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物理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2875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学业水平物理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学业水平物理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学业水平物理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学业水平物理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学业水平物理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学业水平物理模拟试题.docx

《高中学业水平物理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学业水平物理模拟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学业水平物理模拟试题.docx

高中学业水平物理模拟试题

2019年高中学业水平物理模拟试题

1.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正确的是(  )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释放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2.某同学从楼顶让一石块自由下落,测得石块到达地面的时间是2s,则楼房的高度为(g=10m/s2)(  )

A.20mB.40m

C.45mD.60m

3.在某运动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200J,则(  )

A.物体的动能一定增加200JB.物体的动能一定减少200J

C.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200JD.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200J

4.在利用自由落体“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中,下列器材中不需要的是(  )

A.重物B.纸带

C.天平D.电源

5.一辆汽车在4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m/s,末速度为10m/s,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的加速度为4m/s2B.汽车的加速度为8m/s2

C.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m/sD.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0m/s

6.已知物体在4N、5N、8N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撤去其中8N的力,那么其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

A.4NB.5N

C.8ND.9N

7.

如图所示,一个球形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并与竖直光滑墙壁接触,A、B两点是球跟墙和地面的接触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A点的弹力作用

B.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作用

C.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作用、地面的弹力作用

D.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作用、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作用

8.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保持小车所受拉力不变,只改变小车的质量,就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B.保持小车质量不变,只改变小车的拉力,就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C.先保持小车所受拉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D.先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小车受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9.某同学乘电梯从一楼到六楼,在电梯刚启动时(  )

A.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B.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C.该同学的重力变大D.该同学的重力变小

10.将小球以3m/s的速度水平抛出,它落地速度为5m/s,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g=10m/s2)(  )

A.0.2sB.0.3s

C.0.4sD.0.5s

11.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向上提升了1m,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手对物体做功12JB.合力对物体做功12J

C.合力对物体做功2J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

12.

用图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于电火花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的阻力,这样实验造成的结果是(  )

A.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明显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B.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明显小于动能的增加量

C.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二、单项选择题Ⅱ:

本大题为选做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试题分为A、B两组,考生只选择其中一组作答.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选做题A组(选修1-1)

13.把一条导线平行地放在磁针的上方附近,当导线中有电流时,磁针会发生偏转(即电流的磁效应).首先观察到这个实验现象的物理学家是(  )

A.奥斯特B.爱因斯坦

C.牛顿D.伽利略

14.磁感应强度是一个矢量,磁场中某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是(  )

A.正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B.沿磁感线由N极指向S极

C.小磁针N极或S极在该点的受力方向D.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

15.商场里常用电子秤,电子秤中使用的是(  )

A.温度传感器B.压力传感器

C.超声波传感器D.红外线传感器

16.我国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首次实现了中国航天员在太空的舱外活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舱外的航天员与舱内的航天员近在咫尺,但要进行对话,一般需要利用(  )

A.紫外线B.无线电波

C.γ射线D.X射线

17.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F,若它们的带电量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距离减小为原来的1/2,则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  )

A.F/2B.F

C.4FD.16F

18.下列各图中,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磁场方向和电荷的受力方向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19.在“研究影响通电导体所受磁场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用到的物理方法是(  )

A.理想化模型法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D.理想实验法

20.

如图,将欧姆表与光敏电阻相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用不透光的黑纸将RG包裹起来,表针示数变小

B.若用不透光的黑纸将RG包裹起来,表针示数不变

C.若用手电筒光照射RG,表针示数变小

D.若用手电筒光照射RG,表针示数不变

选做题B组(选修3-1)

21.在静电场中(  )

A.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的区域内,电势一定也处处为零

B.电场强度处处相同的区域内,电势一定也处处相同

C.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跟等势面垂直

D.电势降低的方向就是电场强度的方向

22.太阳能电池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有些太阳帽前安装的小风扇就是靠太阳能电池供电的.可以测得某太阳能电池的电动势为0.6V,这表示(  )

A.电路中每通过1C电荷量,太阳能电池把0.6J的太阳能转变成电能

B.无论接不接入外电路,太阳能电池两极间的电压都为0.6V

C.太阳能电池在1s内将0.6J的太阳能转变成电能

D.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比一节干电池(电动势为1.5V)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

23.对于欧姆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I=

,通过电阻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B.由U=IR,对一定的导体,通过它的电流越大,它两端的电压也越大

C.由R=

,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D.对一定的导体,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保持不变

24.

如图,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若在两板中间a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再由a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该微粒将(  )

A.保持静止状态B.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

C.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25.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分别标记有a、b两点.其中a、b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  )

A.甲图中与点电荷等距的a、b两点

B.乙图中两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b两点

C.丙图中两等量同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b两点

D.丁图中非匀强电场中的a、b两点

26.

如图所示是电阻R的I-U图象,图中α=45°,由此得出(  )

A.通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电压成反比

B.电阻R=0.5Ω

C.因I-U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故R=1/tanα=1.0Ω

D.在R两端加上6.0V的电压时,每秒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是3.0C

27.

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长直导线相距2l,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恒定电流,a、b、c是导线所在平面内的三点,左侧导线与它们的距离分别为

、l和3l.关于这三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比c处的大B.b、c两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

C.a、c两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相同D.b处的磁感应强度不为零

28.如图所示,两根垂直纸面平行放置的直导线a和b,通有等值电流.在纸面上距a、b等远处有一点P,若P点合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水平向左,则导线a、b中的电流方向是(  )

A.a中向纸里,b中向纸外

B.a中向纸外,b中向纸里

C.a、b中均向纸外

D.a、b中均向纸里

三、非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40分.

29.(10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的实验,如图所示,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1)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保持沙和沙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

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理量   

1

2

3

4

5

6

7

8

小车加速度

a/(m·s-2)

1.90

1.72

1.49

1.25

1.00

0.75

0.50

0.30

小车质量m/kg

0.25

0.29

0.33

0.40

0.50

0.71

1.00

1.67

/kg-1

4.00

3.45

3.03

2.50

2.00

1.41

1.00

0.60

请画出a-

图线,并依据图线求出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倒数

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

(3)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沙和沙桶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合力F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请你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2分)质量为4kg的物体放在与水平面成30°角、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底端,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与斜面平行,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外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时间共8s,根据所给条件(sin30°=

,cos30°=

,g取10m/s2)求:

(1)物体所受的摩擦阻力为多大?

(2)物体在0~4s内的加速度为多少?

运动的位移为多少?

(3)物体从运动到停止走过的总位移为多少?

 

31.(18分)如图所示,半径R=0.1m、内径很小的粗糙半圆管竖直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0.1kg的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进入管内,通过最低点A时,对管壁下部的压力大小为10mg,通过最高点B时,对管壁上部的压力大小为3mg,求:

(1)小球通过最低点A的速度大小vA与最高点B的速度大小vB;

(2)小球从最高点飞出后到落地的水平位移大小;

(3)从A到B过程中,小球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一、单项选择题Ⅰ

1.【解析】选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可以充分利用纸带,在纸带上留下更多的点迹.

2.【解析】选A.根据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h=

gt2可以算出h=20m.

3.D

4.【解析】选C.本实验不需要测出重物的质量.

5.【解析】选C.汽车的加速度a=(vt-v0)/t=(10-2)/4m/s2=2m/s2.故A、B错误.汽车的平均速度v=(v0+vt)/2=6m/s.故C正确,D错误.

6.C

7.【解析】选B.根据球形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知物体只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作用这两个力的作用.

8.D

9.【解析】选A.电梯刚启动时,电梯加速度向上,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于重力,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

10.【解析】选C.竖直方向速度vy=

m/s=4m/s,运动的时间t=

s=0.4s.

11.【解析】选B.根据物体的运动的状态,由v2-v

=2as可得,物体的加速度a=

=2m/s2,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F-mg=ma,所以F=mg+ma=12N,所以手对物体做功为W=Fh=12×1J=12J,所以A正确;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为F合=ma=2N,所以合力的功为W合=F合h=2×1J=2J,所以B错误,C正确;物体重力做的功为WG=-mgh=-10J,所以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所以D正确.

12.A

二、单项选择题Ⅱ

选做题A组(选修1-1)

13.A 14.D 15.B 16.B

17.【解析】选D.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F,根据库仑定律,有:

F=k

,若它们的带电量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距离减小为原来的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

F′=k

,故F′=16F,故选D.

18.B 19.C 20.C

选做题B组(选修3-1)

21.C 22.A 23.C 24.D 25.C

26.【解析】选D.由I-U图象可知,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即I和U成正比,A错误;而电阻R=

Ω=2Ω,B错误;由于纵横坐标的标度不一样,故不能用tanα计算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C错误;在R两端加上6.0V电压时,I=

A=3.0A,每秒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q=It=3.0×1C=3.0C,D正确.

27.A 28.A

三、非选择题

29.【解析】

(1)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由纸带上的数据可知:

x1=6.19cm,x2=6.70cm,x3=7.21cm,x4=7.72cm.电火花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0.02s,故加速度a=

=3.2m/s2.

(2)根据题目提供的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对应的倒数

的有关数据,可在坐标系中描出8个对应点,用一条直线“连接”各点,使尽量多的点落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大致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得到的a-

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得a=

.

(3)由图可分析,当加速度a为零时,拉力F并不为零,说明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未完全平衡摩擦力.

【答案】见解析

30.【解析】

(1)如图,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得:

G1=mgsin30°=20N

FN=G2=mgcos30°=20

N

Ff=μFN=

×20

N=20N.

(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0~4s内物体的加速度:

a=

=5m/s2

4s时的速度:

v1=at=20m/s

0~4s内位移:

x1=

at2=40m.

(3)4~6s内拉力为0,物体匀减速运动,加速度:

a′=

m/s2=-10m/s2

t′=

=2s

物体运动2s速度恰好减为0,通过的位移:

x2=vt′=

×2m=20m

6~10s和0~4s运动相同,x3=x1=40m

10~12s和4~6s运动相同,x4=x2=20m

由于G1=Ff,故12s后物体将静止在斜面上

物体运动的总位移:

x=x1+x2+x3+x4=120m.

【答案】

(1)20N 

(2)5m/s2 40m (3)120m

31.【解析】

(1)如图所示,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点:

FNA-mg=m

B点:

FNB+mg=m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NA=10mg,FNB=3mg

解得vA=3m/s

vB=2m/s.

(2)小球从最高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有

2R=

gt2

水平位移x=vBt

解得t=0.2s

x=0.4m.

(3)从A到B,根据动能定理得

-mg·2R-Wf=

mv

mv

解得Wf=0.05J.

【答案】

(1)3m/s 2m/s 

(2)0.4m (3)0.05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