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安全交底记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4033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安全交底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技术安全交底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技术安全交底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技术安全交底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技术安全交底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安全交底记录.docx

《技术安全交底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安全交底记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技术安全交底记录.docx

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技术(安全)交底记录鲁DQ-004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综合布线系统

交底日期

年月日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2、预留地槽、暗管及孔洞和竖井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图纸和设计验收规范。

并办完验槽记录。

3、设备间、交接间应提供220V单相带地电源插座。

(二)材质要求

1、角钢:

无歪斜、扭曲、飞刺、断裂或破损,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2、钢管:

管身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3、线槽:

符合设计文件规定,表面镀层均匀、完整,无变形损坏。

4、膨胀螺栓:

根据图纸要求采用GB产品,表面光滑无缺陷,弹垫、平垫配备齐全。

5、管卡:

GB

6、螺栓:

GB产品,表面光滑、无锈迹、毛刺。

7、设备机柜:

型号规格符合图纸要求,油漆完好无脱落现象,标志齐全。

8、接插件:

配线模块和信息插座及其他接插件的部件完整,塑料材质满足设计要求。

9、电缆:

外护套完整无损,标志内容齐全、清晰。

10、光缆:

外表无损伤,端头封装良好,标志内容齐全、清晰。

11、光纤插接软线(光跳线):

外护套完整无损,两端活动连接器(活接头)有合适的保护盖帽。

每根光纤插接软线的类型有明显标记。

(三)工器具

电锤、钢丝钳、手锤、电工工具、人字梯、切割机、白铁皮剪刀、活动扳手等。

二、质量标准

(一)各类配线部件安装:

1、各部件必须完整,安装就位;

2、安装螺丝必须拧紧,面板必须保持在一个平面上;

(二)机柜、机架安装:

1、安装完毕后,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3mm。

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2、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必须完整、清晰。

3、安装牢固。

(三)插座安装:

1、安装在地板或地面上,必须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采用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面必须与地面平齐;

2、安装位置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3、插座底座盒的固定方法按施工现场条件而定,宜采用预置扩张螺钉固定等方式;

4、螺丝必须拧紧,不允许产生松动现象;

各种插座面板必须有标识,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

(四)安装机柜、机架、配线设备屏蔽层及金属线管、线槽使用的接地体应符合设计要求,就近接地,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机柜底座采用70mm×70mm×5mm的等边角钢制作。

(五)电缆桥架及线槽安装:

1桥架及线槽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左右偏差不超过50mm;水平度每米不超过2mm;

2、直桥架及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mm;

3、线槽和桥架顶部距楼板不小于300mm;在过梁或其他障碍物处,不小于50mm.;

4、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为1~1.5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

5、线槽截断处及两线槽拼接处应平滑、无毛刺;拼接方式为对接。

6、支架安装必须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

7、金属桥架及线槽节与节间应接触良好,线槽连接处做好跨接地线,安装牢固;

8、在下列情况下设置支架或吊架;

—线槽接头处;—每间距3m处;—离开线槽两端出口0.5m处;—转弯处。

9、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有防火措施;

10、线槽必须用螺栓固定在支架上;

(六)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

1、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应设置过线盒。

2、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别、数量、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

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

3、暗管的转弯角度必须大于90º,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不得多于2个,并不准出现S弯。

4、暗管转弯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

5、暗管管口光滑,并有护口保护,管口伸出部位为25~50mm。

(七)缆线敷设:

1、缆线两端约300mm处要贴有标签,标明编号,标签书写清晰、正确。

标签不易损坏。

2、缆线形式、规格必须与设计规定相符。

对每根电缆进行通断测试,补穿,修改标号错误。

3、布放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准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4、缆线终接后,必须留有余量。

交接间、设备间预留长度为0.5~1.0m;工作区为10~30mm;光缆布放应盘留,预留长度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5、缆线穿管时应由一根轴线引导,端头必须用胶带绑扎牢固可靠,防止破坏。

6、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a、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

b、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c、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d、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7、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必须分隔布放。

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下列要求:

单位:

最小净距(mm)

范围

条件

380V

<2KV·A

380V

2.5~5KV·A

380V

>5KV·A

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平行敷设

130

300

60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70

150

300

双方均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80

150

注:

平行长度<10m,最小间距可为10mm。

表中对绞电缆采用屏蔽电缆时,符合设计要求下,最小净距可适当减小。

8、在暗管或线槽中缆线敷设完毕后,应在通道两端出口处用填充材料进行封堵。

9、缆线不得布放在电梯或供水、供汽、供暖管道竖井中,亦不能布放在强电竖井中。

(八)缆线终接:

1、缆线终接的一般要求:

a、符合设计和施工操作规程;

b、终接前核对缆线标识内容是否正确;缆线中间不准有接头;终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

c、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2、对绞电缆芯线终接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a、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超5类线不应大于13mm。

b、对绞线在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

插座类型、色标和编号应符合下图规定。

3

214

12345678

W-OW-GW-BLW-BR

OBLGBR

T568B

G(Green)—绿;BL(Blue)—蓝;BR(Brown)—棕;W(White)—白;O(Orange)—橙

c、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接插件终接处屏蔽罩必须可靠接触,缆线屏蔽层应与接插件屏蔽罩360度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mm。

3、光缆芯线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在连接盒中光纤的弯曲半径应符合安装工艺要求;光纤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

b、光纤溶接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使用连接器以便于光纤的跳接。

4、超五类跳线的终接:

a、接插件间接触应良好,接线无误,标志齐全。

跳线选用类型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b、各类跳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对绞电缆跳线不应超过5m,光缆跳线不应超过10m。

5、接UTP电缆至110语音配线模块时,只卡接UTP电缆中蓝色的一对线,其它线对不卡接。

主干子系统的施工

一、电缆敷设:

电缆到货后,从电缆箱内随机截取100M长进行电缆检测,结果应符合检测报告上的参数。

1、在施工现场对运到工地和电缆进行核实,主要有电缆型号、规格、每盘电缆的长度等,要事先根据各个管道段落的不同段长,结合到货的电缆各段长度,合理配盘和敷设顺序以节省电缆材料、合理使用(要注意每个电缆段长中应有适当预留长度)和提高施工效率。

2、在电缆敷设前,应核对电缆端别,按规定的端别敷设,以便接续时,将A端一侧与B端另一侧相接,电缆芯线色谱也是对应互相配合,否则会造成接续困难和接错线对,也将使日后运行传输质量降低和维护检修增加困难。

如果电缆标记不清或无标记时,必须将电缆外护套制去5-8cm,根据电缆芯线的单位扎带色谱来识别电缆端别。

3、在建筑群主干子系统中电缆的端别一般是建筑群配线架一侧为A端;建筑物配线架一侧为B端;也有可能是建筑物配线架一侧为A端,则用户一侧为B端。

总之,以网络中心一侧为A端,以用户一侧为B端。

因此,在电缆配盘时,除电缆长度外,还应注意电缆端别,使敷设电缆顺序不致混乱无序。

4、牵引电缆的拉力应均匀,不应猛拉紧,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电缆本身允许的牵引力标准。

即敷设电缆的牵引力应小于电缆允许拉力的80%。

电缆标准系列线径铜导线的容许拉力见下表中所示

全塑电缆标准系列径铜导线允许拉力

电缆芯线径(mm)

0.32

0.40

0.50

0.60

0.80

铜导线截面(mm2)

0.0804

0.1257

0.1963

0.2827

0.5027

允许拉力(kg)

0.3377

0.5279

0.8245

1.1873

2.1113

5、电缆有可能出现被拖、摩、刮、蹭的地方,宜采用衬垫弯铁、铜瓦或杂物等物保护。

应有专人随时检查电缆外表面,要求无划痕和无损伤,电缆弯曲处不应出现凸折痕。

如发现电缆外护套受到损伤,应停止牵引敷设,及时修复完好后,再继续牵引敷设,严禁将已划伤的电缆拉进管孔,造成今后发生障碍的隐患、对维护检修带来更大的困难,也严重影响通信质量。

6、把电缆放在电缆支架的托板上,并用扎带绑扎固定,要求电缆布放位置正确,排列整齐妥善,其弯曲的最小曲率半径应符合标准规定,必须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

7、整个线槽中的电缆敷设完毕,电缆在管孔内的位置应平直不得扭绞。

电缆在敷设完毕后,如需将其截断,应使用专用剪刀等工具,不得使用钢锯等利器,以防拉伤电缆芯线和损坏缆芯结构,影响线路传输质量。

电缆的单位顺序和芯线排列均以规定的色谱为准,极易分清,编线简便。

在对号时应采用感应式对号器,不允许用小刀、斜嘴钳等工具现刺破电缆芯线绝缘层的对号方法,以免在对号时割伤导线或破坏绝缘层,造成日后出现障碍的隐患,甚至严重影响通信质量。

电缆外护套剖开长度和切口要求应符合规定,切口处应保留1.5cm长度的缆芯包带,以防护套切口损伤电缆芯线绝缘层,而形成后患。

8、电缆芯线接续,必须按色谱顺序施工。

电缆全程接续完毕后,应达到电缆的标称对数。

如遇有障碍线对,且无法修复时,应用预备线对替换,并应做好标记,严禁差对拼揍连接,以免产生传输质量低劣的后果。

9、电缆芯线接续应采用接线子接续,不允许采用剥离电缆芯线绝缘层的导线直接钮绞接续方法。

电缆芯线接续应色谱正确、松紧适度、接线子接续后,应排列整齐,绑扎妥善,每个单位束的色谱扎带应缠紧,保留在单位束的根部,用以今后备查检验和方便维修。

10、电缆芯线接续采用模块型接线子的接续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

(A)电缆接续开口长度和模块型接线子的排数,需根据电缆的对数、芯线线径和接头套管的直径等因素来考虑。

根据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的缆线对数不多的特点,一般模块型接线子的排数采用两排,其接续尺寸可见下表中所列。

模块型接线子电缆接续开口长度和尺寸参考

全塑电缆线

对数量(对)

400

600

1200

1800

电缆芯线径(mm)

0.4

0.5

0.6

0.4

0.5

0.6

0.4

0.5

0.4

0.5

接续开口长度(mm)

432

432

432

432

432

432

432

432

483

483

直接头直径(mm)

66

74

79

79

89

97

107

114

137

145

分歧接头直径(mm)

69

81

107

89

104

133

135

160

178

188

注:

如果采用防潮盒,应按比例增加接头直径20%。

(B)电缆芯线在模块型接线子的放设位置应按以下规定,一般是下层接用户电话交换机方向的线对,上层接用户方向的线对;不同芯线线径接续时,细线径在下层,粗线径应放在上层按有关规定设置以利于维护检修。

(C)模块型接线子与电缆开口处的间距;模块型接线子之间的间距应按图所排列。

(D)模块型接线子接续完毕后,应将电缆芯线和模块型接线子进行整理,做排列整齐、外型匀称,并将它们绑扎成束,松紧适度。

此外,为了便于维护和检修,宜在模块型接线子的面盖上(上层盖板)标明电缆芯线的起止线序。

如全塑电缆中有零星的备用线对,不能用模块型接线子,应采用钮扣型接线子并将它们接通,以便日后维护中使用。

二、光缆的施工

光纤到货后,必须现场检验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和光纤长度。

1)线槽光缆的敷设

1、光缆的牵引端头可以预制,也可在现场制作。

为防止在牵引过程中发生扭而损伤光缆,在牵引端头与牵引索之间应加装转环,避免牵引过程中产生扭转而损伤光缆。

在拐弯人孔处应有专人照看,整个敷设过程中,必须严密组织,并有专人统一指挥。

牵引光缆过程中应有较好的联络手段,不应有未经训练的人员上岗和在无联络工具的情况下施工。

光缆一次牵引长一般不应大于100mm。

超长距离时,应将光缆采取盘8字分段牵引或中间适当地点增加辅助牵引,以养活光缆张力和提高施工效率。

2)光缆的接续、终端

1、施工内容应包括光纤接续、铜导线、金属护层和加强芯的连接,接头损耗测量、接头套管(盒)的封合安装以及光缆接头的保护措施的安装等。

上述施工内容均应按操作顺序令次进行,以便确保施工质量。

2、在光缆接续和终端的施工前,应注意以下的一般要求。

a)在光缆连接施工前,应核对光缆的规格及程式等,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如有疑问时,必须查询清楚,确认正确无误才通能施工。

b)对光缆的端别必须开头检验识别,要求必须符合规定。

光缆端别的识别方法是观对光缆截面,由领色光纤为首(领色规定应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书或有关标准规定),按顺时针方向排列时为A端,相反为B端。

如光缆中有铜导线组时,铜导线端别识别方法应与光纤端别的识别规定一致。

经核对光纤和铜导线的端别均正确无误后,应近顺序进行编线,并作好永性标记,以便施工和今后维修检查。

c)要对光缆的预留长度进行核实,应根据光缆接续和光缆终端位置比较合理的前提下,要求在光缆接续的两端和光缆终端设备的两侧,预留的光缆长度必须留足,以利于光缆接续或光缆弹簧8端。

按规定预留在光终端设备两侧的光缆,可以预留在光终端设备机房主干或电缆进线室,视具体情况而定。

预留光缆应选择安全位置,当处于易受外界损伤的段落时,应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如穿管保护等)。

d)光缆接续或终端前,应检查光缆(在光缆接续时应检查光缆的两端一)的光纤和铜导线(如为光纤和铜导线组合光缆时)的质量,在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接续或终端。

光纤质量主要是光纤常数、光纤长度等;铜导线质量主要是电气特性等各项指标。

e)由于光缆接续和光缆终端都要求光纤端面极为清洁光亮,以确保光纤连接后的传输特性良好。

为此,对光缆连接时的所在环境,要求极高,必须整齐有序、清洁干净。

在室内应是干燥无尘、温度适宜清洁干净的机房中;

3、光缆各连接部位和工具及材料应保持清洁干净,施工操作人员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以确保连接质量和密封效果。

在施工现场对光缆的整理清洁过程中,严禁使用汽油等易燃剂料清洁,尤其在室内更不应使用,以防止发生火灾。

光缆连接施工的全过程,都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中规定的工艺要求。

例如在切断光缆时,必须使用光缆切断器切断,严禁使用钢锯,以免拉伤光纤;严禁用刀片去作光纤的一次涂层,或用火焰法缆外护套时,应根据光缆接头套管的工艺尺寸要求开剥长度,不宜过长或过短,在剥除外护套过程中不应损伤光纤,以免留有后患。

3)光纤接续

1、在光纤接续中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要求,以确保光纤接续的质量。

2、使用光纤熔接前,应严格遵守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及要求,每次熔接作业前,应将光纤熔接机的有关部位清洁干净。

3、在光纤熔接前,必须将光纤锬面按要求切割,务必合格,才能将光纤进行熔接。

在光纤接续时,应按两端光纤的排列顺序,一一对应接续,不得接错。

4、在光纤接续的全过程,尤其是使用的光纤熔接机缺乏接续质量检验功能、或有检验功能但不能保证光纤接续质量时,应在接续过程中使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进行监测,务必使光纤接续损耗符合规定要求(必要时,在光纤接续中每道工序完成后测量接续损耗)。

1、光纤接续流程和注意事项:

(1)光纤接续。

光纤接续应遵循的原则是:

芯数相等时,要同束管内的对应色光纤对接,芯数不同时,按顺序先接芯数大的,再接芯数小的。

(2)光纤接续的过程和步骤:

1开剥光缆,并将光缆固定到接续盒内。

注意不要伤到束管,开剥长度取1m左右,用卫生纸将油膏擦拭干净,将光缆穿入接续盒,固定钢丝时一定要压紧,不能有松动。

否则,有可能造成光缆打滚折断纤芯。

2分纤将光纤穿过热缩管。

将不同束管,不同颜色的光纤分开,穿过热缩管。

剥去涂覆层的光纤很脆弱,使用热缩管,可以保护光纤熔接头。

3打开熔接机电源,采用预置的42种程式进行熔接,并在使用中和使用后及时去除熔接机中的灰尘,特别是夹具,各镜面和V型槽内的粉尘和光纤碎未。

CATV使用的光纤有常规型单模光纤和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工作波长也有1310nm和1550nm两种。

所以,熔接前要根据系统使用的光纤和工作波长来选择合适的熔接程序。

如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选用自动熔接程序。

4制作光纤端面。

光纤端面制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接续质量,所以在熔接前一定要做好合格的端面。

用专用的剥线钳剥去涂覆层,再用沾酒精的清洁棉在裸纤上擦拭几次,用力要适度,然后用精密光纤切割刀切割光纤,对0.25mm(外涂层)光纤,切割长度为8mm-16mm,对0.9mm(外涂层)光纤,切割长度只能是16mm。

5放置光纤。

将光纤放在熔接机的V形槽中,小心压上光纤压板和光纤夹具,要根据光纤切割长度设置光纤在压板中的位置,关上防风罩,即可自动完成熔接,只需11秒。

6移出光纤用加热炉加热热缩管。

打开防风罩,把光纤从熔接机上取出,再将热缩管放在裸纤中心,放到加热炉中加热。

加热器可使用20mm微型热缩套管和40mm及60mm一般热缩套管,20mm热缩管需40秒,60mm热缩管为85秒。

7光纤固定。

将接续好的光纤盘到光纤收容盘上,在盘纤时,盘圈的半径越大,弧度越大,整个线路的损耗越小。

所以一定要保持一定的半径,使激光在纤芯里传输时,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耗。

光纤熔接连接,其最小回损对多模为20dB,对单模为26dB。

按照ANSI/EIA/TIA?

55-107标准测试。

2、光纤测试

光纤在架设,熔接完工后就是测试工作,使用的仪器主要是OTDR测试仪,用FTB-100B便携式中文彩色触摸屏OTDR测试仪(动态范围有32/31、37.5/35、40/38、45/43db),可以测试,光纤断点的位置;光纤链路的全程损耗;了解沿光纤长度的损耗分布;光纤接续点的接头损耗。

为了测试准确,OTDR测试仪的脉冲大小和宽度要适当选择,按照厂方给出的折射率n值的指标设定。

在判断故障点时,如果光缆长度预先不知道,可先放在自动OTDR,找出故障点的大体地点,然后放在高级OTDR。

将脉冲大小和宽度选择小一点,但要与光缆长度相对应,盲区减小直至与坐标线重合,脉宽越小越精确,当然脉冲太小后曲线显示出现噪波,要恰到好处。

再就是加接探纤盘,目的是为了防止近处有盲区不易发觉。

关于判断断点时,如果断点不在接续盒处,将就近处接续盒打开,接上OTDR测试仪,测试故障点距离测试点的准确距离,利用光缆上的米标就很容易找出故障点。

利用米标查找故障时,对层绞式光缆还有一个绞合率问题,那就是光缆的长度和光纤的长度并不相等,光纤的长度大约是光缆长度的1.005倍,利用上述方法可成功排除多处断点和高损耗点。

2、接完成并测试合格后的光纤接续部位,应立即作增强保护措施。

3、光纤接续的全过程的光纤护套房涂层的去除去垢污,光纤端面切割制光纤熔接,热可缩管的加强保护等施工作业,应持续完成不得任意中断。

使光纤连续程序完整而正确实施,确保光纤接续质量优良。

4、光纤全部连接完成后,应按下列要求将光纤接头固定和光纤余长收容盘放。

①纤接续应按顺序排列整齐,布置合理,并应将光纤接头固定,光纤接头部位应平直安排不应受力。

根据光缆接头套管盒的不同结构,按工艺要求钭接续后的光纤收容余长盘诱在骨架上,光纤的盘绕方向应一致,松紧适度。

2余长的光纤盘绕弯曲时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厂家规定的要求,一般收容缸率半径不应小于40.mm光收容余长的长度不应小于1.2m.

c)光纤盘留后,按顺序收容,严禁有扭绞受压现象,应用海绵等缓冲材料压住光纤形成保护层,并移放放接头套管中。

d)光纤接续的两侧余长应贴上光纤芯的标记,以便今后检测时备查。

光纤接续损耗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表中的规定

光纤类别和光纤损耗

多模光纤接续损耗(dB)

单模光纤接接续损耗(dB)

平均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最大值

光纤接续

方法

熔接法

0.15

0.30

0.15

0.30

机械接续法

0.15

0.30

0.20

0.30

4)铜导线、金属护层和加强芯的连接

1、铜导线的连接

如光缆内有铜导线时,应按下要求:

a)铜导线的连接方法可采用绕接、焊接或接线子连接几种,有塑料绝缘层的铜导线应采用全塑电缆接线子接续。

b)铜导线线接续点距光缆接头中心10cm左右,允许偏差±10mm。

有几对铜导线时,可分两排接续。

对远供电的铜导线,在接续后应测试直流电阻、绝缘电阻和绝缘耐压强度等,并检查铜导线接续是否良好。

2、金属护层和加强芯连接

金属护层和加强芯的连接应按下列要求:

a)光缆接头两侧综合护套金属护层在接头装置处应保持电气连通,并应按规定要求。

b)接地,或按设计要求处理铝护层的连(引)线是在铝护层上沿光缆轴向开一个2.5cm的纵口,再拐90°弯开1cm长,呈“L”状的口,将连接端头卡子与铝护层夹住并压接,再聚氯乙烯胶带绕包固定。

加强芯是根据需要长度截断后,再按工艺要求时连接。

一般是将两侧加强芯(不论是金属或非金属材料)断开,再固定在金属接头套管(盒)上。

加强芯连接方法和在接头盒上一样采用压接,要求牢固可靠,并互相绝缘。

如是金属接头套管,在外面应采热可缩管或塑料套管保护。

5)光缆和光纤终端是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重要项目,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在光缆终端的设备机房内,光缆和光缆终端接头的布置应合理有序,安装位置应安全稳定,其附近不应有可能损害它的外界设施,例如热源和易燃物质等。

在交接间、设备间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10m。

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2、为保证连接质量,从光缆终端接头引出的尾巴光缆或音芯光缆的光纤所带的连接器,应按设计要求和规定插入光纤配线架上的连接硬件中。

如暂时不用的光纤连接器,可以不插接,单应在连接器插头端盖上塑料帽,以保证其清洁干净。

光纤在机架或设备内(如光纤连接盒),应对光纤接续予以保护。

光纤连接盒有固定和活动两种方式(如抽屉式、翻转式、层叠式和旋转式等),不论在哪种储纤的装置中,光纤盘绕应有足够的量,都应大于或符合规定的曲率半径,以保e)此外,其连接的接续损耗也应达到规定指标。

如上述两项不能达到规定指标,尤其是超过光纤接续损耗指标时,不得使用,应剪掉接续重新制作,务必合格才准使用。

3、用室外光缆中的光纤制作连接器时,其制作工艺要求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光纤芯径与连接器接头的中心位置的同心度偏差,应达到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