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2413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四五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十四五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十四五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十四五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十四五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四五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docx

《十四五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四五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docx

十四五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25)

当前个人健康管理提上日程,大众生命健康需求将迅猛增长,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BT(生物技术)和IT(信息技术)产业融合不断加速,战略布局重点导向,各级政策有力支撑,生命健康产业正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抢占高端、面向未来,加快布局生命健康产业,是区域培育未来经济新增长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关键路径。

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96%左右,全区R&D占GDP比例始终保持11%左右。

生命健康产业作为高新区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产业规模仅次于信息技术产业与数字传媒产业,并且利润贡献率远高于高新区集成电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其他产业。

同时,高新区在创新研发投入、创新载体建设、产业人才引进、与数字经济融合等层面为全区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十四五”时期,高新区将紧抓数字经济与生物经济融合发展契机,构筑更优越的营商环境与产业生态,发挥区内企业积极性,合作共建产业协同网络,支撑产学研合作与转化。

高标准打造智慧医健小镇与专业孵化器,保障产业发展空间。

此外,构建专项政策、基金、平台与配套等产业精准服务体系,推动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跨越式发展。

本规划中,生命健康制造业包括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服务业包括医疗服务、第三方检测服务(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医学检验)、研发合同外包(CRO、CMO、CDMO、CSO)等领域的服务业;新业态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跨界融合形成的移动医疗、智能可穿戴设备、医疗大数据、医疗人工智能等新型智慧医疗服务业。

本规划的区域范围为高新区行政区域范围,规划时间为2021-2025年,基础期为2019及2020年。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省发展生物经济的战略要求,按照省、市加快打造生命健康创新高地的战略部署,积极对接一体化战略,围绕高新区打造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发展“双引擎”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高新区信息产业发展优势和生命健康产业基础,加速推进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产业深度融合。

以为人才、技术、研发、创新为核心,以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为特色,在生命健康制造业、服务业和新业态上不断夯实基础、创新突破,在智慧健康、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药等方向持续发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将高新区打造成为省智慧医疗产业基地、国家级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致力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生命健康世界科创高地。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生命健康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推动形成以智慧健康、高端医疗器械(包括检测试剂)和创新药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培育和引进一批具备核心研发技术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打造一批重磅创新品种和重大数字服务平台,形成良好的产业服务生态,进入智慧健康产业规模和服务水平全国第一梯队行列,成为高端医疗器械智能化、创新药研发产业化的集聚区。

(二)阶段目标

1.近期(2020-2022年):

省智慧医疗产业基地

到2022年,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智慧健康领域全国领先,高端医疗器械和创新药研发销售成为新的增长点。

培育引进一批智慧健康头部企业,引进和持续扶持一批细分行业重点优势企业,孵化一批具备核心技术优势或融合发展能力的创新型企业。

鼓励和扶持数字经济赋能创新药与高端医疗器械的创新研发,智慧健康总体规模与服务水平位列全省第一梯队,打造省智慧医疗产业基地。

2.中期(2023-2025年):

国家级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

到2025年,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其中智慧健康产业营收突破300亿元。

引进和培育一批智慧健康总部企业,形成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智慧健康运营总部;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药物的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若干重大创新品种和重点龙头企业,在高端医疗器械智能化方面形成全国领先优势。

智慧健康产业规模和服务水平走在全国前列,高端医疗器械和创新药成果、产业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生命健康产业服务能力走在全国前列,打造成为国家级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

3.展望(2026-2030年):

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生命健康世界科创高地

在生命健康领域培育出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总部型企业,打造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产品,形成交易规模突破千亿、服务全球的数字服务平台,聚集和培养一批全球顶尖研发团队和知名企业家,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机构和创新创业服务机构,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生命健康世界科创高地。

第二章发展基础和优势

一、发展基础

(一)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

2019年,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营业收入约248亿元,同比增长18.6%,近五年复合增长率约10%。

在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效益显著提升,2019年,利润同比增幅8.5%,医药行业出口情况继续保持高增长,出口总额为1.17亿元,同比增长56%

(二)集聚一批行业重点企业

截至2020年底,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集聚了489家重点企业,汇集了一批优质企业,在医疗信息化、高端医疗器械、临床CRO(合同研究组织)、化学药等细分领域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形成智慧医疗与体外诊断两大优势特色细分领域。

智慧健康方面,作为全省智慧医疗综合试点,共拥有20多家重点企业,有两家独角兽企业。

高端医疗器械方面,拥有110多家重点企业,有两家准独角兽企业。

生物医药方面,集聚了30多家重点企业,拥有国内外医药龙头企业。

专业外包服务方面,拥有10多家企业,包括临床CRO行业龙头企业泰格医药、医疗器械CRO泰格捷通检测。

(三)拥有一批药械研发成果

智慧健康方面,在智慧医疗及物联网应用整体解决方案、医疗大数据、AI+辅助诊断、AI+新药研发等领域涌现出了一批优质产品成果,如梅清数码和认知网络科技等重点企业,研发创新了一批AI智能辅助诊断相关产品;创业慧康、和仁科技和医惠科技在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中处在全国领先地位。

省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等共同完成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数字化医院建设及应用推广”项目,荣获2019年度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在器械领域方面,截至2019年底,共有196个二类和三类医疗器械获批,其中启明医疗和诺辉健康共6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被纳入特别审批,启明医疗的经皮介入人工心脏瓣膜系统通过创新特别审批通道获批上市,2019年销售收入过亿。

在医药领域方面,截至2019年底,高新区共获得药品批件76个,拥有销售额过亿品种8个以上。

拥有CDE受理药品数量512个,新药临床试验申请23个,其中有9个临床在研1类新药。

在数字产业支撑跨界融合方面,高新区专注于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坚持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打造千亿级的网络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

在创新创业生态方面,高新区作为省创新创业策源地,以“大孵化器”的理念孵化培育产业,把全区作为一个大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特色小镇”孵化体系,孵化培育了一批行业重点企业。

二、存在问题和诊断

(一)科研机构数量较少,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薄弱。

目前,高新区有10家生命健康省级重点实验室,而临区有8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相比之下,高新区的重点科研机构数量较少,在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方面较为薄弱。

(二)临床资源缺乏,临床试验承载能力不足。

高新区现有三甲医院2家,与临区相比,医疗机构资源较少,临床实力上也与北京和上海的医院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具有GC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资格的临床机构也较为缺乏,能够承载的临床试验数量和质量也相对有限。

(三)缺少药品审批上市阶段和研究阶段药物筛选、化学合成等关键环节的公共服务平台的公共服务平台。

从服务环节来看,高新区在审批上市阶段的公共服务缺失,研究阶段缺少药物筛选、化学合成等关键环节的公共服务平台,临床前研究阶段缺少药代动力学研究服务平台;从平台规模来看,研究阶段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仅为杭州医学院的校级科研平台,临床前研究阶段的服务平台主要是医学院和省中医药大学的校级平台,规模和专业性均不高。

(四)缺少器械注册检验平台和动物实验平台。

在器械领域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层面,企业在产品注册阶段需要体系建立、注册审批、临床评价等环节,而注册阶段较长,能够快速拿证是关键,专业、高效的注册检验服务平台有营造产业创新服务生态的关键所在。

目前,高新区拥有泰格捷通检测等提供注册申报服务的CRO企业,但是仍缺少专业的注册检验服务加速平台,也缺少医疗器械大动物实验平台。

(五)领军人才和“BT+IT”复合型人才集聚度不够。

受区域人口总量基数小、缺少人才培养的高校科研机构等条件制约,高新区行业领军人才、研发人才以及“BT+IT”复合型人才资源不足,高校资源缺乏,基础研究支撑不足。

企业调研访谈发现,人才招引难是企业发展面临的共性困难,尤其是“BT+IT”新型复合人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资源支撑力不足。

(六)区域内对研发生产企业的环保要求较高。

从现有产业空间的土地性质来看,智慧新天地产业用地均为一类工业用地,仅能布局包括以产业研发、中试为主兼具小规模生产的工业项目。

根据2018年发布的《市“清洁排放区”建设暨大气污染防治2018年实施计划》,全区范围内原则上禁止新建、扩建排放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工业项目。

高新区属于“人居环境保障区”和“优化准入区”两类环境功能区,需要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满足环保要求。

三、产业趋势和外部环境

(一)生命健康产业存在明显的生命周期迭代演变。

生命健康产业覆盖全生命周期、跨领域集聚,不同细分领域呈现产业分化发展趋势。

智慧健康领域的数字医疗正处于技术风口期,资本大量涌入;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存在极大提升空间,其中IVD(体外诊断)领域仍将是最大的细分市场,处于大规模商业化布局期;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由仿制向创新转变,生物制药抗体药处于大规模产能提升的关键时期,基因与细胞治疗与全球同步发展。

(二)BT与IT加速融合催生数字服务等新型业态。

技术革命、新的市场需求等推动产业跨界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创新药、医疗健康领域快速融合,为生命健康产业带来强劲的聚变力,主要包括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实现跨界融合、是数据化健康管理模式逐渐实现、大健康产业边际持续扩大、是数字服务等新模式改变医药产业格局等。

(三)服务环节发展潜力巨大,总部经济趋势日益凸显。

CRO、CMO(合同加工外包)的繁荣,促使灵活度专业度高、活跃在研发创新环节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能够摆脱“重资本”的生产线环节,凭借自身创新实力实现突破式发展,我国CRO行业仍将在现有基础上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另一方面,传统“地区总部-生产基地”模式可能将逐渐弱化,研发、销售等关键部门向只具有单项服务型职能的职能型总部转型,服务业总部经济趋势日益凸显,核心城区将迎来发展服务业总部经济的新阶段。

(四)政策和制度创新将推动产业链“大分离”和“大合流”重构。

在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4+7”带量采购(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以及一系列加速审评审批的政策及制度引导下,我国生命健康产业正在开启结构性调整,产业链面临解构和重构,研发端和流通端将会优势企业集聚,生产端将从产业链中分离出来,从而加速产业整合。

(五)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生命健康产业迈入新阶段。

新冠肺炎疫情让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社会资源协同系统面临巨大压力,也暴露出公共卫生体系与生物安全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智慧城市应急管理、生物产业数字化融合的脱节。

疫情过后,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必然进入新阶段,医药产业大数据整合和应用将持续强化,BT与IT融合将迈上新台阶,也为科研创新、推动成果转化带来机会。

第三章产业导向

牢牢把握智慧健康产业趋势凸显和省打造生命健康世界科技创新高地的契机,重点布局智慧健康领域,打造特色品牌和全国标杆,构建产业规模支撑,形成优势主导产业;围绕肿瘤、基因缺陷病等重要病种,强化发展智能化医疗器械、影像设备、诊断试剂和基因检测四大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并与智慧健康产业协同联动,形成特色化产业体系。

一、核心产业:

智慧健康

(一)产业数字化服务

瞄准全球生命健康科技和数字经济产业的融合发展变革,不断提升生命健康产业创新效率和市场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突破组织边界、快捷高效地通过产业链获得所需的资源与服务。

高新区目前在CRO服务、“BT+IT”融合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但是受制于产业创新资源配套不足以及土地资源不足、环保受限等资源瓶颈,需要重点发展覆盖智慧医疗、高端医疗器械以及创新药在临床研究、生产、上市流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产业优势,重点培育和引进数字化供应链服务、数字化临床资源服务、数字化CRO服务、数字化医疗支付等数字化产业服务企业及数字服务平台型企业;前瞻性招引、培育AI药物筛选开发的创新型企业,通过AI技术、高通量大数据计算升级分子结构设计和靶点锚定等新药研发核心环节,大幅度缓解研发周期长、成功率低及研发费用高三大困境,实现创新药物研发的再提速。

(二)“BT+IT”产业融合应用

打造互联网医疗、物联网医疗、医疗人工智能和医疗大数据联动体系,形成全面且特色突出的智慧医疗产业闭环生态。

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成熟为医疗模式带来了创新,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发挥作用,有效挖掘信息与疾病之间的联系、做出疾病预测、辅助医生进行诊疗决策等,在提升医疗效率的同时降低医疗成本。

高新区有良好的数字产业基础,在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培育了一批创新型企业;未来可进一步重点培育创业慧康、和仁科技和医惠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区内企业在AI基础技术上的研发优势,推动信息技术与智慧健康龙头企业合作,重点布局智慧医疗和物联网应用整体解决方案、AI+医疗大数据平台、AI+新药研发、AI+辅助诊断,打造“互联网+医疗服务”高地,助推产业研发阶梯式发展。

二、特色发展:

高端医疗器械

(一)智能化医疗器械和影像设备

在智能化医疗器械上,重点布局智能诊疗设备和智能辅助设备。

随着5G基础设施的完善,以智能诊疗设备、智能辅助设备和可穿戴设备为重点的智能化医疗器械将在更多的医疗场景中应用普及。

高新区在智能化医疗器械领域,一方面美诺瓦等医疗器械企业在向智能医疗设备方向延伸,另一方面医疗信息化企业在向智能设备延伸,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与人才基础。

未来重点聚焦以AI技术为核心,覆盖健康管理、监控、诊断、治疗、康复环节的智能诊疗设备与智能辅助设备,培育区内重点企业,推动研发创新与产业化生产;此外,聚焦自动化,植入式、新型医用传感器与高端医疗器械的结合应用领域,包括智能监护设备、可穿戴设备等细分领域,引进行业龙头企业,推动形成集聚。

在影像设备上,重点布局研发和智能制造。

医学影像市场患者端高速增长,影像检查收入占医院总收入超过10%,排在药品收入占比之后。

从医学影像细分领域来看,主要分为医学影像设备、影像信息化系统、第三方影像中心、医学影像+AI等。

高新区在影像设备领域拥有影像设备企业,以及影像CRO企业英放生物,未来将重点布局影像设备,与智慧医疗中AI辅助诊断产业发展形成协同。

(二)诊断试剂和基因检测

在诊断试剂上,重点布局试剂研发和产业化,以及检测服务。

体外诊断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供应环节、中游仪器、试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环节,以及下游需求市场,产业链各环节相互制约并协同发展。

高新区依托天和高科的空间集聚,在体外诊断领域集聚企业110多家,形成了包括原料、试剂、检测服务,覆盖研发、生产、销售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引入一大批重点企业,在试剂研发和检测服务环节形成了良好的基础。

下一步将加强鼓励区内现有企业的协同创新与合作研发,包括鼓励布局基因芯片技术的企业与试剂研发生产企业合作,扩展诊断试剂的应用场景;集中支持培育一批诊断试剂、诊断仪器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上的研发与应用,进一步推动诊断试剂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应用,率先形成区域化特色品牌。

在基因检测上,重点布局基因测序服务、基因芯片和基因大数据。

全球基因检测市场2019年达117亿美元,预计2021年,将达138亿美元,市场增长迅速。

由于检测成本持续下降,为基因检测在临床诊断、遗传检测、个人基因组、药物试验等更多场景上的应用实现可能。

高新区在基因检测领域已经引入基因测序服务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基因芯片研发创新型企业若干,将重点聚焦遗传生育与肿瘤的基因检测服务、基因芯片以及基因大数据,促进与智慧健康的融合应用。

三、先导培育:

创新药

(一)抗体药物:

强化源头创新,打造商业中心和研发中心

抗体药物是一种以细胞、基因工程技术等抗体工程技术进行制备的生物制剂药物,具有靶向性强、特异性高、毒副作用较低等特点,是现代生物制药行业中占比最大、增长最快的子行业。

近年来,随着政策支持、资本青睐以及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回归,国内抗体药物研发和产业化迅速崛起。

自2010年以后,我国抗体药物申报开始出现爆发性增长,截至2018年11月28日,CDE共受理抗体药物品种320个。

高新区把握抗体药物产业化爆发的机会,着力培育一批区内优秀的研发创新型企业,加强引入国内抗体药物龙头企业的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销售团队,打造示范性药物流通体系;利用政策引导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鼓励打造生物医药领域国家产业创新中心,规划在区内布局产品中试和小规模产业化生产,谋划构建一个集研发、销售、结算为一体的总部经济发展新模式。

(二)免疫细胞治疗:

前瞻布局研发和产业化环节

目前大多数免疫细胞治疗还处在临床前及临床研究阶段,全球获批CAR-T药物仅有2个,且定价非常昂贵,尚未产生规模效益。

截止2018年5月8日,全球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临床试验550项,正在进行中的全球379项。

我国在免疫细胞治疗的基础研究位列世界前列,目前已有多家企业CAR-T研发项目推进至临床阶段,共有34个临床申报获得CDE(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受理。

高新区在免疫细胞治疗方面产业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目前在培企业多为初创型研发企业,主要开展CAR-T细胞治疗、CAR-NK细胞(嵌合抗原受体NK细胞)治疗、DNT细胞(双阴性T细胞)等技术的研发。

从细胞治疗产业发展阶段特点和区域错位发展的角度,高新区将继续谋划推进细胞治疗产业发展,发挥一批产业配套企业在实验无菌环境、免疫细胞扩增等方面的生态优势,引进知名龙头企业或科研院所和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前瞻布局免疫细胞治疗研发中心和CMO。

(三)现代中药:

深挖传统药物发展潜力

发挥高新区康恩贝、施强药业、天皇药业等知名企业的产品基础以及杭州中医药大学的研发服务优势,鼓励技术共享、合作开发,以中医药特色健康服务和健康产品为重点,加速疗效确切、临床价值高的特色创新重要研发,引导加大以单方、验方、医院制剂等为基础的中药新药研发和名优中成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力度。

同时结合高新区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的发展优势,着力提升区内重点现代中药企业在制造生产方的一体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力争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标杆式解决方案,促进传统中成药工业生产的技术升级,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

第四章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

一、发展模式

基于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基础,结合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高新区打造生命健康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总部经济+创新基地”,大力引进及培养研发、销售、结算总部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特色发展模式。

通过搭建1个“线上+线下”结合的数字化产业服务平台,建设2大创新基地,完善3项支撑,形成具有滨江特色的“1+2+3”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模式。

二、实施路径

(一)打造1个产业服务平台

1.利用数字化手段,打造虚拟化产业数字服务平台

基于AI、大数据等数字化手段,在线虚拟引入长三角、全国、全球创新资源,突破资源限制,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

主要提供数字化CRO、CDMO、检测、注检等数字化专业技术服务;临床资源对接与交易的临床资源服务;试剂耗材、设备资源集采的供应链服务等功能。

覆盖从创新思路或实验室成果、产品(集成解决方案)研发、中试孵化直至规模生产的全过程,吸引一批总部经济企业落地滨江,建设创新基地。

到2025年形成200亿交易规模的服务平台,带动产生2-3个10亿级的智慧健康业企业,争取培育一个100亿级的智慧健康企业。

2.建设线下创新服务综合体

作为线上虚拟化数字服务平台的落地载体,集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审评审批机构,金融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及知识产权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等线下服务资源,为高新区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其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中,重点打造建设医疗大数据服务平台与一站式物产品与生物材料进出口公共服务平台。

构建产业生态体系,加速产业创新发展。

(1)医疗大数据服务平台

依托省建设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的契机,探索采取投资共建模式,与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发展集团公司等国家三大数据公司合作,或由国资公司牵头负责,联合区内信息经济龙头企业,整合省中医药大学健康大数据平台资源,建设医疗大数据中心。

(2)一站式生物产品与生物材料进出口公共服务平台

在智慧医健小镇,打造集外贸代理、检疫检验审批办理、清报关服务、保税仓储服务、全球冷链速运等一站式生物产品与生物材料进出口公共服务平台,辐射区内以及省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型企业、CRO企业、科研机构,加速形成高端医疗器械及创新药的上游原料供应配套。

明确平台管理机制,引入专业第三方机构建设运营。

由高新区管理委员会、杭州海关等单位共同构成平台管理委员会,推动形成平台的发起,提供资源支持。

探索由国企、社会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共同组建平台运营公司,建设生物样本库、海关监管平台,保税仓库、货物流转区及保税库办公区域等,为区内企业提供研发支撑。

(二)建设2个产业创新基地

1.建设智慧健康产业基地

打造智慧健康总部与研发创新基地。

以总部经济与研发孵化为核心,布局智慧医疗和物联网应用整体解决方案、AI+医疗大数据平台、AI+新药研发、AI+辅助诊断等智慧健康新业态;布局抗体药商业化职能总部;布局基因测序、生物芯片、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等研发总部,到2025年形成1-2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细分领域,力争打造形成100亿级产业集群。

建设产业创新服务中心。

依托智慧医健小镇,引入AI+生物经济领域专业运营团队,负责产业资源的导入,构建包括“空间运营+产业投资+创新服务”三位一体的运营服务体系。

线上依托虚拟化产业数字服务平台,提供AI+生物经济全流程研发创新服务,线下布局创新孵化与产业配套两大功能区,包括总部办公区、研发实验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功能。

2.建设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基地

打造体外诊断、智能化医疗器械研发创新与产业化基地。

聚焦智能化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体外诊断试剂生产、检测服务等细分领域,布局总部经济、研发创新与产业化环节,到2025年力争打造形成50亿级产业集群,新增一批三类医疗器械上市批件,体外诊断领域领军人才、创新产品数量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建设体外诊断创新技术转化中心。

依托天和高科产业园区,建设体外诊断孵化器,引入专业第三方运营团队,打造CRO+CDMO功能服务平台,提供公共研发实验室、规范化仓储空间、检验检测空间、共享GMP厂房等硬件设施服务;依托虚拟化产业数字服务平台,提供全流程CRO服务、供应链服务、基金投融资服务等产业服务资源,加速企业发展进程。

3.建设飞地园区,承接产业化转化

利用高新区特别合作区建设,以及新区对口合作机遇,依托MAH制度,探索在特别合作区、新区建设生命健康产业化基地,面向高端医疗器械、细胞治疗、抗体药物等产业领域,建设标准化共享生产平台,承接高新区总部企业孵化的产业化成果。

(三)完善3项要素支撑

1.出台产业专项政策

出台生命健康产业专项政策。

研究出台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专项政策,在现有普惠性政策的基础上,重点鼓励智慧健康、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药的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