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190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下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二政治下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二政治下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二政治下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二政治下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下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docx

《高二政治下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下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政治下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docx

高二政治下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一、课前预习

★预习指南

1.学习目标:

知识点

识记

理解

运用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自私不是人的本性

2.学法建议:

学习本框时,可采用比较分析法突破个人正当利益与自私的界限这一难点。

比较两者的含义、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态度的不同、实现的手段的不同。

3.情景导入:

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图中那个人右边面对的是一碗准备食用的用粮食做成的“物质”的饭,这表明人具有什么属性?

(2)图中那个人左边面对的是一只准备盛放供自己“食用”的“文化”之“菜”的空碗,这表明人具有什么属性?

(3)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有属性是什么?

为什么?

[提示]

(1)表明人具有食欲等自然属性。

(2)表明人具有社会属性。

(3)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有属性是人的社会性。

因为人的社会性揭示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是人类特有的东西,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

★信息点击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

有人认为,人性是自私的,大致有六点根据:

第一,从产生先后看,自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人的天性。

例如,一个孩子在很幼小的时候就知道保护自己的食品或玩具,这不就是自私吗?

第二,在存在时间上,认为自私贯串于人类社会的始终。

即使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虽然不再有私有现象,但是自私并未完全被消灭。

例如,在爱情、婚姻领域中,人们在感情上还是自私的。

第三,从数量上看,自私的人往往是大多数,不自私的人只是少数。

第四,人们的自私常常被隐蔽起来,一遇适当时候,就会暴露出来。

例如,在原始社会开始的很长时期内,没有私有现象,但这只是一种假象,因为这只是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其低下,没有剩余产品供人们私有,以后随着生产力的较大发展,出现了较多的剩余产品,逐渐出现了私有现象,人自私的本性也就暴露出来了。

在今天许多人不是不自私,而是受到一定的道德、法律等因素的制约,不敢有非分之想和非分之举罢了。

第五,在自私的范围上,自私具有广泛性,它不仅仅局限于为自己,也包括着为本家庭,甚至为本民族、本阶级、本国家等等。

第六,在心理上,许多人做善事,帮助别人和社会:

是为了求得心理平衡。

因而本质上还是一种自私的心理。

所以说,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

请分析以下材料。

即使在私有制社会中也有舍生取义、救国救民的志士仁人。

同学们都喜欢看《泰坦尼克号》这部影片,下面讲的是有关泰坦尼克号的真实历史。

1912年,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沉入冰海,这次海难死亡者多达1503名,仅704人获救。

幸存者约定,每隔10年到瑞士洛桑城举行一次集会,以纪念这次事件。

每次聚会,都打开了他们的记忆闸门。

最令人感动的是史密斯夫人的一段回忆:

当时我的两个孩子已被抱上救生艇。

因为超载,我不能上了,出于母爱,我喊了一声“让我上船吧,孩子不能没有妈妈!

”闻听此言,一位已经坐上此艇的女士离开了座位,回到了泰坦尼克号,并把我推上了小艇。

刹那工夫,船便沉没了,那位女士连自己的姓名都没留下。

里德帕思的丈夫送她上救生艇,她不愿一人独活,紧紧地抱着丈夫不放,万般无奈中,丈夫一拳把她打昏,等到醒来,她已坐在小艇中。

此后,她一直没有再婚,以报答亡夫的深情。

这是生死系于一念的时刻,他们可以为了亲人,为了不相识的母亲,献出自己的生命。

其实,即使在我们这些普通人身上,在平常的日子里,也有着无私的举动。

可能还达不到“大公”的程度,但也不是“自私”二字全部能概括得了的。

生活、学习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们,应当比前人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境界,绝不能以“人都是自私的”错误观念来推卸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

二、课堂释疑

★要点直击

1.人的自然属性与其他动物的自然属性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共同点:

①人与其他动物一样,都是由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水和无机盐等物质构成的有机体,都要经过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等生物过程和生化过程,来维护个体的存在和发展。

总之,人和其他动物一样,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生物,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②都依赖自然资源来维护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③都受自然规律的支配。

④都具有本能的欲求,即生存的欲求和性的欲求。

(2)不同点:

①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在生存、活动和欲求等方面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其他生物的自然属性是自然本能的属性。

②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自然性中渗透着人的社会属性,其他生物则只有自然属性而无社会属性。

2.人的自然性与人的社会性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①二者的含义不同:

人的自然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是人与其他动物的相似或相通之处;人的社会性是指人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对社会的依赖性或同一性。

②二者的层次不同:

自然性是人较低层次的属性;而社会性则是人较高层次的属性,是人特有的属性。

③二者的产生不同:

人的自然性是自然界的产物,是人的生理遗传因素带来的,是先天性的;而人的社会性则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2)联系。

①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二者都是人所具有的属性,都是客观存在的。

②人的自然性是人的社会性赖以存在的基础,没有人的自然性,就没有人的社会性。

③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人的自然性都渗透着社会性,受人的意识的指导,具有鲜明的社会色彩。

3.为什么说社会性是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

(1)社会性揭示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是人类特有的属性,而人的自然性是人与动物的共同属性,它不能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

离开人的社会性,就不能揭示和把握人的本质。

(2)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

人的自然性虽然与动物的自然性相似,但人的自然性不是纯动物式的自然性,作为社会动物的人所具有的自然性都渗透着社会性,受社会性制约,具有鲜明的社会色彩。

4.有人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1)自私是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概念,是指一切以个人私利为出发点和目的的思想观念。

它的特征是:

①损人利己,损公肥私;②为达到个人目的,不惜使用一切手段;③拒绝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2)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违反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错误地把动物的“自保性”混同于“人性自私”;错误地把个人的正当利益与“自私”混为一谈;同时这一观点也不符合历史和现实。

5.个人正当利益与自私的区别

(1)二者的含义不同。

个人利益是指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个人正常生活、劳动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自私是一切以个人私利为出发点和目的的思想。

(2)二者对待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态度不同。

把社会集体利益也就是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使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这种个人利益是正当的,受法律保护;反之,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甚至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社会集体利益,这样的思想和行为就是自私。

(3)二者实现的手段不同。

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获得的个人利益是正当的;采用损人、损公、违法乱纪的手段谋取个人利益就是自私。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2.教学难点:

自私不是人的本性。

★案例精析

【例1】(单项选择题)恩格斯指出:

“人类社会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最多是搜集,而人则能从事生产。

”这段论述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能不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

B.社会性是人类所特有的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殊本质

C.人既有与动物相同的自然属性,又有动物没有的社会性

D.其他动物所具有的“搜集”等求生欲的本能是其自然属性

【解答】B

【点评】恩格斯的这段话的含义是从能否从事生产活动的角度来说明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的。

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活动,而人的生产活动是社会性的活动;其他动物虽然具有“搜集”等求生欲的本能,但这种本能只是其自然属性的表现。

可见,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殊本质是人具有社会性这一特有属性,故应选B项。

A项的说法虽然不无道理,但它不是从哲学层面讲的;C、D项的说法虽然正确,但都不能完整地表达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故应舍去。

【例2】(单项选择题)人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

但社会性是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

这是因为()

A.人在自然界中生存,不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B.社会性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C.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

D.人是社会的产物

【解答】B

【点评】社会性揭示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为人类所特有,故选B项。

人的自然性与动物的自然性的区别就在于,人的自然性中渗透着社会性,受社会性制约。

A本身是错误的,用排错法排除。

C、D本身正确但不能入选,因为它是人的社会性的表现,而没有说明为什么社会性是人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用排异法排除。

该题属于因果型选择题。

其特点是,题肢是“因”,题干是“果”。

题干与题肢一般用“这是因为…“这是由于”等词语相连接。

有两类题肢的干扰性、迷惑性很大,一是题肢不是题干的“因”,而是题干的变相重复,要用排重法排除。

二是颠倒了因果关系,题肢反而是题干的“果”,把题干的“果”变成了“因”,要用排错法排除。

【例3】(不定项选择题)在xx年11月3日的衡阳救火中,就在大楼坍塌的一瞬间,爱兵如子的张晓成奋力扑向距自己不远的珠晖中队士官郑有福,将他压在身下,用自己的生命掩护战友。

郑有福得救了,张晓成慢慢闭上眼睛。

郑晓成的行为表明()

A.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B.人的生产活动离不开社会性

C.人的自然性是社会性的基础

D.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

【解答】D

【点评】本题以现实生活中的热点材料为背景进行相关知识的考查,反映了近几年高考的一大特点。

解答时应注意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相关理论,并根据题干得要求解答。

张晓成为了他人的生命安全而置个人生死于不顾,这说明了人的求生欲中包含着丰富的理智和道德的内涵,体现了社会性对自然性的制约,故D项正确。

ABC项本身正确,但均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例4】(辨析题)世界上任何人,上至英雄豪杰,下至黎民百姓,都有个人利益问题,而人们追求个人利益就是“自私”,或者必然导致“自私”。

这种认识正确吗?

试说明理由。

【解答】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这种观念的错误是把个人利益与自私混为一谈。

无疑,人们要生存和发展,既需要一定的生活、学习、工作、发展个性和才能等方面的物质条件,又需要维护个人的人格、尊严和荣誉等方面的精神条件。

这些个人物质和精神需要结合起来,就是个人利益。

个人利益是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就有的,而自私观念只是私有制产生之后才有的一种思想观念,就思想体系来说,是剥削阶级意识形态。

因此,把个人利益与自私等同起来是不对的。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如何区分个人正当利益与自私,这是正确认识“人的本质不是自私”的关键。

要求能理解个人正当利益与自私各自的特定含义并加以区别,能对生活中存在的个人利益与自私观念进行是非判断。

解答辨析题,首先要审清题意,找准理论。

很明显,题目的内容就是借口人人都有个人正当利益,进而认为人都是自私的。

这是一种“人性自私论”的错误观点。

其次,针对其错误观点,进行分析评判。

个人正当利益与自私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各有着特定的含义,不能混为一谈。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册社会意识与价值观

第一课时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理解: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能力方面

通过体会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提高辩证思维能力;通过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起不同作用的比较,提高运用比较法的能力。

觉悟方面

通过对科学的社会意识所起的巨大的促进作用的理解,加深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巨大指导作用的认识。

●教学重点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