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押题专练专题09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102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押题专练专题09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押题专练专题09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押题专练专题09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押题专练专题09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押题专练专题09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押题专练专题09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解析版.docx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押题专练专题09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押题专练专题09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押题专练专题09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解析版.docx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押题专练专题09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解析版

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体系中,可逆反应:

A(s)+2B(g)

2C(g);ΔH<0,不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的是()

①v正(B)=v逆(C)②n(B)∶n(C)=1∶1③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④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⑤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A.②③④⑤B.②③

C.①③④D.全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升高温度,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不变,但活化分子数增加了

C.分子间所有的碰撞为有效碰撞

D.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解析:

选B。

A.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只能适用于气体体系,且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A错误;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能够增大,B正确;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分子间的碰撞,只有能发生反应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C错误;D.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但是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且改变固体的质量反应速率不变,D错误,答案选B。

3.维持体系总压强p恒定,在温度T时,A的起始物质的量为n、容器起始体积为V,发生A(g)

B(g)+C(g)反应。

已知A的平衡转化率为α,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用α等符号表示)()

A.nα2/(1-α)VB.nα2/(1-α2)V

C.nα2/(1+α2)VD.nα2/(1+α)2V

解析:

选B。

A(g)

B(g)+C(g)

起始量(mol)n00

转化量(mol)nαnαnα

平衡量(mol)n-nαnαnα

压强不变,则平衡时容器的容积是(1+α)V,所以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

,答案选B。

4.298K时,在2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2NO2(g)

N2O4(g)ΔH=-akJ/mol(a>0)。

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

达平衡时,N2O4的浓度为NO2的2倍,若反应在398K进行,某时刻测得n(NO2)=0.6mol,n(N2O4)=1.2mol,则此时,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v(正)>v(逆)

B.v(正)

C.v(正)=v(逆)

D.v(正)、v(逆)大小关系不确定

5.在373K时,把0.5mol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反应进行到2s时,NO2的浓度为0.02mol/L。

在60s时,体系已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6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s,以N2O4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1·s-1

B.在2s时,体系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1倍

C.平衡时,体系内含N2O40.25mol

D.平衡时,若往容器内充入氮气,则可提高N2O4的转化率

解析:

选B。

A.2s时,NO2的浓度为0.02mol/L,则转化的N2O4的浓度为0.01mol/L,则前2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2s=0.005mol/(L·s),A错误;B.由N2O4

2NO2,2s时N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N2O4的物质的量为0.5mol-0.01mol/L×5L=0.45mol,由反应前后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则在2s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0.1mol+0.45mol)÷0.5mol=1.1倍,B正确;C.设转化的N2O4的物质的量为x,则平衡时N2O4的物质的量为0.5mol-x,NO2的物质的量为2x,由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则(0.5mol-x+2x)÷0.5mol=1.6,解得x=0.3mol,则平衡时N2O4的物质的量为0.5mol-x=0.5mol-0.3mol=0.2mol,C错误;D.在恒容条件下,向容器中充入氮气,压强虽然增大,但体积不变,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则N2O4的转化率不变,D不变;答案选B。

6.下列有关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改变条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也一定增大

B.反应2NO2(g)===N2O4(g)ΔH<0,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增大

C.对于给定可逆反应,温度一定时,其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D.平衡常数为K=

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H2

CO+H2O

7.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

X(g)+mY(g)

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

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2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mol·L-1

解析:

选D。

A.根据再次加入1molZ(g),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可知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因此m=2。

B.由于温度没有变化,故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不变。

C.因为是按照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充入的反应物,因此二者的平衡转化率相等。

D.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因此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反应前一样,都为4mol,而平衡后Z的体积分数为10%,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为4mol×10%=0.4mol,容器体积为2L,Z的浓度为0.2mol·L-1。

8.硝酸生产中,500℃时,NH3和O2可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4NH3(g)+5O2(g)

4NO(g)+6H2O(g)

ΔH=-9072kJ·mol-1K=1.1×1026

②4NH3(g)+4O2(g)

2N2O(g)+6H2O(g)

ΔH=-1104.9kJ·mol-1K=4.4×1028

③4NH3(g)+3O2(g)

2N2(g)+6H2O(g)

ΔH=-1269.02kJ·mol-1K=7.1×1034

其中,②、③是副反应。

若要减少副反应,提高单位时间内NO的产率,最合理的措施是()

A.增大O2浓度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减小压强

D.降低温度

9.汽车尾气中,产生NO的反应为:

N2(g)+O2(g)

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B.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ΔH<0

10.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2E(g)

F(g)+xG(g);ΔH<0。

若起始时E浓度为amol·L-1,F、G浓度均为0,达平衡时E浓度为0.5amol·L-1;若E的起始浓度改为2amol·L-1,F、G浓度仍为0,当达到新的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1,容器体积保持不变,新平衡下E的体积分数为50%

B.升高温度时,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若x=2,容器体积保持不变,新平衡下F的平衡浓度为0.5amol·L-1

D.若x=2,容器压强保持不变,新平衡下E的物质的量为amol

解析:

选A。

A.若x=1,达到平衡时E的体积分数为50%,E的起始浓度改为2amol·L-1,相当于两个相同的容器中E浓度均为amol·L-1,然后压缩使气体的体积与一个容器的容积体积相等,平衡不移动,E的体积分数仍为50%,故A正确;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无关,故B错误;C.达原平衡时E浓度为0.5amol·L-1,F的平衡浓度为0.25amol·L-1,若x=2,压缩气体使体积为原体积的一半,F的浓度为0.5amol·L-1,但压缩气体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新平衡下F的平衡浓度小于0.5amol·L-1,故C错误;D.若x=2,容器压强保持不变,则随反应的进行容器的体积大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物质的量的多少与容器的大小有关,故D错误;答案为A。

11.

(1)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

CO(g)+H2O(g)

CO2(g)+H2(g);ΔH<0。

CO和H2O浓度变化如图,则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mol/(L·min)。

t1℃时物质浓度(mol/L)的变化

时间(min)

CO

H2O

CO2

H2

0

0.200

0.300

0

0

2

0.138

0.238

0.062

0.062

3

c1

c2

c3

c4

4

c1

c2

c3

c4

5

0.116

0.216

0.084

6

0.096

0.266

0.104

(2)t1℃(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上表。

请回答:

①表中3~4min之间反应处于________状态;c1数值________0.08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应在4~5min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单选),表中5~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单选)。

a.增加了水蒸气的量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d.增加氢气浓度

解析:

(1)根据图像可知,在0~4min内CO的浓度减小了0.20mol/L-0.08mol/L=0.12mol/L,所以其反应速率是0.12mol/L÷4min=0.03mol/(L·min)。

(2)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此时间内,物质的浓度是不变的,所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由于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CO的浓度大于0.08mol/L。

②增大反应物浓度或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

所以应该是增大了氢气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答案选d。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5~6min是CO的浓度减小,而水蒸气和氢气的浓度增大,说明改变的条件是增大了水蒸气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选a。

答案:

(1)0.03

(2)①平衡大于②da

12.一氧化碳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基础原料。

有机物加氢反应中镍是常用的催化剂。

但H2中一般含有微量CO会使催化剂镍中毒,在反应过程中消除CO的理想做法是投入少量SO2,为弄清该方法对催化剂的影响,查得资料如下:

则:

(1)①不用通入O2氧化的方法除去C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SO2(g)+2CO(g)===S(s)+2CO2(g)ΔH=________。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制取氢气的反应为:

CO(g)+H2O(g)

CO2(g)+H2(g),已知42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9。

如果反应开始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H2O的物质的量都是0.60mol,5min末达到平衡,则此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H2的平均生成速率为________mol·L-1·min-1。

(3)为减少雾霾、降低大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研究机动车尾气中CO、NOx及CxHy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