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冲刺指南.docx
《中考复习冲刺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冲刺指南.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复习冲刺指南
中考复习冲刺指南
离中考还有短短的三、四天,再花费时间去应对一张又一张的试卷意义不大,不如拾遗补缺,稍作调整,合理而轻松地安排好最后阶段的复习。
本期刊登多个学科的资深教师,为考生提供一些考前复习冲刺指南。
考生可以对做过的试卷进行整理,归纳出经常扣分的题目,找出具有共性的问题。
此举可以在最后阶段帮助你有针对性地补上缺漏。
绝大多数同学会发现,在文言文及现代文的阅读中,同样的错误和问题经常出现在自己的试卷上,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没有掌握相关的阅读理解方法,有的则是因为难以改变习惯性的思维方式。
要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可能非一时之功,但借助一些答题及思考的技巧与方法还是能够有效弥补这些缺漏的。
可以通过探讨语段作者究竟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等问题来捕捉作者情感、思想的脉络,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也可以揣摩命题老师遣词造句的关键,以确定答题的角度和重点。
在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中,最后两题是难点,命题者常常以“文章的寓意何在?
”或“结合现实生活,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等形式设问,两问的答案其实大同小异,但切入的角度显然还是有所区别的,前问可直接概括文章所包含的道理,而后问则须结合自身及生活进行思考,若学生能顾及到这些细微的差别,则答题定能到位。
一般在阅读中要关注那些关键性的语句,包括描写、抒情、议论较有特色的句子,与中心、人物密切相关的句子,表现事情前因后果的句子等,答案常或明或暗地蕴含在这些语句中,但有时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和提炼。
在现代文阅读方面,有的同学答题常被老师判为半对半错,原因在于思考时浅尝辄止,答题流于表面,缺乏深层的思考。
建议在考试时针对文本内容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力求捕捉到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深意;读一个语段,首先要对其主要内容及主题有所了解并能加以概括,在答题时不妨多与文章中心联系起来思考,使理解能够有纵深度。
还应该根据不同文体进行侧重点不同的解读。
议论文宜从了解其框架结构着手,逐层阅读,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在把握中心论点的基础上进而掌握各分论点与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掌握一些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如2006年中考《水的感悟》所附试题,要求学生举出一例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事,以证明水的特点之一是“弱小也会战胜强大”就属此类;说明文阅读须掌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结构和顺序,以及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等,此外对文中词句准确性的特点也应有所了解。
如,2004年中考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揭秘》一文就有关于对“视网膜区域名称”及其“功能”和“论断”相互关系的理解的测试;记叙类现代文更多侧重的是文中所叙的人、事和所含的情,思考答题当从整体理解的角度出发,此类文章一般都有一条甚至数条叙事线索,人物、思想、感情、事件等等都是围绕这条线索才得以展现的,这将是阅读时关注的重点,同时,人物性格、性格的形成和表现、思想特征等,也是极为重要的内容。
如2006年中考《孩子和书》所附试题中就有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女主人公“善良、真诚”在文中表现的要求,而且须列出三种表现才算答题完整。
当然,环境、动作等描写的作用、陪衬人物的出现、对比的意义等等,也可因与文本主旨密切相关而以不同形式的试题出现。
写作方面,可利用最后几天继续做好大作文的备考工作。
今年中考作文不论以何种命题形式出现,不论是写个人或写群体,都将对写作内容作适当的限制,因此审题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备考时可以从自己初中阶段的作文中选取不同侧面的素材,尽量兼顾到社会、校园、家庭和个人等不同方面,并根据这些素材从不同角度提炼主题,围绕不同主题准备一些适当的抒情、议论以备写作时点题或深化主题之用,也可积累一些相关的名言佳句,为自己的语言增色。
建议在求稳妥的前提下,再尝试在文章构思、立意、描写等方面有所创新,表达出自己的个性色彩和独特感受。
在此提供几例作文题以作审题、选材和构思的参考:
“坚守”,“生活如”,“也美丽”,“十六岁的天空”,“感动”,“是财富”,“我们拥有”,“我眼中的”:
“分享”。
英语针对弱点强化训练
很多学生喜欢挑战难题,但事实上,近几年上海的英语中考都比较强调基础知识,难度不会太高,所以,越到最后考生越应该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落实。
冲刺阶段的学习是一个考前归纳总结的过程,应结合自己的弱点进行专题强化训练。
做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建议考生不要做大量的题目,应该对做过的试卷、试题进行归纳总结,弄清楚“错在哪里”和“下次如何避免”等问题。
只有对整个初中英语语言学习系统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完整的把握,才可能在中考题中应万变。
到最后冲刺阶段,可以适当做一下前几年的中考真题,熟悉题型和思路。
建议在考试时间、氛围以及应试技巧上,就把它当作真正的考试,遇到难题要跳过,把握好答题时间。
因为应试技巧是有惯性的,不要把考试的习惯中断。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要特别关注以下历届中考中出现率较高的语法项目,如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名词的数和格,冠词、形容词、副词、情态动词的用法及一些常用短语,各种知识点也需要进一步查漏补缺,融会贯通。
越到最后阶段,写作练习越不可忽视。
许多同学爱做选择题,不爱动笔写。
这个时候必须不断地拿起笔来,练习写事、人和观点等;还要熟悉书信、通知、日记等各种文体。
考前的几天假期同学们在家里的复习一定要有效利用,把握自己的重点,找到自己的欠缺。
概括而言主要是两点:
回归基础,重视梳理。
平时的复习为了提高能力,对一些难题会有所偏重,可能会间接导致脱离课本,在考前这段时间同学们一定要回归,对课本上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都要做到准确无误地记忆掌握。
中考不像高考会发下统一的考纲供大家复习,这时候课本就更加重要。
甚至很多时候中考试卷会对课本的例题重新改编成为新的考题,所以也要对书上的例题加倍熟悉。
中考前初三的第二学期基本上都是在全面复习,同学们做了大量的卷子,而最后的复习时间可以对做过的这些题目重新审视,尤其是曾经做错的题目。
要找出自己出错的原因,是计算的失误,还是审题不清,或者是对这个知识点根本掌握的不好。
然后要进行深入地分析,不能只是走过场,把重要的题目和易错的题目好好归类,从经常性的错误当中找到自己的薄弱知识点,做好考前最后的查漏补缺。
同学们对中考试卷的结构一定要熟悉,作为最后的压轴题目综合题,由于对各个知识点的综合程度比较高,命题比较灵活,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考前的这段时间同学们最好也对以前做过的综合题进行重点的整理,做些反思和归纳并从中寻找解题方法,可以说题目之间还是存在“通性”和“通法”的,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规律,对正确解答很有必要。
考前一周是没有必要再找新的题目来做的,如果想保持适度紧张的状态,可以在中考的标准考试时间做一些基础的题目。
但是难题最好不要再做,一方面考试的主流还是基础性的题目,另一方面如果碰到偏题怪题反而打击了自己的自信心,得不偿失。
毕竟在考试中即使碰到复杂的题目,也还是要把它分解成常用的基础题目和步骤,所以根本上还是要把注意力放在基础的重点上,难题仅限于对以往做过的题目的梳理即可。
在最后的时间里可以适当做一些比较好的模拟题,一方面出于不能完全放松的考虑,另一方面也要训练自己把握考试的时间节奏,合理分配,有的放矢。
在这段时间其实同学们的定位已经基本上明确了,对自己的实力也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必寄希望于这短短几天的突破,关键是要发挥水准,情绪上不要有波动。
尽早休息,调节兴奋点,最好继续保持午休的良好习惯。
真正考试中尤其要注意不要放过基础题目的分数,越是熟悉的题目越不能掉以轻心,要重新认真审题。
书写要规范,尤其是论述题,说理证明一定要到位。
几何类的题目要借重的文具也必须齐备。
最后,心态上要积极,要把中考当做对平时学习的检阅,而不是抱着投机的心理,要相信自己的努力是一定会有价值的,保持自信去等待。
虽然说每个学科都有它自身的特点,但是注重基础知识,却是它们的共同点。
万变不离其宗,考试在上海话里与“考书”同音,实际上也很有道理,书上讲的都是些最基本的东西,把书吃透了,做题目也就不会太难。
基础占了120分对于数学来说,基础知识所占的比例达到了80%,分值是120分。
如果考生能稳稳地拿到120分,就相当好了。
拾遗补漏找薄弱点相信老师在学校里给同学们复习的时候,都已经蛮全面了,考生应有充分的自信。
但是每个学生的薄弱点是不一样的,如果在复习中遇到有不是很理解的知识或题目,不妨找老师直接问,直到把它弄懂为止。
学会举一反三出题老师说中考题越来越难出了,我们也可以从中听出些弦外之音,从历年中考的出题情况来看,每年考题都不会是现成的题目。
题目不现成,也就是说考生也许从来都没看到过,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些题目都是基础知识的综合,即一道题中要考察几个知识点,如果将解题过程剖析开来看的话,那些知识都是很基础的,而考生需要培养的是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的能力,知道怎样去利用学过的知识,为自己服务。
用数学思想思考考生在做数学题时,首先要渗透数学思想,比如在综合题的数形结合里,要用到简单的逻辑思维,要进行分类讨论,可以从方程的数学思想和函数的数学思想等方面着手。
运算答案略加判断之所以要对运算答案做一个判断,是因为出过不少类似的笑话,但是这样的笑话在考试中仍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比如在应用题中,有同学算出汽车的速度是1000千米/小时,如果考生有点常识就会知道,这个答案显然是错的,哪有那么快的汽车?
是不是自己在运算的过程中,哪里多加了一个零?
还有在算人数的时候,居然会出现小数点,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人都是整数嘛。
所以考生别忘运算后再估算一下,看看会不会闹笑话。
中考数学的运算所占比重不小,如果在运算上出错,岂不冤枉!
离中考只有几天时间,全面复习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考生可以根据物理考试的特点和考试的重点内容做一些针对性的复习。
估值问题要了解生活常识在物理考试中,有一些关于估值方面的问题,即桌子的长宽高、鸡蛋有多重等,主要考察考生对长度、质量、高度等内容的掌握程度。
估值问题一般在选择题中出现,分值约3分,应该说这是送分的题目,所以考生应对基本的生活常识有所了解。
情境问题通过练习自测情境问题可以理解为看题论理,一般会出现在监控题的最后一题中,分值约为4分。
通常情况下,这是拉开分数段的题目。
其实这类题目并不难,考生在做题时尤其要注意答题方法,一是要注意题目给出的条件,二是要用物理语言说话,三是应该突出因果关系。
考生在练习中可以自我检查一下,看是否做到了这些要求。
动态故障别忘记检查动态故障考察的是电路方面的知识,比如电路的串并联。
考生在复习这类题目时,应该结合串并联的规律进行分析,在题目完成后,不要忘记最后很重要的一步,即检查——看看电路是否被你断路或短路了,是否会发生故障。
考生如果能仔细再推敲一下,那么就不会把3分轻易丢掉。
十个重点不妨重点复习最后几天,在复习物理方面要把握十个重点,它们是力、二力平衡、密度、压强、比热、光的反射、凸透镜成像、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电功率。
关于划动电阻器方面,有五个实验,这五个实验要透彻掌握,被考到的几率比较高。
此外还有三个光学实验,也应掌握。
其实这些问题,老师平时在上课和复习时都反复强调过,只是在临近考试时再提醒考生一下。
越到考试临近时,考生越要放松心态,特别是对于化学,上了这么长时间的课,老师也复习了这么多,相信自己不会很差,所以要自信。
而在这两天的复习中,还是要把着眼点放在基础知识上。
别再碰难题了中考化学以基础知识为主,所以一般考生在最后几天的复习中,建议不要去碰难题,应该把基础知识再巩固一下。
复习的原则是找自己的薄弱点,然后完全彻底地弄懂它,千万不要浮躁,“大概知道了”、“好像懂了”,这些都不行!
具体方法是拿出所有平时做过的卷子,只找订正题,看错在哪里,当初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自己把哪个知识点弄错了,然后去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熟练掌握基本方程式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式考生都要掌握。
其实初中化学不难,本来就只学了一年,概念和方程式也就这么多,考生一般都能够应对。
就最主要的方程式而言,大概只有十几个,比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这三种气体的置取。
又如物质与氧气反应,如镁、铜、铁、硫、磷等,其中最常见的是铁与氧气的反应,非常有典型性。
初中化学一般都是结合身边的物质展开教学的,如水、二氧化碳等,很有亲和力。
回忆实验中的特殊现象此外,考生还要掌握复分解反应,特别是那些有特殊现象的方程式,比如出现沉淀的或产生气泡的。
另外一些没有现象的反应方程式,老师平时重点强调的,也应该掌握。
有没有现象或有没有特殊现象,在化学实验课上同学们一般都已经亲眼看到过,回忆一下,有助于加深理解。
最后要提醒考生的是,万一有难题,应该想到,自己做不出,别人也不一定能做出来,切记不要因为一道难题而影响其他题目的发挥。
新闻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