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质主题的解读.docx
《关于物质主题的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物质主题的解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物质主题的解读
模块二:
关于“物质”主题的解读及实施建议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也逐步深入,物质的利用、消耗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已成为社会科学发展的焦点之一,而各种新材料的发现和研制,又推动了科学、生产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新物质、新材料的开发和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快速地转化成产品,材料科学已列入世界各国优先发展的高科技领域。
由此可见,学习本专题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已对物质有了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初中物理课程将进一步学习物质及其属性的知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物质世界,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本主题内容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对于身边物质及其属性的初步认识;第二类是对于物质结构和尺度的初步认识,了解人类所认识的物质结构和空间尺度;第三类是和当前蓬勃发展的材料科学相联系的新材料及其应用。
一、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内容分析与教学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是“物质”的第一个二级主题,该主题共分四个教学内容点。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内容要求和标准研制者的一些思考。
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由于物理课程标准是按一级主题——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及能量来分类的,因此这条内容要从物质的角度来认识、了解和描述关于固体、液体、气体问题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对物质三态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物质三种状态的基本特征,即让学生能从宏观结构的角度,根据物质形态和体积的稳定性和流动性,来说明固体、液体、气体的特征。
知道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能压缩,不能流动;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不能压缩,能够流动;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可以压缩,可以流动。
进而能区别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基本特征。
“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这是要求学生将物质的形态与自然现象和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对自然界和日常生活的观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三种状态,并了解不同状态的物质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例如,让学生列举自然界、生活中的各种不同形态的物质,并调查这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等。
这两点要求都属于认知性目标的“了解”水平。
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这是关于基本常识方面的要求,属于“了解”层次。
如学生应能说出水结冰时的温度、人体的体温、室温、水的沸点等。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这是要求学生应知道常见温度计是根据汞、煤油或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这里教师应适当介绍什么是热胀冷缩,并介绍摄氏温标,要让学生观察液体温度计,了解液体温度计是怎样刻度的。
如果想开阔学生的眼界,也可以适当介绍其他类型的温度计,但拓展的内容不应作为评价学生的要求。
“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这是对学生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属于独立操作水平。
《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会测量温度,《课程标准》则要求学生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从中可看出《课程标准》要求的可操作性增强了。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从生活入手,让学生真正做到关心生活,从而将物理学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由于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物态变化的内容,如果液体低于它的凝固点,它就会变成固体。
所以教师应让学生至少会用一种温度计测量温度,了解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测量范围,会正确操作,能判断哪些是错误的操作,如不能将温度计放在火焰上测其温度,不能让温度计紧贴容器壁,在低温的情况下,要考虑选择适合测量低温的温度计等。
[案例]××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温度测量活动,要求学生分组,每隔1小时测量出当时的气温,并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格,记录数据,画出一天内当地气温变化的图表。
然后让学生讨论。
这样的活动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很受学生的欢迎。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是要求学生具有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如节能减排、温室效应与热岛效应的关系问题,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让他们关心社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影响,旨在培养学生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真正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这里的“环境温度”是指我们所处环境的温度,至于是对温室效应发表见解,还是对热岛效应发表见解,都不作具体要求,所以,该标准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案例]有位老师讲温度时,首先介绍了世界环境卫生组织关于全球变暖的报告,并且展示了由于地表温度升高给人类生活带来影响的图片和视频,如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沙漠化加快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忧患意识,也激发了学生探究环境温度的主动性。
(案例评析在本专题话题五专门介绍。
)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这是对学生作为体验性目标的要求,主要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来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这里强调的是,要让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来进行探究,例如,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冰的融化过程、水的汽化过程、或碘的升华过程等。
学生不仅要经历相应的物态变化探究过程,还应了解物态变化的规律。
“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这是要求学生通过探究,知道一些常见物质熔点、凝固点和沸点的物理含义,关于要知道在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课程标准》要求非常明确,教师要通过实验给学生以验证,使学生从现象中建立概念,从现象的观察中真正体会到现象的发生。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这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将生活和自然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用物态变化的知识,来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如用熔点和沸点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室温下冰棍会融化,而钢铁却不熔化?
为什么铁锅可以熔化铝,而铝锅却不能熔化铁?
为什么自然界食盐、钻石等以固体的形式存在,而氢、氧等则以气态存在?
冰箱和空调为什么能制冷?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这个说明不是解释,说明和解释是不一样的认知水平。
《课程标准》要求在了解水平的基础上,用这个知识去说明生活中的现象,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具有操作性,从而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自然生活相结合的应用能力,体现从生活、自然到物理的理念。
4.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关于这一条,《课程标准实验稿》是要求学生能用水的三态来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使之具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课程标准》是进一步要求学生了解我国现在的水资源状况,让他们具有关心水资源的危机意识,具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这是要求学生能应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水的固、液、气三态变化过程,并进一步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从中让学生了解一些天气现象,如云、雨、雪、冰、霜、露的形成原因等,但由于大气中的现象是很复杂的,这里只能作常识性介绍,对学生不宜作过高要求。
[案例]××学校在探究物态变化过程时,老师让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霜、雪、雨等天气现象,并了解这些天气现象的成因。
还介绍了人工降雨(人工增雨),既拓展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的认识,也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一定要联系身边的生活和自然现象。
当然,自然现象往往是很复杂的,应突出最基本的物理原理,不要过分追求严密和完整。
“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这是要求学生知道水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宝贵资源,是人类生活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危机日益严重,主要原因是人类过量使用水和水资源受到污染。
学生应知道人类面临的水资源危机以及水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由此,自觉养成珍惜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习惯。
该条目融进了科学、技术、社会的观念,属于体验性目标的“认同”水平,对该条目应强调过程性的评价方法,即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交流讨论、小论文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
[案例]下面是一些学校组织的关于水资源的活动。
调查本地农田灌溉(或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方式,了解先进的灌溉技术(或污水处理技术)。
调查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不良行为。
并以板报的方式写出调查报告。
调查学校和家庭的用水情况,设计一个学校和家庭的节水方案。
并将你的方案与其他同学交流。
调查当地的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并对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提出自己的见解。
通过这些活动,对学生的调查报告或调查方案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是调查过程是否科学合理,意见和建议是否有创见,还要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以及分析归纳、表述与交流方面的表现等。
二、物质的属性内容分析与教学
物质的属性是“物质”的第二个二级主题,该主题共分四个教学内容点。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内容要求和标准研制者的一些思考。
1.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
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本内容要求与《课程标准实验稿》是有区别的。
《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不具体,比较宽泛,不好操作,实验区的教师希望修订组对这些属性有一些特指的说明。
因此,《课程标准》把原来作为一个例子的几个性质,正式引入到内容要求里,将原硬度知识删除。
提出硬度属性,可以不作要求,但如果学生学有余力,教师在讲课的时候稍稍提到也没有关系。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
”这是要求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属性,“了解”表明它的层次。
原来用“描述”的字眼,现在用“了解”,从而让它的内容要求更加清楚。
那么,学生了解物质的哪些属性呢,《课程标准》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要求学生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
由于该内容是属于认知目标的“了解”水平,教学中举例提出的属性也可以涉及物质的其他属性。
“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是要求学生能口头描述物质的物理属性,或者能写出物质的物理属性,或者能用图表表示出物质的物理属征。
这些都是属于“了解”层次的要求,只是描述的方式不同而已,要求学生至少能用其中的一种方式描述即可。
从给出的样例可知,学生在了解和描述物质的某种属性时,还应尝试将这种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如“通过实验,探究几种金属和塑料的弹性。
列举弹性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调查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导电性,比较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导电性能的不同”等,还可以考察家中的一些日常用品,了解它们应用了物质的哪些物理属性。
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有哪些应用,如汽车减震板、桌椅等。
该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案例]××学校让学生事先收集各种金属、塑料等材料,然后通过实验,观察研究比较这些金属、塑料的弹性、导电性、导热性等方面的物理属性,并且要学生调查这些属性在生活中的用途,老师要求将调查结果列出表格,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这样的活动效果很好,应提倡。
在这类活动中,学生不仅研究了老师指定物质的物理属性,而且还从多方面进行比较,如物体的颜色、硬度、气味、延展性等,并能具体说明生活中是怎样用这些属性为我们服务的。
2.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知道质量的含义。
”这是要求学生对质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例如,让学生懂得质量是表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理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着形状、状态及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而对于质量的定义,教师要逐步地拓展,不必从物质的关系来引申它。
因为学生在以后学习相互作用的时候,如物体的惯性,还要详细介绍,但应该让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以培养其估测的能力。
[案例]分别说出质量为几克、几十克、几百克、几千克的一些物品,能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这是要求学生能用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去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让学生建立一个大体的概念,如知晓生活中一些用品质量的大概,这就对学生提出了一种估算的要求。
这与《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要求更加细化。
如样例四的条目,不仅要求学生说出质量的克数,更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例,使之提高学生用物理学知识联系生活的意识。
当然,这里的测量工具可以是“托盘天平”、“物理天平”或其他可以称量质量的工具,该点是关于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属于独立操作水平,该要求还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让有兴趣或有潜力的学生思考怎样巧妙地测量轻质物体质量,如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等。
[案例]有的老师在讲测量物体质量时,首先让学生阅读天平的说明书,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照实物,了解天平的构造、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让学生学会正确操作与读数,并根据课堂中学生的实验情况,要学生判断哪些是错误的操作。
这里让学生通过阅读仪器说明书来使用和操作仪器的做法,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这种技能对学生今后生活中根据说明书使用各种器具和家用电器都有很好的启示,无疑是值得提倡的。
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这个要求和《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相似,不同的地方在于,《课程标准》强调学生通过实验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并专门提出一个实验,让学生来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体现了修订组关于加强实验教学的思考。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建立密度的概念。
属于认知目标的理解水平。
密度这个概念在初中物理中是核心的概念。
它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如相关的测量、天平的使用,以及量杯量筒的使用等。
这些技能对学生的后续能力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首先强调用实验的方法,通过测量若干个体积不同的不同物质(如铁块和铝块)的质量和体积,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恒定的,这一比值(密度)反映了物质的一种属性,从而建立密度的概念,这种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是物理学常用的方法。
要特别注意,对“密度”的要求是理解的要求,是对《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调整,在初中课程标准里涉及到理解的要求是少见的。
它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建立密度概念的过程中理解密度概念。
二是建立概念之后,要学会测量密度。
三是在建立概念之后,能够应用这个概念去解释一些现象。
学生还应能用语言和公式来表述密度,并了解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这是要求学生能通过实验,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是实验操作技能方面的要求,属于独立操作水平。
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学会用适当的工具(如天平和量筒等)测物体的密度,同时学习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在活动建议中,建议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种方案,测量家庭中的酱油、食用油、醋、盐、塑料制品、肥皂或牛奶等日用品的密度等,这样的活动取材容易,而且将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并不神秘,物理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这是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的密度知识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如解释为什么农民用盐水选种,冰为什么能浮在水中,人在死海为什么能悠闲读书等现象?
同时,应用密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如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等。
[案例]××老师在讲密度知识的应用时,让学生应用密度知识去鉴别物质。
老师介绍了阿基米德是怎样鉴别皇冠是否是纯金制成的有趣故事,然后让学生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制的。
通过测量铅球的质量和体积,求出铅球的密度,再与纯铅的密度比较后进行判断。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种方案。
有的老师还要求学生从网上查奥运会金牌的有关数据,并通过计算,判断金牌是不是纯金制的。
有的老师还让学生自已设计方案,去测量1元硬币的密度。
这些做法都是值得提倡的。
4.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此条目是要求学生了解研究物质属性的实际意义,如有关物质属性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对日常生活的改善、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等有哪些影响,如密度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们之间的紧密联系。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查阅资料,通过互联网收集有关的信息等多种方式去拓展学习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这里需要解释,影响是中性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要让学生了解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一些技术的应用还会给人类与自然带来危害。
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爱护生存空间的习惯,把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一切为我所用,这也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时代性。
此条目不容易进行终结性评价,教学时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法,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从互联网、图书馆收集有关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案例]××学校要求学生进行一次关于生活中应用物质属性的调查。
要学生调查自己家庭中常用的器具和物品,应用了物质的哪些属性,并且要求列表归纳,组织学生交流。
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观察了家里的各种厨房用具、家用电器等,具体了解到物质属性是怎样应用到生活中,并为我们服务的。
这种从生活中学习物理的方法,是《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的各种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并不神秘,物理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内容分析与教学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是“物质”的第三个二级主题,该主题共分四个教学内容点。
在知识点上要求的内容并不多,但这些内容对学生了解整个大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小”到微观的数量级,它是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大”到可以探索广阔的天体,关注人类探索宏观世界的新进展。
所以,这些内容对学生了解认识大自然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内容要求和标准研制者的一些思考。
1.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本内容是要求学生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课程标准》突出了“常见的物质”,这是因为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除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外,还有场、宇宙空间的暗物质等构成,教学中应注意这一点,但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不宜过多地拓展,要留待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去认识。
建议教师教学中用多种形式,如用图片、文字和语言描述原子、分子模型。
最好是采用多媒体来描述原子、分子模型。
2.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这是要求学生知道物质的构成。
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观看介绍物质世界的视频资料或通过图片、文字等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神奇的微观世界,这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这是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如19世纪70年代,汤姆生通过阴极射线管实验发现了电子,20世纪初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科学家们还相继发现了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到了20世纪中叶又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小的夸克粒子组成,等等。
总之,教师应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微观世界,使其感受探索的乐趣,领悟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
[案例]一位老师组织学生观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视频或电影,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索的乐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图描述原子的核式模型。
3.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知道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
此要求旨在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学科融合的理念。
教师可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古人很早就依靠肉眼观察太空,以此认识宇宙;哥白尼通过观测与分析,对影响人们长达千年之久的“地心说”提出了挑战;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为人类进一步探索宇宙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载人飞船进入太空,人类认识宇宙的希望和梦想将逐步实现,并且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还将不断深入。
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近代人类在探索宇宙历程中的有关事例,尤其要关注我国探索宇宙的重大事件和成就,如载人航天工程和嫦娥探月工程等,关注人类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
从而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关注和热爱,以及学习科学和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
[案例]××学校组织了一次人类探索宇宙的科学讨论会。
会前老师发给学生一份有关的资料索引,列出了有关的书籍、杂志目录,并列出了介绍人类探索宇宙资料的网址。
组织学生从互联网、图书馆和报纸杂志上,收集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例如有的收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的进展和已经取得的成就,有的收集人类探索月球取得的成就,有的收集人类探索火星和深入太空的进展情况。
教师让学生准备报告在讨论会上交流。
学生可以通过语言、图片或视频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还可以做成PPT进行交流。
这样的活动,学生特别感兴趣。
教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了评价,评价的重点是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述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同时,还对学生在这项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科学探索兴趣和热情进行了评价。
显然,《课程标准》安排这样的活动,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探月工程的新成就,关注当今世界上的人类探索活动,使学生的眼界更开阔,视野更高远。
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更利于学生关注现在的科技进步和发展。
4.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
本内容是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一种大致的尺度。
即从物质的结构和物质的尺度来了解物质从大到小发生变化的概况,让学生建立一个关于物质的概念。
同时,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时空尺度,反映了人类科学探索的水平。
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课程标准》只要求学生了解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空间尺度,没有涉及时间尺度。
教材设计和教学中,可以根据物体的尺度大小设计一个图表,从小到大,按照电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的结构形式排列,或用图表、表格、描述的方式,将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排列出来。
这对学生科学观的养成,对空间尺度数量级的初步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案例]某学校组织学生观看介绍物质微观世界和人类探索宇宙的科普音像资料,并让学生从图书馆、互联网收集有关人类对宇宙和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资料。
四、新材料及其应用的内容分析与教学
新材料及其应用是“物质”的第四个二级主题,新材料作为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先导,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领域,了解新材料方面的知识,对于21世纪的公民来说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新材料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原理也非常复杂,下面只从物理属性出发,选择几种典型的新材料做常识性介绍。
该主题共设两个教学内容点。
在《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原有的四条内容被修订为两条,其中把半导体、超导体、纳米材料三条合并成一条,即作为样例列于1.4.1的条目下面,这是让学生知道新材料大致包括哪些方面,目的是对这个条目进行一个解读。
例1让学生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主导体的应用与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例2让学生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半导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例3让学生了解纳米材料的一些特点,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不但在内容方面进行了一些增加或者删减的调整,而且在文字上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使标准的内容与时代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和教学资源的选取等方面,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下面分别介绍这两条内容要求和标准研制者的一些思考。
1.通过收集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
了解新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通过收集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
”这是要求学生自己通过收集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该内容较《课程标准实验稿》,一是把“初步了解”改为“了解”,将初步了解的认知水平取消了,这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更加清晰,从初步了解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