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河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36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硝河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硝河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硝河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硝河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硝河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硝河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

《硝河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硝河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硝河中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

硝河中桥施工组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一、编制说明1

㈠、编制依据1

㈡、编制原则1

二、工程概况1

㈠、主要设计技术标准2

㈡、自然环境2

1、地形、地貌2

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2

3、气象条件4

4、地震基本烈度4

5、地质资料4

6、交通条件4

三、施工管理目标4

㈠、工期目标4

㈡、质量目标5

㈢、安全目标5

㈣、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5

㈤、工期安排6

四、施工总体部署6

㈠、主要临时工程6

1、便道7

2、驻地设施7

3、砼拌和站7

4、通讯及电力设施7

5、钢筋存放及加工场7

㈡、资源需要量计划8

1、劳动力计划8

2、材料计划8

3、主要施工机械表8

4、主要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配置计划8

㈢、项目组织机构设置9

1、工程部9

2、安质部9

3、物资设备部:

9

4、计划财务部9

5、综合管理部9

㈣、劳动力组织及任务划分10

1、施工队伍的组织11

2、架子队桥梁专业施工队11

五、施工总体方案11

㈠、测量定位放样11

1、控制点的测设11

2、标高测设13

㈡、测量仪器的检测13

㈢、施工主要施工工序及技术措施14

1、中桥施工工艺流程14

2、桩基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4

㈣、钻孔桩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15

1、工程概况15

2、施工部署15

3、反循环钻工艺流程15

4、施工准备15

5、钻孔16

6、浇注混凝土前二次清孔17

7、钢筋笼制作安装18

8、水下混凝土浇筑19

㈤、钻孔事故的预防及处理20

1、导管进水20

2、卡管21

3、埋管22

4、坍孔22

5、钻孔偏斜23

6、掉钻落物24

7、扩孔和缩孔24

8、钻孔漏浆24

㈥、桩基施工技术措施25

1、桩位测量25

2、护筒埋设25

3、钻机就位25

4、成孔26

5、孔深及沉渣测定标准26

6、钢筋笼制作与安放26

7、水下混凝土浇筑27

㈦、钻孔灌注桩的质量验收27

1、钻孔的质量检验28

2、桩的质量验收28

㈧、承台施工29

1、承台施工工艺流程29

2、施工方法29

㈨、墩台身施工31

1、墩台身施工工艺流程31

2、钢筋31

3、模板31

4、混凝土运输、浇筑32

㈩、托盘顶帽施工33

(十一)、桥台排水及其它34

1、桥台排水34

2、桥头路基及锥体34

六、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质量管理机构及保证体系、预防及控制质量通病措施35

㈠、质量目标35

㈡、创优规划35

㈢、质量保证措施36

1、质量保证措施制定原则36

2、保证工程质量组织措施36

3、保证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技术措施39

4、确保砼质量的技术措施40

5、冬、雨季施工质量措施43

6、已完工程保护措施45

7、控制和防止质量通病的措施46

㈣、质量保证体系46

1、质量保证体系46

2、质量保证体系说明47

㈤、质量检查人员和自检制度50

1、质量检查人员的安排51

2、质量检查人员的职责51

3、质量自检制度53

七、安全目标及保证措施、安全管理机构及保证体系55

㈠、安全保证体系55

1、安全保证体系55

2、安全管理机构55

㈡、安全保证措施59

1、保证施工、人身安全的制度措施59

2、保证施工、人身安全技术措施60

3、雨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63

4、营业线施工保护措施64

㈢、其它64

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64

2、治安消防措施66

八、文物保护、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的措施67

㈠、文物保护措施和方案67

1、文物保护方案67

2、文物保护措施67

㈡、施工环保措施和方案67

1、原则67

2、施工环保措施和方案的制定依据67

3、环保组织机构及体系68

4、环境保护措施68

㈢、水土保持措施和方案69

九、文明施工、现场管理等具体措施70

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70

1、保护周围建(构)筑物的措施70

2、做好交通配合的措施71

3、防止扰民的措施72

4、治安管理72

5、配合施工顺利进行的外协措施73

6、与相关单位间的协调配合措施73

㈡、创建文明工地规划74

㈢、施工现场措施75

硝河中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说明

、编制依据

1晋豫鲁铁路通道股份有限公司招标文件《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汤阴东至日照南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4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

3、铁道部现行的施工规范及有关验标、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

4、施工现场调查资料

5、我单位的施工实力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编制原则

1、切实贯彻落实投标文件的各项要求,以投标文件为依据进行施工总体安排,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和队伍,确保施工工期和工程质量。

2、充分领会设计意图,结合本工程的特点,采用科学合理、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施工方案,按照质量、工期、安全等各项要求,确保建设一流铁路。

3、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按照均衡生产的原则与重点工程协调安排施工。

二、工程概况

新建硝河中桥大桥位于六村乡,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a=0.15g,Tg=0.4s,最大冻结深度为0.3米,该桥为双线曲线桥,线间距为4.09m。

桥中心里程DK51+399,上部结构为24m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全长82.96m。

基础形式采用双线矩形空心桥台,圆端形混凝土实体墩,基础采用桩基础。

主要工程项目数量表(附后)。

、线路资料

本桥位于曲线上,双线,竖曲线半径10000m。

桥址范围内线间距为4.09m,垫石中心距为4.19m,C值为0.线路纵断面:

轨面标高:

DK50+900:

55.72DK51+400:

57.22DK51+900:

55.72

设计坡度:

DK50+900~DK51+400:

3﹪坡度

DK51+400~DK51+900:

3.1﹪坡度

交坡点里程:

DK50+900DK51+400DK51+900

左线曲线要素:

DK51+218.45~DK51+567.02

T-174.33L-348.57DZ-3°33′38″R-4000I-100

右线曲线要素:

DK51+248.45~DK51+537.03

T-144.45L-288.83DZ-3°33′38″R-4004I-40

㈡、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

本桥线路穿行于冲洪积平原,线路总的走向为东西向,总的地势为西高东低。

山前洪积倾斜平原:

由垂直山脉的冲-洪积裙组成,倾向平原,山区和平原过渡地带,高程80~100m,相对高差20~50m。

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汤阴东至日照南段在豫北鲁西冲洪积平原穿行,大部分地形平缓。

地层岩性属第四系(Q4a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

地下水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区域构造、古地理环境、气象、水文、地表水体及人类活动诸因素影响和制约。

按含水介质及贮存条件划分属松散岩类孔隙水。

(1)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

主要分布在现代河流河床,河漫滩及Ⅰ级阶地之上,厚度及岩性随河流规模及河段而异,一般上游薄、中下游厚,上游一般厚20m以内,中下游达百米以上,岩性上游以卵石土、粗(细)圆砾土、砾砂等粗粒土为主,下游以中细砂、粉砂等细粒土为主,上下游表层及河漫滩均有粉土、粉质黏土、黏土分布。

土质一般松散~中密,呈潮湿~饱和状态。

(2)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

主要分布于豫北鲁西黄泛(冲积)平原及沂沭冲洪积河谷平原及其阶地区,岩性主要为粉土、粉质黏土、黏土,局部夹粉细砂、中粗砂透镜体,透镜体厚度一般小于30m;潮湿~饱和(软塑~坚硬),稍密~密实。

(3)松散岩类孔隙水

主要分布于冲洪积平原区,受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及沉积环境控制。

华北黄河冲洪积平原:

含水层由黄河冲积而成,含水层以粉、细砂为主,分布受古河道制约;埋深一般小于2m,局部可达4~6m;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入渗补给;富水程度古河道内强,古河道间弱;水质古河道及沿黄地带好,边缘差;地下水类型古河道及沿黄地带以HCO3-Ca或HCO3-Ca.Mg型为主,古河道间以HCO3-Cl-Ca.Na.Mg或SO4-Cl-Ca.Na.Mg型为主。

3、气象条件

线路途经地区属暖温带亚湿润区;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雨雪偏少。

受大陆性季风制约,冬寒干燥,春季多风,夏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具“春旱、秋涝、晚秋又旱”特征,年平均气温介于12~15℃,年平均降雨量介于500~840mm,集中在7~9月。

4、地震基本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沿线地震震动峰值加速度:

0.15g(地震基本烈度Ⅶ度)

5、地质资料

粉砂7.0~9.0m,粉质粘土3~10.0m,粉砂9.8m~13.4m,粉土1.0m~1.9m,细沙11.0m~11.3m,粉质粘土6.0m~10.0m,粉砂2.0m~9.9m。

6、交通条件

本桥中心里程为DK51+399,位于既有线右侧,303省道与线路并行,地势平坦,材料运输方便。

三、施工管理目标

、工期目标

响应晋豫鲁铁路通道公司的招标文件对本标段总施工工期的要求,于2010年11月10日开工,2011年5月14日完工,本桥总工期7个月(见附图1)。

、质量目标

按照设计文件和国家及铁道部现行的技术标准、规范进行施工。

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方针,和“精细过程、满意结果”质量理念,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以及质量专职监督检查机构和质量监督检查人员;严格质量奖惩制度,主动接受质量监督部门、监理及甲方的质量监督检查,实行保修制度。

本工程全部达到国家或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消灭重大、大工程质量事故,主体工程零缺陷,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保障全线综合质量达到部级优质工程,争创国优。

、安全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施工安全方针,制定明确的营业线施工安全生产目标。

确保施工期间的运营列车安全运行和安全生产。

消灭责任行车一般及以上事故。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

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政府的有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当地环保、水土保持等部门的监督、指导。

施工过程中制定完善的环保、水保措施,本着“三同时”的原则与工程同步实施。

废水、弃碴、废气、泥浆以及工程垃圾,按规定排放、处理,降低噪声污染,完工后及时恢复植被或加以防护,避免水土流失,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及沿线水域不受破坏和污染。

㈤、工期安排

该大桥下部工程拟2010年11月4日至2011年3月1日完工,计划2011年4月1日至2011年4月15日配合铺架,2011年4月15日至2011年5月14日完成桥面系工程,共计历时7个月。

1施工准备

2010年11月4日至2010年11月8日,历时4天。

2钻孔桩基础、挖孔桩防护

钻孔桩基础自2011年11月8日至2010年11月25日,历时17天。

3承台施工

2010年11月25日至2010年12月10日,历时15天。

4墩台施工

2010年12月11至2011年1月10日,历时30天。

5计划配合铺架

2011年4月13日至2011年4月14日。

6桥面系及附属工程

2011年4月15日至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