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悬架系统常识整理综述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3492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悬架系统常识整理综述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汽车悬架系统常识整理综述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汽车悬架系统常识整理综述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汽车悬架系统常识整理综述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汽车悬架系统常识整理综述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悬架系统常识整理综述DOC.docx

《汽车悬架系统常识整理综述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悬架系统常识整理综述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悬架系统常识整理综述DOC.docx

汽车悬架系统常识整理综述DOC

关于汽车悬架系统

——简单知识了解

李良

车辆工程

说明:

1、单独的关于悬架的资料太多,将资料简化,尽可能简单些,写的不好,多多批评指正。

第二部分对悬架的设计和选型很有参考价值,可以看看。

2、另外搜集了一些关于悬架方面的资料(太多了,提供部分),也很不错。

3、有什么问题或建议多多提,我喜欢~~~~~~~~

第一部分简单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悬架的作用:

1、连接车体和车轮,并用适度的刚性支撑车轮;

2、吸收来自路面的冲击,提高乘坐舒适性;

3、有助于行驶中车体的稳定,提高操作性能;

悬架系统设计应满足的性能要点:

1、保证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相关联因素有:

振动频率、振动加速度界限值

2、有合适的减振性能;应与悬架的弹性特性很好地匹配,保证车身和车轮在共振区的振幅小,振动衰减快

3、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主要为悬架导向机构与车轮运动的协调,一方面悬架要保证车轮跳动时,车轮定位参数不发生很大的变化,另一方面要减小车轮的动载荷和车轮跳动量

4、汽车制动和加速时能保持车身稳定,减少车身纵倾(点头、后仰)的可能性,保证车身在制动、转弯、加速时稳定,减小车身的俯仰和侧倾

5、能可靠地传递车身与车轮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零部件质量轻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寿命

悬架的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

1、前、后悬架静挠度和动挠度;

2、悬架的弹性特性;

3、(货车)后悬架主、副簧刚度的分配;

4、车身侧倾中心高度与悬架侧倾角刚度及其在前、后轴的分配;

5、前轮定位参数的变化与导向机构结构尺寸的选择;

悬架系统与转向系统:

1、悬架机构位移的转向效应,悬架系对操纵性、稳定性的影响之一是悬架机构的位移随弹簧扰度而变所引起的转向效应。

轴转向,使用纵置钢板弹簧的车轴式悬架的汽车在转弯时车体所发生侧摆的情况下,转弯外侧车轮由于弹簧被压缩而后退,内侧车轮由于弹簧拉伸而前进,其结果是整个车轴相当原来的车轴中心产生转角,这种现象称为周转向。

前轮产生转向不足的效应,后轮产生转向过度的效应。

独立悬架外侧成为前束(负前束),而产生轴转向效应。

2、车轮外倾角变化的转向效应,大多数独立悬架的车轮对面外倾角以及轮胎接地负荷都随着车体的倾斜而变化,这时外倾推力也发生变化,车轮被推向转弯的外侧,前轮有转向不足,后轮有转向过度的倾向。

在这种情况下,其作用和离心对抗,所以产生相反效应。

车轴式悬架在转弯时由于左右的负荷移动,轮胎的扰度不同也产生若干的外倾角的变化,其作用相同。

3、上述都是转弯时的情况,而直进时由于路面凹凸不平使车轮上下振动,也同时会产生这种效应,随着外倾角的变化也有产生轴转向的可能性。

一般轴转向或因外倾角变化的转向效应都会改变原来的操纵特性,所以对操纵性,稳定性影响相当大,因此,在设计汽车时往往把这些效应计算在内面修正其操纵特性。

第二部分悬架的结构知识(还算比较详细)

汽车的车架、车桥、车轮和悬架等组成了行驶系,行驶系的功用是:

1、接受传动系的动力,通过驱动轮与路面的作用产生牵引力,使汽车正常行驶;

承受汽车的总重量和地面的反力;

2、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衰减汽车行驶中的振动,保持行驶的平顺性;

3、与转向系配合,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

一、悬架概述

汽车车架(或车身)若直接安装于车桥(或车轮)上,由于道路不平,由于地面冲击使货物和人会感到十分不舒服,这是因为没有悬架装置的原因。

汽车悬架是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之间的弹性联结装置的统称。

它的作用是弹性地连接车桥和车架(或车身),缓和行驶中车辆受到的冲击力。

保证货物完好和人员舒适;衰减由于弹性系统引进的振动,使汽车行驶中保持稳定的姿势,改善操纵稳定性;同时悬架系统承担着传递垂直反力,纵向反力(牵引力和制动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力所造成的力矩作用到车架(或车身)上,以保证汽车行驶平顺;并且当车轮相对车架跳动时,特别在转向时,车轮运动轨迹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因此悬架还起使车轮按一定轨迹相对车身跳动的导向作用。

悬架结构形式和性能参数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对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有很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悬架系统在现代汽车上是重要的总成之一。

一般悬架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减振器和横向稳定杆组成。

弹性元件用来承受并传递垂直载荷,缓和由于路面不平引起的对车身的冲击。

弹性元件种类包括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油气弹簧、空气弹簧和橡胶弹簧。

减振器用来衰减由于弹性系统引起的振,减振器的类型有筒式减振器,阻力可调式新式减振器,充气式减振器。

导向机构用来传递车轮与车身间的力和力矩,同时保持车轮按一定运动轨迹相对车身跳动,通常导向机构由控制摆臂式杆件组成。

种类有单杆式或多连杆式的。

钢板弹簧作为弹性元件时,可不另设导向机构,它本身兼起导向作用。

有些轿车和客车上,为防止车身在转向等情况下发生过大的横向倾斜,在悬架系统中加设横向稳定杆,目的是提高横向刚度,使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改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

1、悬架种类

现代汽车悬架的发展十分快,不断出现,崭新的悬架装置。

按控制形式不同分为被动式悬架和主动式悬架。

目前多数汽车上都采用被动悬架,如图D-X5-1。

13-7也就是汽车姿态(状态)只能被动地取决于路面及行驶状况和汽车的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振器这些机械零件。

80年代以来主动悬架开始在一部分汽车上应用,并且目前还在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中。

主动悬架可以能动地控制垂直振动及其车身姿态,根据路面和行驶工况自动调整悬架刚度和阻尼。

1.弹性元件;2.纵向推力杆;3.减振器;4.横向稳定杆;5.横向推力杆

图D-X5-1被动悬架组成示意图

根据汽车导向机构不同悬架种类又可分为独立悬架,非独立悬架。

如图D-X5-2所示。

a.独立悬架b.非独立悬架

图D-X5-2独立悬架与非独立悬架示意图

非独立悬架如图D-X5-2(a)所示。

其特点是两侧车轮安装于一整体式车桥上,当一侧车轮受冲击力时会直接影响到另一侧车轮上,当车轮上下跳动时定位参数变化小。

若采用钢板弹簧作弹性元件,它可兼起导向作用,使结构大为简化,降低成本。

目前广泛应用于货车和大客车上,有些轿车后悬架也有采用的。

非独立悬架由于非簧载质量比较大,高速行驶时悬架受到冲击载荷比较大,平顺性较差。

独立悬架是两侧车轮分别独立地与车架(或车身)弹性地连接,当一侧车轮受冲击,其运动不直接影响到另一侧车轮,独立悬架所采用的车桥是断开式的。

这样使得发动机可放低安装,有利于降低汽车重心,并使结构紧凑。

独立悬架允许前轮有大的跳动空间,有利于转向,便于选择软的弹簧元件使平顺性得到改善。

同时独立悬架非簧载质量小,可提高汽车车轮的附着性。

如图D-X5-2(b)所示。

2、汽车性能对悬架的要求

汽车的固有频率是衡量汽车平顺性的重要参数,它由悬架刚度和悬架弹簧支承的质量(簧载质量)所决定。

人体所习惯的垂直振动频率约为1~1.6Hz。

车身振动的固有频率应接近或处于人体适应的频率范围,才能满足舒适性要求。

固有频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

g-重力加速度;f-悬架垂直变形(挠度)M-悬架簧载质量

C(=Mg/f)-悬架刚度是指悬架产生单位垂直压缩变形所需加于悬架上的垂直载荷从固有频率公式可以看出,在悬架垂直载荷一定时,悬架刚度越小,固有频率就越低。

但悬架刚度越小,载荷一定时悬架垂直变形就越大。

这样若无有足够大的限位行程,就会使撞击限位块的概率增加。

若固有频率选取过低,很可能会出现制动点头角,转弯侧货角,空载和满载车身高度变化过大。

一般货车固有频率是1.5~2Hz,旅行客车1.2~1.8Hz,高级轿车1~1.3Hz。

另外,当悬架刚度一定时,簧载质量越大,悬架垂直变形也愈大,而固有频率越低。

空车时的固有频率要比满载时的高。

簧载质量变化范围大,固有频率变化范围也大。

为了使空载和满载固有频率保持一定或很小变化,需要把悬架刚度做成可变或可调的。

影响汽车平顺性的另一个悬架指标是簧载质量。

簧载质量分为簧上质量与簧下质量两部分,由弹性元件承载的部分质量,如车身、车架及其它所有弹簧以上的部件和载荷属于簧上质量。

车轮、非独立悬架的车轴等属于簧下质量,也叫非簧载质量M。

如果减小非簧载质量可使车身振动频率降低,而车轮振动频率升高,这对减少共振,改善汽车的平顺性是有利的。

非簧载质量对平顺性的影响,常用非簧载质量和簧载质量之比m/M进行评价,此比值越小越佳。

影响汽车平顺性的另一重要指标是阻尼比Ψ,它表达为:

k-代表悬架阻尼元件的阻力系数。

Ψ值取大,能使振动迅速衰减,但会把路面较大的冲击传递到车身,Ψ值取小,振动衰减慢,受冲击后振动持续时间长,使乘客感到不舒服。

为充分发挥弹簧在压缩行程中作用,常把压缩行程的阻尼比Ψ设计得比伸张小。

悬架的侧倾角刚度及前后匹配是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当汽车受侧向力作用发生车身侧倾,若侧倾角过大,乘客会感到不安全,不舒适,如侧倾角过小,车身受到横向冲击较大,乘客也会感到不适,司机路感不好。

所以,整车侧倾角刚度应满足:

当车身受到0.4g侧向加速度时,其侧倾角在2.5~4°范围内,汽车有一定不足转向特性,前悬架侧倾角刚度应大于后悬架侧倾角刚度。

一般前悬架侧倾角刚度与后悬架侧倾角刚度比应在1.4~2.6范围内,如前后悬架本身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可在前后悬架中加装横向稳定杆,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

二、弹性元件

悬架采用的弹性元件有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空气弹簧、油气弹簧、橡胶弹簧等。

1、钢板弹簧

钢板弹簧又叫叶片弹簧,它是由若干不等长的合金弹簧片叠加在一起组合成一根近似等强度的梁。

如图D-X5-3右侧所示。

钢板弹簧3的第一片(最长的一片)称为主片,其两端弯成卷耳1,内装青铜或塑料或橡胶。

粉沫冶金、制成的衬套,用弹簧销与固定在车架上的支架、或吊耳作铰链连接。

钢板弹簧的中间用U形螺栓与车桥固定。

中心螺栓4用来连接各弹簧片,并保证各片的装配时的相对位置。

中心螺栓到两端卷耳中心的距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如图D-X5-3(b)。

为了增加主片卷耳的强度,将第二片末端也弯成半卷耳,包在主片卷耳和外面,且留有较大的间隙,使得弹簧在变形时,各片间有相对滑动的可能。

钢板弹簧在载荷作用下变形,各片之间因相对滑动而产生摩擦,可促使车架的振动衰减。

各片间的干摩擦,车轮将所受冲击力传递给车架,且增大了各片的摩损。

所以在装合时,各片间涂上较稠的润滑剂(石墨润滑脂),并应定期保养。

1.卷耳;2.弹簧夹;3.钢板弹簧;4.中心螺栓;

图D-X5-3非对称式钢板弹簧

钢板弹簧本身还兼起导向机构的作用,可不必单设导向装置,使结构简化,并且由于弹簧各片之间摩擦引起一定减振作用。

有些高级轿车的后悬架采用钢板弹簧作弹性元件。

目前一些国家汽车上采用变厚度的单片或二至三片的钢板弹簧,可以减少片与片间的干摩擦,减小动刚度,还提高使用应力,同时减轻重量。

钢板弹簧可分为对称式钢板弹簧和非对称式钢板弹簧,对称式钢板弹簧其中心螺栓到两端卷耳中心的距离相等如图(a),不等的则为非对称式钢板弹簧如图(b)。

钢板弹簧在载荷作用下变形,各片之间因相对滑动而产生摩擦,可促使车架的振动衰减,起到减振器的作用。

2、螺旋弹簧

螺旋弹簧是用弹簧钢钢棒料卷制而成,它们有刚度不变的圆柱形螺旋弹簧和刚度可变的圆锥形螺旋弹簧。

螺旋弹簧大多应用在独立悬架上,尤以前轮独立悬架采用广泛。

有些轿车后轮非独立悬架也有采用螺旋弹簧作弹性元件的。

由于螺旋弹簧只承受垂直载荷,它用做弹性元件的悬架要加设导向机构和减振器。

它与钢板弹簧相比具有不需润滑,防污性强,占用纵向空间小,弹簧本身质量小的特点,因而现代轿车上广泛采用。

3、扭杆弹簧

扭杆弹簧总成用铬钒合金弹簧钢制成,它的表面经过加工很光滑。

通常为保护扭杆表面,在其上涂有环氧树脂,并包一层玻璃纤维,再涂一层环氧树脂,最后涂上沥青和防锈油漆,以防摩蚀和损坏表面,从而提高扭杆弹簧的使用寿命。

如图D-X5-4所示。

扭杆弹簧是一根由弹簧钢制的杆1。

扭杆断面常为圆形,少数是矩形或管形,扭杆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上的)摆臂2与车轮相连。

当车轮跳动时,摆臂便绕着扭杆轴线摆动,使扭杆产生扭转弹性变形,以保证车轮与车架的弹性联接。

扭杆弹簧在制造时,经热处理后施加一定的扭转力矩载荷,使它有一个永久变形,而具有一定的预应力,这样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减小工作时的实际应力,有利于延长扭杆弹簧的寿命。

但应注意左右扭杆由于施加应力有方向性,装在车上后承受工作载荷时扭转的方向应与所预加在扭杆上的扭转方向相一致,因而左右扭杆做有标记,安装时应加以注意。

采用扭杆弹簧做弹性元件的悬架要设导向机构和减振器。

扭杆弹簧与钢板弹簧相比质量轻于钢板弹簧,而且不需润滑,保养维修简便。

扭杆的断面形式:

断面常为圆形,少数是矩形或管形。

4、气体弹簧

气体弹簧主要有空气弹簧和油气弹簧两种。

气体弹簧是以空气做弹性介质,即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装入压缩空气(气压为0.5~1MPa),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实现弹簧的作用。

这种弹性元件叫空气弹簧,它分为囊式和膜式空气弹簧。

如图D-X5-6所示。

空气弹簧在轿车上有采用尤其在主动悬架中被采用。

这种弹簧随着载荷的增加,容器内压缩空气压力升高,使其弹簧刚度也随之增加,载荷减少,弹簧压力也随空气压力减少而下降,因而这种弹簧有其理想的弹性特性。

空气弹簧主要用橡胶件作为密闭容器,它分为囊式和膜式两种(如图4-61所示),工作气压为0.5~1Mpa。

这种弹簧随着载荷的增加,容器内压缩空气压力升高,使其弹簧刚度也随之增加,载荷减少,弹簧刚度也随空气压力减少而下降,具有有理想的变刚度弹性特性。

囊式空气弹簧由夹有帘线的橡胶组成的气囊和密闭在其中的压缩空气构成。

气囊外展由耐油橡胶制成单节或多节,节数越多弹簧越软,节与节之间围有钢质腰环,防止两节之间摩擦。

气囊上下盖板将空气封于室内。

膜式空气弹簧,它由橡胶模片和金属压制件组成。

它比囊式空气弹簧的弹性曲线更为理想,固有频率更低些,且尺寸小,便于布置因而多用于轿车上,但造价贵,寿命较短。

油气弹簧以气体(氮-惰性气体)作为弹性介质,用油液作为传力介质。

油气弹簧类型有简单式油气弹簧,不带隔膜式的油气弹簧。

带隔膜式油气弹簧,它将气体和液体分开,便于充气并防油液乳化。

如图(c)所示是带反压气室式油气弹簧,它有一个反压气室,相当于在简单油气弹簧上加上一个方向相反的小筒单油气弹簧,用以提高空载时弹簧刚度,使空载满载自然振动频率变化不大。

目前此种弹簧多用于重型车和部分小客车上。

空气和油气弹簧用在悬架中,由于它们只能承受轴向载荷,因此悬架中必须加设导向机构和减振器。

油气弹簧以气体(化学性质不太活泼的气体-氮)作为弹性介质,用油液作为传力介质。

简单的油气弹簧(如图4-62(a)所示)不带油气隔膜。

目前,这种弹簧多用于重型汽车,在部分轿车上也有采用的。

三、减振器

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

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

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

减振器与弹性元件承担着缓冲击和减振的任务,阻尼力过大,将使悬架弹性变坏,甚至使减振器连接件损坏。

因面要调节弹性元件和减振器这一矛盾。

(1)在压缩行程(车桥和车架相互靠近),减振器阻尼力较小,以便充分发挥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缓和冲击。

这时,弹性元件起主要作用。

(2)在悬架伸张行程中(车桥和车架相互远离),减振器阻尼力应大,迅速减振。

(3)当车桥(或车轮)与车桥间的相对速度过大时,要求减振器能自动加大液流量,使阻尼力始终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以避免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

在汽车悬架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筒式减振器,且在压缩和伸张行程中均能起减振作用叫双向作用式减振器,还有采用新式减振器,它包括充气式减振器和阻力可调式减振器。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工作原理说明。

在压缩行程时,指汽车车轮移近车身,减振器受压缩,此时减振器内活塞3向下移动。

活塞下腔室的容积减少,油压升高,油液流经流通阀8流到活塞上面的腔室(上腔)。

上腔被活塞杆1占去了一部分空间,因而上腔增加的容积小于下腔减小的容积,一部分油液于是就推开压缩阀6,流回贮油缸5。

这些阀对油的节约形成悬架受压缩运动的阻尼力。

减振器在伸张行程时,车轮相当于远离车身,减振器受拉伸。

这时减振器的活塞向上移动。

活塞上腔油压升高,流通阀8关闭,上腔内的油液推开伸张阀4流入下腔。

由于活塞杆的存在,自上腔流来的油液不足以充满下腔增加的容积,主使下腔产生一真空度,这时储油缸中的油液推开补偿阀7流进下腔进行补充。

由于这些阀的节流作用对悬架在伸张运动时起到阻尼作用。

图D-X5-8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示意图

1.活塞杆;2.工作缸筒;3.活塞;4.伸张阀;5.储油缸筒;6.压缩阀;7.补偿阀;8.流通阀;9.导向座;10.防尘罩;11.油封

由于伸张阀弹簧的刚度和预紧力设计的大于压缩阀,在同样压力作用下,伸张阀及相应的常通缝隙的通道载面积总和小于压缩阀及相应常通缝隙通道截面积总和。

这使得减振器的伸张行程产生的阻尼力大于压缩行程的阻尼力,达到迅速减振的要求。

图D-X5-9表示了奥迪100轿车前、后悬架减振器结构图。

其作用原理如前所述。

图D-X5-9

四、横向稳定器

现代轿车悬架很软,即固有频率很低,为提高悬架的侧倾角刚度,减小横向倾斜,常在悬架中添设横向稳定器(杆),保证良好操纵稳定性。

如图D-X5-10所示杆式横向稳定器。

1.支杆;2.套筒;3.杆;4.弹簧支座

图D-X5-10横向稳定器的安装

弹簧钢制成的横向稳定杆3呈扁平的U形,横向地安装在汽车前端或后端(也有轿车前后都装横向稳定器)。

杆3的中部的两端自由地支承在两个橡胶套筒内,套筒2固定于车架上。

横向稳定杆的两侧纵向部分的末端通过支杆1与悬架下摆臂上的弹簧支座4相连。

当两则悬架变形相同时,横向稳定器不起作用。

当两侧悬架变形不等时,车身相对路面横向倾斜时,车架一侧移近弹簧支座,稳定杆的同侧末端就随车架向上移动,而另一侧车架远离弹簧座,相应横向稳定杆的末端相对车架下移,横向稳定杆中部对于车架没有相对运动,而稳定杆两边的纵向部分向不同方向偏转,于是稳定杆被扭转。

弹性的稳定杆产生扭转内力矩就阻碍悬架弹簧的变形,减少了车身的横向倾斜和横向角振动。

五、非独立悬架

非独立悬架结构简单,被广泛用于小货车和客车的前后悬架。

有的轿车的后悬架也有采用非独立悬架。

1、钢板弹簧式非独立悬架

钢板弹簧被用做非独立悬架的弹性元件,由于它兼起导向机构的作用,使得悬架系统大为简化。

如图D-X5-11所示。

这种悬架广泛用于货车的前、后悬架中。

它中部用U型螺栓3将钢板弹簧固定在车桥上。

如图B-B所示,悬架前端为固定铰链,也叫死吊耳。

它由钢板弹簧销钉15将钢板弹簧前端卷耳部与钢板弹簧前支架1连接在一起,前端卷耳孔中为减少摩损装有衬套。

后端卷耳通过钢板弹簧吊耳销14与后端吊耳9与吊耳架相连,后端可以自由摆动,形成活动吊耳。

当车架受到冲击弹簧变形时两卷耳之间的距离有变化的可能。

图D-X5-11

1.钢板弹簧前支架;2.前钢板弹簧;3.U形螺栓;4.前板簧盖板;5.缓冲块;6.限位块;7.减振器上支架;8.减振器;9.吊耳;10.吊耳支架;11.中心螺栓;12.减振器下支架;13.减振器连接销;14.前板簧吊耳销;15.钢板弹簧销

为了提高汽车的平顺性,有些轻型货车采用主簧下加装副簧,实现渐变刚度钢板弹簧。

如图D-X5-12所示。

这是南京汽车工业公司引进的依维柯后悬架。

其主簧由厚度为9mm的4片(或3片)和副簧厚度为15mm的2片(或3片)组成几种车型渐变刚度钢板弹簧。

在小载荷状况时,仅主簧起作用,而当载荷增到一定值时,主簧与副簧接触,共同发挥作用,悬架刚度得到提高,弹簧特性变为非线性的,当副簧全部参加工作后,弹簧特性又变成线性的。

这类悬架特点是副簧逐渐随载荷增加而参加工作,因此悬架刚度的变化平稳,改善了汽车行驶平顺性能。

2、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

因为螺旋弹簧作为弹性元件,只能承受垂直载荷,所以其悬架系统要加设导向机构和减振器。

3、空气弹簧非独立悬架

汽车在行驶时由于载荷和路面的变化,要求悬架刚度随着变化。

当空车时车身被抬高,满载时车身则被压得很低,会出现撞击缓冲块的情况。

因而对于不同类型汽车提出不同的要求,矿山及大型客车要求其空车与满载时的车身高度变化不大;对于轿车要求在好路上降低车身高度,提高车速行驶;在坏路上提高车身,可以增大通过能力。

因而要求车身高度随使用要求可以调节。

空气弹簧非独立悬架可以满足要求。

如图D-X5-13所示。

囊式空气弹簧5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车架和车桥上。

经压气机1产生的压缩空气经油水分离器10和压力调节器9进入贮气筒8。

压力调节器可使贮气筒中的压缩空气保持一定压力。

储气罐8通过管路与2个空气弹簧相通。

储气罐和空气弹簧中的空气压力由车身高度调节阀3控制,空气弹簧只承受垂直载荷,因而必加设减振器,其纵向力和横向力及其力矩由悬架中的纵向推力杆和横向推力杆来传递。

图D-X5-13空气弹簧非独立悬架

1.压气机;2.7.空气滤清器;3.车身高度控制阀;4.控制杆;5.空气弹簧;6.储气罐;8.贮气筒;9.压力调节器;10.油水分离器

六、独立悬架

独立悬架的左右车轮不是用整体车桥相连接,而是通过悬架分别与车架(或车身)相连,每侧车轮可独立下下运动。

轿车和载重量1t以下的货车前悬架广为采用,轿车后悬架上采用也在增加。

越野车、矿用车和大客车的前轮也有一些采用独立悬架。

根据导向机构不同的结构特点,独立悬架可分为:

双横臂,单横臂,纵臂式,单斜臂,多杆式及滑柱(杆)连杆(摆臂)式等等。

按目前采用较多的有以下三种形式:

(1)双横臂式,

(2)滑柱连杆式,(3)斜置单臂式。

按弹性元件采用不同分为:

螺旋弹簧式,钢板弹簧式,扭杆弹簧式,气体弹簧式。

采用更多的是螺旋弹簧。

1、双横臂式(双叉式)独立悬架

如图D-X5-14所示为双横臂式独立悬架。

上下两摆臂不等长,选择长度比例合适,可使车轮和主销的角度及轮距变化不大。

这种独立悬架被广泛应用在轿车前轮上。

双横臂的臂有做成A字形或V字形,如图D-X5-15所示。

V形臂的上下2个V形摆臂以一定的距离,分别安装在车轮上,另一端安装在车架上。

不等臂双横臂上臂比下臂短。

当汽车车轮上下运动时,上臂比下臂运动弧度小。

这将使轮胎上部轻微地内外移动,而底部影响很小。

这种结构有利于减少轮胎磨损,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方向稳定性。

不等长双横臂式悬架

在不等长双横臂式独立悬架中,把上摆臂轴的前端适当向上倾斜布置,能使悬架具有抗制动点头能力,这种悬架横臂外端与转向节连接处,必须采用球铰。

2、滑柱摆臂式独立悬架(麦弗逊式或叫支柱式等)

这种悬架目前在轿车中采用很多。

如图D-X5-16所示。

滑柱摆臂式悬架将减振器作为引导车轮跳动的滑柱,螺旋弹簧与其装于一体。

这种悬架将双横臂上臂去掉并以橡胶做支承,允许滑柱上端作少许角位移。

内侧空间大,有利于发动机布置,并降低车子的重心。

车轮上下运动时,主销轴线的角度会有变化,这是因为减振器下端支点随横摆臂摆动。

以上问题可通过调整杆系设计布置合理得到解决。

一汽奥迪100型轿车前悬架。

筒式减振器装在滑柱桶内,滑柱桶与转向节刚性连接,螺旋弹簧安装在滑柱桶及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