全线铁塔规划,全线铁塔型式技术条件见表2—1

序号

、、一参数

塔型

代表档距(m)

水平档距

(m)

垂直档距

(m)

极限档距

(m)

呼称高(m)

允许转角(度)

最低

最咼

1

ZGU1双回路直线塔

420

600

680

22

46

2

ZGU2双回路直线塔

520

750

850

22

46

3

ZGU3双回路直线塔

750

900

1000

22

46

4

ZGUK双回路直线塔

550

750

850

40

60

5

JGU1双回路转角塔

300/600

450

800

800

18.5

36.5

0°-30

6

JGU2双回路转角塔

300/600

500

800

800

18.5

36.5

30°-60

7

DGU双回路终端塔

300/450

400

500

600

18.5

24.5

0°-90

铁塔采用全方位高低腿设计,铁塔材质采用Q235和Q345,螺栓M16、M20、M24级别均为6.8级,铁塔构件均为热浸镀锌防腐。

脚钉从地面1.5m处开始向上装设,地面上9m向下使用防盗螺栓。

2.3建设项目的重要性

华中电网和西北电网联网属于互供型电网,加强联网的作用主

要在于:

1)加强联网有利于充分发挥两大电网的优势,实现更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取得尽可能大的联网效益。

2)为消纳鄂西电力及四川季节性电能创造了条件

3)加强联网后,可实现两电网间的紧急事故交换,提高两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系统抗扰动能力。

综上所述,750kV渭南一延安同塔双回送电线路的建设将有利于西北电网及陕西电网与外区电网联网效益的发挥,对西北电网的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

所以,拟建750kV渭南一延安同塔双回送电线路工程属重要建设项目。

3地质环境条件

3.1气象水文

3.1.1气象

拟建送电线路在陕西境内的渭南市、华县、华阴市和潼关县,其中渭南市、华县和华阴市均为八百里秦川东端,秦岭山脉北侧渭河谷地,气候特征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气候特点:

春季空气干燥,气温增温快,日温差变化大;夏季干热,多雷雨,降水集中;秋季多阴雨,天气凉爽,多冷空气入侵;冬季比较寒冷干燥,多霜冻。

潼关县亦属大陆性季风型半干旱气候,冬季气候寒冷,干旱少雨雪;春季由于冷暖气团交替活动频繁,气温日变差较大,易出现大风、霜冻天气,常在早春发生;夏季雨量集中且多雷阵雨,并伴有大风,由于受冷空气不同路径及地形的影响,雨量分布极不均匀,常出现夏旱、伏旱。

秋季因处于暖湿气团与寒冷气团交替活动期,初秋多有连阴雨,晚秋秋高气爽,天气宜人。

本地区气候变化由湿润到半干旱,再到干旱的变化过程。

根据拟建送电线路在所经行政区域气象站分布情况,本线路工程采用渭南、华县、华阴、潼关四个具有很好代表性的气象站,每个气象站距线路位置均在15km内,能够控制相应地区的气候特征,同时结合实地调查及地形条件,对相关气象参数进行分析,以便论证设计气象值。

根据气象台站实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将各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统计结果列于表3—1:

项目

单位

渭南

华县

华阴

潼关

站址

临渭区双王乡洋刘村“乡村”

华县华洲乡扬巷村乡村”

华阴县乡村”

潼关县城北郊外”

北纬

34031'

34O31'

34033'

34(33'

东经

109(29'

109(44'

110(05'

110014'

海拔高度

m

349.2

341.5

351.3

556.3

平均气压

hPa

975.9

975.9

975.4

952.3

平均气温

C

13.5

13.3

13.7

13.2

最热月平均气温

C

26.7

26.5

26.8

25.9

最冷月平均气温

C

-0.5

-1.0

-0.7

-1.0

极端最咼气温

C

40.4

43.0

41.8

42.7

极端最低气温

C

-16.7

-18.6

-18.6

-16.4

平均水汽压

hPa

12.9

12.9

12.5

11.2

平均相对湿度

%

72

73

70

63

年平均降水量

mm

558.4

583.4

579.7

592.7

一日最大降水量

mm

102.8

130.8

158.2

113.4

年平均蒸发量

mm

1341.3

1337.9

1572.9

1833.1

平均风速

m/s

1.3

1.6

1.9

3.0

最大风速

m/s

15.3

18

23.0

20.7

全年主导风向

ENE

ENE

E

ESE

最大积雪深度

cm

12

17

17

18

最大冻土深度

cm

24

28

30

39

平均晴天日数

d

77.7

76.1

72.4

83.9

平均雨天日数

d

87.1

89.4

89.8

91.1

平均雷暴日数

d

16.2

16.2

19.0

20.9

平均沙暴日数

d

0.4

0.2

0.1

0.3

平均大风日数

d

1.6

2.4

22.8

11.9

3.1.2水文

拟建送电线路(陕西段)沿线地表水均属黄河水系渭河流域及其支流,其规模较大的河流主要为渭河、罗纹河、沟峪河、方山河、葱峪河、罗夫河、柳叶河、长涧河、白龙涧河、列斜沟、磨沟河、潼沟河、晋沟河、远望沟和铁沟。

现将上述拟建送电线路跨越的河流简述如下:

⑴渭河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是我国多泥沙河流之一。

在线路

跨越段河道渭河平均比降1.2%。

,河床平时宽1200m,洪水期可达2900m,多年平均流量296m3/s,实测最大洪峰流量7660m3/s(1954年8月),调查最大洪峰流量10800m3/s(1898年),最小流量仅

0.9m3/s(1972年)。

三门峡水库建成以后,因受回水影响,泥沙淤积更为严重,河床高出地面2〜3m。

河道横向变化显著,曲流发达,近100多年,河道忽南忽北,屡有变迁,滩地塌岸严重。

渭河下游的水沙量年际变化大,根据临潼水文站的实测资料统

计,最大年径流量为176X108m3(1964年),最小年径流量为18.3X108m3(1997年),最大最小径流量变幅为9.6倍;最大年输沙量为9.97

X108t(1964年),最小年输沙量为0.55X108t(1972年),最大最小年

输沙量的变幅达18.1倍。

渭河下游水沙量不但年际变化大,而且年

内分配也不均,其水沙量主要集中在汛期(6至10月),据临潼水

文站的资料计算,汛期的平均水沙量占年水沙量分别为61%和89%,可见渭河下游不但来水量相对集中,而且来沙量更为集中。

从临潼水文站实测水文系列资料看,近期渭河下游水沙量有明显的减小趋势,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更为明显,1990年以来临潼水文站平均水量为43.9X108m3,年平均沙量为2.37X10%分别占多年平均水量和沙量的64.3%和71.2%。

可见渭河下游九十年代以来,处于枯水少沙时期,且水量减小幅度大于沙量减小幅度。

渭河下游洪峰流量的变幅也较大,从临潼水文站实测水文系列中看,年最大洪峰流量为7610m3/s(1981年),年最小洪峰流量为926m3/s(1979年),年最大最小洪峰流量的变幅为8.2倍。

拟建送电

线路跨越渭河处的渭河现状见照片3—1。

⑵罗纹河

罗纹河发源于莲华寺镇小夫峪,出峪后沿少华乡与莲华寺镇交界处北流,经罗纹镇进入下庙乡,经安家桥折向东北注入渭河。

其支流有太平河、潭峪河等。

流域面积151.92km2,干流长32.8km,

平均比降5.08%。

多年平均径流量1783.1X04m3,多年平均流量为0.565m3/s。

本拟建送电线路在由里村北1.5km处跨越,河宽约100m

见照片3—2),一档跨过,无洪水问题

照片3-1拟建送电线路跨渭河照片(镜像朝北)

图3-2拟建送电线路跨罗纹河照片(镜像朝北)

⑶沟峪河

沟峪河发源于华县柳枝镇沟峪,经李家堡出峪后后,北经吝家河、中镇堡,流入二华排水干渠,流域面积为74.68km2,河长为

17.67km,平均比降为7.15%,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62X104m3,平均流量为0.146m3/s。

该拟建线路从拾村林场南侧约500m处通过,河宽小于100m,一档可以跨过,无洪水问题。

⑷方山河

方山河发源于华阴市方山峪口,经白土坡、姚田堡西、方山排水站、华阴农场、北拾村林场,汇入渭河。

流域面积为17.08km2,河长为20.57km,平均比降为8.63%,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73X104m3,平均流量为0.056m3/s。

该拟建线路从姚田堡西北侧1km处通过,河宽小于100m,一档可以跨过,无洪水问题。

⑸葱峪河葱峪河发源于华阴市葱峪,流经葱峪口,横阵西堡、台头,于

冯家庄附近注入渭河,全长23.6km,其中山区段长8.5km;全河流域面积25.5km2,其中山区13.4km2,洪积扇和平原区集水面积11.85km2,全河平均比降7.0%。

,其中山区比降17.82%。

葱峪河多年平均径流量240X04m3,多年平均流量为0.076m3/s,调查最大流量为117m3/s。

根据资料葱峪河的百年一遇洪水流量为170m3/s,五

十年一遇洪水流量约为140m3/s。

该拟建线路在罗夫变电所北的台头

村东500m处通过,河宽小于50m(见照片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