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计算机平面设计1》网络课形考任务3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3320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计算机平面设计1》网络课形考任务3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计算机平面设计1》网络课形考任务3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计算机平面设计1》网络课形考任务3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计算机平面设计1》网络课形考任务3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计算机平面设计1》网络课形考任务3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计算机平面设计1》网络课形考任务3答案.docx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计算机平面设计1》网络课形考任务3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计算机平面设计1》网络课形考任务3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计算机平面设计1》网络课形考任务3答案.docx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计算机平面设计1》网络课形考任务3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计算机平面设计

(1)》网络课形考任务3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计算机平面设计

(1)》网络课形考任务3答案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任务(预备知识:

第四单元;

权重:

20%;

需辅导教师评分)

一、作品题(共2道试题,共100分。

题目11、作品题:

用Photoshop软件模拟场景实践(本题20分)

运用所学到的Photoshop软件知识,任选一张自己喜欢图片,同时需要利用所给广告栏的素材图,将图片制作成为放在广告栏中的平面广告效果,注意光影与透视效果。

要求:

1.用文字描述所有制作过程和步骤,存成Word文件上交;

2.保留Photoshop原始的层文件,无层文件的作业无效。

存成PSD文件格式上交;

3.注意所选图片内容健康向上,不得出现与国家政策和法律相冲突的内容。

4.另存一张jpg文件格式的作业上交,分辨率72dpi;

答:

制作过程和步骤如下:

用2张图片用斜切扭曲旋转等工具把图片放入进去就可以了特别说明:

这个压缩包只能复制到除电脑桌面和C盘之外的其它硬盘上才能正常解压。

这个压缩包里的答案包含二个文件(①广告牌.psd②广告牌.jpg),第一个文件是已通过Photoshop软件制作成的原始的层文件,制作成的文件已生成PSD文件格式,只需把第一个文件通过答题页面上的把第一个文件上传上去即可。

第二个文件是JPG图片格式,直接把第二个文件上传上去即可。

题目22、作品题:

用PhotoshopCS(或PhotoshopCS以上版本)软件修图(本题80分)

运用所学到的Photoshop软件知识:

(1)修复1张有噪点划痕的旧黑白照片

(2)修复1张有光线缺陷的“岛上的女孩”照片(3)去除图片中的水印(4)修正拍摄歪了的照片答:

制作过程和步骤如下:

1)修复照片用套索工具2)修复照片的曝光度用PS里面的曝光度和阴影高光用色阶等工具3)去除谁用用仿制图章工具4)修正照片用标尺旋转等工具就可以了特别说明:

这个压缩包只能复制到除电脑桌面和C盘之外的其它硬盘上才能正常解压。

这个压缩包里有4张已通过Photoshop软件分别制作成4张图片,只需把把这个压缩包通过答题页面上的上传上去即可。

题目1至题目2全部做完之后,点,点完成任务3,等待老师批阅。

完成本次任务即可得20分。

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名称乳酸菌发酵包谷渣辣椒的工艺研究学生姓名专业班级食品1001学号题目来源□教师科研□社会实践□实验室建设■其它题目类型□理论研究■应用研究□设计开发□其它选题背景及目的包谷渣辣椒是川东和重庆的一种传统地方特色食品,又叫醡广椒、辣椒粉子,在**叫做包谷酸,在四川、重庆东南部的**等地区、湖北鄂西地区的**等地区的居民大多喜好吃渣辣椒,是一种传统的发酵调味品。

随着调味品行业的迅速发展,已经有人于2002年在传统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制成了新型的辣椒调味品,但仍然存在着传统发酵制品生产时间久、生产周期延长、产量低且过程不可控等问题。

用具有诸多生理保健功能的乳酸菌发酵包谷渣辣椒,则可以在缩短生产周期、有效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控制产品品质方面有所突破,满足生产及消费需要。

现在的渣辣椒生产大都采用传统工艺,生产效率低,不适合工业化生产,毕业论文“乳酸菌发酵包谷渣辣椒的工艺研究”应用乳酸菌发酵来改善包谷渣辣椒的生产工艺,以期在缩短加工时间的同时提高其品质,实现传统食品的现代化,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菌是一种益生菌,对人体的健康会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工作任务及要求工作任务:

1、文献资料查阅主要了解国内外本课题研究状况,收集相关的参考资料、文献,查阅相关的中外文献资料至少15篇以上,设计本课题的研究试验体系,根据论文内容和要求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开题报告。

2、实验或设计实验简要方案1)乳酸菌的活化及培养等。

2)优化乳酸菌发酵的工艺参数,进行单因素实验研究乳酸菌的混菌比、接种量、水分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等工艺参数,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设计并进行实验,找出最佳工艺参数。

要求:

1、提交所有实验数据及原始记录,提交实验报告,按前述毕业论文的内容和方案完成全部毕业设计。

2、按照西南科技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要求规范撰写论文,论文字数上要达到15000字以上,格式也要符合要求,论文内容充实、有阶段性成果,方案选择、论证、设计、计算正确;如实反映论**果,有实验数据,又有理论分析;外文摘要符合要求,语句通顺,符合逻辑,思路清晰,图表清晰,并且按相关规定打印。

3、将一篇完整的与论文有关的外文原文翻译成中文。

时间安排2013年12月-2014年1月:

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准备试验工作。

2014年1月-2014年4月:

实验室进行实验,并作好各种数据的原始记录。

2014年5月-2014年6月:

整理实验资料、数据,翻译文献,撰写论文,准备答辩。

以上内容由指导教师填写指导教师签字教师姓名:

年月日学院审核审核意见:

组长签字:

年月日学生接受任务签字接受任务时间:

年月日学生签名:

本文来自

 

4台300MW发电厂电气部分(附继电保护)设计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内容4台300MW发电厂电气部分(附继电保护)设计1、装机容量:

装机4台,总容量为1200MW(详细参数查阅电力工程设计手册)。

2、机组年利用小时。

3、气象条件:

发电厂所在地最高气温+40℃,年平均气温+8℃,气象条件一般无特殊要求(台风、地震、海拔等)。

4、厂用电率:

按10%考虑。

5、电力负荷及与系统连接情况:

220KV电压级,架空线路4回与系统相连。

其中线路长度分别为2×200KM;2×150KM。

当取基准容量为100MVA时,系统归算到220KV母线上电抗为0.267。

设计基本要求1、确定发电厂电气主接线的最佳方案(包括主变压器型式、容量的选择);2、计算短路电流;3、确定发电厂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配置;4、电气设备的选择;5、继电保护的配置方案;6、部分保护整定计算;7、绘制有关图纸(主接线图,原理接线图,保护配置图);8、编写设计文献;9、翻译3000字左右的专业外文资料。

主要参考文献1、电力工程设计手册1、2册;2、电力工程设备手册上、下册;3、电力工程概算手册;4、发电厂有关设计规程。

阶段计划安排日期内容完成情况第一周接受设计任务书,查阅有关资料。

完成开题报告;翻译3000字左右外文资料指导教师:

第二周确定发电厂电气主接线的最佳方案;发电机和主变型式的选择指导教师:

第三周计算短路电流指导教师:

第四周确定电流、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配置方案指导教师:

第五周电气设备的选择。

指导教师:

第六周300MW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整定计算指导教师:

第七周绘制有关图纸指导教师:

第八周教师评阅指导教师:

第九周答辩指导教师:

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任务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任务书

适用专业:

通信、测控

教学周数:

1.5周

学分:

1.5学分

1、课程设计目的

1、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中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熟悉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可以进行数字图像的应用处理的开发设计。

2、课程设计选题

每生可任选其中之一或者可从网络、书籍、文献中广泛查阅并选择合适题目。

2.1【课程设计选题一】图像滤波研究

自选黑白图像,用加噪声的方法获得有噪图像。

整个设计要完成的基本功能大致如下:

1、用图像平均的方法消除噪声并计算信噪比的改善。

(参考P.68)

2、用平滑滤波方法消除噪声并计算信噪比的改善(参考P.71)。

3、用中值滤波方法消除噪声并计算信噪比的改善(参考P.73)。

4、用理想低通滤波方法消除噪声并计算信噪比的改善(参考P.78)。

5、用巴特沃斯低通滤波方法消除噪声并计算信噪比的改善(参考P.80)。

更换不同特性的图像和噪声重复以上滤波方法,观察并分析这些算法的应用场合。

2.2【课程设计选题二】图像恢复研究整个设计要完成的基本功能大致如下:

1、自选黑白图像,并参考P.96获得失真图像。

2、对失真图像进行FFT,并从频谱上研究如何获得失真参数。

3、用获得的参数对失真图像加以恢复(参考P.99)。

编制程序并调试。

(最好能通过程序自动从频谱中获取失真参数)。

2.3【课程设计选题三】熵编码研究自选黑白图像。

整个设计要完成的基本功能大致如下:

1、编程实现Huffman编码并计算平均码长。

(参考P.144)

2、编程实现算术编码并计算平均码长。

(参考P.149)

3、给定不同统计特性的图像重复以上编码,并加以分析。

2.4【课程设计选题四】DCT变换编码研究自选黑白图像。

1、编程实现DCT编码。

(参考P.179)

2、编程实现DCT解码。

(参考P.181)

3、观察不同压缩比下的解码图像质量。

2.5【课程设计选题五】矢量编码研究自选黑白图像。

1、编程实现LBG码书训练。

(参考P.183)

2、编程实现矢量编码。

(参考P.186)

3、编程实现矢量解码。

(参考P.187)改变码书尺寸观察效果。

2.6【课程设计选题六】图像分割研究自选黑白图像。

1、编程实现分水岭算法的图像分割。

(参考P.247)

2、编程实现区域分裂合并法。

(参考P.255)比较不同图像的分割效果。

3、课程设计方案制定

1、程序运行环境是Windows平台。

2、开发工具选用matlab作为编程开发工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可降低编程难度。

3、以组件化的思想构建整个软件系统。

具体的功能模块根据选定的不同题目做合理的划分。

4、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

1、选题与搜集资料:

选择课题,进行系统调查,搜集资料。

2、分析与设计:

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功能分析,并对系统功能与模块划分等设计。

3、程序设计:

运用掌握的语言,编写程序,实现所设计的功能。

4、调试与测试:

自行调试程序,同学之间交叉测试程序,并记录测试情况。

5、验收与评分:

指导教师对每个成员开发的程序进行综合验收,结合设计报告,根据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方法,评出成绩。

5、要求

5.1总体要求

1、要充分认识课程设计对培养自己的重要性,认真做好设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尤其是对编程软件的使用有基本的认识。

2、既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结合课题,独立思考,努力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3、独立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他人内容,否则成绩以不及格计。

4、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严肃、严密、严谨的科学态度,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课程设计。

5.2实施要求

1、理解各种图像处理方法确切意义。

2、独立进行方案的制定,系统结构设计要合理。

3、在程序开发时,则必须清楚主要实现函数的目的和作用,需要在程序书写时说明做适当的注释。

如果使用matlab来进行开发,要理解每个函数的具体意义和适用范围,在写课设报告时,必须要将主要函数的功能和参数做详细的说明。

4、通过多幅不同形式的图像来检测该系统的稳定性和正确性。

5.3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及要求

在完成课题验收后,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一份,报告的内容和要求如下:

课程设计必须使用规定的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本书写,并且要使用钢笔或用中性水笔,不能使用圆珠笔。

5.3.1报告的格式内容如下:

1、目的与要求

这部分主要说明本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和要求;

2、设计的内容

根据指导书的讲述,介绍系统中所设计的主要功能和原理方法;

3、总体方案设计

根据课程设计的具体情况,描述系统的具体构架,包括:

功能模块的划分、系统运行的环境、选用的工具及主要实现功能的原理。

4、各个功能模块的主要实现程序

主要的功能实现和函数要进行详细的说明,包括其用法,使用范围,及参数等。

5、测试和调试

按课程设计要求,选用多幅图像对程序进行测试,并提供系统的主要功能实现的效果图。

并对调试中发现的问题做说明。

6、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

主要说明设计中学到的东西和取得的经验总结,心得体会。

7、参考文献

写出具体的主要参考文献,标明其作者、出处、年代、若是期刊文章,还需要给出期刊名。

网络的文章要给出网址。

5.3.2报告要求

1、必须按照以上格式书写报告。

2、必须对课程设计总体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3、详细说明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对用到的主要函数及参数要做具体的说明,同时要有必要的实现流程图。

4、程序代码后必须贴上主要步骤实现的效果图。

6、课程设计的质量标准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

对学生单独进行验收和答辩,学生必须演示程序,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根据验收答辩的情况和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质量综合给出成绩。

课程设计成绩考核采用: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分制,评分标准如:

优秀:

格式完整;课设总体方案正确、详细,系统中完成了所要求的所有功能;有实现功能的必要流程图。

设计说明书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理论分析正确、书写工整。

回答问题快速准确。

对善于独立思考设计中有所创新的学生优先考虑。

良好:

格式完整;设计方案合理,制作规范,系统基本满足要求;有实现功能的必要流程图。

设计说明书层次比较清楚;回答问题准确;书写工整。

中:

格式正确,设计方案基本正确,完成功能基本符合要求,设计说明书仅存在少量的问题(如:

方案分析有少量错误、条理不十分清晰、流程图、书写不大规范等)。

能够正确回答问题。

及格:

设计方案基本正确,实现了主要的功能,有小部分功能尚未实现,设计说明书存在一些问题。

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不及格:

设计方案不合理,没有实现出系统功能,概念不清,层次混乱,书写极不认真,

或者根本不交课程设计程序和报告的。

另外,对于请人代做,完全照抄他人课题。

请人代写抄袭他人说明书,严重违反纪律者以不及格论处。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DigitalImageProcessing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

电类、计算机类

学时数:

40

学分数:

2执笔者:

何家峰

编写日期:

2005年8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电类、计算机类的一门技术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

使学生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发展方向和应用情况。

学习完本课程并结合相应的实验,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①掌握常用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包括图像增强方法、频域处理方法、图像分割方法、图像特征描述方法和数学形态学方法等;②能较为熟练地用Matlab或VC++语言编写常用的数字图像处理算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一般概念。

重点是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图像工程的三个层次及其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并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和发展动向。

本章知识点为:

图像、数字图像、数字图像处理的定义;数字图像处理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图像工程与相关学科;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第二章数字图像处理基础(2学时)

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一些基础知识。

重点是采样和量化的概念、BMP图像文件格式、RGB颜色模型和HIS颜色模型,理解RGB颜色模型和HIS颜色模型的色度学基础和适用范围。

本章知识点为:

图象数字化技术;数字图像类型;图象文件格式;色度学基础与颜色模型。

第三章图像增强(10学时)学习多种图像增强方法。

重点是掌握直方图均衡化方法、空域图象平滑与锐化方法。

为使学生更深刻理解直方图拉伸和直方图均衡化的原理,应把相应的数学推导讲解透彻。

本章知识点为:

直方图的拉伸和均衡化;灰度线性变换和非线性变换;图像噪声分类与特点;模板操作、邻域平均、中值滤波和其他去噪技术;图像锐化:

微分法、拉普拉斯变换和高通滤波;图像的伪彩色处理。

本章安排实验:

图像增强实验。

第四章图像分割(8学时)

掌握图像分割方法、边缘检测方法、轮廓跟踪、图像匹配、投影法、差影法等的基本原理。

轮廓跟踪是本章的难点内容,应结合具体的阈值化图像矩阵进行讲解。

本章知识点为:

区域分割:

阈值分割、区域生长、区域聚合;边缘检测:

微分运算、LOG算子;轮廓

1跟踪与提取;图像匹配:

莫把面匹配、直方图匹配、形状匹配;投影法与差影法。

本章实验安排:

图像分割实验。

第五章图像的几何变换(4学时)掌握几何变换的数学基础,以及几种常见的几何变换方法,包括平移变换、比例变换、旋转变换、镜像变换、复合变换和透视变换。

其中,几何变换的数学基础和比例变换可以作为本章的重点内容。

本章知识点为:

齐次坐标与二维图像几何变换矩阵;图像比例缩放变换;图像平移变换;图像镜像变换;图像旋转变换;图像复合变换;透视变换。

自学内容:

透视变换可以安排学生自学。

第六章频域处理(2学时)

掌握可分离变换原理,重点掌握傅立叶变换和余弦变换的原理和应用。

本章知识点:

傅立叶变换;可分离变换;离散余弦变换;WHT变换。

傅立叶变换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已经学过,这里只是由一维变换扩展为二维变换,可以不讲。

自学内容:

小波变换及其他可分离变换作为学生自学了解内容。

第七章数学形态学处理(4学时)掌握二值形态学和灰度形态学的几种基本操作,了解形态学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本章知识点:

数学形态学的基本概念与术语;二值形态学:

腐蚀、膨胀、开闭运算、击中/击不中变换;灰度形态学:

灰度腐蚀、灰度膨胀、灰度开闭运算;形态学的应用:

形态学滤波、骨架抽取。

第八章图像特征(8学时)掌握图像的几何特征、形状特征、纹理特征、中轴变换与骨架提取、曲线与表面的拟合以及其他特征。

其中,不变矩、几种纹理描述、四叉树应作为重点内容讲解。

本章知识点:

图象的几何特征:

位置与方向、周长、面积、长轴和短轴;形状特征:

矩形度、圆形度、球状性、不变矩、偏心率、形状描述子;纹理分析:

统计法、空间自相关纹理测度、联合概率矩阵法、纹理的句法结构分析法;中轴变换与骨架提取;曲线与表面的拟合;其他特征或描述:

标记、欧拉数、四叉树。

本章实验安排:

图象特征提取与识别。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电类、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程,实践性较强。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讲授,结合课后自学、实验、习题等教学形式。

(一)课堂讲授

本课程在讲解上着重数学公式物理含义的阐述,对于难点内容,可以结合一个人为构造的图像矩阵来解释。

力求做到重点突出,由浅入深,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应用方面,主要结合自己和他人的研究成果,介绍一些图像处理方法的应用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

2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后自学

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安排部分内容,课后学生自学。

(三)习题课

安排2学时习题课(已包括在前述学时分配中),讲解综合性例题及布置作业中的共性错误。

(四)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以编程题目为主,平均每章1~3道题,以加深对所学基本图像处理方法和算法的理解,加强Matlab或VC编程能力。

(五)实验

结合本课程的内容开设3个的相应实验。

教学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为主,以巩固课堂所学图像处理技术,培养科学实验研究能力。

(六)考试

本课程采用闭卷或开卷形式考试,试题题型可采用填空、判断、简答、程序设计等。

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及综合应用情况。

总评成绩:

课外作业、平时考勤、实验占30%;期末考试占70%。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何东健主编,《数字图像处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3[2]章毓晋编著,《图像处理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5[3]朱秀昌编著,《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5[4]M.Petrou,P.Bosdogianni,《数字图像处理疑难解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

《医学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医学数字图像处理

英文名称:

MedicalDigitalImageProcessing课程类型:

专业课

总学时:

54(理论学时:

27实验学时:

27)适用对象: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简介:

本课程介绍了有关医学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概念、方法,并结合先修课程的基础理论,来详细阐述部分目前最常用的医学图像处理算法,强调医学图像处理的目的性,特别注重图像处理结果的应用、解释和算法的物理含义。

在此基础上,结合图像的计算机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处理一些实际的医学图像。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性质:

医学数字图像处理是卫生信息管理(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

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医学图像处理的基础理论,掌握现代医学数字图像处理的内容、模式和发展趋势,更要使同学们对数字图像处理理论在医学图像分析中的应用与发展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提高其计算机图像处理的编程、动手能力。

任务:

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医学数字图像处理的技术技能,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建立健全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重要的常规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数字图像处理在医学图像分析中的特殊之处与发展概况,其中注重引导图像处理总体流程思路及结构框架的掌握。

2、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逐渐形成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3、能较熟练的运用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对基本算法进行代码实现,以加深对课程中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数字图像处理概述

【了解】DIP的发展及应用实例;DIP的基本步骤及内容(课程结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简介;医学图像发展概况;

【掌握】图像的描述方法;数字图像处理(DIP)的基本概念。

(二)医学影像的数字化及图像的运算【了解】图像的数字化;图像的几何运算。

【掌握】医学数字影像的获取途径;数字图像的矩阵表示;图像直方图;图像点运算、代数

1运算。

(三)医学影像图像增强处理

【了解】图像的频域增强;傅里叶变换;卷积;Z变换。

【熟悉】频域滤波过程;空域滤波与频域滤波的对应关系。

【掌握】医学图像直方图均衡;医学图像的空域滤波模板设计;平滑空间滤波器;锐化空间滤波器。

(四)医学影像图像的成像与重建

【了解】X-CT影像重建基本流程与算法;MRI图像的重建。

【掌握】X-CT影像成像原理;MRI图像成像原理。

(五)医学影像图像分割

【了解】医学影像图像分割方法的分类。

【掌握】基于统计的图像分割;基于区域的图像分割;基于边缘的医学图像分割。

(六)医学影像图像描述

【了解】医学影像图像的形状特征描述;医学影像图像的纹理特征描述。

【熟悉】图像形状描述子;图像纹理描述子;图像骨架的抽取;灰度图像的形态学滤波。

(七)医学影像图像的配准

【了解】图像配准的概念,图像相似度测度。

【熟悉】基于图像灰度的图像配准方法;基于特征点的配准方法;基于边缘的图像配准方法。

(八)医学图像模式识别

【了解】图像特征的选择、提取;基于统计的模式识别方法;基于结构的模式识别方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方法。

(九)专题:

医学图像存储通信系统标准:

DICOM3.0【了解】医学图像存储与通信系统;DICOM3.0标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内容

(一)数字图像处理概述

(二)医学影像的数字化及图像的运算

(三)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