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传说.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0504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8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传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地方传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地方传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地方传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地方传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方传说.docx

《地方传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传说.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方传说.docx

地方传说

天长的由来

宋朝时,杨家将曾驻军在天长。

有一次,杨宗保因犯了军纪,他父亲杨六郎决定当日中午午时三刻把杨宗保斩首示众。

出斩杨宗保的消息惊动了朝廷的八贤王、柴郡主和天波府里的佘老太君。

大家都向杨六郎说情,杨六郎一口回绝说:

“军纪如山,谁也不能例外。

”大家无计可施,不知如何是好。

天波府里有个丫环叫杨排风,原是玉帝的女儿下凡,她见众人说不下情来,知道斩了杨宗保就绝了杨家的后代,此事非同小可。

她便驾祥云来到南天门拜见父王玉皇大帝,向父王诉说情由。

玉帝为难说:

“我在天宫,他在凡间,我如何去救他呢?

”杨排风跪在父王面前,苦苦哀求说:

“午时三刻即将来到,杨宗保就要被斩,望父王一定设法。

”玉帝听到午时三刻,灵机一动,心想:

凡间的事我管不了,天上我说了算。

立即把太阳神找来吩咐说:

“你把太阳定在天上不走,午时三刻不到,杨宗保就斩不掉了。

却说杨六郎只等午时三刻行刑,可太阳老停在巳时不进午时。

等啊等,大家人困肚饥,可太阳仍不动。

众人都喊:

“天真长,天长啊……。

”杨六郎觉得奇怪,太阳怎么就不进午时呢?

莫非出斩杨宗保连天也不同意吗?

只有宣布不斩杨宗保了。

后来,人们就把他们的驻地改为天长。

天长从此得名。

口述:

张少华

搜集整理:

缪文渭

 

铜城的来历

铜城是天长的一个古镇,据县志记载,秦汉以前就有,那时叫沛水,只有几十户人家。

传说汉景帝时,刘邦侄儿吴王濞统治过这块地方,为吴国之地。

西汉时,吴国是最富裕的国家,经济来源丰实。

依山铸钱,煮海为盐,给吴王濞增加了大量收入。

一天,吴王濞和部下大夫商量,成立铸造局,中大夫应高建议铸造局设在盱眙,禄伯建议设在广陵,邱亦建议设在东阳,三人说得都有道理。

吴王濞则认为有些不妥,铸造局设在盱眙,靠近楚国边界,难免两军相冲,引起战争;设在广陵,那里靠近闽越,倘若闽越事变铸造局的安全难保险;设在东阳,那里人多杂乱,保密的事难办,泄露机密,坏人惹事。

吴王濞考虑多日拿不定主意。

吴王濞为了建设铸造局,借游猎为名,到各地巡查,他走遍吴国,看中了“沛水”,这地方南有沛河,北有淮水,西借东阳,东出海滨,又较为隐蔽,吴王濞便在此修造行宫,和太子驹同住一起,吴王问驹:

“在沛水设铸造局,如何?

”驹看看周围的地形说:

“很好!

比他们选取的三处为好。

”吴王濞大喜,决定铸造局设在沛水。

半年以后,铸造局建成,就开台铸铜钱。

传说吴王濞在沛水铸铜钱有数十年之久,不但时间长,而且铸出的铜钱也多,百姓把铸钱的地方说成“铜的城”,所以后人就把它叫做“铜城”。

搜集整理:

缪文渭

秦栏的来历

秦栏,相传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原归楚国管辖,在楚国的东部,位于楚越交界的地方。

南靠波涛汹涌的长江,东是茫茫无边的草地,北扼水天相接的高邮湖,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楚国官员非常重视,称之为“东关”,派重兵把守,在镇的北、东、南三个方向都构筑了瞭望台和出入口。

传说五代十国时期,有一天傍晚,后周大将赵匡胤单身一人,经东关到送驾桥。

当时街上有一位姓秦的铁匠,正在收拾工具上的辅板。

赵匡胤向秦铁匠问路,秦铁匠把手轻轻一指说:

“你直往前走。

”赵匡胤走后,秦铁匠突然招呼家里人看店铺,然后就去追赶赵匡胤。

他气喘吁吁地拦住赵匡胤说:

“官人请留步,到送驾桥路很远,村庄少,土匪多,夜晚行走,凶多吉少啊!

你若不嫌弃,就在小人店中暂歇一宿再走。

”赵匡胤听了哈哈大笑,说:

“我周游列国,到过许多地方,还没有人敢断我的路。

”赵匡胤不听劝阻,急要赶路,秦铁匠说也说不通,拦也拦不住,就说:

“官人当真要走,那就稍微歇片刻,等我取锤护身,送你一程。

”秦铁匠说完就回家拿铁器(过去人迷信,说夜晚走路,只要铁器在身,鬼就不敢沾身)。

赵匡胤看秦铁匠诚心诚意,很是感激。

就这样,赵匡胤在秦铁匠的护送下,赶了半夜路,一直走到送架桥。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做了北宋皇帝。

他惦记着秦铁匠,派差人到处寻找他。

当差人们得知秦铁匠已死的消息后,就给秦铁匠家里送了一些银帛。

为纪念秦铁匠,差人们把“东关”改为“秦关”,后来渐渐称为“秦栏”。

口述:

吴尚怀

搜集整理:

潘书祥王万朝

金集的由来

朱元璋归天后,因长子已在战场牺牲,便由他的长孙在南京继位,国号建文。

他的四儿子朱棣因是贵妃所生,没有继承皇位,被封为北京燕王。

为此,朱棣很生气。

朱棣在北京招兵买马,率兵向南京进攻,想夺取皇位。

朱棣兵马已打到南京江边,这时建文的谋士奏本,要建文皇帝出兵迎敌。

建文皇帝采纳谋士们的意见,调动了大批军队和朱棣交战。

朱棣的军队由北京出发,长途跋涉此时已疲劳不堪,加之粮草不足,和建文皇帝的兵马交战不久,便吃败仗。

朱棣带领部分军队向北逃跑,建文兵马在后紧追。

朱棣人马一下子逃到现在的金集。

当时金集叫黑松林,少有人家,周围几十里全是黑压压的松树。

在松树林的路边,有一对姓金的老夫妇,开了一个小小的饭店,供来往行人吃饭。

朱棣一路逃跑,又饥又渴,便在小店吃了一顿饭。

他的谋士说:

“此地地形很好,我们可以在此打一个伏击战。

”朱棣一看,确实可以,便和大家周密计划之后,派兵埋伏在天长二洪胭脂山及松林深处。

另派部分人马装败逃跑,引兵深入。

等建文皇帝兵马进入埋伏圈后,朱棣兵马四处出击,打败了建文皇帝兵马。

他们乘胜追击,一举攻下南京城。

继而夺取皇位在南京建都,改建文国号为永乐。

朱棣当上皇帝后,想起他起事后是在黑松林发生转机的,多亏了姓金夫妇的一顿饭。

为了报恩,他命人砍去了松树,在黑松林方圆十几里的地方建了七条街、四个门起名叫“金家集”。

七条街分别叫:

正街、摊爬街、东后街、西后街、星月街、东巷街、西巷街。

四门是:

南门叫得胜门、北门叫魁星门、西门叫贡生门、东门叫朝阳门。

后来这几道门的门楼、碑坊,被日本鬼子侵华后破坏了。

口述:

娄加卒,男,乡干部,初中

搜集整理:

张正年

仁和集

相传很早以前在天长城东二十五里远的地方有两户生意人家,一户叫杨文华,开了个百货棉布店;一户叫李天宝,开了个糖果店。

杨、李两家十分仁义,从不扣斤压两,短尺少寸,乱抬市价,别人买东西能让则让,没有钱的能照顾就不收钱。

有一天,附近庄上一个七岁小孩偷了家里一锭银子到李家店里买糖果。

李天宝问明小孩是徐家的,拿些糖果给小孩后就嘱咐他叫大人到店里来拿钱。

天黑了,徐家人都未来,李天宝便找上门。

这时徐家人正在家里翻箱倒柜找银子,李天宝忙从口袋掏出银锭子递了过去,并讲明是小孩拿去买糖果的。

小孩父亲接过银子,连忙趴在地上给李天宝磕了三个响头。

原来徐家经济困难,近来老人又生了病没钱看,全家人急得无法想,好容易才从亲友中借来一锭银子。

谁知转眼工夫银子不见了,东寻西找连影子都未见着。

正当全家人焦急万分时李天宝送回了银子,徐家人从内心感激他。

后来,老人治好了病,逢人就讲李家开店讲仁义,不贪财。

还有一回,一位山东人,贩小猪到这儿来卖,因赶路匆忙,将装有三百两纹银的钱搭子放在李天宝家柜台上忘记拿走。

过了四、五天,也想不起丢到哪儿去了,回家无路费,失魂落魄地在天长城内讨饭。

一天,李天宝进城还郑家商店批给他的糕点少算的款子,望见这个猪贩子,连忙拖住他一直到自家,招待了一顿饭后,归还了失物。

猪贩子非常感动,要酬谢他一百两纹银,他死活不肯接收。

猪贩子便请人写了块“仁义店”的匾额挂在李家店堂上,并到处讲李天宝有仁有义,是个大好人。

杨家百货棉布店在李家店斜对面,杨文华一向以礼待人,未曾开口笑脸相迎,客客气气从无高言,更不发火。

一天早上刚开门,一下涌进许多人,买这要那,应接不暇。

这时有两个外地人指着一种灰色布叫撕三丈做大褂子,杨老板的儿子连忙给二人量了三丈。

二人拿着布比划了一下,嫌颜色淡了,不要,叫将黑色布撕三丈。

布撕好后,两人又在身上比比划划,说黑色太深了,叫量蓝色布。

这时杨老板的儿子有点不高兴,杨老板便亲自动手撕下三丈蓝布双手托起递了过去,两人将布贴在身上左看右看,又不中意,退了回去。

顾客中有人看不惯,讲了句:

“是来买布的还是来捣蛋的!

”二人一听,火冒三丈。

其中一人张口就是一口痰向杨老板脸上吐去,杨文华满脸笑容,连声赔不是,请二人原谅。

两人污言秽语,振臂挥拳,蛮不讲理。

众人见了纷纷谴责他们。

两人自觉理亏,灰溜溜地走了。

因杨文华开店做生意待人和气,宽厚让人,顾客们都叫他“杨和气”。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杨、李两家的影响下,这地方的人待人特别和气,做事讲良心道德,不欺人;做生意不缺斤少两,短尺少寸,老少无欺。

四周围百姓都愿到这里来买东西,并亲热地叫这块地方为“仁和”。

时间很久了,这里逐渐形成了大集市,大家便称之为“仁和集”。

口述:

李文保,男,农民,文盲

搜集整理:

张世国

 

关塘

据传,汉朝末年的一个夏天,关羽奉刘备之命,率领一支人马由六合去徐州。

一天,队伍行至天长县城,时值晌午,骄阳似火,烈日炎炎,不到一会,人马便个个汗流浃背,又渴又燥,队伍十分疲乏。

关羽环顾四周,庄稼枯萎,河流见底,大地龟裂,看不到一点水迹。

他心急如焚,便叫来周仓,让他带领大队人马继续前进,自己一打坐骑赤兔马,先行找水去了。

骏马飞奔,不一会关羽便来到天长县城南约二十里的地方。

他翘首远眺,发现前面有一片树林,绿叶荫荫,准备休息一会再继续找水。

当关羽进入树林时,突然发现在浓荫遮日的树林中,有一个不大的水塘,塘水清澈透明,树木倒映在水中,构成一幅幽静的图画。

关羽见了顿时大喜,立即牵着马,提着刀,来到水塘边,弯下身子,用手掬起水连喝了几口,只觉一阵阵清凉从头顶透彻全身,感到说不出的舒服。

他心中惦记着队伍,不敢贪喝,便急忙提刀上马赶上大队人马,带领他们来到塘边。

大家一见水塘,个个高兴异常,像是从火焰山下来一般,除去站岗、放哨、埋锅烧饭的纷纷跳入水塘解渴、洗尘。

关羽洗过澡后,见塘边有一块青石,便将青龙刀磨了个锋快。

全军吃饱饭喝足水后,又继续朝徐州方向进发。

士兵们因感激关羽,都说这个塘是上天专为关羽而开,临行前特地在青石上刻了三个大字:

关公塘。

星转月移,天长日久,这一带地方也被人们叫作“关公塘”,时间久了,人们为了顺口,逐渐地将此地叫做“关塘”,一直流传至今。

口述:

刘文昌,男,农民,文盲

搜集整理:

张世国

官桥

相传在宋朝仁宗年间,包拯在天长任县令时,经常同包兴改装易服,下乡私访。

这一天,他来到秦楠镇的南乡肖家庄,想由此到仪征去,见村前一条河过不去,天又黑下来,便住在庄上石匠肖学仁家,晚间他问肖学仁去仪征、六合的路如何走。

石匠说:

“南边河直通高邮湖,现在流大、浪急,不好过去,要绕道二十多里才好去仪征。

”包拯闻听此后,说道:

“此河挡道,南北交通太不方便了,你们不能造座桥吗?

”肖答道:

“哪有这么多钱!

”包拯说:

“你是石匠,找几个人出工,我出钱,我们共同造座桥好吗?

”肖石匠一听,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但又怕是戏言,便问道:

“这话当真?

”包兴在一旁答道:

“大老爷同你讲话岂是儿戏。

”石匠一听忽地打个愣顿。

包兴见此状继续言道:

“这是县太爷包大人。

”肖石匠这才恍然大悟,慌忙趴下磕了三个响头。

包拯扶起他说:

“这座桥就由你造,过两天我派人送银子来。

未过三天,包公叫人送来银两,肖石匠找了几位石友,日夜不停抓紧造桥。

群众见他为大家造福纷纷前来帮忙。

未用半个月时间,一座坚固的石桥就顺利造好了。

石桥造好后,叫什么名字呢?

有的讲叫肖家桥,有的讲叫肖庄桥。

石匠肖学仁告诉大家是他们肖庄人造的,钱是县官包大人给的。

有位教书先生言道:

“此桥就叫肖官桥”。

大家齐声讲:

“好!

”因读音关系,时间长了四周百姓便叫此桥为“小官桥”,后来连“小”字也省掉,就是现在统称的“官桥”。

口述:

张耀祖,男,农民,文盲

搜集整理:

张世国

芦龙的传说

出天长县城,在朝东往扬州去的路上,有个大村子,名叫“芦龙村”,很早以前,这村子不叫现在的名字,叫“丁家村”。

那时候,在丁家村南头住着财主叫“丁刮刀”,为人奸滑、狠毒;北头住着一户穷人叫丁志大,待人忠厚、善良。

有一年闹旱灾,地里颗粒无收,丁志大一家除一个十三岁的女儿小妹外,全都死于饥荒。

丁志大一死,丁刮刀借口同姓同宗,霸占了丁志大家的房屋田产不算,还把丁小妹逼到他家里当了小奴。

丁小妹自从来到丁刮刀家,就好似进了地狱,每天天不亮就得起身干活:

劈柴、烧火、喂鸡、喂狗,还到村东头的古井里挑来两缸水,然后到村北的芦柴滩上割草;晚上盖一条破棉絮睡在马棚里。

就这样,还经常挨管家的打骂,没过多少日子,小妹就被折磨得皮包骨头。

可怜她已没有一个亲人可以诉苦,只有一个人躲在芦苇丛中流泪。

这一天清晨,小妹在后院里劈了一堆柴,到厨房里烧好长工们吃的两大锅粥,在院里喂了一圈猪,西院里喂了两条狼狗,然后挑起两只半人高的水桶,到村东古井去挑水。

这古井又大又深,黑咕隆冬的井肚子比头号匾还大,吊桶的绳子要放好几丈长才能打到水。

小妹年幼体弱,一桶水打上来便累得眼冒金花,脚一滑,险些栽下井去。

这时候,突然有人伸手扶住了小妹,接着用另一只手接过小妹的水桶,小妹转身一看,原来是放牛娃芦哥。

这芦哥也是个孤苦伶仃的孩子,前不久被人拐卖到丁刮刀家的。

芦哥来后,丁刮刀在村北芦苇滩搭了几间牛棚,叫他在那里放牛。

芦哥帮小妹打好水,拿过扁担挑上肩,对小妹说:

“我有几回见你一个人躲在芦棵里淌眼泪,我心里很难过,以后,我天天帮你挑水吧!

”说完迈开大步挑水去了,不知怎的,丁小妹双眼模糊了,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淌,她擦了又擦,怎么也擦不尽。

从此以后,芦哥每天回村帮小妹挑满两缸水,然后再去滩上放牛。

白天帮小妹割草,晚上又帮小妹从芦苇滩往回挑草。

小妹呢?

见芦哥衣服脏了、破了,便给他洗净补好,还常把省下的锅粑带给他吃。

有一天,芦哥和小妹在芦苇滩上割草,猛然看到一棵芦苇可奇特了:

又高又大,叶儿绿得滴翠,杆儿闪闪发光,特别是顶上一蓬芦苇花,像一朵银花,在阳光下放射光芒。

丁小妹举起镰刀,一刀砍下这棵芦苇,剥了叶子递给芦哥,灵巧的芦哥立刻用它做出了一根芦笛。

这根芦笛漂亮极了,滑溜溜,金灿灿,笛身上的斑纹活象一片片鱼鳞似的好看。

更稀奇的是,这芦笛只要在芦哥嘴边一横,吹出的声音不知有多好听。

笛声响了,滩上的鸟雀拢过来,不吵也不闹,静静地听着;正在草地上美餐的牛儿都抬起了头,听了直甩尾巴。

就连那正在摇摆的芦苇也顿时不动了,停止了沙沙声。

小妹就更爱听芦哥的笛声了。

每当他们干活累了,坐在清水塘前歇气时,芦哥就吹起芦笛,笛声像一股暖流暖透了小妹的心,也像一汪蜜汁甜透了她的心。

这时她觉得天宽地阔,一切是那样美好。

于是,便随着欢快的笛声,舒心地唱了起来:

天上白白银芦花,地上青青金芦草。

是金是银都不要,芦哥更比金银好。

地下芦根根连根,滩上芦草草靠草。

根根草草不分离,我和哥哥心一条。

……

转眼过了几年,丁小妹长成了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俊得远近闻名,九庄十八村的小伙子有事没事都想绕道来丁庄走一遭,哪怕看上丁小妹一眼,都觉得长了精神。

芦哥也长成了漂亮的棒小伙子,九河十八湾的姑娘路过丁村总要找个借口停下来,躲在一边瞅瞅芦哥,有胆大的上前跟芦哥谈上两句,心里就像涂了蜜糖。

芦苇一年一度青,小妹和芦哥朝夕相伴,俩人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深。

这些年,丁小妹在丁刮刀家挨打受骂,即使被折磨得满身伤痕,她也不再哭泣了,只要她一听到芦哥的笛声,就觉得伤口不痛了,也有了力气,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找芦哥去!

芦哥,我活着!

终年劳累的芦哥呢,即使累得病倒,只要一摸到怀里的芦笛,就想起了小妹,马上觉得长了精神,笛声就是他的心声:

小妹你快来!

小妹,我活着!

这些年芦哥暗地帮小妹干了数不清的重活、苦活,小妹也偷偷地无数次为芦哥洗补衣裳。

乡亲们谁家人手不够,芦哥就挤去帮助劈柴、舂米,小妹也去烧饭、洗衣。

干完活,男吹芦笛女唱歌,乡亲们都夸他们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祝愿他们早日成亲。

俗话说,花香引蝶,树大招风,小妹的美貌让丁刮刀馋了眼,他心里痒痒地想:

没料到睡马棚的穷丫头如今变成了花雀子!

他便打起了鬼主意,这一日,他找来管家,要他逼小妹和他成亲。

他满以为小妹会百依百顺的,谁知管家去后,屎壳郎钻灶膛——碰了一鼻子灰,亲没说成,倒被小妹打了两个耳光。

丁刮刀气得直翻白眼,捶着桌子说:

“这个小穷丫头真不识抬举,打狗欺主,这还了得!

”管家说:

“不是小妹不识抬举,是那个放牛娃芦哥把他的心给迷住了,外面人都说,他俩早有勾搭了。

”丁刮刀一听这样,格外气恼,吼道:

“我有钱有势,难道还不如一个穷放牛的!

”管家说:

“那小子怎么能和您比?

只是小妹死心眼,如果赶走了芦哥,还怕穷丫头不答应?

”丁刮刀两只刁滑的小眼睛射出绿光,他咬牙切齿的说:

“哼,给我斩草除根!

”他立刻喊来家丁、打手,吩咐天一黑,去芦滩放火烧牛棚,一心想烧死芦哥。

谁知天黑前,丁小妹从一个老妈妈嘴里听到这个消息,她又气又急,匆忙奔芦苇滩牛棚,约芦哥一起逃走。

丁刮刀听说小妹跑了,也急忙就追来了,眼看走不掉了,芦哥操起镰刀要冲出去拼命。

小妹一把拖着芦哥的褂子,盘紧发髻,戴上芦哥斗笠,说:

“他们是来害你的,你快走!

只要你活着,我们就有出头之日。

”芦哥望着小妹的穿戴,一切都明白了。

他拿出芦笛递给小妹,含着眼泪说:

“后天夜里,听到笛声,我定去救你。

”小妹擦了一把眼泪,指指后窗洞,开了棚子门就向东飞跑,追上来的家丁、打手们喊道:

“放牛娃跑了,向东追啊!

”这时芦哥推开后窗洞的土坯,往西逃进了芦苇丛。

待家丁、打手们抓来小妹,丁刮刀才知上了当。

他一跺脚,杀猪般地吼道:

“快把芦苇滩围起来,给我放火烧!

霎时,芦苇滩火光冲天,丁刮刀望着大火放声狂笑。

丁小妹望着大火像心被烧焦。

她千声万声呼喊着芦哥,一头栽倒在地,昏了过去。

醒来后,丁小妹被人架着回村,一轮苍白的明月,孤零零地挂在天空,显得异常凄冷。

一路上,小妹想着芦哥在清水塘边为她吹芦笛,在芦滩上帮她割草,在这条路上帮她挑草,送她回村……,不由泪水洒了一路。

来到村头那口古井前,小妹再也不肯走了。

她掏出芦笛两眼直愣神,猛然,她挣脱家丁的手,飞也似地扑向井口,只听“咕咚”一声响,小妹跳进了井里。

丁刮刀连忙追到井边,气急败坏地喊:

“快快下井捞人!

”可是,围着黑洞洞的古井,谁也不敢下去,只是伸着脖子一个劲朝里望。

一刻功夫,忽见水面上冒出一棵芦苇。

这芦苇越长越高,越长越粗,终于冲出井口,直刺天空,挺拔矗立。

那叶子绿得滴翠,身子黄得透亮,顶上雪白的芦花闪闪发光。

丁刮刀以为是小妹的鬼魂在作怪,吓得魂飞魄散,慌慌张张跑回家里,关紧了大门,就去求神保佑。

就在这时候,古井里那棵大芦苇化成了一条巨龙,腾空而起——原来,那根芦苇本是一条巨龙呢!

只见巨龙一扭身子,飞到丁家大院上空,呼呼一阵响,从鼻子、口里喷出火来,霎时,丁家大院成了一片火海,火海中丁刮刀、管家、打手都被烧成灰烬。

火光中人们听到空中传来一阵清脆的笛声,抬头看时,只见飞舞的巨龙背上正坐着芦哥和小妹哩!

巨龙在村子上空打了一个弯,就一直朝东北方向飞去了。

从此人们就称村东那口古井叫芦龙井,这村子也不再叫丁家村而叫芦龙村了。

据说很多年后,芦龙村的人们常在天蒙蒙亮或夜深人静时,听到悠悠的笛声呢。

人们说,这是芦哥和小妹骑着巨龙来看望乡亲们了。

口述:

郝玉英

搜集整理:

王明义

 

谕兴的由来

天长县东南方有一座癞头山,山下有一小街叫谕兴街。

提起谕兴,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呢。

明成祖时,有位姓杨的兵部大臣,祖居江北,是位出名的孝子。

一天夜里,家丁报称江北老家太夫人病重,危在旦夕。

杨大人一听慌了神,如等早上上朝告假,也许母子就不能见面了。

他连忙写了告假奏折,吩咐总管等天亮请兵部他人代为告假。

自己带着几名家丁飞马回乡。

把守城门的门官一见是兵部杨大人,不敢多问,但见杨大人微服私奔,神色慌张,心中生疑,便立即向上司禀报。

京都禁卫大臣原就与杨大人不睦,听报后,立即连夜击鼓撞钟,面奏皇上。

文武官奉召进殿,禁卫大臣就杨大人私奔提请圣裁。

众大臣议论纷纷,有的人说杨大人最少要定欺君之罪,有的认为杨大人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半夜私奔定有缘故。

皇帝老儿也拿不定主意,只得命禁卫大臣带兵追赶杨大人,当面问清再说。

再说杨大人半夜急忙雇了一只船过江。

正行之间,忽听江边喊声大作,只见一队人马举火从后面追来。

杨大人以为遇见了强人,自己和几名家丁不是对手,便抽马加鞭慌忙逃命。

追兵见杨大人奔跑更急,确认是叛逆无疑,便拼力追赶。

杨大人落荒逃走,路经癞头山时,一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而双脚却紧紧套在脚蹬上,可怜杨大人倒挂在马下,一块尖石撞在杨大人的脑袋上,顿时脑浆迸裂,一命呜呼。

后来皇上知道了实情,后悔不已。

下了一道圣谕,在杨大人丧命的癞头山侧厚葬建墓,在山下造一条小街,让万家灯火照亮坟墓,使杨将军在地下永不孤寂。

因为是圣谕兴起的一条街,所以叫“谕兴”。

口述:

李增源,男,教师,中师

搜集整理:

李志勇

龙岗的来历

天长龙岗原来叫芙蓉岗。

乾隆年间改名为龙岗。

附近的回龙集、临别地,据说都与乾隆皇帝下江南有关。

清雍正年间,芙蓉岗有一个在朝为官的人叫陈阁老。

一天,陈阁老启奏万岁:

“臣有一子,实是喜人。

”皇帝灵机一动说:

“爱卿抱给孤家看看。

”阁老回至府中抱出婴儿,拜别生母,进宫呈给万岁。

万岁当即命内使送给娘娘看看。

娘娘千岁深知皇帝求子心切,遂将刚生之女改换衣衫,换回阁老之子。

阁老抱回,发现阴阳之差,知道孩子已被娘娘偷换,又不敢声张,怕担欺君之罪。

一场偷龙换凤奇闻传说至今。

陈阁老自从孩儿被换,常常闷闷不乐,启奏皇上,告老返乡回到芙蓉岗。

一晃数载,老皇病故,太子登基,立乾隆年号。

一日小皇帝无事,朝中一心爱老臣将先皇在世如何与陈阁老偷龙换凤的事叙说一番。

乾隆龙心一动,决定下江南到芙蓉岗寻找亲生父母。

这一年,他带着大队人马名为巡游江南,实想看看双亲。

快到长江边,他乔装打扮,穿戴青衣小帽,只带几个近臣,到处探问芙蓉岗。

一天,寻访到天长北面一个小村庄,知道芙蓉岗已离此不远,准备休息片刻。

这时,有一位近臣上前启奏:

“我主万岁,龙不能上岗,上岗会有难。

”乾隆常以真龙天子自居,俗话说龙困山岗,不吉利。

听了大臣启奏,觉得有理。

父母也不找了,立即带领随臣掉头就走了。

这个地方从此就叫回龙集。

刚走不远就到了金沟埂,想想快到老家,未能见双亲,只得带领随从向芙蓉岗方向叩拜三下,表示别过父母。

从此,金沟埂就叫临别地。

后来,趋炎附势的地方官为了巴结皇上,把芙蓉岗改名为龙岗。

龙岗一名一直延续至今。

口述:

陈康颐

搜集整理:

杨树湘汪昌林

【异文】龙岗与回龙集

天长县的龙岗原来叫叶家岗,是在清朝乾隆年间改名为龙岗的。

另还有一个回龙集,据说都与乾隆皇帝下江南有关。

有一年,乾隆皇帝带着大队人马巡游江南。

路经天长东边的叶家岗时,他下令歇驾,准备休息一时,前来拜见的地方官便连忙奏明当地民情。

当听说这儿叫叶家岗时,乾隆皇帝突然沉下了脸,很不高兴。

因为从前的封建帝王总是以所谓真龙天子自居,来宣扬他是受命于天的,为了愚弄百姓,便处处摆出“龙”的排场。

乾隆当然也不例外,他觉这个地方地名很犯“龙”忌,连连摇头说:

“岗者,山也,山岗无水,岂能歇龙。

”他不休息了,催着大队人马又浩浩荡荡地往小关方向走去。

皇帝一走趋炎附势的地方官为巴结皇上,就连忙把叶家岗改名为龙岗,意思是“龙”经过的地方也就有水了,从此也就能歇“龙”了。

岂知,乾隆皇帝一行离开叶家岗后,快到小关西边时,却又被浩瀚无边的高邮湖挡住了去路。

面对着眼前白茫茫的湖水,这个以“龙”自居的乾隆皇帝再也摆不出“龙”的排场,只好下令返回天长,另寻旱路,在他转头返回的地方,后来又称为“回龙集”。

口述:

缪文渭

搜集整理:

徐俊

 

从高垣墙到东新街

现在的东新街,据说过去叫高垣墙。

相传,清朝时期,在天长城西二十五公里远的地方,有一户姓赵名彪的人家。

他家是个财主,家中拥有数百亩土地,房屋数十间。

为了显示他家有财、有势,就雇了几十名瓦工在他家周围筑了一道很大很高的围墙,并且和西釜山比高低。

清末兵荒马乱,土匪四起,也拿赵家没有办法。

因为围墙高,老远就能看到,于是人们就把这围墙叫做“高垣墙”。

公元一九一九年,有个姓张名鲁藩的人,是天长县志成学校创始人之一。

他很有才华,家就住在高垣墙这个地方。

当时他认为高垣墙地处高岗,交通不便,距离汊涧、石梁、天长、东旺这四大镇都比较远。

人们上街赶集、经商非常不便。

如在这地方建一集镇才好,以便人们赶集经商,便利当地百姓生活。

于是他把这一想法告诉了当地财主何春模,何听了非常高兴,两人一拍即合。

张、何两家各自用自有土地,负责建成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