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57.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2812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5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5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5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5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5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57.docx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5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57.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57.docx

高一地理必修一课后辅导练习题57

学科:

地理

专题:

必修1综合复习串讲(下)

主讲教师:

田佩淮清华附中地理特级教师

题1:

读下图,甲图为“某日光照示意图”,乙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在甲图中画出太阳直射光线。

(2)甲图中该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此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是。

(3)甲图中A地此时的太阳高度为;B地出现(极昼、极夜)现象;A、C两地一定相同的地理事物有。

(选择填空)

A.地方时B.线速度C.昼夜长短D.气候

(4)甲图对应乙图①②③④中的位置。

乙图中,地球从位置①运行到位置②的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选择填空)

A.北京正午人影先变长,后变短B.天安门升旗时间越来越晚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D.极昼极夜范围越来越小

(5)南极考察工作活跃时,地球公转到乙图中点附近。

题2:

2004年3月22日到4月3日期间,可以看到多年一遇的“五星连珠”天象奇观。

其中水星是最难一见的行星,观察者每天只有在日落之后的1小时内才可能看到它。

在右图中阴影部分

表示黑夜,中心点为极地。

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可能看到“五星连珠”现象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在新疆的吐鲁番(约890E)观看五星连珠现象,应该选择的时间段(北京时间)是:

()

A.18时10分至19时B.16时10分至17时

C.20时10分至21时D.21时10分至22时

题3:

读“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为北半球的____________(1或7)月,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图中A地盛行____________季风,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该地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此时受________风带控制,其气候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时,从中东波斯湾起航要到日本东京的一油轮,经北印度洋时____________风____________水航行。

题4: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候,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割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均20千米/时。

据此完成1-3题

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

2.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3.该区域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

题5: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B.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C.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D.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

2.若图示河流长度为153千米,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

则()

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B.abc三地自然带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水分

C.a河段以沉积为主,b河段以侵蚀为主

D.甲可能是夏季风,不可能是台风

题6:

下图是海底地形剖面图。

据图判定

(1)-(3)题。

(1)板块学说所指的消亡边界是指:

()

A.甲B.乙C.丙D.戍

(2)锰结核资源主要分布在:

()

A.甲B.乙C.丁D.戍

3)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的重要基地是:

()

A.甲B.乙C.丙D.戍

题7:

图4是某大洋的大洋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2。

1.符合图中洋流运动规律的是()

①北半球中高纬大洋环流②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

③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④北印度洋夏季环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

2.图中M洋流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有()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温带海洋性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题8:

读世界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1—3题。

题号不相符

1.图中A、E两地虽然纬度不同,但气候类型相同,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纬度;地形与洋流B.地形;纬度与洋流

C.地形;地形与洋流D.纬度;海陆位置与洋流

2.C区域目前已成为世界政治热点之一,其边缘形成了干旱的沙漠气候,形成的

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干旱

B.远离海洋,水分难以到达

C.受来自陆地上的东南信风影响,气候干旱

D.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3.图中B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较复杂,主要是由于()

A.地形起伏不大,坡面低缓B.海拔较高,离海洋较近

C.海拔较高,纬度较低D.光照强烈,植物生长茂盛

题9:

下图为某地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

℃),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温度的范围是___________,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依据上题结论结合所学知识推导:

冬季乙丙两地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

(3)试分析丁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

题10:

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

回答下题。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______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___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

A.甲地最大B.乙地最大C.丙地最大D.三地相同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

5.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_________该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

题11:

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回答问题。

1.若A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地形有关,则该地形可能是()

A.低矮的山地B.凹陷的洼地C.低缓的平原D.宽敞的高原

2.从风向、风速、风的性质等方面比较说明甲、乙两地风的不同特点。

3.图中B、C两处线上,实际存在锋面的是______________,说明判断的理由。

 

课后练习详解

题1:

答案:

(1)画图:

略(1分)

(2)23°26′N(1分);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1分)

(3)0°(1分);极夜(1分);BC(2分)

(4)③(1分)D(1分)

(5)①(1分)

解析:

1.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相互垂直并经过地心。

2.读图可知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3.晨昏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0;B位于南极圈上出现极夜现象;A、C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线速度和昼夜长短相同。

4.乙图①②③④分别为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①运行到位置②的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逐渐变长。

5.南极考察工作活跃时,为北半球冬季。

题2:

答案:

1.B2.C

解析:

1.因水星观察在日落后的1小时才能看到,图示为北半球,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为逆时针,故②处应处在日落后1小时内,故正确选择为B。

2.3月22日18点日落,吐鲁番(89°E)与北京时间(120°E)时差约为2小时4分,即吐鲁番日落时,北京时间为20点4分,观察五星连珠应在日落后1小时内,应为20时后至21时,故正确选项为C。

题3:

答案:

(1)1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南)

(2)西北寒冷干燥海陆热力差异

(3)属地中海气候西温和多雨

(4)逆逆

解析:

(1)读图可知,此时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南,说明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为北半球的1月。

(2)北半球的1月,东亚盛行西北季风,气候特征为寒冷干燥,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

(3)B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地中海地区受西风控制,其气候特征是温和多雨。

(4)1月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从中东波斯湾起航要到日本东京的一油轮此时逆风逆水航行。

题4:

答案:

1.D2.B3.D

解析:

1.根据图中三地垂直方向上气温状况变化,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可知甲地对流最旺盛,丙地最稳定;

2.正午前后(即4小时后),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均20千米/时,对流最旺盛由原来甲地达到乙地,即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3.根据图中海拔高度,可知该区域可能位于东南丘陵。

题5:

答案:

1.B2.A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③④⑤岩层由老到新,③④⑤岩层发生了断裂下陷,②然后岩层侵入,所以岩层的新老关系为①③④⑤②。

华北平原主要为冲积平原。

第2题,图中河流在我国,地转偏向力向右,河口三角洲和北岸相连,abc三地自然带差异的主导因素为地形引起的水热状况变化,a河段以侵蚀为主,b河段以沉积为主,甲可能是夏季风,也可能是台风。

题6:

答案:

1.C2.C3.A

解析:

1.消亡边界,是两个相互汇聚、消亡的板块之间的边界。

故选C。

2.锰结核资源主要分布在海底的表层。

3.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的重要基地是沿海大陆架。

题7:

答案:

1.B2.C

解析:

1.该大洋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流动,北半球中高纬大洋环流和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符合;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和北印度洋夏季环流顺时针方向流动。

2.当该洋流模式为北半球中高纬大洋环流时,M为暖流,M洋流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温带海洋性气候;当该洋流模式为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时,M为寒流,M洋流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为热带沙漠气候。

题8:

答案:

1.A2.C3.C

解析:

1.A、E均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A地位于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由于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E地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位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加上沿岸厄加勒斯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形成。

所以答案选择A。

2.C地位于索马里半岛的边缘,读图中纬度可知,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印度洋的西岸,没有寒流经过,主要是由于来自亚欧大陆的东南信风影响,气候干旱,进而形成沙漠,所以答案选择C。

3.B地区位于东非高原上,由于纬度较低,基带为热带植被,加上山地的海拔高,形成种类繁多的自然带谱,所以答案选择C。

题9:

答案:

(1)小于28℃大于26℃;地势高(武夷山)气温低,相临等温线温度差为2℃。

(2)丙热乙冷;丙地离海近,受海洋影响,气温偏高;武夷山地形对冬季风(西北风)阻挡(削弱),故丙受冬季风影响小(乙地相反)。

(3)丁处为河谷(汉江)地形,等温线向西北(西)凸出,T处气温偏高。

解析:

(1)题,结合图示等温线的分布,知其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差值为2°℃,根据区域定位,在山地的影响下甲地温度较低。

(2)题,结合图示信息及影响气温的因素判断。

第(3)题,丁为汉江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题10:

答案:

1.18023.5S12月22号2.乙3.D

4.1623日4点5.亚热带季风气候寒冷干燥

解析:

1.通过读图,首先,按照地球自转方向可知极点为北极点;再次,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现象。

此时的节气是北半球冬至;第三,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于180度经线,此时的太阳直射点在180度经线上,进而计算出0度经线是0时,甲、乙、丙三地都是12月22日

2.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越小

3.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都是46°52’

4.甲、乙、丙三地中,丙时间最晚,现在为8点,要进入新的一天,应该是新的一天的0点,或今天的24点,所以三地都进入新的一天,至少得16个小时,甲现在是22日12点,再过16时则是23日4时

5.丙在北纬30°东经120°,因此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图示季节为冬季,所以气候特征是寒冷干燥。

题11:

答案:

1、A

2、风向:

甲地吹偏南风,乙地吹偏北风;风速:

甲地风速慢,乙地风速快;性质:

甲地风温暖湿润,乙地风寒冷干燥。

3、BB锋面在低压槽附近,气压低,气流向中心辐合,南北两侧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易形成锋面;而C锋面位于高压脊上,在高压脊附近,气压高于两侧,气流向外围辐散,没有气流相遇,不能形成锋面。

解析:

1、读图可知,A是低气压中心,若A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地形有关,则该地形可能是低矮的山地;

2、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特点,可以画出甲、乙两地风向,甲地吹偏南风,因而甲地风温暖湿润,乙地吹偏北风,因而乙地风寒冷干燥,由等压线的稀密程度可知甲地风速慢,乙地风速快;

3、图中B是低压槽,在低压槽附近,气压低,气流向中心辐合,南北两侧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易形成锋面,C是高压脊,在高压脊附近,气压高于两侧,气流向外围辐散,没有气流相遇,不能形成锋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