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七讲失业和通膨理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1227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第七讲失业和通膨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宏观经济学》第七讲失业和通膨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宏观经济学》第七讲失业和通膨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宏观经济学》第七讲失业和通膨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宏观经济学》第七讲失业和通膨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第七讲失业和通膨理论.docx

《《宏观经济学》第七讲失业和通膨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七讲失业和通膨理论.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第七讲失业和通膨理论.docx

《宏观经济学》第七讲失业和通膨理论

第七讲失业和通胀理论

第一节失业理论

一、失业(Unemployment)的概念

1、失业

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是失业。

我国劳动年龄范围的下限为16岁,上限为男59岁,女54岁。

2.充分就业Fullemployment

是指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实现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或称充分就业的失业率,或长期均衡的失业率。

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而是不存在非自愿失业。

二、失业的分类

(一)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二)周期性失业与自然失业

1、周期性失业

•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凯恩斯称为非自愿失业。

指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故称周期性失业。

2、自然失业

•自然失业:

指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自然失业率是由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时期不同,但有不断上升趋势。

①摩擦性失业:

指生产过程中由于劳动就业市场供求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劳动力区域流动不能瞬间完成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②求职性失业:

不满意现有工作,离职寻找更理想工作所造成的失业。

③结构性失业:

指劳动力供给结构与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的劳动力需求结构不匹配引起的失业。

往往是“失业与空位”并存。

④技术性失业:

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

⑤季节性失业:

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⑥古典失业:

由于工资刚性所引起的失业。

只要实际工资变化是无下界的,失业人口可通过工资向下的充分运动而得到消除。

工资调整遇到不可下降的下界,出现失业。

把这种情况下的失业称为古典失业,即可以用古典理论来解释的失业现象。

一般的,古典理论中,真实工资完全富有弹性,能够随时调整,劳动力市场始终出清。

但是,为了解释广泛存在的失业现象,古典理论作出部分调整,认为非市场因素(法律、制度)阻止了真实工资的调整,从而导致失业。

三、周期性失业的原因

凯恩斯用紧缩性缺口来解释周期性失业的原因。

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AD0)小于充分就业总需求(ADf)的差额。

EfK为紧缩性缺口;0Y0为实际就业(实际的国民收入);0Yf为充分就业(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Y0Yf为失业;

凯恩斯把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C+I

凯恩斯认为决定消费需求的是Y和MPC;决定投资需求的是预期利润率与利率。

•以MPC递减规律来说明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

•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说明投资需求不足。

消费、投资需求的不足—→总需求不足—→周期性失业

四、失业的影响

1.失业的损失

对于个人来说:

如果是自愿失业,则会给其带来闲暇的享受;如果是非自愿失业,则使失业者的收入减少,从而生活水平下降;

对社会来说:

增加政府福利支出,加大了财政负担;影响社会稳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造成资源浪费和国民收入减少。

2.奥肯定理(定律)

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Arther·OKun),在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分析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发现,失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就降低3个百分点。

后来经济增长率修改为2个百分点或者2.5个百分点。

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反之亦然。

结论:

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样增长,以防止失业率上升。

五、失业的治理

1.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

①供给方面: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加强教育与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等借施。

②需求方面:

加快经济发展,重视发展劳动吸纳能力强的轻工业和第三产业。

③机制方面:

完善劳动力市场。

2、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

失业虽不可避免,政府应完善失业保障体系,实施失业保障和失业救济。

第二节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通货膨胀

Currency通货:

是指流通中的货币符号。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相当幅度的持续上涨现象。

物价水平是指物价总水平,不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升;

物价上涨要有相当的幅度,不是微小的幅度。

物价上涨要有持续性,不是指物价水平一时的上升。

通货膨胀率:

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衡量指标:

 

(二)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

是指物价总水平相当幅度的持续下降现象。

通中的货币大大少于商品流通的需要,特别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社会对于经济前景预期普遍不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造成价格水平普遍下降,经济持续萎缩,资产严重缩水。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过程,往往是在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之后发生的。

物价连续下跌,另一个是通货量即货币供给量连续下降。

实质:

通货紧缩是“伴随物价下跌而出现的经济衰退”。

二、通货膨胀的分类

上升速度:

爬行(温和)的通货膨胀<10%

加速(奔驰)的通货膨胀>10%

超速(恶性)的通货膨胀>100%

预料程度:

未预期型通货膨胀:

价格上升速度超乎意料。

预期型通货膨胀:

物价有规律的变动。

价格影响:

平衡型通货膨胀:

每种商品的价格都同比例上升

非平衡型通货膨胀:

各种商品价格上升比例不完全相同。

表现形式:

公开型:

通过物价水平统计反映出来。

隐蔽型:

没有通过物价水平统计反映出来。

三、通货膨胀的原因

讨论:

经济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

1、货币供给过多

货币数量论认为,每一次通货膨胀的发生都是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所致。

[美]欧文·费雪提出了费雪方程式:

MV=PT即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商品交易总量

后马歇尔和庇古的剑桥学派用总产出Y替代T,即MV=PY,即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实际收入

货币流通速度V和实际国民收入Y在短期内都是常数,则物价水平P随着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而变动。

对MV=PY取自然对数,可得:

通胀率=货币增长率-经济增长率+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

2、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指过度需求引起的通货膨胀。

膨胀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AD0)大于充分就业总需求(ADf)的差额。

 

AD0为实际总需求;ADf为充分就业的总需求;KEf为膨胀性缺口;膨胀性缺口导致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水平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增加,不会导致价格上涨,此时资源充足。

中间的常规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增加,价格上涨,是由于劳动、资本等不足,导致成本提高。

即供给瓶颈。

该区域的通货膨胀被称为瓶颈式通货膨胀。

垂直的古典总供给曲线:

充分就业。

总需求继续增加,导致价格上涨,收入不变。

3、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成本增加,使总供给在高于以前的价格水平,达到以前同样的产量水平。

工资成本推动:

个别部门工资增加导致整个社会工资水平(攀比效应)上升。

工资与物价互相推动,推动物价螺旋式上升,形成通货膨胀。

利润推动:

厂商垄断利润推动产品销售价格上升。

进口成本推动:

进口原材料价格上升而引起通胀。

如世界性商品价格上涨。

4、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AD0AD1,E0E1,P0P1。

•AS0AS1,E1E2,P1P2。

总需求物价工资成本总供给物价。

5、结构性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的现象。

——扩展部门,资源与人力短缺,资源价格上升。

——非扩展部门,资源与人力过剩,但由于攀比行为,资源尤其是工资价格同样上升。

——两部门成本增加产生通货膨胀。

在通货膨胀期间,需求、成本以及结构这三种因素同时起作用。

我国4次通货膨胀高峰及其原因

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CPI变化情况

(1)1980通胀高峰(7.5%)。

高额的财政赤字:

1980年财政赤字为127.5亿元;货币超额投放:

货币流通增长率1980年为22.6%;盲目扩大进口:

外汇储备迅速由1978年1.67亿美元的外贸盈余变为1980年的12.96亿美元外贸赤字。

结果:

198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了7.5%,其中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1%。

(2)1985通胀高峰(9.3%)。

“双轨制”的价格改革;信贷规模的膨胀:

国家银行贷款余额增长率1985年为23.9%;货币超额投放:

货币流通增长率1985年为19.8%。

结果:

1985年的CPI同比涨幅达到9.3%,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增长8.7%,职工生活费用价格上涨11%。

(3)1988通胀高峰(18.8%)。

价格改革:

放开绝大多数商品价格;货币超额投放:

1988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31.8%;通胀预期导致消费者抢购,使消费需求膨胀;工资制度改革引起工资成本上升。

1988年和1989年CPI涨幅分别为18.8%和18%。

(4)1994通胀高峰(24.1%)。

地方政府大举规划开发区进行开发,并利用信贷大规模开发房地产业;货币超额投放:

1992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43.2%。

结果:

1993-1995年CPI分别增长了14.7%、24.1%和17.1%。

四、通货膨胀的影响

(一)可完全预期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胀在可完全预期的情形下,各种名义变量(名义工资、名义利率等)都可根据通胀率进行调整,从而实际变量(实际工资、实际利率等)不变。

 

通货膨胀的唯一影响是人们将减少其所持有的现金量。

(二)不可预期通货膨胀的影响

讨论:

通货膨胀对哪些人有利?

对哪些人不利?

通胀在不能预期的情形下,对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1、再分配效应

①通胀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

因为:

债务契约根据签约时的通胀率确定名义利率,当发生未预期的通胀后,债务契约一定,从而使实际利率下降,债务人受益,债权人受损。

②通胀有利于雇主,不利于雇工;

因为:

劳动合同签订后,当发生了未预期的通胀,工资却不能根据通胀调整,从而在名义工资不变或略有增加时实际工资下降。

而实际工资下降,使雇主利润增加。

所以通胀有利于雇主,不利于雇工。

③通胀有利于政府,不利于公众;

因为:

名义工资、个人所得和企业所得随通膨而增加,达到起征点或进入更高税率等级,于是政府税收增加,个人和企业可支配收入减少。

这常称为“通货膨胀税”。

④通胀有利于“变动价格资产”所有者,不利于“固定索求权资产”所有者;

因为:

“变动价格资产”是指其资产价格随物价上升而上升的资产,其实际价值不变或上升。

如:

房产、黄金、股票、期货等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

“固定索求权资产”是指其票面价值固定,其实际价值随物价上升而下降的资产。

如:

非保值储蓄存款、固定利率债券。

2、产出效应

讨论: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是有利还是不利?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是有利还是不利?

宏观经济学家有“有利论”、“不利论”和“中性论”三种观点。

有利论:

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可缺少。

因为:

有利于雇主,可刺激投资;通货膨胀税,政府增收;加剧不平等,富人的边际储蓄倾向大,可增加储蓄;“货币幻觉”,在通货膨胀时,仍以为币值是稳定的;信息比较灵通的企业家和银行家,按原来比较廉价的价格买进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扩大就业和生产。

有害论:

认为通货膨胀政策是饮鸩止渴。

因为:

扭曲价格机制,资源配置效率降低,预期利润率降低,不利于调动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破坏经济秩序,效率低下;通膨引起的紧缩政策抑制经济发展,使政府增加了治理通货膨胀的压力,削弱经济活力;货币贬值不利于经济交往;加大了经济核算的困难。

中性论:

认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没有必然的联系。

因为:

货币在经济中是中性的,从长远来看决定经济发展的是实际因素(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等),而不是价格水平。

在长期中,由于货币量变动引起的通膨,既不会有利于也不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五、通货膨胀的治理

1、紧缩性财政与货币政策

(1)紧缩性货币政策。

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

(2)紧缩性财政政策。

增加税收、削减财政支出,抑制总需求。

用衰退降低通货膨胀的方法分为渐进式方法(软着陆)和激进式方法(硬着陆)。

2、收入政策

(1)工资物价冻结政策,以阻止轮番上涨趋势。

(2)收入指数化政策。

工资、利息、各种证券收益以及其它收入一律实行指数化,同物价变动联系起来,使各种收入随物价格数的变动而作出调整,从而避免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

(3)减税与退税。

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3、改变预期

斯蒂格利茨认为,通胀心理预期对通胀起着巨大的作用。

要降低和消除公众对通胀的心理预期,政府必须对经济实行剧烈的持久的干预,增强公众对政府控制通胀的信心。

第三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一、凯恩斯的观点:

有此无彼的关系

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

AS

如存在失业,资源闲置,总需求AD的增加只会使国民收入Y增加,而价格P不变。

如充分就业,资源充分利用,总需求AD的增加会使价格P增加,而国民收入Y不变。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情况与此相符。

二、菲利普斯的观点:

此消彼涨的交替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curve: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工资上涨率)成反向关系的曲线。

菲利普斯使用英国100年的历史数据得出的经验关系。

工资上涨意味着物价水平上涨:

通货膨胀总是可以通过忍受较高的失业率加以解决。

失业率可通过承受较高通货膨胀率得到降低。

菲利浦斯曲线:

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交替关系。

失业率高(d),通货膨胀率低(b);失业率低(c),通货膨胀率高(a);

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国家的情况与此相符。

一个经济社会先确定一个临界点,确定一个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合理组合区域。

在区域内,不采取任何措施。

该区域外,可以根据菲利普斯曲线进行调节。

三、弗里德曼的观点:

此变彼不变的关系

短期:

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短期内,高通胀使利润增加,企业投资增加,失业率减少;长期:

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

长期中,工人有预期,高通胀工人要求增加工资,不会减少失业。

宏观经济政策:

短期有效,长期无效。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情况与此相符。

理性预期学派观点

无论短期与长期,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都不存在交替关系,菲利浦斯曲线都是一条从U0出发的垂线。

发生通胀时,工人一开始就有预期,且预期值与实际通胀发生值相同。

高通胀必然造成工资增加,也就无法降低失业率。

宏观经济政策:

短期与长期都无效。

四、20世纪70年代后的实际:

水涨船高的关系

70年代以来,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出现了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较高的通货膨胀时常伴随较高的失业率,失业与通膨有相互加强的可能,经济出现“滞胀”。

菲利浦斯曲线出现向右上倾斜。

弗里德曼认为,其原因是政府机构过于庞大,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过多使市场机制失灵,是实行赤字财政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