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禽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讲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4141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7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禽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养禽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养禽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养禽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养禽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禽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讲义.docx

《养禽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禽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讲义.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养禽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讲义.docx

养禽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讲义

1.目的、适用范围

为完善养殖行业的F/H/Q审核重点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对种禽的饲养(主要顾客——商品用家禽饲养场)、及商品用家禽的饲养(主要顾客群有直接顾客——家禽屠宰场和最终顾客——家禽消费者)依据ISO9001准进行的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适用于依据CAC《食品卫生通则》、《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进行的第三方HACCP体系审核。

专业代码A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GB/T20014.1—2005良好农业规范第1部分:

术语

GB/T20014.2—2008良好农业规范第2部分:

农场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20014.6—2008良好农业规范第6部分:

畜禽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20014.10—2008良好农业规范第10部分:

家禽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种禽:

指用于生产种蛋的禽类。

3.2肉禽:

指用于生产禽肉的禽类。

3.3产蛋禽:

指生产非孵化用蛋的禽类。

3.4种蛋:

指适于孵化的受精禽卵。

3.5饲料:

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供动物食用的饲料,包括单一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

3.6动物疫病:

动物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3.7动物防疫:

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3.8消毒:

指在彻底清洗后,为消灭动物疾病、包括人畜共患病在内的传染病病原和寄生虫病病原而采取的行动,适用于畜牧场、交通工具及被直接或间接污染的各种物体。

3.9兽药:

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畜禽等动物疾病,有目的地调节其生理机能并规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物质(含饲料药物添加剂),主要包括:

血清制品、疫苗、诊断制品、微生态制品、中药材、中成药、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外用杀虫剂、消毒剂等。

3.10检疫:

动物检疫是遵照国家法律,运用强制性手段和科学技术方法预防和阻断动物疾病的发生,以及疾病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间的传播。

3.11休药期:

休药期是指畜禽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它们的产品(乳、蛋)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

3.12应激:

指机体对不利条件或环境所产生的生理反应。

如由于饥饿、疾病、妊娠、运输、不良气候、惊吓、陌生环境造成家畜精神和生理负担,能影响其代谢和生理健康及其生产性能。

3.13全进全出制:

同一禽舍或同一禽场只饲养同一批次的禽,同时进场、同时出场的管理制度。

3.14净道:

运送饲料、鸡蛋和人员进出的道路。

3.15污道:

粪便、淘汰鸡出场的道路。

3.16鸡场废弃物:

主要雹括鸡粪(尿)、死鸡和孵化厂废弃物(蛋壳、死胚等)。

3.17动物福利:

对待农场动物要在饲养、运输过程中给予良好的照顾,避免动物遭受惊吓、痛苦或伤害,宰杀时要用人道方式进行。

4.典型产品及养殖流程描述

4.1典型产品描述饲养种鸡、蛋鸡、肉用鸡、肉用鸭、鹅有许多相似之处等,以常见的蛋鸡饲养为例说明

4.1.1鸡雏的描述

原料名称

雏鸡

重要的特性

(化学、生物、物理)

1、呼吸、体温、精神、营养、运动姿势均正常

2、无传染病

预期用途

养殖场用作产蛋用

产地

国内有检疫合格证明的厂家

交付方式

送货上门或企业自运

包装类型

运输环境

清洁、卫生、温度适宜、通风

进鸡雏前管理要求

购进前15~30天内进行隔离观察检疫

销售运输要求

卫生清洁的运输工具,有消毒证明,运输途中不得在疫区停留,运输时

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确保鸡雏安全。

4.1.2终产品描述

终产品名称

蛋鸡和鸡蛋

重要的产品特性

(化学、生物、物理)

1、体温、呼吸、心跳、精神均正常;营养、运动姿势正常。

2、无垂直传播的沙门氏菌病(白痢、伤寒、副伤寒)、支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滑膜炎)、禽脑脊髓炎、白血病、包涵体肝炎、大肠杆菌病等传染病

3、鸡蛋品质符合《无公害食品鸡蛋》NY5039-2001,卫生指标符合《鲜蛋卫生标准》GB2748-2003

预期用途(消费对象)

用于蛋鸡饲养场

食用方法

淘汰蛋鸡宰杀后食用,鸡蛋煮熟后食用或制作其他食品

包装类型

销售方法

饲养场直销

养殖环境

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1999

运输要求

车辆清洁,有车辆消毒证明,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混运,不得在疫区停留。

4.2典型产品养殖流程描述

4.2.1养殖流程

4.2.2主要养殖过程描述

序号

养殖过程

过程描述

1

周边环境

鸡或鸭场应建在地势较高、干燥、采光充分、易排水、隔离条件良好的区域;鸭场周围3km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lkm以内无屠宰场、肉品加工,或其他畜牧场等污染源;鸡或鸭场距离干线公路、学校、医院、乡镇居民区等设施至少lkm以上,距离村、镇居民点至少1Km以上;鸡或鸭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鸡或鸭应严格执行生产区和生活区相隔离的原则。

周围环境、空气质量除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1999。

2

雏禽接收

雏鸡或鸭应来自通过有关部门验收的父母代种鸡场或种鸭场、专业孵化厂。

不得从疫区购买雏鸡或鸭。

雏鸡不能带鸡白痢、新城疫、禽流感、支原体、禽结核、白血病和霉形体病等传疾病;雏鸭不应携带沙门氏菌属的各类细菌等。

一栋鸡舍或全场的所有鸡只应来源于同一种鸡场。

3

育成管理、蛋禽、肉禽、种禽管理

按不同的饲养用途和不同日龄家禽营养需求饲喂。

符合《鸡饲养标准》Y/T33-2004

4

蛋的收集

按不同用途收集和标识鸡蛋,收集的频率和收集方式、存放容器适宜。

5

禽出场检疫

需经检疫合格才能出场、出售。

6

饲料管理

饲料应来自合格供方,有饲料生产许可证,有卫生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应以鸡或鸭生长发育各阶段的营养需要量为依据进行配制,原料应具有一定的新鲜度,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嗅、味和组织形态特征,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味异嗅,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量应符合《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1及相关标准的要求;饲料存放在干燥的地方,存放时间不能过长,不应饲喂发霉、变质和生虫的饲料。

7

兽药、疫苗和

消毒管理控制

鸡或鸭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注意选择适宜的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

按要求采购正规生物药品厂生产的合格疫苗,核对生产厂家、疫苗的有效期,核对兽药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检验合格证明,验收合格后入库,按药品特性和温、湿度要求储存于相应的库房或设施设备中,存放环境满足药品需求,使用兽药、疫苗和消毒剂符合规定和药品的使用说明。

8

人员控制

饲养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养殖工作。

严禁非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区域,特定情况下,参观人员在淋浴和消毒后穿戴防护服才可进入。

饲养员不准随意窜舍越区。

9

野禽、鼠类、昆虫、家养动物控制

禽舍的设计和建筑应防止野禽、鼠类的进入,作好防鼠、灭虫工作,定期投放灭鼠药,控制啮齿类动物。

投放鼠药要定时、定点、及进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并做无害处理。

杀虫防止昆虫传播传染病,常用高效低毒化学药物杀虫。

喷洒杀虫剂时避免喷洒到蛋表面、饲料中、饮用水和鸡鸭体上。

同时严禁其他家养动物进入场区。

5.设备设施和检验项目要求

5.1养殖设备设施要求

鸡舍的建筑类型分封闭式和开放式,封闭式鸡舍四周无窗,采用人工光照,机械通风,为耗能型鸡舍,小气候环境易控制,易管理。

开放式鸡舍即有窗鸡舍,是利用外界自然资源的节能鸡舍。

一般无需动力通风,充分采用人工照明。

缺点是受外界影响大。

房舍结构的设计是建立在鸡最佳环境的理性指标和建筑造价经济指标二者兼顾的基础上的,主要涉及到鸡舍的通风换气、保暖、降温、给排水、采光等因素。

设施布局合理,充分考虑防疫要求,生产区、生活区、隔离区分开,生产与生活区要设有大门、消毒池和消毒室,有粪便与污水的处理系统。

设备应选用适用性强、高效低耗、便于操作与维修的定型产品,必要时可引入国外某些关键的设备,设备设施要求无毒害、耐腐蚀、易于除尘、结实耐用,配件齐全,能及时更换,便于维修。

不同的自动化养鸡水平和不同的饲养方式对设备的要求不同,但基本的要求是轻巧灵活,体积小,易搬动,转动平稳,无噪声,响声轻微;调节方便,容易操作;结构简单,易于修理;节省能源,安全可靠,便于消毒,经济耐用。

以下是最基本的养殖设备。

养殖场的设备一般包括:

饲料贮存与上料系统、喂料系统、饮用水系统、通风与换气系统、光照系统、调温系统、清粪系统、清洗与消毒设备系统。

5.2检验设备设施及检验项目要求

大型禽场的化验室应至少有如下检验设备:

手术剪、镊子、打孔器、解剖盘、恒温培养箱、电热干燥箱、手提式高压灭菌器、电冰箱、离心机、微量震荡器、组织捣碎机、酶标仪等。

养殖场的检验项目至少包括:

常规细菌学检查(细菌学检验,包括水质检验,饲料检验,原料检验,雏鸡绒毛检验,雏鸡的检验以及粪便的检验,通过上述检验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细菌感染情况,结合临床特征,药敏试验,制定措施,消除隐患,把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

)、血清学检查(血清学监测,通过血清学检查对鸡新城疫、法氏囊病、传支、传喉等作定期监测)、病理解剖、抗体监测等。

蛋鸡场常规监测的疫病至少应包括:

高致病性禽流咸、鸡新城疫、禽白血病、禽结核病、鸡白痢与伤寒;除上述疫病外,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其他一些必要的疫病进行监测。

肉鸡场常规监测的疾病至少应包括:

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痊、鸡白痢与伤寒

6.典型食品安全风险和控制措施

主要

过程

可能存在

的食品安全危害

相关食品安全危害

在强制性产品标准中的指标要求

控制措施

审核要点和

取证方法

1

雏禽

接收

动物疫病

(包括一、二、三类病)

农业部第1125号

公告《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和GB

16567-1996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蛋鸡商品代雏鸡应来自通过有关部门验收的父母代种鸡场或专业孵化厂;雏鸡不能带鸡白痢、禽白血病和霉形体病等蛋传疾病要严格控制;不得从疫区购买雏鸡。

肉鸡雏鸡应来自有种鸡生产许可证,而且无鸡白痢、新城疫、禽流感、支原体、禽结核、白血病的种鸡场,或由该类场提供种蛋所生产的经地产地检疫的健康雏鸡;一栋鸡舍或全场的所有鸡只应来源于同一种鸡场。

通过检疫制度控制

查畜牧兽医

部门出具的检疫证、非疫区证明和车辆消毒证明。

调出种禽的档案和预防接种记录

2

饲料

管理

重金属、霉菌、毒素、亚硝酸盐、氰化物、六六六、滴滴涕等

饲料卫生标准

GB13078—2001

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5032-2006

鸡饲养标准

NY/T33-2004

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管理准则

NY/T5043-2001

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管理准则

NY/T5038-2001

使用全价饲料,参考使用饲养品种饲养手册提供的营养标准。

不应在饲料中额外添加增色剂,如砷制剂、铬制剂、蛋黄增色剂、铜制剂、活菌制剂、免疫因子等。

饲料中使用的饲料添加剂产品应是具有农业部颁发的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的正规企业生产的、具有产品批准文号的产品,在《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08)(农业部公告第1126号)》中。

额外添加预防应激的维生素添加剂、矿物质添加剂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5032-2006要求。

饲料中可以拌入多种维生素添加剂。

强调上市前7天,饲喂不含任何药物及药物添加剂的饲料,一定要严格执行停药期。

每次添料根据需要确定,尽量保持饲料新鲜,防止饲料发生霉变。

随时清除散落的饲料和喂料系统中的垫料。

饲料存放在干燥的地方,存放时间不能过长。

不使用变质、霉败、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

通过饲料配方控制

检查饲料是否污染腐败。

饲料的采购验收记录,出入库记录,存放饲料环境条件,饲养记

录等

3

兽药

疫苗消毒管理

兽药残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

药管理条例第六章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

NY/T472-2006

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30-2006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GB/T16569-1996

禁止将原料药直接添加到饲料及家禽饮用水中或直接饲喂;进行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所用的兽药必须符合《兽药质量标准》、《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进口兽药质量标准》和《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的相关规定。

所用兽药必须来自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生产企业,或者具有《进口兽药许可证》的供应商。

所用兽药的标签应符合《兽药管理条理》的规定。

禁止使用未经农业部批准或已经淘汰的兽药。

兽药标签内容完整。

经批准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的兽药,应当由兽药生产企业制成药物饲料添加剂后方可添加。

禁止为了促进家畜生长而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激素或其他生长促进剂。

禁止使用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的兽药;禁止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兽药;禁止使用未经国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兽药。

应严格遵守规定的作用与用途、给药途径、使用剂量、疗程和休药期。

育成鸡后期(产蛋前)停止用药,停药时间取决于所用药物,但应保证产蛋开始

查药品的购

买记录,出入库记录,免疫记录、治疗记录、消毒记录、兽医健康计划、防疫计划、防疫员证等

始时药物残留量符合要求。

产蛋阶段正常情况下禁止使用任何药物,包括中草药和抗菌素。

饲喂和治疗时不应添加激素类药品或官方兽医部门规定的其他禁用药品。

对于已经接受药物治疗的未屠宰家禽,应规定一个休药期。

如果在休药期内出售,应提供给买方一份关于用药情况的书面声明。

接受药物治疗的家禽应能够被清楚的辨认。

兽药和疫苗的要求在蛋鸡整个生长发育及产蛋过程中所使用的兽药、疫苗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30-2006的要求,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肉鸡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注意选择适宜的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

每批鸡肉出栏后应实施清洗、消毒和灭虫、灭鼠,消毒剂选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规定的高效、无毒和腐蚀性低的消毒剂,如卤素类、表面活性剂等。

制定消毒制度,包括环境消毒、人员消毒、用具消毒、带鸡消毒及消毒剂的使用种类、用量等。

灭虫、灭鼠应选择符合农药管理条例规定的菊酯类杀虫剂和抗凝血类杀鼠剂。

常用高效低毒化学药物杀虫。

喷洒杀虫剂时避免喷洒到鸡蛋表面、饲料中和鸡体上。

管理和使用药物的员工应经过培训且具备相关的能力和知识。

处理或销毁药物容器和包装符合相关规定。

通过兽医健康计划、免疫规程、消毒制度等实施控制。

4

细菌

的监控

致病菌

良好农业规范第

10部分:

家禽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GB/T20014.10—

2008

应采集环境细菌进行检测。

细菌的检测应在认可的实验室里进行,细菌总数可接受<5×104个/克,大肠杆菌可接受<50个/克。

肉鸡应在21d~28d,生长缓慢的禽群应在屠宰前10d~14d进行沙门氏菌检测;如果一个禽群已确认感染了沙门氏菌,禽舍应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处理;后续存栏的禽群应饲养在确认已无沙门氏菌的禽舍里。

通过细菌监控计划控制

查检测报告

 

7.其他关键及主要过程审核要点与方法

主要

过程

通常

涉及的部门

审核要点和取证方法(注意法律法规要求)

1

养殖

场选择和饲养环境

养殖

场及办公室

现场巡视确认:

鸡舍选址应在地势高燥、采光充足和排水良好,隔离条件好的

区域,鸡场周围3km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或其他畜牧场等污染源;鸡场距离干线公路lkm以上。

鸡场距离村、镇居民点至少1km以上;鸡场不得建在饮用水源、食品厂上游。

鸡场周围要设绿化隔离带。

畜禽养殖场建筑整体布局合理,应便于防火和防疫,畜禽养殖场内分设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及粪污处理区,生产区和生活管理区相对隔离,生产区应在生活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和畜禽尸体焚烧炉应设在畜禽养殖场的生产区、生活管理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鸡场周围环境、空气质量、有毒有害气体含量《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1999。

夏季室外饲养时,应提供家禽避荫区域,避免热应激。

禽舍应达到以下要求:

屋顶和天花板用防水材料制成,处于良好状态且容易清洗;地面排水良好、安全舒适和卫生;墙壁建筑材料应坚固、防水、防风、防虫并便于消毒;房屋绝缘且高度适宜。

在炎热的季节,禽舍有防鼠、降温装置,开放式禽舍要安装纱窗、纱门。

禽舍入口处应设有缓冲间以免冬季的寒风进入。

鸡场雏鸡、成年鸡分开饲养。

鸡场净道和污道要分开。

鸡舍地面和墙壁应便于清洗,并能耐酸、碱等消毒药液清洗消毒。

全进全出制度,至少每栋鸡舍饲养同一日龄的同一批鸡。

鸡舍应有防鸟设施。

畜禽排泄物应有足够的消纳能力。

遵循先处理后消纳的原则。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综合利用的原则。

所有的常压电器设施都安装在畜禽接触不到的地方,且正确接地,以便保护畜禽。

鸡舍内的温度、湿度环境应满足鸡不同阶段的需求,以降低鸡群发生疾病的机会。

鸡舍内空气中灰尘控制在4mg/m3以下,微生物数量应控制在25万/m3以下。

2

饲养

管理

养殖

饲养密度和方式:

种禽、后备母鸡最大饲养密度应符合品种的要求。

禽舍应有

充足的空间以使家禽能自由活动:

有活动的自由、能正常的站立、能转动、能伸展翅膀、栖息自如、蹲下时不会碰到其它家禽。

应给家禽提供自由采食的充足空间,避免过度争抢。

在室外饲养方式下,家禽养殖场的饲养密度、存栏量、饲料成分、屠宰的最小日龄应符合产品消费地家禽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肉鸡在整个饲养周期内应能保证最大饲养密度适合肉鸡生长需要,一般地面平养不超过8只/m2;网上平养不超过10只/m2应每天持续供给家禽充分清洁、新鲜的饮水。

储水罐和输水管应清洁。

供应的水应达到GB5749要求。

现场观查饲养情况

主要

过程

通常涉

及的部门

审核要点和取证方法(注意法律法规要求)

2

饲养

管理

养殖场

垫料要求:

肉鸡可采用地面散养和离地饲养(网上平养和笼养),地面平养

选择刨花或稻壳作垫料,垫料要求一定要干燥、无霉变、不应有病原菌和真菌类微生物群落。

垫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适宜的材料和颗粒大小;干燥松散;足够厚度(最小2cm);每天要添加足够垫料,必要时更换新的垫料。

在出栏后,使用过的垫料应及时清除并妥善处理。

现场查看,查清理记录设备要求:

员工或其他有资格的人应定期全面检查所有自动设备,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有自动设备的地方应安装通风设施,设施应包括:

警报器(在断电时仍能正常工作)、用的通风设备。

家禽养殖场应有控制禽舍设备失灵时的报警装置。

查设备状况及维修记录。

特别要求部分:

肉用种母鸡不应断喙。

不应对种鸡(小公鸡)去冠、断距、断爪尖。

查饲养记录等日常管理方面:

禽舍的温度和通风量应适合设施、家禽日龄、体重和生理要求。

饲槽和饮水设施的设计和使用应满足饲养的需要。

应制定最低水平的光照强度以减少家禽的异常行为。

寒冷地区,家禽养殖场应有取暖和换气设备。

自动通风换气的禽舍,温度调节应控制在±3℃以内。

查饲养记录动物福利方面:

雏禽应被放置在洁净的出雏箱(器)内。

出雏箱应进行温度和光照控制。

每只雏禽在出雏箱内应有自由活动的空间,每只雏禽的面积不少于19cm2。

自动设备和传送带应不会对雏禽造成伤害。

为防止家禽遭受更严重的痛苦,屠宰应由有资格的人来实施。

所有跛行严重的家禽应能够立即被实施人道的屠宰。

家禽养殖场应有隔离的房间和器具专门存放病死的家禽。

这样的房间或器具应易于清扫消毒。

死禽应存放在禽舍以外。

查饲养记录

3

员、野

禽、鼠

类、昆虫、家养动物控制

办公室

家禽养殖场应有书面的规章制度控制来宾、车辆和原材料进入。

鸡场所有入

口处应加锁并设有“谢绝参观”标志。

鸡场门口设消毒池和消毒间,进出车辆经过消毒池,所有进场人员要脚踏消毒池,消毒池选用2%~5%漂白粉澄清溶液或2%~4%氢氧化钠溶液,消毒液定期更换。

进场车辆建议用表面活性剂消毒液进行喷雾,进场人员经过紫外线照射的消毒间。

外来人员不应随意进出生产区,特定情况下,参观人员在淋浴和消毒后穿戴保护服才可进入。

工作人员进鸡舍前要更换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

进出禽舍的员工和来宾应洗手和消毒。

员工接触过死禽、进餐前后、入厕后应洗手。

饲养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养殖工作。

家禽养殖场应证明其员工具有以下方面知识:

药品的安全使用、家禽的处理和养殖、家禽的健康和福利(包括对疾病和异常行为的识别)、应掌握的知识、何时向何人寻求进一步的帮助。

员工应能根据每日的情况,对家禽进行跛行情况检查。

家禽养殖场应有更衣、消毒设施和消毒剂。

查工作制度及饲养员体检证明。

员工不应私自饲养或接触其他禽类和鸟类。

同一养禽场不能饲养其他禽类;禁止猫、狗或其它宠物进入禽舍。

鸡舍清理完毕到进鸡前空舍至少2周,关闭并密封鸡舍防止野鸟和鼠类进入鸡舍。

控制鸟和鼠进入鸡舍,饲养场院内和鸡舍经常投放诱饵灭鼠和灭蝇。

鸡舍诱饵注意投放在鸡群不易接触的地方。

投放鼠药要定时、定点,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并做无害化处理。

防止昆虫传播传染病,常用高效低毒化学药物杀虫。

喷洒杀虫剂时避免喷洒到鸡蛋表面、饲料中和鸡体上。

查灭鼠、灭虫控制记录

4

蛋的

收集

养殖场

鸡蛋在鸡舍内暴露时间越短越好,从鸡蛋产出到蛋库保存不得超过2h。

鸡蛋

收集后立即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消毒后送蛋库保存。

集蛋时将破蛋、砂皮蛋、软蛋、特大蛋、特小蛋单独存放,不作为鲜蛋销售,可用于蛋品加工。

盛放鸡蛋的蛋箱或蛋托应经过消毒。

集蛋人员集蛋前要洗手消毒。

种蛋应按照适宜的方法进行标识,或按照能追溯到种禽场代码的方式进行标识。

种蛋应装在清洁干燥的蛋托中,并尽量存放到符合要求的蛋库中。

蛋库的温度应保持在12℃~18℃之间。

所有生产的种蛋应来自未被鸡败血支原体和滑液囊支原体等能垂直传播的病源体感染的种群。

查生产记录和集蛋记录

5

孵化

过程

孵化场

应能够保证从进蛋到出雏的整个过程都遵守生产流程的规定。

进入孵化器的

空气应经过过滤。

从上蛋到出雏应保持正压通风。

每批蛋在孵化前应进行熏蒸或卫生处理。

孵化器和出雏器应易于清洗、运转良好并固定在地面上。

整个孵化器应配备有高质量的温度计、温度控制器和湿度控制器。

应经常检查这些装置,以确保整个孵化器的环境条件确实处于正常状态。

查孵化规程及相关记录

6

运输

过程

销售部

运输设备应洁净,无鸡粪和化学品遗弃物。

家禽装车屠宰前,至少禁食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