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3635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docx

《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docx

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学段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三学段教学质量监测

高三生物试卷

注意: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一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0分)

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对生命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B.细胞都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

C.细胞是构成所有生物的基本单位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有线粒体

2.下列关于蓝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没有染色体

C.其核物质外没有核膜包被D.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3.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下图。

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B.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像的面积是实物的600倍

C.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反光镜,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远和光圈最大的分别是④③

D.若视野中有暗有明,则是反光镜上有污物

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乙液

B.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要先将A液和B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品试管中

C.脂肪的鉴定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花生切片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D.斐林试剂与蔗糖溶液水浴加热5分钟将出现砖红色沉淀

5.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滴加适量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滴加适量双缩脲试剂,摇匀。

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1、3、5号试管内都呈蓝色

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蓝色

6.草履虫体内既含DNA又含有RNA。

将草履虫体内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  )

A.1种五碳糖B.5种含氮碱基

C.4种核苷酸D.8种核苷酸

7.下列有关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都含有蛋白质和磷脂

B.多糖、蛋白质、核酸和脂肪都是由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C.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直接参与氨基酸的运输

D.有的蛋白质必须与特定的无机盐离子结合才具有相应的生物学功能

8.在冬季来临之前,常绿植物雪松体内发生适应低温的变化不包括(  )

A.根对水分的吸收减弱B.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增加

C.蛋白质分解生成水速率减弱D.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升高

9.下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5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

图中Ⅰ、Ⅱ、Ⅲ、Ⅵ绘出了各自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标志结构,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Ⅰ、Ⅱ、Ⅲ、Ⅵ共同具有的无膜细胞器是⑨

B.可以判断Ⅲ为低等植物,因为它同时具有①和⑥

C.Ⅱ、Ⅲ、Ⅵ类中生物都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D.Ⅴ生物既可营寄生生活,也可以独立生存

10.科学家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射到豚鼠胰腺腺泡细胞,测量细胞合成并分泌某蛋白过程中各种膜结构的面积变化,结果如下图。

下列选项表示①②③所代表的膜结构名称以及放射性标记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①核糖体→②内质网→③高尔基体B.②内质网→①高尔基体→③细胞膜

C.③高尔基体→①内质网→②细胞膜D.③内质网→②高尔基体→①细胞膜

11.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不是代谢的控制中心

B.真核细胞的核膜是一种双层生物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C.大肠杆菌、酵母菌、乳酸菌的核膜上有孔

D.因为鸟类、蛙的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是制备细胞膜的理想材料

12.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数分钟后,结果如图所示,紫色分布的区域和影响色素分布的结构分别是(  )

A.①和细胞膜B.①和细胞膜、液泡膜

C.②和细胞膜、液泡膜D.②和细胞膜、液泡膜、细胞壁

13.下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亲水性

B.c指磷脂分子的疏水性“头”部

C.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是静止的

D.细胞膜的识别与e有关

14.变形虫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活动的完成与细胞膜的哪个特点有关(  )

A.选择透过性B.渗透作用

C.一定的流动性D.保护作用

15.下列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必须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才能完成的是(  )

A.氧气进入骨骼肌细胞B.葡萄糖进入心肌细胞

C.唾液淀粉酶的分泌D.水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16.酶很“娇气”,只有在适宜的温度和pH时,其活性才最高。

将肠淀粉酶(最适pH=7.8)溶液的pH由1.8调高至12的过程中,其催化活性表现为下图中的(纵坐标代表催化活性,横坐标代表pH)(  )

17.ATP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MP可以作为合成ATP及RNA的原料

B.甲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用于主动运输

C.丁过程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可以是光能、化学能、热能

D.催化乙过程和丙过程的酶肯定不是同一种酶

18.将酵母菌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以下模拟实验。

最终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是(  )

A.甲、乙B.乙、丙

C.甲、丙D.丙、丁

19.学生利用新鲜菠菜叶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下列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甲可能误用蒸馏水作提取液和层析液

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

C.丙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

D.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

20.在置于黑暗条件下的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适量NaH14CO3溶液,再给予瞬时光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黑暗条件下,叶绿体基质中不存在C3和C5 ②黑暗条件下,叶绿体悬浮液不能合成ATP和[H] ③瞬时光照后,C3出现放射性比(CH2O)早 ④光照瞬间,C3含量迅速增加而C5含量迅速减少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1.下图为在最适温度和光照强度下,测得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随环境中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乙比植物甲对CO2浓度更敏感

B.当CO2吸收量为c时,植物甲与植物乙合成有机物的量相等

C.d点时植物甲细胞内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D.适当降低光照强度,b点将向右移动

22.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及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特定的成熟细胞,如神经细胞、精子等没有细胞周期

B.从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为止所需时间等于细胞周期大小

C.选择细胞分裂中期的细胞有利于观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明显区别的细胞分裂时期是间期、前期和中期

23.下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染色体数量和DNA数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线是DNA数量变化的曲线图

B.虚线是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图

C.AB段进行DNA复制

D.B点着丝点分裂

24.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具有拟核的生物是

A.蓝藻和酵母菌B.噬菌体和根霉菌C.衣藻和变形虫D.细菌和蓝藻

25.下列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的圆粒与花的腋生B.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C.果蝇的长翅与残翅D.兔的灰毛与狗的棕毛

26.菱生活在淡水中,它的叶有两种形态:

沉于水中的呈细丝状,浮出水面的却薄而宽阔。

这个实例可以说明

A.基因对性状的表现具有决定性作用B.环境对基因的表达有影响

C.性状的表现未必受基因的控制D.环境是性状表现的决定因素

27.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①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提取目的基因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

28.在下图所示的遗传病系谱图中,最可能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的是

29.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取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

这两种物质运输的方式分别与下列哪两个例子中的运输方式相同①浆细胞分泌抗体蛋白②变形虫吞食草覆虫③人体内红细胞吸收葡萄糖④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③D.②和④

30.如右图所示,卵原细胞内含有A与a、B与b两对同源染色体,已知此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b,则同时所产生的3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A.ABAbabB.ABaBabC.AbaBaBD.AaBbAB

31.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③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④真核生物的DNA只分布在细胞核⑤HIV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32.下图为生物的中心法则图解。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常人体细胞能完成的过程是①②⑤B.③④⑥过程常见于RNA病毒侵入细胞时

C.过程②能发生A-U、C-G碱基互补配对D.过程⑤发生在核糖体,有3种RNA参与

33.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

B.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A与T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C.DNA分子中每个磷酸分子都直接和两个脱氧核糖相连

D.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取决于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3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发生在DNA的复制过程中B.基因突变都是有害的,不利于生物进化

C.只有细胞核中的基因才会发生基因突变D.基因突变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35.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是孟德尔提出问题的基础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其结果的检测

C.“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个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

d=1:

1)”属于推理内容

36.右图表示ATP的结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b键断裂后形成ADP和Pi

B.图中的3表示ATP中的字母A

C.由1、2、3各一分子形成的物质是组成DNA的基本位

D.a键断裂释放的能量可以直接用于生命活动

37.如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变异类型,这是选择的原始材料

B.A→B的变化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B→C是逐代积累加强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的定向选择,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38.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都与性别相关联

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39.下图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其控制的性状完全显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豌豆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

1

B.甲、丙豌豆杂交子代有4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C.乙豌豆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

2:

1

D.丙、丁豌豆杂交子代的表现型相同

40.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体内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相比

A.基因型相同 B.染色体组数相同

C.同源染色体对数相同D.DNA数目相同

第二卷(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41.(12分)如下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真核细胞的一部分,请分析后回答:

(1)此图是________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物质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水的细胞器除叶绿体、线粒体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4)为研究细胞的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

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2.(16分)图甲是真核细胞中能够进行的某些代谢过程简图,图乙是在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生理过程在细胞内进行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过程④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在人体细胞中。

(3)在图乙中B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________mg·dm-2叶·h-1(用CO2吸收量表示)。

(4)当植物缺镁时(其他外界条件不变),图乙中的B点将________(填“左移”或“右移”)。

(5)此实验中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果将实验中的温度25℃改为30℃,图乙中的B点将______(填“左移”或“右移”)。

43.(12)下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1)图甲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填字母)。

(2)甲图中B细胞的名称叫;其中E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乙图中的阶段(填标号)。

(3)在图乙所示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图乙中的时期(填标号)。

(4)图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图丁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

图丁对应于图丙中的(填写①、②或③);细胞

、Ⅳ的基因型分别是。

2016级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段考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5AACCA6-10ADCDD11-15BCDCB

16-20CCBCB21-25BDDDC26-30BCCDC

31-35CBAAD36-40DDBCB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41.(12分)

(1)低等植物 有中心体和叶绿体 

(2)②③④⑤⑦ (3)核糖体 高尔基体 (4)差速离心法 

42.(16分)

(1)叶绿体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2)不能 (3)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叶绿体 20 (4)右移 (5)右移

43.(12分)

(1)CDE (2分)

(2)初级卵母细胞 ② 

(3)①③⑥(2分)(4)② Ab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