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信息学复习总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134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安信息学复习总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公安信息学复习总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公安信息学复习总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公安信息学复习总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公安信息学复习总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安信息学复习总汇.docx

《公安信息学复习总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安信息学复习总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安信息学复习总汇.docx

公安信息学复习总汇

《公安信息学》复习总汇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公安信息:

反映警务及其活动过程的全部信息;或者定义为“公安信息是有关公安事务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反映”。

2、语法信息:

是指由符号之间组成的结构及其相关关系,它是信息的形式。

3、语义信息:

是符号所表达的含义,即信息包含的内容以及信息在逻辑上的真实性和精确性。

4、语用信息:

是指信息的价值和效用。

5、广义的信息资源不仅包括信息本身,而且包括相关的信息技术设施、信息工作者、组织机构和政策、法规等。

6、公安信息资源是指狭义的,即公安信息资源是指各类公安信息的集合。

广义的是指公安信息以及相关的信息技术设施、信息工作者、信息管理的组织体系和相关政策、法规的集合。

●7、公安信息管理是对公安信息、公安信息活动过程、公安信息基础结构进行规划、组织和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管理活动。

8、公安工作信息化:

是指在公安工作中,通过普遍地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及其网络、数据库等)有效地开发利用公安系统内、外部的信息资源,开展网上办公,实现警务活动的网络化集成管理,让公安信息在总警力中占有主导地位,以提高社会治安治理能力的过程。

实现公安工作信息化的基础是完善公安信息基础结构即完成“金盾工程”建设。

9、警务:

泛指警察部门的事务性工作,包括警察行为和内部的行政管理。

二、填空题:

1、数据经过处理或解释才成为信息

2、对原始数据的评价(解释)产生了信息,成熟的信息构成了知识

3、由信息到知识,本质上是知识发现的过程,是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

4、公安情报一般是指对外保密的那部分公安信息

5、质量和数量成了评价公安信息资源的两个重要指标

●6、信息量=消息前对某事物的不确定性-收到此消息后对某事物的不确定性;

7、公安信息资源的数量主要是用数据量这个参加来度量。

8、按记录载体分,公安信息可分为实物型信息和文献型信息两大类

9、公安信息可按管理层级划分为两个大类――管理信息与基础信息。

●10、从传递时间上看,公安信息可分为实时信息和滞后信息两类,

从事件发生的时间看,公安信息可分为历史型信息、实时型信息和预测型信息三类。

11、以运动状态为依据,公安信息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12、按照信息的开发状态可分为潜在信息资源和现时信息资源两类。

潜在信息资源是指存在于个人大脑中的信息资源,是一种没有表达出来被社会共享的资源形态。

13、人力资源、装备资源和信息资源,是公安系统治理社会治安所必需的三大基本资源。

14、公安信息系统的核心任务是实现公安信息资源的科学化管理。

所以,公安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和设计是公安信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15、CIO(Chief主管Information信息Officer指挥)的职位,即信息主管,或者称为信息总监、首席信息官。

三、简答题

1、公安信息的特征:

(一)广泛性;

(二)随机性;(三)时效性;(四)复杂性;A、形式复杂;B、信息量大、处理过程复杂;C、各种信息之间的关联复杂;D、采集复杂。

(五)可信性

2、高质量的公安信息应该完全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一)它拥有的信息量(内容)要多;

(二)它是实时的或及时的;(三)它的形式简洁明了。

3、公安信息资源的功能【公安信息资源是指各类公安信息的集合】:

(一)社会治安治理功能;

(二)管理与协调功能;(三)辅助决策功能;(四)创新功能;(五)警务公开功能

4、公安工作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领域:

(一)内部行政管理领域;

(二)业务领域;(三)公众服务领域;(四)协同领域

四、论述

1、

公安信息管理人才知识结构:

(一)信息管理模块。

A、计算机文化基础;B、信息收集与检索;C、信息系统;D、公安信息分析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二)业务模块。

A、业内内容;B、业务关联。

(三)管理模块。

A、公共管理;B、项目管理;C、公安管理;D、战略研究。

第二章公安信息的收集、存储与检索

一、名词解释

1、公安信息存储是指把经过描述、定义和揭示后的公安信息按照顺序和格式要求进行存放、保管的过程。

2、公安信息检索:

是指从已存储的公安信息中查找出用户所需公安信息或者其线索的过程。

3、问卷(调查)法是指信息收集人员向被调查者发放格式统一的调查表并有被调查者填写,通过调查表的回收获取所需要信息的方法。

4、公安信息储存是指把经过描述、定义和揭示后的公安信息按照顺序和格式要求进行存放、保管的过程。

二、填空题

1、比较常用的信息调查报告有三种基本类型:

供领导参考的报告、供公安业务人员参考的报告和供专业研究人员参考的报告。

2、信息调查报告一般由题目、序言、主体(正文)、结论、附录和参考文献等几大部分组成。

3、使用信息调查法有公开方式和秘密方式两种。

4、访问法以面谈、电话或网络在线交流的形式,向被调查者询问,以获得所需信息的方法。

5、问卷法是通过调查表、电子邮件、电话问答的方式进行。

但回收率低、回收时间长,所以只适用于对时效性要求不高的信息。

6、侦察法主要包括现场勘验法、搜查法、隐蔽身份调查法、秘密力量收集法、技术侦察法、讯问法等

7、信息存储的目的是为了使用。

8、信息存储根据信息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按照规定的标准,将信息组织成为一组系统有序的集合体。

9、信息存储要合理选用信息载体。

信息载体大体以有下几类:

一是实物载体,如各类物证;二是纸质载体,三是传统胶片载体,四是数字化载体。

10、主题一般是指信息资源所反映的主要对象,表达信息资源主题的词或词组,则称之为主题词。

主题存储法,是以主题词作为信息的标识和检索的依据。

11、信息化时代的信息存储方法。

有关信息化时代的信息存储方法的研究,从公安管理的角度看,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超文本链接方法;二是数据库方法。

12、数据库构成的基本的元素是表、记录(也称为元组)和字段。

13、公安信息检索大体经历了手工检索、机械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三个阶段。

14、从检索信息的内容属性看,信息检索可分为数据检索、事实检索和文献检索三种

15、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方式的角度看,信息检索可分为问答式检索和定题信息检索两种。

16、常规方法包括文献和作者检索、按类别检索、按主题词检索等。

17、从事公安行政管理的人员经常使用的信息右两种类型:

文献信息、非文献信息。

18、公安工作中,比较常用的信息收集方法有三类:

文献检索法、信息调查法、侦察法

19、信息调查法具体有访问法、问卷法、观察法。

20、信息调查的类别普遍信息调查(全面调查)、典型信息调查(代表性的具有个性特征的调查)、重点信息调查(重点部门和对象的调查)和抽样信息调查(随机原则的调查)。

21、公安信息存储的目的是为了使用。

22、公安信息存储根据信息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将信息组织成为一组系统有序的集合体。

三、简答题

1、信息收集的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一、描述任务;二、选择信息源;三、选择方法和手段;四、进度安排。

2、管理的人员经常使用的信息有两种类型:

一是文献信息;二是非文献信息。

3、在公安信息管理工作中,比较常用的信息收集方法有三类:

即文献(信息)检索法、信息(实际)调查法和侦察法。

4、信息检索方法:

(一)常规方法;

(二)顺查法和倒查法;(三)回溯检索法;(四)布尔逻辑检索法;(五)位置检索法。

5、信息载体大体有以下几类:

实物载体、纸质载体、传统胶片载体、数字化载体。

6、工业化时代信息存储有分类存储法、主题存储法以及其他方法。

7、信息分析方法的来源有:

逻辑学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图书情报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方法、统计学的方法、未来学方法。

8、信息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定量结合法。

9、信息分析方法的归类。

定性分析有:

分析与综合、归纳演绎、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因果分析等。

定量分析:

统计、回归分析、趋势外推、马尔科夫预测等。

定性定量结合:

德尔菲法、专家会议法、聚类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

四、论述

1、论述公安信息的分析与研判过程中的分析方法及相互关系。

(1)信息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定性分析法(解释含义)、定量分析法(解释含义)、定性定量结合法(解释含义)。

(2)相互关系。

 

第四章公安信息传输

一、名词解释

1、信息传输:

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媒介,把信息从一方传送到另一方的过程就是信息传输。

2、计算机网络:

是将分散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和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起来,彼此间互相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集合体。

3、网络通信协议:

简单地说就是通信双方交换信息所遵循的规则。

他们规定了两台计算机通过一个网络进行通信的“共同语言“。

4、网络拓扑结构:

是指网络中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连接的几何形状,用来表示网络节点的分布结构及相互关系。

5、TCP/IP协议:

中文含义是传输控制协议/网际(互联网)协议。

作为一种网络协议,它规定了网络上所有通信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个主机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以及传输方式。

6、IP:

为了使网络上的计算机(主机)在通信时能够相互识别,必须给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唯一的地址,该地址成为IP地址,简称网址。

二、填空题

1、信息传输信道,又称传递媒介,可以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大类。

2、从通信信道的构成看,通信系统可以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两大类。

3、从信号的形式看,可以把通信系统分为数字通信系统和模拟通信系统。

4、从信息传输的方向看,可以把通信系统分为单向通信系统和双向通信系统。

5、判断一个通信系统的性能优劣,可靠性和有效性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质量指标。

6、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通常用误比特率(误码率)表示。

7、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效性通常用传输速率来衡量。

8、公安信息传输的“安全”是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能被非法截获、破坏,或者即使被截获,在保密期限内解惑者也无法解读该信息。

9、从结构上看,公安通信网主要由部、省、市三级构成。

10、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大致可以分为:

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型四类。

11、公安计算机一级网的拓扑结构主要为星环混合型结构。

12、公安计算机一级网采取以地面DDN信道为主,以公安专用卫星网为辅的策略。

三、简答题

1、通信系统模型包括:

信源、发送设备、信道、干扰源、接受设备、信宿六个部分。

2、从传递信息的形式看,可以把通信系统分为:

语音传输系统、图像传输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

3、目前的信息传输方式大致有:

模拟信号模拟传输、模拟信号数字传输、数字信号模拟传输、数字信号数字传输四种。

4、公安通信传输的要求是:

迅速准确、安全可靠、激动灵活、综合有效。

5、公安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当前公安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采用集群移动通信技术设备构建。

包括:

移动台、基站、基站控制器和连接基站的传输系统。

6、按网络所覆盖的地理范围,将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如“城市公安综合信息系统)、广域网。

7、Intranet的优点有:

信息格式统一,具有多媒体和动态交互功能,信息传递更快捷方便,开发方便、容易与Internet连接,保护原有资源。

8、公安计算机网络的总体构成:

全国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总体上采用三级结构。

从公安部到各省市公安厅为一级网络;从省市公安厅到各市公安局为二级网络;从各市公安局到县公安局为三级网络。

9、公安计算机网络三级结构的优点:

第一,与公安部门的行政管理体制和业务管理体制相协调,有利于网络的管理和适用;第二,能够有效利用各级网络线路的宽带资源,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第三,有利于网上警务协同。

10、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

开放性和标准化、保护原有投资并能够满足目前和今后较长时期的业务需求、支持多媒体信息的传输,能够满足视频、语音等信息传输的要求;满足安全、。

可靠、经济适用和可维护性的要求;能够满足实时性警务协同的要求。

11、公安计算机网与其他网络互联通常要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