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2127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技术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技术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技术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技术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工作总结.docx

《技术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工作总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技术工作总结.docx

技术工作总结

 

钻井二公司月度技术工作总结暨

提速提效活动月报

(9月份试用版)

 

江汉钻井西部分公司

2014年9月27日

(2014年9月与2013年9月)钻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对比分析

单位

年月

开钻

口数

(口)

完钻口数(口)

完井

口数

(口)

进尺

(米)

平均井深(米)

钻机

台月

(台月)

钻机月速

(米/台月)

纯钻时间

(米/时)

机械

钻速

(米/时)

钻井总时间

生产时间

异常时间(小时、%)

平均建井周期(天)

小时%

小时%

故障

时间

复杂

时间

小计

全井

搬迁

钻井

完井

1

钻井二公司

2

3

1-月

4

1-月

5

陕北分公司

6

7

1-月

8

1-月

9

新疆分公司

20149月

0

3

1

10

20139月

3

5

0

20573

7.76

2651

1977

10.41

5586

5472

19.5

94.5

114

11

1-9月

12

1-9月

26

26

23

143456

59.1

2427

13710

10.46

42551

41611

72.5

867.4

939.9

17

外围经理部

18

19

1-月

20

1-月

21

川东南经理部

22

23

1-月

24

1-月

9月故障、复杂统计表表2

单位

队号

井号

类别

发生时间及经过

处理情况

原因分析

责任界定

及处理

时间、经济损失

简要叙述发生时间及经过、处理概况。

一、主要技术指标及分析

1、各区块根据上表中所述的指标对比情况,各区块自行分析,内容是简洁明了。

(1)同期对比:

如对比没有意义,可以说明;如指标下降要说明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2)与提速提效目标对比:

写出对比结果,如指标未达到目标要求要说明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3)外围井无指标可比,要对自己的本月的工况指标自行分析。

建议影响因素从这些方面都可以考虑比如:

地质因素、第三方因素(仪器等)、甲方(设计等)、故障因素、复杂因素、自然停工、各种组织不到位、设备因素、操作原因等等。

影响到某个开次,或者某个井段,某个工况的速度等等。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1、技术管理方面

继续实行“授权式”技术管理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

继续开展项目管理制度,缩短了技术管理链条,加快了整体运作,提速提效成果显著。

顺南501井、顺南4-1井作为重点井,分公司高度重视。

顺南项目组(工程公司井控专家:

李荣刚,分公司驻井人员:

赵绪平,技术办主任;贺春明,泥浆主管)常住井队指导工作。

分公司开展技术研讨会,制定了顺南501井、顺南4-1优快技术方案,并让井队按优快技术方案实施,提速提效明显,得到甲方的认可。

顺南501井的9月的主要技术管理如下:

1)9月主要进行控压钻进,在施工前对全队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做到全队员工的应知应会。

①在控压钻进过程中,平衡自动控压开始后需要井队、录井、泥浆和控压队伍密切配合,发现泥浆液面或者出口流量变化时应三方确认,确认溢流后及时采取控制井口压力2-3MPa钻进,若溢流量大于3m3时,井口交由井队关封井器节流循环。

井队的管线阀门井队操作,控压的阀门控压人员操作;开关阀门后做好标示,并相互通知,避免误操作。

井队开停泥浆泵必须通知控压工程师,得到控压工程师的确认后才能开停泵,并按照控压工程师的要求操作。

因井队工作引起泥浆液面变化应提前通知控压工程师,如调整钻井液密度、加泥浆材料、维护钻井液性能等。

②自开始控压钻井井段,不进行多点投测作业,井眼轨迹以MWD单点数据为依据,最后替完井浆再测多点。

起钻替重浆时,要求返出的泥浆与设计的重泥浆偏差为0.02g/cm3,然后停泵观察30分钟,井口无外溢方可起钻。

起下钻要匀速稳定,严禁猛提猛放,严格按照控压指令要求进行起下钻、戴重浆帽和顶替重浆作业。

每次起完钻后,井筒灌满泥浆,旋转控制头人员根据实际使用保养旋转控制头轴承总成,并更换密封件。

每次下钻到底,循环排后效后开始控压钻进。

2)由于在四开钻进过程中出现了溢流和油气侵,在后期进行的测井、下套管、固井前做好油气上窜速度的检测、确定安全时间,做好应急预案,保证工序的顺利进行。

分公司机关及井队积极准备各种资料迎接内审、外审,进一步完善了QHSE管理体系在西部分公司的执行。

9月13日二公司总部对井队、分公司机关内审,对照QHSE标准查找了我们在技术管理方面的不足。

9月18日西部分公司迎接外审。

外审单位先后对井队和分公司机关进行了审查。

2、提速提效

(1)取得主要成果

70512队承钻的顺南501井9月将四开剩余进尺打完,四开井段6285-6890m,进尺605m,纯钻时间174h,机械钻速3.48m/h,设计2.42m/h,超设计43.80%。

四开取芯三回次,总进尺20.74m,总芯长19.82m,取芯收获率95.56%。

70208队承钻的TH10367井,一开采用171/2″KS1952AR江钻PDC钻头钻至1200m,下入133/8″套管至1199.34m,一开纯钻时间22h,机械钻速54.55m/h,高于设计机械钻速24.55m/h,提高63.65%,设计周期3天,实际一开钻井周期2.5天,节约率为-16.67%;二开采用121/4″钻头钻进至5363m,下入95/8″套管至5460.97m,二开纯钻时间292h,实际机械钻速14.26m/h,设计机械钻速8.37m/h,提高70.37%,设计周期40天,实际二开钻井周期21.5天,节约率为-46.25%;其中井段1358-5363m,使用PDC(MQ519,盛辉)+0.5°弯螺杆(东远)工艺,进尺405m,纯钻时间274h,机械钻速14.62m/h,较设计8.37m/h提高74.67%。

本井段制定了穿二叠技术措施,有效的保证了平稳穿二叠,在工区内首次实现311.2mm井眼用PDC+螺杆,穿完二叠系205m,二叠无垮、无漏,为井队节约了成本。

70632队承钻的TP215XCH井是一口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设计井深6960.36m,垂深6586m。

该井于2014年8月8日13:

00开钻,23日13:

00完钻。

本井设计前期准备周期17d,实际前期准备周期为16.96d,节约0.04d,前期准备节约率-0.3%。

本井设计钻井周期为24d,实际周期15d,可调整周期2.5d,调整后实际钻井周期为12.5d,节约11.5d,钻井周期节约率-47.92%;生产时间总台时360h,折合0.50台月;其中纯钻时间117h,平均机械钻速5.22m/h,设计机械钻速2.06m/h,同比提高153.4%。

该井符合西北油田分公司优质工程条件。

70633承钻的塔深3井设计本井设计钻井周期为72天,实际钻井周期76.38天,可调周期11.62天,调整后实际周期64.76天,节约7.24天,周期节约率-10.05%。

周期节约优秀、钻井工程质量良好,固井优秀,被综合评定良好。

本井共计取芯3回次,取芯总进尺15.66m,总芯长5.72m,平均取芯率36.53%。

方解石集合体,解理及裂缝发育,岩性破碎,造成取芯率低,影响了综合评定。

(2)本月的主要技术措施

顺南501井9月主要技术措施:

1)控压钻进过程中,首先必须做好液面检测工作,控压队出浆口有流量计,跟井队泥浆液面的检测相辅相成,保证能及时发现溢流及时节流循环,液面上涨1~3m3时,控压队调整井底压力抑制或停止溢流,循环出井侵流体继续钻进,液面上涨超过3m3时,井口移交井队关井。

2)本开井控装置严格按照设计并试压合格,内防喷工具配置严格按照管理办法执行,经现场监督验收合格,方可开钻。

3)落实一、二、三级井控措施。

加强一级井控,调整好泥浆密度,泥浆工加强坐岗,观察好液面高度、振动筛返砂情况、出口泥浆气味及流量变化,勤测量进出口密度,做到有异常能及时发现,发现异常及时汇报;把握二级井控,加强井控设备保养,确保井控设备处于良好的待命状态,落实井控设备现场岗位职责及公司“三定”要求,强化防喷演练,各种情况下的防喷演习,达到班自为战,做到怀疑溢流能立即关井观察,发现易溢流能迅速控制井口,能有效关井成功,技术人员及班组骨干熟练掌握压井技术,做到关井后能有效处理。

立足一级井控,搞好二级井控,避免出现三级井控。

4)井控设备的闸阀应有编号,并挂牌标明开关状态。

5)认真落实、严格执行井控技术条例,发现溢流时,要及时关井,求取关井立管压力,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同时要进行详细完整地记录。

6)钻井工程师、HSE监督坚持每天对井控设备、防硫设备的巡回检查,有问题及时整改,做到小问题不隔夜,大问题不隔天,保持井控设备随时处于良好的待命工作状态,杜绝井控设备带病工作。

7)对于可疑溢流,坐岗工立即通知司钻关井观察,不得边循环边观察或起钻至安全井段。

8)发现溢流应立即关井,先控制管内,再控制管外,减少溢流量,力求关井压力最小,为下步工作创造条件;如果立套压均为零,采用节流循环,通过分离器、震动筛和泥浆罐循环排除气侵。

如果立套压不为零,应通过关井压力,计算压井液密度,即时组织压井施工。

如果关井期间,判断地层出现漏失,也应立即组织压井,采用边堵漏边压井的措施,决不允许放喷或起至安全井段,再进行堵漏压井施工。

9)最大关井压力按不超过套管抗内压强度的80%计算,不考虑套管鞋及裸眼地层的承压能力。

除非井控装备严重刺漏,或当关井压力超过套管抗内压强度的80%,放喷时放喷口点火,否则任何情况不允许放喷。

10)进入气层发生井漏或溢流,现场值班干部立即按照预案采取相应措施。

11)油气层起钻前,必须进行油气上窜速度监测,确定安全时间后再起钻,若不能满足起下钻作业要进行处理泥浆密度等措施后再起钻;

12)在油气层下钻,每3柱钻杆,必须灌满钻井液,防止压缩空气进入钻井液,人为将钻井液密度降低,而造成溢流或井喷。

13)在油气层中钻进,一定要控制钻进速度,加强井漏的观察,坚持做到以防喷为主,杜绝井喷事故的发生。

14)针对本井区风沙大的特点,专门设计制作了放喷管线连接螺栓的保护装置,避免了风沙对连接螺栓的侵蚀。

3、技术创新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顺南501井控压钻进施工情况:

1)控压取芯

29日15:

30下取芯筒至6234m(套管内),20:

00安装旋转控制头胶芯、循环降温。

23:

00下钻至井底6407.19m,然后采用控压钻井流程节流循环排污,控制回压2-3Map,测得井底静止温度159度,井底压力103MPa,循环排污结束后采用控压流程,通过液气分离器一边排气一边取芯,井口未施加回压,泥浆入口密度1.53-1.55g/cm3,出口密度1.50-1.52g/cm3,烃值维持在50-65%,取芯钻进过程中未见火焰,井底循环温度137度,井底压力102MPa,9:

00取芯钻进至6414.82m后割芯起钻,31日8:

30起钻完,起钻正常无溢流,取芯进尺7.63m,芯长6.8m,收获率89.12%。

2)控压钻井

31日下PWD仪器恢复钻进,9月1日4:

00下钻至6212m,5:

30拆防溢管、安装旋转防喷器胶芯,6:

00测试仪器,6:

30下钻到底,然后采用控压流程、施加回压2MPa循环排后效,井底静止温度160度,井底压力107MPa,循环降温后井底温度142度,进口泥浆密度1.55-1.54g/cm3,出口泥浆密度1.50-1.53g/cm3。

10:

00开始钻进,一边钻进一边降密度。

钻井参数:

钻压40-80KN;转速70rpm;排量26L/s;泵压20MPa,由于钻井排量较大,井口自然带有0.3-0.4Mpa的回压。

9月1日18:

00以前,除了井口因排量较大自然带压外,在钻进和接单根时均未施加回压,18:

00出现单根峰全烃由25%上涨至41%,但液面平稳,在以后的接单根时均施加3-3.5Mpa回压。

9月2日1:

00后,井口自然回压力0.3MPa,井底压力102.6MPa,进/出口密度1.51g/cm3/1.47g/cm3,钻进全烃17%-25%,单根峰全烃达到42%-55%,液面仍然平稳,6:

15,进/出口密度变为1.51g/cm3/1.44g/cm3,22:

45,进/出口密度1.48g/cm3/1.40g/cm3。

9月3日3:

28,钻进至井深6563.82m,井底压力为101.6Mpa,全烃17%,坐岗发现液面上涨0.7m³,出口流量平稳无波动,井口立即加压2Mpa,井底压力由101.9上升至103.3Mpa,03:

38液面下降0.68m³,降低井口压力至1Mpa,井底压力由103.3下降至102.2Mpa,03:

47,泥浆工汇报液面上涨0.6m³,井口压力上调0.5Mpa,井口压力1.5Mpa,井底压力由102.2上升至102.9Mpa,全烃21%,出口流量一直稳定在26L/s,04:

25,液面恢复平稳。

为了防止出现严重的单根气,6:

00接单根时,井口加压4.3MPa。

然后控压1.5MPa钻进,井底压力102.7MPa,07:

50,液面上涨0.7m³,井口加压至2Mpa,井底压力由102.9Mpa上升至103.5Mpa,液面趋于稳定,08:

40,液面下降0.4MPa,再将井口控压降为1.5Mpa,井底压力由103.5Mpa下降至102.7Mpa,液面恢复稳定。

9月3日10:

00-11:

45,控压钻进至6590,井口压力1.5MPa,井底压力102.8MPa,进/出口密度1.47g/cm3/1.41g/cm3,全烃开始上涨,最高99%,倒液气分离器流程,随后全烃逐步降至60%-70%,降低井口压力至1MPa,然后逐渐降至自然回压,液面稳定。

9月4日9:

12液面上涨0.45m3,录井显示泥浆液面上涨1m3,出口流量一直平稳无变化,加密监测液面,未加井底压力,液面渐渐平稳。

9月5日13:

15,控压钻进至6745m,井口压力0.4MPa,井底压力104.5MPa,井底当量密度1.58sg,进/出口密度1.48g/cm3/1.32g/cm3,全烃20%,液面稳定。

9月7日2:

30,钻至中完井深6890m。

3)控压钻井地层压力分析

控压钻进时井口为自然回压0.3-0.4Map,再出现单根峰值时控压1-1.5Mpa,井底压力102-103Mpa,当量密度1.57g/cm3,烃值基本维持18%-32%,入口泥浆密度1.47g/cm3-1.48g/cm3,出口密度1.36g/cm3-1.43g/cm3,进出口密度差很大,泥浆气侵很严重,气泡多,钻进过程中间断通过液气分离器排气;接单根时施加回压3-3.5Map,但单根峰值达到,40-60%,同时出口密度严重降低至1.35g/cm3-1.36g/cm3,且伴随着液面上涨,然后需要5-10min恢复正常。

在钻进过程中没有发生过漏失,这充分证明即使泥浆和气体存在置换,也不是很严重,造成如此严重的气侵主要是地层压力较高,泥浆密度偏低。

从实钻情况和数据分析,现有1.47g/cm3基本能维持能维持钻进和循环(当量泥浆密度1.57g/cm3),不会发生严重气侵或者溢流,但是接单根等短暂的静止均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气侵,井口出现溢流,如果静止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井控风险,因此1.57g/cm3泥浆密度可视为能静止平衡地层的最低密度,按照气井最高附加密度0.15g/cm3,那么地层压力在1.42g/cm3以上。

使用控压钻井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监测地层压力,发现地层压力变化及时调整。

TH10367井斜控制方面:

使用钟摆钻具组合、使用钻头+单扶钟摆钻具组合有效地解决了井斜问题,同时钻井参数得以释放;钻井参数与钻具组合之间存在一个合理配合的问题,钻井参数不合理,防斜钻具组合有可能变成增斜钻具组合,扶正器对PDC钻头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使用扶正器有利于PDC钻头的正常使用。

另外PDC钻速较快,必须严格遵循短起下和测斜制度。

通过运用MWD随时跟踪井斜,释放钻井参数,确保了井身质量。

TH10367井泥浆控制方面:

技术人员认真执行设计和甲方指令,把握住设计中的重点所在,超前拟订出各段作业计划及技术措施,并组织好实施。

尤其是在二开的施工过程中,尽可能调整性能增大排量,冲洗井壁,形成良性循环,防止泵压过高导致排量达不到要求,保证了本井的安全快速施工。

在本井跨度很大的新、中、老地层中,不同的压力体系中钻进,且是长裸眼,必须确保井眼稳定。

要想实现快速钻进,钻井液对钻井速度影响主要有:

一是防止固相含量和流变性能控制不好。

二要防止上部井段缩径和下部井段坍塌,必须要有优质的泥饼护壁,增强钻井液的防塌能力和润滑能

4、故障复杂的应对与预控

70631队承钻的TH12351CH井钻进至6709.75m,发生失返性漏失,起钻至套管吊罐、组织泥浆。

待方案和待液面监测队期间每小时吊灌1.21g/cm3的泥浆6m3,起钻期间每小时吊灌1.21g/cm3的泥浆5.5m3,下钻期间每小时吊灌1.21g/cm3的泥浆2.5m3,截止到漏失钻进之前累计漏失1.21g/cm3的泥浆178m3。

西部分公司积极与甲方协调沟通,甲方批准下常规钻具探底、漏失钻进。

下常规钻具组合到底,开泵正常,排量12L/s,泵压17MPa。

井口开始返浆,停泵观察,井口无溢流。

到底开始钻进,钻压80KN,转盘转速40rpm,测漏速8m3/h。

钻进过程中扭矩12KN·m,上提摩阻超过20t,下放摩阻达到12t,钻时升高至48min以上。

从井深6709.75m钻至6713.40m漏失泥浆27m3。

考虑井下复杂为确保井下钻具安全,3:

00起钻套管内,吊罐泥浆监测液面。

常规钻具钻进时主要依靠转盘转速和钻压破岩,且斜井段有600多余米,井底井斜达到87.5°,钻进过程中扭矩高达12KN·m,对比螺杆钻具和常规钻具钻时以及钻进时扭矩波动异常,上提下放摩阻很大。

为确保井下安全和井控安全,西部分公司再次积极与甲方协调沟通,申请转入测试并得到批复。

70627队承钻的TP164XCH井钻进至6452.5m生井漏,漏速在2.43-12.53m3/h范围波动,21:

50钻进至6502m井口失返,钻至套管吊罐、组织泥浆,接批复下常规钻具探底、漏失钻进。

下常规钻具组合至6480m遇阻,开泵冲划至井底(期间泵压0MPa,钻压0KN),至20:

30钻进至6502.24m(钻压40KN,转数:

50转),泵压0↑12MPa,井口返浆,立即停泵观察,井口无溢流,液面缓慢下降,22:

30恢复钻进,钻进至6510m,钻进过程中泵压由12下降至9.4MPa,漏速12m3/h左右,泥浆消耗很大,上提摩阻超过20t,且钻时上升11.7min/m(如下表),考虑井下复杂,2:

30起钻套管内,吊罐泥浆监测液面,液面逐渐下降到826m。

由于漏失钻进,泥浆消耗很大,不能满足连续施工,且井底井斜达到75.68°,上提下放摩阻大,挂卡频繁,窗口位置的桑塔木地层泥岩段长5m,良里塔格上部6172-6225m井段泥质含量高,易因漏失后静液柱压力降低导致泥岩垮塌埋钻具。

另外,因原井眼为五段制,继续采用常规钻具会急剧降斜,造成井眼轨迹复杂,增大断钻具和卡钻风险。

为确保井下安全和井控安全,西部分公司再次积极与甲方协调沟通,申请转入测试并得到批复。

5、井控管理方面

组织员工学习西北油田分公司新的井控实施细则、应急程序和措施,开展案例宣讲,增强全员井控意识。

特别是对于坐岗人员,一定不能漏测、假测,一旦发现要严肃处理。

严格执行干部跟班值班制度,落实HSE异体监督制度,检查督促员工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保证了各项生产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①本月西部分公司9月份井控取证22人,硫化氢取证23人。

②9月24日组织员工参加西北油田分公司第三届钻井井控演习比武竞赛活动。

③每周五按时上报江汉钻井二公司各钻井队井控演练次数。

④在工程公司井控专家、分公司驻井领导的指导下,在顺南501井井控工作开展顺利,为西北油田分公司在顺南区块的井控探索出一条新路。

顺南501井9月7日10:

00-13:

00走液气分离器节流循环排气,进口密度1.48g/cm3,出口密度1.35-1.40g/cm3(现排气情况不明显,下步加重);9月8日04:

30循环提密度至1.60g/cm3,进口密度1.60g/cm3,出口密度1.56g/cm3,07:

00短起至6260m(套管内),9月10日8:

00开井静止观察,液面正常,10:

30循环排后效,测得油气上窜速度6.9m/h,13:

00下钻至井底6890m(中途循环冷却仪器),17:

00走液气分离器循环排后效,排量1.4m3/min,立压15MPa,套压0.5MPa,进口密度1.60g/cm3,出口密度1.57g/cm3(14:

00点火有火焰,火焰高度6-8m,持续时间30min,15:

35火焰熄灭,持续时间95min;14:

10气测显示CO2含量从0%上涨至12.95%,持续时间15min),21:

30走高架槽循环,排量1.6m3/min,立压19MPa,进口密度1.60g/cm3,出口密度1.56g/cm3,烃值9%,24:

00起钻至6234m,准备取旋转防喷器胶芯、装防溢管;9月11日18:

00起钻完,四开中完,19:

30收拾井口,做应急演练;9月12日02:

30标准测井完,22:

00组合钻具下钻至井底6890m,23:

45开井循环,发现全烃上涨;9月13日02:

00关井节流循环,排量1.4m3/min,立压17MPa,套压1.5MPa,进口密度1.60g/cm3,出口1.56g/cm3(23:

50点火有火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