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电大本科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培训课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3110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z电大本科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培训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z电大本科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培训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z电大本科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培训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z电大本科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培训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z电大本科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培训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z电大本科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培训课件.docx

《z电大本科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培训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电大本科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培训课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z电大本科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培训课件.docx

z电大本科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培训课件

电大2011文本科专业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参考答案

(第1—3章)

1.正后象和负后象

答:

当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时,叫正后像;当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相反时,叫负后像。

2.韦伯定律

答:

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刺激量之间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称作韦伯定律。

3.知觉

答:

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4.感觉适应

答:

指在同一感觉器官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连续作用,导致对刺激感受性的变化。

5.单眼线索

答:

人即使只使用一只眼睛,也能感受到尝试线索,这样的线索叫做单眼线索。

6.催眠

答:

广义上讲,催眠是一些暗示有特殊反应能力的人在知觉、记忆、动机和自我控制感方面发生的一种觉知状态;狭义上讲,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7.意识

答:

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8.注意

答: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举例说明心理学的功能。

答:

(1)认识内外世界。

(2)调控行为。

(3)预测未来。

(4)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

2.列举几种主要的意识状态。

答:

(1)睡眠。

(2)梦。

(3)催眠。

(4)白日梦。

3.简述四种注意的品质及特征。

答:

(1)注意的广度。

也称注意的范围,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

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所能持续的时间。

(3)注意的分配。

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

(4)注意的转移。

指根据新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4.举例说明注意的几种类型及其特征。

答:

(1)不随意注意,又称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随意注意,又称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3)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既有自觉目的、明确的目的,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结合精神分析理论解释梦境的产生原因。

答:

梦是睡眠期间某一阶段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心理活动。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梦是压抑的无意识的一种表现方式,它们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冲动和愿望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异化形式。

因为在清醒状态下,意识的大门是紧紧封锁的,只有在睡眠的时候,意识的警惕稍有放松,这些无意识的冲动和欲望才能趁机在梦中改头换面地表达自己。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心理学各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答:

(1)构造心理学。

是心理学的第一个学派,代表人物有冯特及其学生铁钦纳。

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的科学。

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情感三个基本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这三种元素构成。

心理学的任务是用实验内省法分析出意识过程的基本元素,发现这些元素构成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其理论被称为心理化学。

铁钦纳继承并发展了冯特的理论,认为心理学与化学具有相似之处,心理学的主要工作是将意识分析成若干基本元素,然后研究整合了的要素。

(2)机能心理学。

代表人物主要有詹姆士。

他认为意识不只是一种静态的结构,而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动态过程,并将这种动态过程称为“意识流”。

他认为心理的研究工作不应局限于实验室中,应该研究人们是如何适应环境要求而调整行为的,这一思想使心理学走上了应用心理学研究的道路。

(3)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魏特墨、考夫卡和苛勒。

格式塔的含义是整体,又称为完形。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心理或意识并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人的心理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4)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是华生。

行为主义学派以刺激—反应之间的关系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认为在刺激影响有机体的情况下,只有作为反应活动的外部行为是可观察的,心理学应该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直接的观察和测量是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强调人的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生活环境中习得的。

(5)精神分析心理学。

代表人物主要有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了潜意识的概念,用潜意识、本能来解释人行为的内在动力,并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他认为梦是潜意识活动的表现;提出处于潜意识水平的个人心理冲突,是发生心理障碍的原因,过分强调人的性本能在潜意识中的作用,认为人在性方面的压抑是多种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6)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

人本主义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强调人的独特性和自主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潜能,要使个人才能得以发挥而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要想充分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考虑到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

(7)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主要有米勒、西蒙、布鲁纳等。

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一种信息加工者,认为心理学不只是研究行为,也要研究作为行为基础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内部认知过程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2.举例说明知觉的心理特征。

答:

知觉是一个有组织、有规律的过程,有两个重要的心理物理:

知觉的组织性和恒常性。

第一,心理的组织性。

把感觉信息组织到一起从而产生连续的知觉过程总称为知觉组织性。

知觉组织性具有以下特点:

(1)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征,叫知觉的整体性。

(2)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并不是对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刺激都发生反应,而只是选择其中少数刺激作为知觉的对象,把其他刺激作为知觉的背景。

人的这种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并作进一步加工的特性叫做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理解性。

人们在知觉时总是根据以前获得的知识经验,对知觉的对象进行加工处理并以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从而标志出知学对象的特性,这称为知觉的理解性。

第二,知觉的恒常性。

在知觉条件发生一定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能够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叫做知觉的恒常性。

电大2011本科专业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4参考答案

(第10、第11和第14章)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24分)

1.主我与客我

答: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自我由主我和客我两部分组成。

主我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和体验者,客我是被主我觉察和体验的对象。

2.刻板印象

答:

刻板印象就是对某一社会群体的一个概括,认为这个群体中的人都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无礼成员之间实际存在的差异。

3.归因

答:

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并对这种行为的原因进行解释和推测。

4.登门槛效应与留面子效应

答:

让别人接受自己要求的一个方法,是想办法先让对方接受一个小的要求。

当对方接受了小要求后,他接受大要求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这叫做“登门槛效应”。

留面子效应是与之相反的一种方法,即先向对方提出一个比较极端的要求,被拒绝之后再提出一个较小的较温和的要求,这时小的要求往往会实现。

5.群体极化

答:

群体极化是指通过群体讨论使得成员的决策倾向于极端的现象。

6.社会惰化

答:

群体完成任务时,个体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少的现象叫做社会惰化。

7.印刻

答:

奥地利动物学家劳伦兹在对幼小动物的依恋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刚刚会走的幼小动物倾向于追随它在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客体并很快与之建立很难改变的依变关系,这种现象,劳伦兹称为“印刻”。

印刻是在动物个体生命的一个特定时期,由于遇到某一特定刺激而建立的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

印刻的时期叫关键期,也即临界期。

8.依恋

答:

依恋是儿童期与父母或其主要看护人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强烈而持久的社会—情感关系。

是儿童早期生活中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个体社会化的开端和组成部分。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

1.什么是自我?

自我的构成成分有哪些?

答:

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对自己所有身心状况的认识,包括生理状况、社会地位、动机、情绪状态、能力以及其他许多方面。

心理学家对自我的结构从不同角度进行描述和划分。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自我由主我和客我两部分组成。

威利提出自我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个人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认识;一种是社会自我概念,是个体认为别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1902年心理学家库利提出了“镜中自我”概念。

库利指出别人的态度就如同是反射自己人格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能了解自己。

镜中自我有三个主要元素,一是关于他人眼中的自己是怎样的,二是骄傲和耻辱相连的自我感觉,三是他人的特点与地位。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根据发展的观点将自我分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理想自我是指向未来的,即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具备何种人格。

现实自我是指自己目前的状况,现在已经具备的人格特征。

2.简述有关社会认知归因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答:

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并对这种行为的原因进行解释和推测。

主要的社会认知归因理论有:

(1)内外归因理论。

代表人物是海德。

海德认为对行为的归因可以大致分为两类:

一是情境归因(外在归因),即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外界力量。

二是个人倾向归因(内在归因),即判断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个体本身的特质。

任何行为都是内外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某一特定的时刻,总有其中的一种原因起主要作用。

(2)三度理论。

代表人物是凯利。

三度理论是对海德归因理论的扩充和发展。

凯利认为人们在归因的时候通常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因素:

客观刺激物,行动者,情境条件。

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归因框架,因此称之为三度理论。

该理念将外部归因进一步区分为刺激物和情境,使得归因更明确。

(3)成败归因理论。

代表人物是韦纳。

他认为,对于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可能有很多种,但都可以把它们归为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四个范畴中。

韦纳认为对于成功和失败的不同归因会影响到人们以后的行为,这使得归因理论能够应用于实际。

韦纳认为,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度是一个人评价工作成败的主要因素。

成败归因理论推崇自我努力,强调努力会给人带来自信。

3.简述归因偏差和种类。

答:

归因偏差是不恰当的归因,会对人们今后的行为产生负面的影响。

归因偏差的种类主要有:

(1)基本归因错误。

当们解释他人行为时,会较少考虑情境作用,而高估个人品质的作用,这被称为基本归因错误,也就是说更多地把他人的行为解释为内部原因。

(2)行动者—观察者效应。

人们在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着眼点是不同的。

行动者经常把自己成功的情境归因于内部,而把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外部;而观察者会把他人成功的情境归因于外部,把失败的情境归因于他本人,这被称为行动者—观察者效应。

(3)自我服务的偏差。

人们总是倾向于将肯定的结果归因于内部,而将否定的结果归因于外部,这被称为自我服务偏见。

4.简述侵犯行为的挫折—侵犯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答:

侵犯行为是指违反社会规范、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

挫折—侵犯理论认为挫折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

但这个侵犯行为不一定直接指向挫折源,而是指向替代品。

并不是所有的挫折都会引起侵犯,很多人受到挫折后只是一个人难过或找人诉苦。

另有研究者认为挫折只是产生愤怒,是侵犯行为的预备状态。

只有环境中出现“侵犯线索”时,侵犯行为才会发生。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侵犯行为是通过后天习得的。

强化和观察是习得侵犯行为的途径。

5.简要分析群体极化的产生原因。

答:

群体极化发生的原因主要有:

责任分散、社会比较、说服性辩论、文化价值观。

6.简要分析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发生的原因。

答:

与他人在一起工作能够促进个人活动的效率,便是社会助长的作用。

但有时会出现社会干扰。

为什么有的时候他人在场引起的是社会助长,有的时候却是社会干扰呢?

扎琼克提出的社会驱动理论很好地解决了社会助长作用之谜。

理论指出,他人在场能够增加个体的唤起水平,而唤起能够增强个体做出“优势反应”的可能性。

而优势反应有时是正确的,有时是错误的。

他人在场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唤起,是因为人们认为在场子的其他人会对自己做出评价。

关于社会惰化产生的原因,一种解释是个体认为他们对群体的贡献无法被识别,他们的成绩不会受到单独就评价。

7.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各有什么主要特征?

答:

杰将儿童从出生后到15岁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有序但不连续的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左右):

在此阶段的初期即新生儿时期,婴儿所能做的只是为数不多的反射性动作。

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是婴儿理解了客体恒常性。

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感觉运动接触,即通过他加以客体的行动和这些行动所产生的结果来认识世界。

也就是说婴儿仅靠感觉和知觉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

这一阶段的婴儿形成了动作格式的认知结构。

前运算阶段(2——7岁)与感知运动阶段相比,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智慧在质方面有了新的飞跃。

儿童频繁地借助表象符号(语言符号与象征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重视外部活动,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格式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故这一阶段又称为表象思维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表现出中心化的特征。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以儿童出现了内化了的、可逆的、有守恒前提的、有逻辑结构的动作为标志,儿童智力进入运算阶段,能利用具体的事物、物体或过程来进行思维或运算。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而当儿童智力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思维不必从具体事物和过程开始,可以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想象和思维,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

8.同伴交往有何特点?

答:

同伴交往形成的同伴关系是比亲子关系更加平等的、互惠的新型人际关系,为儿童社会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广阔的舞台。

同伴关系是儿童获得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为儿童提供了大量的知识。

在与同伴的共同活动和相互协作中,培养了儿童社会责任感。

同伴关系满足了儿童的集体归属感,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自我意识。

同伴关系的最高形式是友谊,是儿童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对儿童的社会能力、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论述题(共28分)

1.奥尔波特关于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联系实际谈谈该如何实现自我完善。

(8分)

答:

奥尔波特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不断发展的,主要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阶段。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是个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婴儿从出生到三岁基本上是一种以躯体存在为基础的生理自我。

从三岁到青春期以前,自我意识主要是指社会自我。

这段时期个体会接受大量的社会文化的影响,所以又称为客观化时候。

从青春期到成年是自我意识走向成熟,形成心理自我的阶段。

个人把外界的价值观、态度、观念等内化,形成自己主观的态度、兴趣和个人的价值观。

这段时候又称为主观化时期。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延伸自我、创造自我是自我完善的四部曲。

认识自我:

自我的协调与不协调是心理健康的关键。

正确和谐的自我认知有四种方法:

一是与别人的比较中了解自己;二是从别人的态度中了解自己;三是借助社会评价或个人成就了解自己;四是在与过去自己的比较中了解自己。

悦纳自我。

悦纳自己可以从三点入手:

一是要客观地分析不足,以正确态度接纳自己的不足;三是要以平和之心对待自己;三是要保持乐观心态,即使面临挫折也不自弃。

延伸自我:

延伸自我是指一个健康的人应该具有博爱之心,要做到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加强与他人交流,接近他人,走入社会。

创造自我:

创造的本质是变革,创造自我就是改善自己,塑造自己,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要不断地更新与创造自我,需要建立获取成功的信念,建立适当的抱负水平,并不断地变革对自我的期望。

2.试述“从众”的概念和理论,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并加以分析。

(10)

答:

从众是指人们由于受到群体的影响,把自己的观念或行为朝着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改变。

阿希的群体压力实验研究告诉人们,即使在别人的意见与自己意见相矛盾时,人们也常常顺从多数人的意见。

人们的顺从并不意味着认为自己本来的意见是错误的,而大多数人是对的。

他们只是在需要公开发表自己意见的时候,顺从多数人的看法。

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之后,中国很多地方发生抢购食盐现象,这便是从众行为。

人们为什么要从众呢?

目的有二:

一是希望正确;二是希望被人喜爱。

其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信息影响。

从众行为的一个原因是他人的行为往往能够提供有用的信息,人们希望从这些有用的信息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为。

信息影响是否会引起从众行为由两个因素决定:

一是被跟从的人是否掌握正确的信息。

二是自己独立判断的信心。

第二,规范影响。

遵守规范,才会被人接纳,被人喜爱。

一般人都不喜欢违背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方式,因为与大多数人对抗会招致排斥、厌恶,以致最终被别人抛弃。

而这对于作为社会动物的人来说,是很痛苦的。

生活中的从众现象比比皆是,很正常。

任何人都可能无法避免产生从众。

电大2011春汉文本科专业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3参考答案

(第7—9章)

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25分)

1.自我实现需要

答:

自我实现需要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人有发挥自己能力与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的需要。

2.成就动机

答:

成就动机是指对自认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是个体克服困难、力求成功的内部动力。

3.权力动机

答:

就是对权力的欲求,是一种强烈地影响别人或支配别人的欲望。

4.亲和动机

答:

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一种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爱情、支持、合作与赞赏。

5.智力G因素与S因素

答: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根据人们完成智力作业时成绩的相关程度,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

一种是普通能力或普遍因素,简称G因素,它是人的基本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

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它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的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

许多特殊因素与某种普遍因素结合在一起,就组成人的智力。

6.情境智力

答:

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统称为情境智力。

7.智商

答:

智商也叫智力商数,常用IQ表示,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的分数,它代表了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关系。

8.人格

答:

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所显示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9.认知风格

答:

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10.气质与性格

答: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显示在他的行为举止中,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上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

马斯洛的动机需要层次论认为动机归纳为五大类,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最原始的本能需要。

安全的需要是生理需要的延伸,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产生安全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感情与归属上的需要,体现了人有明确的社会需要和人际关系需要。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两种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人有发挥自己能力与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的需要。

2.什么是动机?

动机和需要、诱因是怎样的关系?

答: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需要是引发动机的内在条件,诱因是引发动机的外在条件。

3.动机强度越大,行为效果越好吗?

用耶克斯——多的森定律来说明。

答: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强度和任务表现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倒U曲线的关系,也称为耶克斯—多德森法则。

动机的强度需要有一个适宜的水平,动机过强或者过弱都不利于高效率地完成任务。

一般来说,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中等强度的动机最利于任务表现。

而当任务非常难时,动机水平低一些会更有利于行为表现。

4.简述有关能力或智力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答:

(1)独立因素说。

代表人物桑代克,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不同能力和不同因素是彼此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独立的发展。

(2)二因素说。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

一种是普通能力或普遍因素,简称G因素。

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

(3)智力多元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认为智力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

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5.使用智力测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在使用智力测验时,应该意识到智力测验可能存在的局限性,避免对测验结果的滥用。

(1)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给一个儿童贴上标签,这个标签半将跟随他终身,而实际上人的智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2)使用那种只给出单一智商值的测量可能不太恰当,因为人的智力有多种成分,单一的智商值不能分别表明一个人许多方面的能力。

(3)有些智力测验有很大的文化偏见,如一些题目可能更有利于城市的孩子而不利于农村的孩子。

(3)许多因素会影响智力测验的结果,如健康状况、环境氛围、心理状态等。

6.如何理解能力的个体差异。

答:

能力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即在智力发展水平上,不同的个体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并不相同。

(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人的能力发展过程有不同形态有人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能力表现早晚差异有三种模式,一是稳定发展,是大多数人的发展模式,二是早慧,年龄很小时就表现出才华,三是大器晚成。

(3)能力结构的差异,每个人智力的结构总是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区别。

(4)能力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些特殊能力方面。

能力的个体差异是由遗传因素、环境与教育、自身努力等先天与后天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7.简述人格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答:

人格是个体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所显示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的基本特征主要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8.简述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的成分及其作用。

答: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它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万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9.简述有关人格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答:

(1)人格特质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

奥尔波特把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

共同物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个人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卡特尔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

这五种人格特质表现为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

(2)人格类型说。

代表人物为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

类型模式主要是用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之间的心理差异,他把类型概括为三种模式:

单一型式;对立型模式;多元型模式。

(3)人格维度说。

人格维度是将人格特征差异放在一个连续变量上进行描述的方法。

艾森克是人格维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两个基本的人格维度,即外倾—内倾、情绪稳定性。

两个维度构成四各人格类型:

偏于内倾又情绪稳定的黏液质;偏于外倾又情绪不稳定的胆汁质;偏于内倾而情绪不稳定的抑郁质;偏于外倾而情绪稳定的多血质。

10.人格测量的方法有哪些?

各有哪些特点与不足?

答:

(1)测验法。

是在标准化的技术条件下,对受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进行探察和鉴别的方法。

其优点是题目数固定,题目内容具体而清楚,施测简单,记分方便。

缺点是因编制时缺乏客观指标,不容易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