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4080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钢铁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我国钢铁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我国钢铁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我国钢铁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我国钢铁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钢铁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

《我国钢铁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钢铁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钢铁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

我国钢铁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

2006年我国钢材进出口格局发生历史性变化:

以1-11月份高达2927万吨的累计净出口量彻底扭转了长达57年净进口钢材局面,成为钢材净出口国家。

伴随出口量的大幅增加,钢铁也成为我国继纺织品之后遭受贸易摩擦的重灾地,据商务部统计,仅2006年前十一个月,就有十一个国家对我国钢铁企业采取了二十七项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涉及金额高达九亿美元之多.另外,作为对国家最具战略意义的资源行业,它出口量的高速增长对我们紧缺的资源,急需保护的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其发展模式究竟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本文分三部分论述:

第一部分从我国钢铁贸易快速发展,但由于产能过剩导致贸易条件恶化,环境受损,贸易摩擦频繁发生的现状出发,找出是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三个特点,引出第二部分:

我国钢铁贸易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我国钢铁贸易结构不合理和出口量过度增长潜藏危机.第三部分作为文章的核心,针对前一部分提出的两大问题和六个表现方面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钢铁贸易产能过剩产品结构贸易摩擦

 

Abstract

In2006,fundamentalchangeshavetakenplaceintheformatofimportandexportinsteelandironindustryofChina.Theexportisupto2.927million,changingthesituationofnegativeincreasefor57years.However,withthemassiveexportincrease,theamountoftradefrictionhasgreatlyincreased.Withinthepastelevenmonthsin2006,theamountofanti-dumpingcaseisupto27,fromelevendifferentcountries,valuedatUS$900million.Fromtheabovewecanseethatoursteelandirontradestillfacesproblems.Inaddition,sincetheironandsteelindustryisthemoststrategictoeverycountryintheworldandoneofessentialonestoChina’seconomy,whosedevelopmenthasacloserelationtomanyotherindustriessuchasenergyandresources,questionslikewhetheritsfastdevelopmentwillbringthedetrimentaleffectsontheenvironmentdrawmoreandmoreattentionofexpertsandscholars.

Thispaperfallsintothreeparts:

thefirstpartisintroducingcurrentsituationofsteelandironindustryofourcountryanditsmaincharacteristics;inthesecondpart,throughtheanalysesofthedevelopment,wefoundtherearetwoseriousproblems:

thestructureofourtradeisunreasonableandtheover-fastdevelopmenthasseverallatentdangers.Asthekeypartofthepaper,thelastpartshowssomesuggestionofthesolvingofproblemsmentionedinthesecondpart.

【KeyWords】SteelandIronTrade;SurplusProductivity;ProductStructure;TradeConflict

 

1  我国钢铁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2

1.1 我国钢铁贸易的发展状况...............................2

1.2 我国钢铁贸易呈现的特点..............................2

2  我国钢铁贸易存在的问题..........................5

2.1 我国钢铁贸易结构不合理..........................5 

2.2 我国钢铁贸易过快增长潜藏危机......................7

3  解决我国钢铁贸易问题的若干建议...................8

3.1 鼓励低端钢铁产品进口...............................8

3.2 推动产品结构和技术升级增强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9

3.3 扩大海外投资充分利用海外闲置产能...................10

3.4 合理调整控制生产规模有效抑制产能过渡增长...........11

3.5 调整相关进出口政策缓解贸易摩擦.......................11

3.6 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促进钢铁贸易可持续增长............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4

 

我国钢铁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我国钢铁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1.1我国钢铁贸易的发展状况

1996年,我国钢产量突破亿吨,达到10124万吨,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

2003年,我国钢产量达到2.22亿吨,成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唯一年钢产量超过2亿吨的国家。

2005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49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30.9%。

随着我国钢产量和占世界钢产量比重的上升,我国钢铁贸易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一方面,我国钢铁贸易快速增长,有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钢铁产品出口能力也有所提高;另一方面,随产量的不断上升,已出现产能过剩的状况,贸易条件日趋恶化,资源环境不堪重负,贸易摩擦随之而来。

1.2我国钢铁贸易呈现的特点

中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是以国内市场需求的迅速增长为基础的。

但是,随着中国钢产量的大幅增长,中国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钢铁工业的供求格局,中国国内钢铁生产和供求变动通过钢铁贸易对世界钢铁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钢铁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和钢铁工业发展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1.2.1我国钢铁贸易快速增长

从2002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国内钢铁供求和进出口贸易也迅速增长。

2005年,钢铁进出口额占全部贸易总额的比重仍超过了2003年的3.24%。

2003年,我国钢铁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为2.41%,钢铁贸易额占全国贸易额的比重超过了钢铁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

2005年,我国钢铁出口额超过了180亿美元,进口额超过了280亿美元。

除此之外,中国钢铁贸易占世界钢铁贸易的比重也在上升。

2000年以来,中国钢铁贸易总额占世界钢铁贸易总额的比重从4.8%上升到了7%以上,2004年和2005年这一比重仍在7%以上。

中国钢铁贸易额的迅速增长,是由出口和进口同时推动的。

但是,最近两年中国钢铁贸易的增长主要是由出口推动的,这是我国钢铁贸易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变化,即钢铁出口的增幅超过了钢铁进口。

表1.1中国钢铁进出口额占世界的比重

年份

中国出口占世界出口之比

中国进口占世界进口之比

中国进出口占世界进出口之比

2000

2.8%

6.7%

4.80%

2001

2.1%

8.3%

5.28%

2002

2.0%

9.9%

5.96%

2003

2.4%

12.2%

7.48%

2004

4.9%

9.2%

7.06%

2005

5.6%

8.7%

7.15%

资料来源:

国际钢铁工业协会

1.2.2我国从钢铁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

中国一直是钢材进口大国,但2005年扭转了我国钢净进口的局面,实现净出口钢12万吨。

虽然我国的钢贸易在数量上已是净进口,但在金额上仍为逆差,这是由我国钢材贸易的结构决定的,即我国出口钢材的技术含量和价格低于进口钢材。

2006年1月至4月,中国净出口钢430万吨(同比增长142%),贸易逆差8亿美元(同比减少了70%),全年钢贸易很可能在继数量上转为净出口后,金额上也转为顺差。

就目前的趋势来看,我国钢贸易在数量和金额上的顺差还在继续扩大。

 

表1.2中国钢铁进出口额和贸易差额增长率     

(金额单位:

亿美元)

 年份

出口额

进口额

出口增长率

进口增长率

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增长率

 1999

23.22

77.24

-21.9%

17.1%

-54.01

49.1%

 2000

40.41

101.16

74.0%

31.0%

-60.75

12.5%

 2001

27.38

117.18

-32.24%

15.84%

-89.80

47.8%

 2002

28.87

143.67

5.41%

22.61%

-114.80

27.8%

 2003

42.97

232.75

48.85%

62.00%

-189.78

65.3%

 2004

130.37

253.29

203.41%

8.82%

-122.92

-35.2%

 2005

181.31

285.69

39.08%

12.79%

-104.38

-15.1%

资料来源:

海关统计

1.2.3我国钢铁产品出口竞争力整体偏低

一般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来衡量某类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根据RCA指标,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能力是比较低的。

从判断出口产品竞争能力的RCA(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指标来看,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的RCA一直是低于1的,也就是说中国虽然是钢铁生产大国,但是钢铁工业的出口能力并不强。

自2002年中国钢铁工业产能快速扩大以来,我国钢铁产品的RCA逐年提高,全部钢铁产品的RCA从2001年的0.46上升到了2004年的0.69。

2004年,RCA大于1的钢铁产品出口占了中国钢铁出口的80.61%,进口占了27.68%,实现了35亿美元的顺差。

但遗憾的是,中国RCA大于1的钢铁产品,基本上是技术含量低、加工程度不深的产品。

一些技术含量高、加工程度深的产品,如不锈钢、电工钢、涂层或镀层板材,则缺乏出口竞争能力,在相当程度上还需要依赖进口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表1.3中国钢坯和钢材进出口     (数量单位:

万吨)

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1-4

钢坯净出口数量-32-41-547-327-441220576124

钢材净出口数量-1116-975-1248-1904-3021-1507-530288

折算成粗钢-1187-1037-1328-2026-3214-1603-564306

钢净出口数量-1219-1078-1875-2353-3655-138312430

增幅--11.56%73.86%25.49%55.36%-62.15%-100.88%142.02%

资料来源:

海关统计

2我国钢铁贸易存在的问题

我国钢铁贸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或即将对我国钢铁贸易以及钢铁工业的长期健康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2.1我国钢铁贸易结构不合理

2.1.1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工深度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钢铁进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要明显高于出口产品。

例如,2005年,出口钢材中技术含量较低的棒线材比重为32.8%,远高于进口钢材中4.2%的比重。

这种低出高进的钢铁产品结构,是由当前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阶段的特点决定的,也会造成对我国资源环境的极大压力。

因为,低端产品生产消耗的能源、水资源和排放的污染物都要高于高端产品,我国大量生产并出口低端产品尤其是铁产品,这对我国这样一个能源资源并不富裕的国家来说并不有利。

2.1.2主要贸易伙伴地区过于集中

与我国大陆相邻的东北亚地区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是我国最大的三个钢铁贸易伙伴,我国从日韩和中国台湾进口的钢铁额占了中国钢铁进口总额的50%以上,钢铁出口额则占了约40%。

根据HS4位码分类共有35类钢铁产品,在中国进口最多的十类产品中,有六类是板材。

2005年,中国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省进口的这六类产品占了中国全部进口的62.4%,说明中国大陆存在供求缺口的产品高度依赖于从东北亚地区的进口。

中国与这三者之间的钢铁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同。

中国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进口金额最多的5种钢铁产品全部是板材。

也就是说,中国向日本出口的钢铁产品的技术含量最低,向韩国出口的钢铁产品的技术含量要高一些,向中国台湾省出口的钢铁产品的技术含量最高,但是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又占了较高的比重。

这种状况的出现使得我国钢铁行业对外依存度升高,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

表1.42004年主要产钢国的钢铁贸易情况 

(数量单位:

万吨)(钢产量单位:

百万吨,金额单位:

亿美元)

年份

国家

粗钢产量

钢铁出口额

钢铁进口额

贸易差额

RCA

2004

中国

272.456

130.37

253.29

-122.92

0.69

2004

日本

112.718

248.64

54.07

194.57

1.38

2004

美国

99.681

108.01

285.50

-177.49

0.41

2004

俄罗斯

65.583

168.96

26.97

141.99

2.92

2004

韩国

47.521

114.60

145.30

-30.70

1.42

2004

德国

46.374

261.56

211.85

49.71

0.90

2004

乌克兰

38.738

57.77

3.45

54.32

13.62

2004

巴西

32.909

70.52

7.18

63.35

2.33

2004

意大利

28.477

126.50

174.30

-47.81

1.12

2004

法国

20.770

153.09

141.04

12.05

1.17

2004

土耳其

20.478

60.29

82.76

-22.46

3.00

资料来源:

国际钢铁工业协会

2.1.3原料进口依存度过高

铁矿石是钢铁生产的基本原料,在我国钢铁存量还不够高的情况下,我国钢铁生产的原料几乎全部是铁矿石,废钢作为原料所占比重很少。

但受储量、开采量和铁矿石质量的限制,我国铁矿石产量和国产铁矿石产铁量跟不上钢铁产量迅速增长的要求。

国内铁矿石的供求缺口只能通过进口来解决。

在全球新增加的铁矿石出口量中,有86.3%份额被中国吸纳了,中国进口铁矿石占世界铁矿石出口的比重从十分之一提高到了三分之一。

中国钢铁产量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程度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四分之一提高到了目前的超过二分之一。

而这种状况导致的结果是我国钢铁产业将成为国际铁矿石价格波动的直接且最大的受害人。

2.2我国钢铁贸易过快增长潜藏危机

2.2.1出口增长可能掩盖了产能大幅增加所隐含的调整风险

我国钢铁产能的迅猛增长是以国内需求为基础的,因此钢铁产能在短时间内出现爆发式增长是有其市场需求基础的。

2005年,我国钢产量已经超过了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钢产量的总和,估计2007年至2008年我国粗钢产能超过5亿吨几乎没有悬念。

我们认为,目前,国内钢铁(主要是低端钢铁产品)供过于求的迹象已经出现,如果我们现在依靠出口缓解国内尚不明显的产能过剩问题,继续扩大钢铁投资和产能,那么中国钢铁工业需要面临的调整压力就会很大。

2.2.2出口大幅增长导致贸易摩擦频繁发生

钢铁产业是典型的传统产业,其他主要产钢国一般都存在供过于求的问题,而钢铁工业的结构性调整或者说产业转型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如果中国钢铁工业出口增长过快,必定会引起进口国相关行业的警惕,引发贸易摩擦。

仅以2006年为例,1-11月,我国钢铁出口达3746万吨,同比增长100%。

国外一些人士认为,这种大幅增长是中国政府财政补贴、不严格执行环保法、劳工法等的结果。

今年美国钢厂和钢铁协会就两次要求美国贸易官员针对中国继续给钢铁生产商发放补贴的行为采取行动。

在过去的十一个月内,已有11个国家对中国钢铁企业采取了27项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涉及金额达9亿美元。

中国产能和出口如果继续快速扩张,必定引发更多的贸易摩擦,使出口受阻,其结果是国内产能过剩,迫使国内钢铁工业调整,其成本将是巨大的。

2.2.3资源条件不支持我国钢铁大量出口

钢铁生产所必需的原料、水资源、能源、运力等方面的短缺,不利于我国钢铁产品的大量出口。

我国生产钢铁的原料供应有限。

国产铁矿石不足,造成了我国铁矿石供应严重依靠进口,这直接拉动了国际铁矿石价格的上扬,使得我国在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中没有掌握主动权,从而流失了相当一部分钢铁工业发展的利益。

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少,钢铁工业是耗水大户之一,每年耗用新水30亿吨左右。

更重要的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钢铁用水效率较低。

另外,水资源分布和钢铁产量分布不对称也是一个问题,但是华北中东部平原地区钢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超过40%,这一地区钢铁生产应该相对收缩规模。

我国能源总量也不算少,但是人均能源储量和消费量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钢铁行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我国吨钢能耗为756公斤标准煤,比国际先进水平多了100公斤,高出了15.2%。

我国钢铁产量的迅速增长,对物流运输也造成了一定压力。

我国铁矿石进口的大幅增长已经直接拉高了国际航运价格,国内大量海运进口铁矿到港后因铁路接运能力不足,出现了压港和依靠汽车长途转运的现象,增加了运输成本,也削弱了竞争优势。

大量出口钢铁会对我国造成较大的环保压力。

钢铁工业是高能耗、高水耗行业,同时也是高排放工业污染物的行业。

从各项指标来看,钢铁行业都是一个排放废气、废水等环境污染物很严重的行业。

更重要的是,我国现在出口的大多是低端钢铁产品,这些产品恰恰是在耗能、耗水、产生污染物多的加工环节上生产的,对我国环境、资源的压力更大,由此推算钢铁行业污染造成的GDP损失应该也是非常巨大的。

我国出口了钢铁,实际上是出口了我国稀缺的能源、水资源和洁净的土壤、空气,这与我国目前倡导的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精神并不一致。

3解决我国钢铁贸易问题的若干建议

针对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和贸易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来解决问题。

3.1鼓励低端钢铁产品进口

目前,我国钢铁产品进出口结构是出口加工程度较低、高耗能、高污染的低端产品,进口加工程度深、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相对较少的高端产品。

这种贸易结构是由我国钢铁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

因此,从能源的有效利用、环境保护和减轻铁矿石进口压力的角度来分析,在保证钢铁供应一定自给率的前提下,我国应该鼓励低端钢铁产品的进口,减少或者减缓该类产品的出口,必要时可以征收钢铁出口关税,而给进口提供一定的政策鼓励。

3.2推动产品结构和技术升级增强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

我国钢铁贸易的产品结构不合理,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国内生产高端产品的技术水平不够或者是生产能力不足。

因此,推动国内钢铁产品的技术升级、调整国内钢铁产品生产结构是改变钢铁产品贸易结构的基础条件。

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强钢铁产品研究开发能力,提高高技术产品开发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推动国内钢铁产业重组力度,淘汰技术水平低、生产规模小的企业,提高钢铁生产的产业集中度,在这过程中,形成大型钢铁企业并购中小企业和中小企业愿意被并购的激励机制至关重要。

3.2.1加快优化钢材品种结构

钢材品种结构优化是中国成为钢铁强国的重要特征。

近几年,中国的产品结构虽然已有较大改善,但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仍不能实现完全自给,板带比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偏低(工业发达国家板带比60%,中国39%)。

在中国的钢材进口产品中,冷轧薄板、镀锌板、不锈钢板、冷轧硅钢板片的进口仍占到进口总量的80%以上。

轴承钢、模具钢、齿轮钢的使用寿命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高强度三级螺纹钢的比例仅占螺纹钢总量的12%。

因此,今后将淘汰落后的叠轧薄板、热轧硅钢片和低质量建筑钢材的生产,抑制窄带钢、螺纹钢和线材的产能扩张,鼓励发展高端板带材和高效钢材。

3.2.2增强钢铁生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能力是中国实现钢铁强国转型的核心环节。

由于历史上技术开发投入少,中国钢铁企业在钢材品种、装备设计制造上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轿车面板、高牌号取向硅钢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产能不足。

如《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所指:

国家将支持企业建立产品、技术开发和科研机构,发展具有知识产权的工艺、装备技术和产品,支持连铸薄带、熔融还原等钢铁生产前沿工艺的研究利用。

3.2.3大力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

促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是增强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节约社会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战略举措。

2003年,中国共有800多家钢铁企业,其中产钢企业264家,但年产量超过500万吨的只有15家,产钢量占总量的45%。

2005年,500万吨梯队扩大到18家,在总量中占比46.36%,增幅不明显。

针对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相关政策应明确提出:

支持钢铁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通过联合、兼并、相互持股等方式重组,减少钢铁生产企业数量,具体目标则是:

到2010年中国前十位钢厂的钢产量占总量比重要达到50%以上,到2020年达到70%以上。

3.2.4调整钢铁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相辅相成。

中国目前钢铁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74个重点钢铁企业中有18家建在省会城市,34家建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远离港口,资源和外部条件严重制约企业发展。

相关政策应明确要求:

钢铁产业布局调整要综合考虑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市场分布和利用国外资源等条件,在现有企业基础上通过搬迁、兼并进行改造和扩建,不再单独设立新的钢铁生产企业。

3.3扩大海外投资充分利用海外闲置产能

钢铁行业要扩大海外投资,不仅要参股或者收购海外的铁矿石资源,保障国内的铁矿石供应和回避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造成的损失,而且还应该适度投资和并购海外产能闲置的钢铁企业,尤其是那些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