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0576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7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紫花苜蓿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紫花苜蓿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紫花苜蓿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紫花苜蓿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紫花苜蓿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紫花苜蓿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紫花苜蓿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花苜蓿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紫花苜蓿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紫花苜蓿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万亩紫花苜蓿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4万亩紫花苜蓿基地建设项目

1.1.2项目单位概况

项目建设单位为内蒙古云海秋林畜牧有限公司,内蒙古云海秋林畜牧有限公司是于2002年注册成立的集农牧业投资、有机畜牧养殖、有机饲草料种植加工销售及有机原奶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农牧业高科技企业,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2011年末总资产为34914万元,负债12312万元,固定资产总额17225万元(净值)资产负债率为35.26%;年内实现销售收入19836万元,净利润3245万元,销售利润率为16.36%,总资产报酬率9.29%。

现已建成4个奶牛场,在建4个,存栏奶牛9352头,年生产有机奶48956吨。

公司现拥有土地19万亩,包括乌兰布和沙漠16万亩,临河总部拥有土地3万余亩。

公司将现有可耕土地全部以统种、分管、统收的形式发包给周边农户种植有机饲草料;同时以定单的形式向周边农户推广有机饲草料种植技术,经过普通种植向有机种植三年的转换期,到2011年公司已通过有机饲草料基地认证10.8万亩,生产和收购有机饲草8.6万吨,有机饲料1万吨。

公司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技术队伍,自主研发了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成果鉴定的“有机牛奶生产技术模式研究与应用”及“高脂肪高蛋白原料奶生产技术研究”,运用了种养全程有机化控制、奶牛TMR(全混合日粮)饲喂,奶牛福利化饲养,中蒙兽药防治,沼气生产及发电、计算机网络智能化管理等高新技术,特别是对有机奶及其饲草料生产的各个技术环节都建立了严格的操做规程和制度,定期邀请认证机构和科研、院校的专家来公司开展有机知识讲座,形成鲜明的有机文化氛围;经常对全体职工进行有机奶生产技术的有机产品理念的培训,对所有职工进行有机培训,经考试合格后上岗。

在公司内部提出了“维护全程有机通道”的经营理念,确保生产、加工的全过程在有机体系内进行,严格按照有机产品标准运作。

有机生产系统有完整的系谱和生产记录,按有机生产和检查的记录要求认真执行,定期对记录进行分析,追踪问题,调整生产经营方式。

云海秋林公司生产的有机原奶质量显著提高,所产的苜蓿、玉米等饲草料、原奶等产品通过国家农业部“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成为国内首家通过有机牛奶认证的企业。

云海秋林畜牧有限公司计划在今后五年内投资6.6亿元,建成核心、控股、参股、托养、承包、技术合作等各种形式的连锁有机奶源基地的奶牛场共18个,存栏奶牛共3万头,其中基础奶牛1.8万头,年产有机鲜奶达到10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销售利润1.38亿元。

同时采取定单、入股、承包及反租倒包等多种形式,建设有机饲草料种植基地30万亩,包括紫花苜蓿基地10万亩,打造中国最大的高端市场的有机牛奶产业集群,以取得更大的辐射效应、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有:

1.《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2〕1号)

2.《总结畜牧兽医工作,部署2012年重点工作》(农业部副长部长高鸿宾在2011年全国畜牧兽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21号)

4.《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11年版)

5.《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7.《巴彦淖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8.云海秋林畜牧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

9.国家有关行业标准和财务、劳动、卫生、环境等法规。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如下:

1.符合国家和有关部委关于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规定和标准。

2.为促进奶业发展,建设“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的苜蓿基地,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

3.利用较先进、成熟、可靠的紫花苜蓿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提高苜蓿及其有机原奶生产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4.采取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的组织形式,成为现代化苜蓿生产基地的示范和样板。

5.为社会提供大量优质的优质牧草及有机原奶产品;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较高的就业空间。

6.带动农牧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1.1.4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范围

内蒙古云海秋林畜牧有限公司4万亩紫花苜蓿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有:

1.项目建设的意义和投资必要性的分析与论证

2.项目原料和产品市场的前景分析与预测

3.建设地点及其建设条件的选择和研究

4.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确定

5.主要技术方案和设备、工程方案的选择

6.项目建成后所需的各种原料及燃料供应的研究

7.公用设施、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的研究

8.项目的劳动组织与实施计划安排

9.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0.项目盈利能力、偿贷能力和财务风险分析

11.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分析与评价

1.1.5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内蒙古云海秋林畜牧有限公司拟在云海秋林乌兰布和有机奶源基地建设4万亩集中连片的紫花苜蓿生产基地,基地生产的牧草供云海秋林有机奶牛场使用。

项目采用苜蓿优良品种,运用有机栽培技术,配套苜蓿基地的喷灌、防护林、道路等农田基本建设改造,进行优质苜蓿标准化生产,有效提高紫花苜蓿单产和质量,为有机奶生产提供更多、更优质饲草。

项目建设通过草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力促进有机奶业优质、高效发展,通过种植苜蓿的生物措施,治理和改善土壤生态环境,项目对提高种养的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促进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务院在《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将牧草生产及其奶牛业做为鼓励类的项目列出。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确定了生态建设是今后内蒙古发展的重点。

河套地区是是农业部确定的发展农区畜牧业优势地区,乌兰布和又是是生态重点保护区,特别是在种草养畜,促进草畜田良性循环方面,通过争取国家投资、地方财政安排引导资金等途径,有效地增加了投入,推进了草业及其草食畜牧业的发展。

2012年,国家开始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先启动建设50万亩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到“十二五”末,累计建设200万亩基地。

以3000亩为一个单元,抓好优质苜蓿高产片区建设,重点支持田间灌溉设施设备、标准化种植等;加大苜蓿农机购置补贴支持力度,提高苜蓿收割加工机械化水平;加大苜蓿种子补贴支持力度,支持苜蓿良种发展。

国家“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的关键是要加强组织实施,把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建设作为振兴奶业的战略性措施来抓;重点要创新组织方式,鼓励草业企业、奶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苜蓿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草畜配套,鼓励草业企业和草业合作社与奶牛场签订优质苜蓿购销合同,开展订单种植。

国家扶持苜蓿产业政策的出台,将为苜蓿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也为提高奶牛单产和牛奶质量,振兴奶业发展找到新的支撑点,这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

内蒙古自治区也将利用草原补奖机制种草项目和国家“奶业振兴苜蓿发展行动”,在西部河套灌区、中南部敕勒川平原和中东部西辽河流域,以苜蓿产业为突破口,以草兴业、以草兴民、以草环保,促进畜牧业和草业良性循环。

重点抓好奶牛存栏万头以上旗县区优质苜蓿集中连片种植,奶牛养殖规模与苜蓿种植紧密结合,为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提供有力保障。

牧草产业是畜牧业和乳制品产业的第一生产车间,是草、畜和乳产业链的源头。

发展苜蓿产业是农区畜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兴起的产业。

苜蓿具有促进田间微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作用,在土壤中积累了有机质,提高了土壤的矿质营养,实现了用地和养地的结合,提高了耕地的质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也相对减少了污染的滋生。

苜蓿是名副其实的卫生产业,发展苜蓿产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发展的战略性方针。

同时,苜蓿可以为草食动物特别是奶牛提供优质蛋白质,它所提供的生物活性蛋白对提高产奶量、保障乳产品食入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苜蓿深加工产品可促进人体健康,在经济上还是获得高收入的有效途径。

内蒙古云海秋林畜牧有限公司4万亩紫花苜蓿基地建设项目区位于河套平原西部,河套平原地理位置处于北纬40度至47度之间,是地球上最优良的产奶“黄金地带”;土地肥沃,污染少,光热条件好,灌溉条件优越;耕地地形平坦,可集中连片生产,符合型机械化作业的要求,苜蓿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但河套平原又是传统的农业大区,种植紫花苜蓿等牧草起步较晚,规模较小,表现在农田基本建设薄弱,田间管理粗放,单产水平低下,新品种推广速度慢,投入不足,种植收益降低。

因此,大力开展苜蓿的重点在于提高其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这要从提高农田基本建设投入入手,通过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推动苜蓿基地增产增效,进而扩大再生产。

此外,还要引进先进的苜蓿生产标准化体系,建立高产示范区,从而推动苜蓿生产的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以更好地保障奶业的优质、高产和高效发展。

  1.2项目概况

1.2.1项目拟建地点

内蒙古云海秋林畜牧有限公司4万亩紫花苜蓿基地分两个项目区,其中,乌兰布和项目区位于巴彦淖尔市的磴口县沙金苏木巴音温都尔嘎查昭日格图,项目占用耕地19908亩。

沙金套海项目区位于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巴音温都尔嘎查,穿沙公路25公里处南侧,项目占用耕地22516亩。

1.2.2建设规模

项目乌兰布和项目区和沙金套海项目区共建设紫花苜蓿基地42424亩,基地实施新品种应用、平衡施肥,合理密植,机械播种,病虫综合防治及精细管理等技术措施,按照“苜蓿有机种植规程”,种植阿尔冈金、F310、金皇后等优良品种,平均亩产鲜草4吨/亩,干草1吨,年产有机鲜草169696吨,干草42424吨,可满足21200头奶牛的饲养需要。

1.2.3建设内容

项目对42424亩紫花苜蓿基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改造。

1.新建农田道路共82950米,包括主干路38950米,田间路44000米。

2.栽植农田防护林26万株。

3.新建42424亩苜蓿基地的喷灌设施,安装35KVA变压器12台,打机电井44眼,地埋主支管49162米,安装喷灌机共126组。

4.改良土壤42424亩。

5.新建贮草棚20处,每处2000平方米。

1.2.3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项目总投资16000万元,包括建设资金14719万元,流动资金1281万元。

申请银行中长期贷款8000万元,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其余8000万元由项目单位内蒙古云海秋林畜牧有限公司自筹,用于其余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9333万元,总成本费用6325万元,经营成本5674万元,新增营业利润3078万元;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31%,投资回收期(静)为4.4年。

项目的建设可增加优质紫花苜蓿的供给,促进有机奶产业的发展,并有效治理农田的沙漠化、盐碱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表1.1。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内容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计算期

项目建设期

1

项目经营期

20

2

产品方案

紫花苜蓿鲜草

169696

紫花苜蓿干草

42424

3

建设内容

农田道路

82590

农田防护林

260000

喷灌设施

42424

地力建设

42424

贮草棚

平方米

40000

4

投资规模

投资总额

万元

16000

其中:

建设投资

万元

14719

流动资金

万元

1281

5

资金筹措

申请银行贷款

万元

8000

企业自筹

万元

8000

6

财务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