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找春天》.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3922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找春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找春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找春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找春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找春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找春天》.docx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找春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找春天》.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找春天》.docx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找春天》

2019年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找春天》

教学目标:

1、 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悟读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然导入:

1、谈话导入。

轻轻地,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

(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

)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

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

(板书:

找春天)

2、播放歌曲。

(播放《春天在哪里》的课件。

师:

春天在哪里呢?

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二、自读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

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 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

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

(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3、 你找到什么?

发现了什么?

学生畅谈收获。

三、识字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画图认字——嫩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朵)

3、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打等级。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3)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四、朗读

1、快速读文,思考:

“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

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

”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教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

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五、写字

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六个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2、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

“冻”不要写成“冻”。

教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重点指导“溪”和“摇”。

3、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美观。

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4、学生交流评价,互相打等级。

六、作业

1.让父母当评委,练习朗读课文。

2.向父母介绍今天学会了哪些字,有什么发现。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字词:

学生自愿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读文:

把爸爸妈妈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伙伴听。

【自愿展示学习收获,充分发挥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朗读

1、自由读四至七自然段,思考:

我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句式训练:

例:

 问: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其他三句也可以模仿训练。

3、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

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4、春天还会在哪里呢?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教师和学生可以拓展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想到的一些诗句。

【多种形式感悟读文,利于培养语感,陶冶情操。

拓展课外学习资料,促进语言积累,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自觉性。

三、背诵

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借助板书背诵、看图背诵、想象情境背诵。

【此环节融听、想、品、背于一体,使学生对书面语言文字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了多层面、立体的审美和积累。

四、拓展

“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

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

读春天:

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

说春天:

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

写春天:

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画春天:

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演春天:

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为他们搭建广阔的展示平台,在丰富多彩的“寻春、赞春”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发现的快乐,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五、写字

1、学写“野、躲、解”三个字。

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字左右一样宽。

重点强调“身”字做偏旁时的变化。

2、学生仿写,体会字体的美观、规范。

六、巩固练习

按课文内容填空。

1、春天来了!

我们几个孩子,_______棉袄,________家门,________田野,去_______春天。

春天像个___________________,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我们________地找啊,找啊。

2、小草从地下_______________,那是春天的_________吧?

________________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________吧?

树木_____________嫩芽,那是春天的________吧?

_________的小溪______________,那是春天的_________吧?

3、春天来了!

我们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到了她。

她在柳枝上_________,在风筝尾巴上_________;她在喜鹊、杜鹃__________,在桃花、杏花__________……

4、我还发现(    )是春天的使者。

小鸟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吧?

教学反思:

“读”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

读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多读的目的在于将课堂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悟领会课文。

本课教学时我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

 

附送:

2019年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计划

一、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以“奉献与关爱”为主题,其中蕴含的人文教育主题是:

要学会真诚地关心人,帮助人。

这是一组爱心串起来的故事。

平凡而伟大的雷锋,一路奉献甘甜和快乐的泉水,为蔷薇花挡雨的萨沙,喜爱小猫的卡罗尔,都有一颗清纯而美丽的爱心。

语文园地中“读读背背”所选的四个句子,都是爱的谚语。

口语交际的话题设计又指引着爱的行动。

可以说,“爱”是一根无形的线,贯穿在字里行间。

《泉水》是一篇美文,文字美,内容美,插图也美,就像潺潺的清泉,汩汩地流淌。

因此,强调“自读自悟”,让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感受泉水的热情是教学的重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

诗歌讲究“熟读成诵”,要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去触摸雷锋昨天的足迹,去寻找今天的活雷锋,去沿着雷锋的足迹,时时处处关心别人。

《我不是最弱小的》重在体会课文自然而平实的对话,用心体会并读好带问号和叹号的句子,明白“应该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这一道理。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属于“略读课文”,篇幅较长,教学时要注意“长文短教”,注意指导学生学习默读,在真正自读的过程中,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

在学习本组教材时,要引导学生在读中积累好词佳句,不仅要积累课文中的词句,还要留心在生活中积累语言,在朗读感悟时,可把重点放在“感”上,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有所感触,能够感动,有些感想。

再引导学生把感想落实到行动上,在家爱爸爸妈妈,在学校爱老师同学,在社会上关爱别人,愿意帮助别人。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哦”、“股”等58个生字,会写、会用“瓦”、“原”等生字33个。

2.复习用音序和部首两种查字法查字典,进一步培养查字典的习惯和能力。

3.理解本单元的新词,鼓励学生不断积累词语,丰富语言积累。

4.进一步认识谚语,有搜集和积累谚语的兴趣。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特别注意读好有问号或叹号的句子。

6.会背诵第6课和第5课中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及《语文园地二》中要求读、背的谚语。

三、教学重点

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3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五、教学时间:

本单元建议用11—13课时,其中:

《泉水》                                2课时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2课时

《我不是最弱小的》                 2课时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2课时

《语文园地二》                        4课时 

5、泉水

教学目标:

1.认识八个生字,学会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3.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会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教学难点:

1.“瓦”、“脆”的记忆和书写。

2.培养学生主动帮助别人的意识。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总课时12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名言:

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奉献和付出---爱默生

2.春天里,泉水唱着欢快的歌儿流进小池,流过平地,流到果园,穿过山谷,它给别人带来了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

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划出生字。

2.卡片认读生字:

哦、股、缝、罐、塔、杜、鹃、脆

教学方式:

自读、齐读、指名读

注:

“哦”的音是“ò”,不是“wò”;脆的音是“cuì”,不是“chuì”

3.自读课文。

要求:

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读一读。

(先自读再小组互读)

4.泉水都流过了那些地方?

(板书:

山腰平地果园山谷)

(二)、理解课文,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1.小组读课文,讨论:

泉水快乐吗?

为什么?

2.在学生的回答中指导读好泉水说的四句话:

(1)泉水(高兴地)说:

“来吧,来吧!

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2)泉水(快乐地)说:

“照吧,照吧!

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3)泉水(愉快地)说:

“喝吧,喝吧!

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4)泉水(兴奋地)说:

“唱吧,唱吧!

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注:

1.括号中的词语为教师所加,教师在教学中相机提示,可让学生填空,也可自己引导。

2.说到第一句时,提问:

“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

3.读好一句就可让学生通过分小组等形式读好其它几句。

“来吧,来吧”等类似的词要做重点指导

4.学生选读二、三、四、五自然段

方式:

自读、挑战读

5.学生选背二、三、四、五自然段

6.这股泉水是从那里来的呢?

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重点指导读好“冲出来”

7.读好六七两个自然段。

方式:

跑呀,跑呀做重点指导。

问:

泉水要流到那里去?

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读一读

8.通读全文。

三、巩固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流进山谷

流过果园

流到平地

穿过小池

注:

本题旨在巩固流进、流过、流到、穿过这四个词的搭配,教师可依据自己实际出其它题型区别这四个词。

2.照样子写一写

例:

很多很多很多很清

很甜很美

四、小结

爱默生说过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奉献和付出。

泉水快乐是因为它帮助了姐姐、杜鹃花、果树、画眉鸟,愿大家都能成为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第二课时

(总课时13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2—3生背诵。

卡片认读生字词:

瓦罐、泉水、天然、结果、一股、清脆、水塔、杜鹃

这些词语中那些字是要我们学会的生字?

找出来之后再读。

二、学习生字

小组学习生字

注:

小组内的学生选取两个以上的生字自由记忆,然后互相交流,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瓦:

第二笔是竖提,第四笔是横折弯钩。

然:

左上角要和“夕”区分。

脆:

注意左下角的写法。

鹃:

“口”字上没有一横。

注:

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中相机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忆,只对易错部分做精要讲解,其他的尊重学生想法。

三、指导书写

瓦:

最后一笔的折要写在竖中线上。

然:

四点底要写规范

股:

右上角没有钩。

教学方式:

(1)先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

结、股、脆、塔

(2)同桌互查,教师巡视找易错典型范写

(3)自由写,小组互查、改写

三、巩固练习

1.加偏旁组字组词

吉——————土——————

2.照样子填空

火红的杜鹃花()身影

()大镜子()山谷

()歌声()果子

3.读一读“我会读”

四、小结

板书设计

5泉水

山腰姐姐

平地杜鹃花

山坡果园

山谷画眉鸟

注:

用简笔画板书为好

教学反思:

 

6、雷锋叔叔,你在那里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会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冒、需、滴、洒的记法和写法

2.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学生搜集有关雷锋的资料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总课时14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雷锋叔叔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只活了22岁。

他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

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同学上台介绍有关雷锋的资料。

3.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 新课教学

(一)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勾出生字,标出小结

2.卡片认读生字:

锋、叔、曾、泞(为鼻音四声)、窝、迈、荆、棘、瓣、莹、觅、需

3.分小结读课文

4.说一说,读了这篇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二)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生读课文。

想一想雷锋都帮助了谁?

学习第二小结

齐读第二小结

你从那些地方看出雷锋叔叔帮助了小孩儿的?

指导读好的句子: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体会“蒙蒙”的意思

“冒着”换词:

顶着等

自由读、齐读、背诵第二小结

学习第四小结

注:

方法与第二小结差不多。

体会“荆棘”的意思。

雷锋这么爱帮助人,大家愿意去寻找他吗?

读一读

第一小结。

注意:

读出急迫寻觅的感觉。

教师可范读,学生分多种形式读。

沿着小溪找到了雷锋,沿着小路也找到了雷锋,那雷锋到底在哪呢?

引读: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讨论:

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有感情的通读全诗。

三、巩固练习

1.读读记记

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

蒙蒙的细雨温暖的春风

晶莹的露珠

2.说一说,我们身边有雷锋吗?

他在哪里?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总课时15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文

2.卡片认读生字词:

冒着雷锋需要年迈迷路足迹叔叔汗滴

洒下泥泞

二、新课教学

(一)背诵课文

背诵二、四小结

背诵一、三小结

背诵五小结

背诵全诗

方式:

自由背、小组背、齐背

(二)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

2.小组学习生字

注意,冒:

上面是曰而不是日

滴:

右下角的里面是古

洒:

右面是西,而不是酉

3.全班汇报

注:

教师点拨、引导即可

4.指导书写

先写上下结构的字:

冒、雷、需

再写走之底的字:

迈、迷、迹

接着写三点水的字:

滴、洒、泥、泞

最后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

叔、锋

注:

因为有12个生字,所以教师最好分开来指导。

如:

学生写完上下结构的字后,教师可让学生互查、改写,然后再写其它的。

三、巩固练习

1.组词

目()米()峰()低()酒()宁()

冒()迷()锋()滴()洒()狞()

2.读一读“我知道”

四、小结

教学反思:

 

7我不是最弱小的

一、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4.加强词语积累运用的习惯。

二、学习重点

1.生字认读,课文的朗读。

2.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三、学习难点

从平实的对话中,感悟明白“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这一道理。

四、课前准备

生字卡、积累词语的小黑板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课时16课时)

课时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一、激趣揭题。

可萨沙才五岁,他却自豪的说出“我不是最弱小的”。

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一起来看这个故事。

板书课题:

我不是最弱小的

指导“弱”的书写:

两个“弓”字的头短身长,注意点、提的穿插。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再读课文,读通课文,争取不添字不漏字。

3.在课文中还藏着好多生字伙伴,你能找出来介绍给大家吗?

(孩子们教读生字,随着孩子的教读出示生字词卡片)

你还能向大家更仔细地介绍这位生字朋友吗?

(鼓励孩子为生字组词,解释字义、词义,提醒读音,记忆字形等等)

4.在识字中穿插写字指导

(1)如孩子提出“萨、簇、随”都是平舌音,“铃、倾”都是后鼻音。

在正音时指导后鼻音“铃”的书写:

左窄右宽,撇穿插在金字旁第二横下,令不要少写一点。

(2)如孩子提出“芬、芳”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在识记后可指导书写“芬、芳”二字的书写:

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个字方正平稳。

(3)如果孩子八“末”“末”二字进行比较,也可由学生在此进行“末”字的书写指导

(以上的书写指导,不益每个字都进行,本课时只着重指导好几个,练习好几个)

5 。

请几位勇敢的同学读课文,其他小朋友注意听他们读得怎样。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和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打星评价。

2.听读后思考回答:

为什么萨沙自豪地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3.提出自己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

第二课时

(总课时17课时)

课时内容:

朗读体悟,积累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够给小伙伴们说一说?

二、体会课文,引导积累。

1.这个故事中有哪些角色?

(妈妈、托利亚、萨莎、蔷薇花)

这个故事中有一件联系所有角色的东西,是什么?

(雨衣)

2.雨衣是什么天气才用呢?

请大家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天气的句子读一读,你觉得这个句子中哪些词语用得好?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打雷、下雨得词句,或者描写其它天气的词句。

3.下雨了,雨衣对每个人都需要,而这件雨衣却在怎样传递呢?

找到三自然段中写传雨衣的句子,读一读。

板书:

妈妈――托利亚――萨莎

4.老师范读三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体会,你觉得妈妈、托利亚在传递雨衣的同时,还传递着什么?

5.当雨衣传给萨莎后,他和妈妈有一段对话(4-7自然段),你和同桌分角色,相互交换读一读。

指名几组读,评议谁读得好,为什么?

相机指导问句的读法。

(第一个问句要引导学生读好两个语气词“呀”和“呢”,重音突出“为什么”。

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的做法而发问的心理。

第二个问句语调先降后升。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6.听了妈妈的话,萨莎怎么做的,读8、9自然段。

它把雨衣传给了谁,为什么?

板书:

蔷薇

你觉得萨莎在传递雨衣给蔷薇的同时,还传递着什么?

7.小结:

大雨中的野蔷薇娇嫩弱小,小萨沙用雨衣保护野蔷薇固然有妈妈的启发和鼓励,但更多的是出自他那颗对美好而弱小事物的关爱和保护的童心。

正是这美丽而弱小的野蔷薇,真切地表现小萨沙那颗纯真的童心。

三、积累运用,指导书写。

1.本文中除了刚才我们提过的好词佳句外还有不少,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

评一评谁读得好。

(相机指导一、二自然段的朗读)

词语积累。

森林    景色    露珠    清新    盛开

应该    保护    娇嫩    弱小    勇敢

雷声大作  倾盆大雨  随风舞动  芬芳扑鼻

2.咱们也像课后的学习伙伴那样,制作一些词语卡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吧。

在做卡片时指导上课时没有完成的生字书写指导。

3.试写问句和感叹句。

四、实践活动

讲讲勇敢者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

7我不是最弱小的

雨衣

妈妈――托利亚――――萨莎――蔷薇

关爱

教学反思:

 

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善良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记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的方法.

3.体会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课时18课时)

教学内容:

识记生字,初步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小朋友,你家养过小动物吗?

谁能来说一说自己家的小动物?

是呀,这些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快乐.你也想有一只属于自己小动物吗?

有个叫卡罗尔的小女孩也一直想有一只小猫,她和小猫之间发生了那些有趣的事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八课<<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识记生字:

1.根据拼音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2.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学生汇报识字情况,教师要抓住学生认读的难点予以指导。

1)字音:

“罗、洛”是边音;

“适、厨、绒”是翘舌音;“蹭”是平舌音;

“卡”是多音字,在音译词中读kǎ;

“涂”在“糊涂”一词中读轻声。

2)猜谜识字:

不上不下——卡。

兔子差点不见了——免(无尾兔)

3)形近字比较认识:

热—垫、兔—免。

活(适).

4)用熟字加偏旁、减偏旁的方法识记:

苗—喵、曾—蹭;萝—罗、橱—厨;尸+世=屉

5)用动作演示记“蹭”字。

三.积累运用,巩固识字

1.字词练习

(1)以字扩词。

涂料 涂改 糊涂;  舒适 适应 合适;  多余 其余 剩余;

卡车 卡片 卡尺;  免费 避免 难免

(2)开火车。

(3)读读说说。

丁冬 丁丁冬冬 滴答 滴滴答答 马虎 ____

冷清 冷冷清清 亲热 亲亲热热 __ ____

2.句子或段落积累。

(将生字放到句子里)

(1)他一蹲下,小猫就扑扑地一个个跳出来,朝屋里跑。

(2)晚上,家里可不得了,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丁丁冬冬响成一片。

小猫钻进抽屉里、橱柜里。

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大跳。

(3)屋里什么声音都没有了,冷冷清清的,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见。

四.再读课文。

五.作业:

思考:

1、卡罗尔得到小猫了吗?

2、卡罗尔和小猫之间发生了那些趣事?

 

第二课时

(总课时19课时)

教学内容:

默读感悟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

2.指名读课文,回答:

卡罗尔得到小猫了吗?

二、默读感悟:

1.提出默读的要求与方法:

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

2.学生自主默读课文。

3.学生自由谈谈初步默读课文后的感受。

可能有很多种感受,如,“广告的作用真大!

”“卡罗尔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

”“那一群小猫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