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雨霖铃》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4244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永《雨霖铃》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柳永《雨霖铃》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柳永《雨霖铃》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柳永《雨霖铃》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柳永《雨霖铃》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柳永《雨霖铃》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docx

《柳永《雨霖铃》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永《雨霖铃》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柳永《雨霖铃》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docx

柳永《雨霖铃》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柳永《雨霖铃》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学习目标】

1了解柳永其人及词作风格

2、借助朗读和对意象的分析,体味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意境

3.了解词牌“雨霖铃”;

4.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5.深刻体会《雨霖铃》“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

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读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

2.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2.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点拨法。

3、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知识链接】

1、宋词的发展脉络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最高成就。

北宋前期词坛的中心人物是晏殊和欧阳修,后来大政治家范仲淹又拓宽了词的意境并开启了豪放派词风,慢词圣手柳永拉长了词的篇幅并发展了婉约派词风。

北宋后期大文学家苏轼对词进行了彻底的革新开拓了豪放派词风,周邦彦则成为此时婉约派之集大成者。

南宋前期辛弃疾、陈亮等继承了豪放词风并形成了爱国词派,李清照是此时的婉约派大家。

南宋后期姜夔等词人继承了婉约派词风并发展为格律词派。

整理如下:

时期作者成就代表作

北宋前期范仲淹开启豪放派词风《渔家傲》

北宋后期苏轼开拓豪放派词风《念奴娇》

南宋前期辛弃疾继承→爱国词派《永遇乐》

北宋前期柳永发展婉约派《雨霖铃》

北宋后期周邦彦婉约派集大成者《苏幕遮》

南宋前期李清照婉约派大家《声声慢》

南宋后期姜夔继承→格律词派《扬州慢》

2、婉约词豪放词特点

婉约词其特点主要是题材狭窄,内容侧重儿女风情,抒发感情婉约细腻,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豪放词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恢弘雄放,意境雄浑,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抒发豪情壮志,然而有时失之平直,

3、题解及词牌来源

“雨霖铃”也写作《雨淋铃》。

源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凄雨沥沥,风雨吹打在皇鸾的金铃。

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这便是词牌《雨霖铃》的来历。

4、知人论世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

因为他排行第七,所以人称柳七;又因为他曾经做过屯田令,所以人称柳屯田。

他是北宋著名词人,也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

他的作品流传很广。

著名学者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说: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他的词集是《乐章集》。

他仕途坎坷,为人放荡不羁,终生穷困潦倒。

作为北宋第一个传力作词的人,他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适合歌唱的慢词,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其词多描绘沦落不遇、离愁别恨、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形成一种铺叙、白描、抒情相结合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5、写作背景:

柳永仕途失意,四处飘泊。

这首词就是他离汴京、前往浙江时“留别所欢”的作品。

【自主学习】

(一)基础过关凝噎()暮aǐ()那堪()今xiāo()无绪:

凝噎:

留恋处:

念去去:

那堪:

经年:

风情:

(二)写一写与你体会到的《雨霖铃》的情感相似的诗词名句。

(三)整体感知

1、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2、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句?

3、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

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

【精读探究】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思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交代了哪些内容?

用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有什么作用?

2、上阕中有一处精妙的细节描写,请找出并作赏析。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思考:

描写了哪些景物,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描写了那些景物?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4、明代词评家贺裳称柳永此词(下阕)中有一千古俊句,是哪一句?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找出后让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此景。

)找出后赏析其精妙之处。

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思考: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6、总结本文运用的表现手法和所表达的情感。

7、总结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作业】阅读下面诗歌,写一段赏析文字。

送别

隋•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链接高考•学以致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10年江苏卷)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

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2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4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

(4分)注: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解释为为远行人忧思别后的境况,这是一种更深切的关怀之情。

【扩展阅读】

读柳永

梁衡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

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又很快忘了他。

但是近年来这根柳丝却紧紧地系着我,倒不是为了他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为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只为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那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成事的道理。

柳永是福建北部崇安人,我们现在只知道他大约在30岁时便告别家乡,到京城求功名去了。

柳永像封建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总是把从政作为人生的第一目标。

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要成名只有一条路——去当官。

柳永先是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

谁知第一次考试就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

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

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

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被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

“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

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

他终日出入歌馆妓楼,交了许多歌妓朋友,许多歌妓因他的词而走红。

她们真诚地爱护他,给他吃,给他住,还给他发稿费。

你想他一介穷书生流落京城有什么生活来源?

只有卖词为生。

这种生活的压力,生活的体味,还有皇家的冷淡,倒使他一心去从事民间创作。

他是第一个到民间去的词作家。

这种扎根坊间的创作生活一直持续了17年,直到他终于在47岁那年才算通过考试,得了一个小官。

歌馆妓楼是什么地方啊,是提供享乐,制造消沉,拉你堕落,教你挥霍,引人轻浮,教人浪荡的地方。

任你有四海之心摩天之志,在这里也要消魂烁骨,化作一团烂泥。

但是柳永没有被化掉。

他的才华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柳永所处的时代正当北宋开国不久,国家统一,天下太平,经济文化正复苏繁荣。

京城汴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新兴市民阶层迅速形成,都市通俗文艺相应发展,而这时柳永出现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市民文学作家。

市井这块沃土堆拥着他,托举着他,他像田禾见了水肥一样拼命地疯长,淋漓酣畅地发挥着自己的才华。

柳永于词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

他在形式上把过去只有几十字的短令发展到百多字的长调。

在内容上把词从官词解放出来,大胆引进了市民生活、市民情感、市民语言,从而开创了市民所歌唱着的自己的词。

在艺术上他发展了铺叙手法,基本上不用比兴,硬是靠叙述的白描的功夫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

他常常只用几个字,就是我们调动全套摄影器材也很难达到这个情景。

这种功夫,古今词坛能有几人。

艺术高峰的产生和自然界的名山秀峰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柳永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身后在中国文学史上会占有这样一个重要位置。

凡艺术成就都是阴差阳错,各种条件交汇而成一个特殊气候,一粒艺术的种子就在这种气候下自然地生根发芽了。

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

他在这里没有堕落,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

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拨着算珠的手。

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通通变成了由你支配的珠子。

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大约每个人都有他基本的条件,也有基本的才学,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来全在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怎么处理。

就像黄山上的迎客松,立于悬崖绝壁,沐着霜风雪雨,就渐渐干挺如铁,叶茂如云,游人见了都要敬之仰之了。

但是如果当初这一粒籽有灵,让它自选生命的落脚地,它肯定选择山下风和日丽的平原,只是一阵无奈的山风将它带到这里,或者飞鸟将它衔到这里,托于高山之上寄于绝壁之缝。

它哭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一阵悲泣(也许还有如柳永那样的牢骚)之后也就把那岩石拍遍,痛下决心,既活就要活出个样子。

它拼命地吸天地之精华,探出枝叶追日,伸着根须找水,与风斗与雪斗,终于成就了自己。

这时它想到多亏我留在了这里,要是生在山下将平庸一世。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创造。

是携带着母体留下的那一点信息去与外部世界做着最大程度的重新组合,创造一个新的生命。

为什么逆境能成大才,就是因为在逆境下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

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你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

而顺境下,时时天遂人愿,你心里没有矛盾,没有企盼,没有一个另外的新世界,当然也不会去为之斗争,为之创造,那就只有徒增马齿,虚掷一生了。

柳永是经历了宋真宗、仁宗两朝四次大考才中了进士的,这四次共取士916人,其中绝大多数人都顺顺利利地当了官,有的或许还很显赫,但他们早已被历史忘得干干净净,但柳永至今还享此殊荣。

呜呼,人生在世,天地公心。

人各其志,人各其才,人各其时,人各其用,无大无小贵贱无分。

只要其心不死,才得其用,时不我失,有功于民,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

侯晓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