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5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2352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最全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5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最全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5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最全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5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最全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5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最全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5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最全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5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docx

《最新最全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5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最全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5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最全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5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docx

最新最全高考试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15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O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8.O1[2012·全国卷]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信息的互联、共享。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

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8.C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等。

通过物联网将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信息的互联、共享,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也深刻地说明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并使这种联系带有“人化”的特点。

但是,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以尊重联系的客观性为根本前提的,绝不是凭主观愿望创造的结果,因此也就不具有主观性。

①③排除。

33.O1[2012·广东卷]“苹果之父”乔布斯认为,产品应该能够“改变世界”,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做到完美无瑕。

这体现了(  )

A.能力卓越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要条件

B.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C.实践改造世界向产品改变世界的转变

D.系统优化的方法

33.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系统优化的方法。

材料中强调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做到完美无瑕,这体现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故D符合题意。

A、B、C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30.O1[2012·江苏卷]宋代徐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

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

A.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30.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客观性。

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是人为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着的,说明了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故选D,B不选。

题干强调的是客观性,而不是普遍性、多样性,A、C不选。

 

3.O1[2012·天津卷]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

如图所示,“五行”相生相克。

“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克制。

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

①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

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④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A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点。

中国人用“五行”解释世界,“五行”相生相克,体现了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以及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①②符合题意。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和上升,即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不是周而复始的循环,③表述错误。

发展的过程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④也表述错误。

故选答案A。

 

30.O1[2012·重庆卷]有人依据玛雅太阳历提出“2012世界末日说”。

科学界多年的观测与研究表明:

2012年可能大规模爆发太阳耀斑,会影响地球通讯系统,但不会导致地球文明毁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末日说”对当代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B.“世界末日说”缺乏科学依据,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世界末日说”与太阳耀斑爆发的内在关联,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D.科学界对太阳耀斑的爆发及其后果的预测,反映了联系的客观性

30.D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科学理论、联系的客观性等知识。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世界末日说”不是科学理论,因而不能指导科学研究,故A项错误。

“世界末日说”尽管不是科学的理论,但仍然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不过是错误的反映,故B项错误。

“世界末日说”与太阳耀斑爆发没有必然的联系,故C项错误。

科学界对太阳耀斑爆发及其后果的预测,体现了联系的客观性,D项正确。

[2012·济宁质检]一张纸上画了一只鸡、一头牛和一片草地,要求把这三样东西分成两组,你会怎么分呢?

实验表明,美国孩子更喜欢把鸡和牛分在一起,中国孩子则倾向于牛和草地分在一组。

心理学家认为,美国人善于分析不同物体各自的特征,牛和鸡都属动物,因此在一起;中国人则把不同物体之间的联系看得更重,牛吃草,所以牛和草地在一起。

这说明(  )

①联系是有条件的,要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 ②人们的认识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③基于主观目的的联系具有随意性 ④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的真理性认识

A.②③B.①②

C.③④D.②④

B [解析]③错误,基于主观目的的联系,是根据实践的需要而建立的人为事物的联系,同样具有客观性,而不是随意性。

④错误,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2012·宝鸡质检]2011年11月3日,在距地球343公里的轨道上,“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依靠微波雷达、激光雷达和电视摄像机的引导,经历了捕获、缓冲、拉近、锁紧的过程,最终实现连接,形成组合体。

这一对接的成功得益于(  )

①尊重联系的多样性,善于突破事物的表面联系把握其本质联系 ②尊重联系的条件性,善于根据事物间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尊重联系的普遍性,建立任何具体事物间的联系 ④尊重联系的客观性,根据需要创造联系,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③④

A [解析]从材料所给出的“依靠”、“经历了”、“实现连接”、“形成组合体”等关键词可以看出,“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成功对接不是偶然的,而是在把握了事物的本质联系、创造了对接条件的基础上实现的,①②正确。

任何两个具体事物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③错误。

④中“创造联系”的说法错误,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

[2012·西城区一模]有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一国的消费者是成熟、复杂和苛刻的话,会迫使本国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并不断创新,从而赢得国际竞争的优势。

从哲学角度上看,消费者和企业之间(  )

A.二者的联系是偶然存在的,具有普遍性

B.二者的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具有客观性

C.二者的相互统一推动着事物不断向前量变

D.二者的相互对立推动着事物不断出现质变

B [解析]A错误,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C、D错误,消费者和企业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对立与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38.[2012·安徽卷]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

材料二 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强烈期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

从社会管理的视角看,引导人口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待解决的课题。

O1、O3、O4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需要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答案]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统筹规划,化学配置公共服务资源。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分析矛盾,寻找正确方法解决“流动时代”的新问题。

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创新社会管理,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解析]回答本题时,首先要回顾关于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即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矛盾)的观点、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等知识,回答时仅仅回答方法论要求即可;其次要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即“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然后逐一分析这些措施体现的上述观点,按照方法论+措施(材料)的模式组织答案。

30.[2012·山东卷]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2001年和2011年中国出口商品情况图。

材料二 2012年国家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

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完善进口政策,搭建更多的进口促进平台等等。

同时,国家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材料三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国际贸易在曲折中深入发展。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

(3)O1、O3阐释材料三蕴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答案]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国际贸易在曲折中深入发展,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机遇大于挑战,体现了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解析]本题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材料,考查对哲学唯物辩证法的理解和运用。

分析问题时,一定要围绕唯物辩证法这一中心组织答案。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回想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

材料与答案对应如下:

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的普遍性;,国际贸易曲折发展——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机遇大于挑战——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O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31.O2[2012·江苏卷]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

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

这说明(  )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31.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的知识点。

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说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选C。

事物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并不是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A错误。

题干体现的是前进性,B与题干的意思相反。

题干没有涉及存储介质的内部结构问题,D不选。

27.O1、O2[2012·四川卷]观察下图。

下图蕴含的哲学寓意不包括(  )

A.顺应发展趋势,转变思维方式

B.承认因果联系,增强科学预见

C.分清主流支流,辨别事物性质

D.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

27.C [解析]本题考查规律、联系和发展观点。

注意本题是一道逆向选择题。

漫画中的文字“不要总去追赶太阳,能转过身来,待上一会儿,太阳就会和你撞个满怀”反映了遵循客观事物发展规律,顺应事物发展趋势,转变思维方式。

A、B、D都符合漫画寓意;漫画的寓意不涉及事物的性质,故C没有揭示出漫画蕴含的哲学寓意。

[2012·江西百所重点高中模拟]目前,我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70%以上的先进农产品加工成套设备依赖进口。

为此,2012年2月1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主题锁定农业科技创新,提出要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结合材料和下图漫画,我们从中得到的哲学启示是(  )

①重视实践,注重科研成果实际应用,提高科技转化率②遵循农业科技规律,从实际出发,正确分析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把论文写在田野上 ③坚持发展观点,抓主要矛盾,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④坚持群众观点,农业科技研究要来源于生产实践

A.③④B.①②

C.②④D.①③

D [解析]①正确,漫画说明的就是要重视实践,将学术资源实际应用到田间地头,提高科技转化率。

③正确,“创新”体现了坚持发展观点,“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体现了抓主要矛盾。

[2012·黄冈质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浙江农民发现,脚下的土地不仅能生产农产品,还能生产田园风光,生产农事文化,生产农家情趣。

“种这种那,不如综合开发”,观念一更新,农民们在原有土地上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掌握系统优化方法有利于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D [解析]“种这种那,不如综合开发”,表明掌握系统优化方法有利于实现整体最优目标,①正确。

农民自身观念更新,带来农业的变化,表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也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④正确。

生产关系的变革不一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错误。

[2012·衡水中学一调]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世界看待中国的目光正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开始更多地谈论“中国责任论”:

一些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表示希望我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此,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界定我国国际定位和角色,不做超出国情和力不能及的事,同时也不回避应尽的国际义务。

理性务实扮演好中国的国际角色的主张,体现的哲学思维是(  )

①要尊重实际,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要量力而行,注意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 ③要审时度势,正确把握事物存在的利弊两重性 ④实践决定认识,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A [解析]注意本题指定的是“理性务实扮演好中国的国际角色的主张”体现的道理,不是问的整个材料体现的道理。

理性务实要求不做超出国情和力不能及的事,因此体现的是①②。

39.[2012·四川卷]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六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必须首先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

农业科技创新要做到“顶天立地”。

“顶天”,就是要着眼于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立地”,就是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力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

O1、O2、O3(6)结合材料六,说明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的。

[答案](6)①“顶天”和“立地”是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既要立足国情,坚持产业需求导向,符合农民实际需要,又要着眼于长远发展,把农业科技创新看成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在农业科技创新方向中,“顶天”与“立地”各有侧重,又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以切实解决科技与生产脱节的问题,这体现了矛盾的观点,要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解析]本题以“农业科技创新”为背景材料,注意材料中提到的有效信息: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做到“顶天立地”等。

回答本题首先要确定知识限定范围是辩证法,而后从联系、发展、矛盾等角度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2012·湖南名校大联考]市场经济来了,还要不要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是不是大家都应该学?

雷锋精神是否过时……面对种种质疑,长沙市借鉴银行的运作理念,发扬雷锋的互助精神,2001年在全国率先创办“道德银行”;2007年又推出了经常性的捐赠救助平台——“雷锋超市”,建成由1家市级、9家区(县)、71家街道(乡镇)、160家社区雷锋超市组成的互帮互助四级网络平台,已成为长沙弘扬雷锋精神的靓丽名片。

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出席第九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并代表长沙市作了《用雷锋精神引领社会风尚,使雷锋故乡成为道德高地》的主题发言。

“长沙是雷锋的故乡,雷锋是长沙的骄傲。

”陈润儿说,长沙曾见证了雷锋平凡的人生,也培育了雷锋伟大的精神,家乡人民对雷锋怀有深厚感情和人格认同,学雷锋有广泛的基础和丰富的载体,半个世纪以来,深入开展“雷锋家乡学雷锋”活动,让雷锋精神深深铭刻在家乡人民的心中。

“学雷锋活动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课题。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如何把学雷锋这场“道德接力赛”继续跑下去,薪火相传。

[答案]①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必须把握时代特点、挖掘道德内涵,不断创新道德实践载体、拓展道德实践途径,开展诸如“道德银行”、“雷锋超市”等道德接力赛。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必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面对学雷锋活动的种种质疑,必须充满信心,把学雷锋活动引向深入。

[解析]本题指向“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因此应先调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知识,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状态、发展的趋势,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O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7.O[2012·北京卷]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

从哲学角度看,以上论述(  )

①运用了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 ②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 ③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 ④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7.A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实质与核心的知识点。

材料中总体规划体现了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故①符合题意。

重点解决,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等体制创新体现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不是矛盾的主次方面,②不符合题意,③符合题意。

④表述错误。

故答案选A。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方针得到全面贯彻实施,经济社会保持繁荣稳定。

2011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关于特区行政长官产生办法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程序作出解释。

2012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议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提出的有关报告基础上,作出了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2013年立法会产生办法和2014年行政长官产生办法有关问题的决定。

回答31~32题。

32.O3[2012·全国卷]邓小平根据香港、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提出的“一国两制”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这一伟大构想(  )

①承认矛盾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重要动力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④承认矛盾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2.C [解析]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的基本属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知识。

“一国两制”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是邓小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香港、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提出的,实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此②③正确。

①说法本身错误。

④说法与题意不符,应该是认识到矛盾双方的同一性,而不是斗争性。

29.O1、O3[2012·浙江卷]建设民生工程,既要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又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还要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  )

①既要着眼民生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 ②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有待于社会改革的整体推进 ③既关注民生中的普遍问题,又不忘其中的特殊问题 ④提升民生工程质量,需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9.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整体与部分、普遍性与特殊性。

题干中的“既要……又要……还要……”体现了既要着眼于民生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①应选。

“基本公共服务”体现的是普遍性,“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体现的是特殊性,故③应选。

题干没有涉及社会改革以及主要矛盾,②④不选。

 

[2012·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联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举行。

中国重申并强调,在控制全球气候变暖上应坚持“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原则。

这是因为(  )

A.联系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而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B.在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中,部分对整体有着决定性作用

C.在矛盾的普遍性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D.矛盾的统一性推动着事物和谐发展

C [解析]“共同”体现的是矛盾的普遍性,“有差别”体现的是矛盾的特殊性。

A项不是原因。

B项说法错误,必须是关键部分。

D项错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发展。

[2012·宜昌调研]20年前,邓小平的南行讲话如一缕春风掀起了全国上下的深入改革。

面对全新的改革历史方位,我们当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宽广视野,以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有人说:

“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

”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①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②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敢于直面矛盾,解决矛盾 ③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事物自身的否定实现的 ④善于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A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设问不是问整个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而是问“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观点的合理性。

判断主次矛盾,是看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判断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看事物的性质是由哪个方面决定的,此观点看到的是矛盾的主次方面,不是主次矛盾,故④与题意不符合。

[2012·江西省六校联考]“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

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这说明(  )

A.正确认识事物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C.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同一性寓于矛盾的斗争性之中

B [解析]这句话体现了中庸道理。

清廉不是容忍任何事物,仁慈并非优柔寡断……都说明了品德之中斗争着的两个方面可以统一于人身上,因此体现了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2012·皖南八校联考]2011年9月27日,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办。

会上,孔子文化奖得主、国学大师汤一介认为,儒学必将在“反本开新”中重振辉煌。

下列对“反本开新”的正确解读是(  )

①“反本”是“开新”的基础 ②要先“反本”,才能后“开新” ③“反本开新”的实质是“扬弃” ④“反本”就是否定过去,“开新”就是肯定现在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A [解析]该题旨在考查对辩证否定观的理解。

这里的“反本”与“开新”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故“反本”是“开新”的基础,①说法正确。

②错误,“反本”与“开新”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先后之分。

③正确揭示了辩证否定观的实质。

辩证否定是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④错误。

 

39.[2012·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材料一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

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个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

刘邦称帝之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开通关市。

南越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工具,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

吕后执政,汉朝“禁南越国关市铁器”,赵佗遂自称南越武帝,举兵北犯,战争持续了一年多。

吕后去世后,双方罢兵休战。

赵佗又以财物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越等部族,势力所及,“东西万余里”,“以兵威边”。

赵佗以皇帝自居,“与中国侔(对等)”。

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遣使对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予以谴责。

赵佗迫于压力,表示“去帝制”,继续“为藩臣,奉贡职”。

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名”。

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国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