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暑假作业过关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0451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暑假作业过关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暑假作业过关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暑假作业过关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暑假作业过关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暑假作业过关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暑假作业过关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暑假作业过关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暑假作业过关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暑假作业过关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暑假作业过关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暑假作业过关检测试题

历史试题(2014年9月)

考试时间:

40分钟满分: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A.筒车B.耧车C.曲辕犁D.水排

2.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3.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4.唐朝诗人孟郊在《织妇辞》中曾有“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的诗句,而韦应物的《杂体五首》中有“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的句子。

对比这两句诗,可看出()

A.丝织业不够发达,产量较少B.当时的丝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

C.丝织品主要出口地中海等欧洲地区D.丝织品为织者自己所用

5.美国历史学家珀金斯指出,14-20世纪中期,中国的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都在增长,但劳动生产率却没有提高。

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农业的发展B.自然经济的简单再生产形式

C.传统科学技术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D.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6.包伟民主编的《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中说,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

由此可以推测出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总体特点是()

A.农产品基本实现商品化B.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C.商品化趋势明显D.市镇主要的功能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

7.首届世界博览会于1851年在英国伦敦召开,右图即为伦敦世博会水晶宫展馆。

这届世博会反映了()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

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

“这时,一个巨大的新能源已为人类所获得,而且不久,人类还能开发尚藏在地球中的其他矿物燃料,即石油和燃气。

”他这里强调的“这时”指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D.1929-1933年经济危机

9.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

“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说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

C.中国卷入世界市场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0.右图是一幅反映洋务运动的漫画。

“有了这些洋玩意就可以富国强兵了”是洋务派的天真想法,而实际上洋务运动自强不强,求富未富,其主要原因是()

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的挤压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1.右图为中国著名近代企业宁波“正大火柴厂”的商标。

改企业创办于1907年,百年内两度宣布倒闭。

1913年后,该厂逐步走上正轨。

以下对“正大火柴厂”走上正轨的客观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A.清政府采取了发展民族工业的政策

B.宁波已取代广州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12.右图为近代“帽业专家”盛锡福帽店的产品商标。

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

“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

……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

”这种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

A.太平天国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期

13.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

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

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道德经》讲: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B.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15.有人说,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政府职能发生重大转变,从传统的“小政府”向“大政府”转向。

这表明了()

A.美国总统的权力开始超越国会B.罗斯福开始放弃自由资本主义制度

C.开始实行计划体制来管理国家的经济D.加强了政府调控干预经济的职能

16.勃列日涅夫统治下的号称“世界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却如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浑身浮肿、跌跌撞撞、步履蹒跚地跨进了80年代。

对勃列日涅夫统治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没有突破旧的经济体制②注意运用了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自主权

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④不可能根除积存的弊病,最终归于失败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7.戈尔巴乔夫认为:

“改革就是坚决克服停滞现象和打破阻碍机制,建立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可靠而有效的机制,使它具有更大的活力。

”为此他()

①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②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③调整所有制结构④重点在农业方面进行改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

下列对右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货款

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

19.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

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ABCD

20.进入2010年4月,新车降价和新车下线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有多款热销家用车降价,最高达万元让利。

表面上看,企业的行为是自发的,但是都与一只看不见的手息息相关。

这只“看不见的手”说明了我国在现阶段实行的是()

A.社会主义企业体制改革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目的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加快落实“大跃进”的方针

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问题

22.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水资源多目标开发工程,将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假如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遇到资金上的问题,可以向下列哪个国际组织求援()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世界贸易组织D.关贸总协定

23.余秋雨在《蓝旗和孩子》中写到:

“(欧洲)原来只是为了反战而结盟,不料却给世界带来了新的结构、新的制衡。

”他这里所说的“新的结构、新的制衡”,指的应该是()

A.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B.接受关贸总协定

C.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D.开创了区域集体化发展的新道路

24.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

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5.某班同学就《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得出了以下结论。

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应该是()

A.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B.经济全球化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

C.经济全球化一定程度上威胁了部分国家主权

D.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跃华学校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暑假作业过关检测试题

历史试题(2014年9月)

命题人:

杨茂亮审核人:

王红卫考试时间:

40分钟满分:

100分

题号

第Ⅰ卷

Ⅱ卷

总分

26

27

28

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选择题得分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26、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西汉时期,西域地区的特色水利灌溉工程是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时期,人们成功烧制出了白瓷。

(3)____________时期,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

(4)到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不复存在。

(5)标志着人类由各民族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

(6)新经济政策的“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罗斯福新政的“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对此,学术界和政府各部门均进行了“改革开放30年回眸”研讨和纪念活动。

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18分)

材料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安徽省凤阳县一个农村的十几户农民,曾写下一份契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

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公粮和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

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

(1)材料一中凤阳农民的契约反映了什么?

(2分)对中国农村发展有何影响?

(4分)

 

材料二……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实际使用外资额累计近10000亿美元。

——胡锦涛《3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2)据材料二,概括30年来中国各项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6分,必须依据材料概括。

 

材料三有专家指出: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30年来引领中国人民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三个历史节奏。

(6分)

 

28.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24分)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或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土地问题,请简要概述有关措施及其作用。

(4分)

 

材料:

鸦片战争前后,外国商人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

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

(2)指出材料所述现象对近代前期中国农村经济造成的影响。

(4分)

 

(3)根据下面两幅图片,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4分)并说明这些变化中哪些因素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4分)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好”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生产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4分;要求答出两点)有何意义?

(4分)

 

跃华学校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暑假作业过关检测试题

历史试题(2014年9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B

B

C

C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B

D

A

A

D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D

C

B

26、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西汉时期,西域地区的特色水利灌溉工程是__坎儿井___。

(2)南北朝时期,人们成功烧制出了白瓷。

(3)唐代时期,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

(4)到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5)标志着人类由各民族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的事件是新航路开辟。

(6)新经济政策的“新”是指肯定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发展资本主义。

(7)罗斯福新政的“新”是指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27、

(1)反映了农民对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不满,要求包产到户。

(2分)

影响:

开始了包产到户的尝试,为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提供了经验,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4分)

(2)伟大成就:

①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长;②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

③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

(6分,必须依据材料概括。

(3)三个节奏:

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

③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6分)

28.

(1)①春秋时鲁国的“初税亩”,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

②战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

(任答其中一点。

4分)

(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起来,中国农村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分)

(3)变化:

完成了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私有制,在农村建立了公有制;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公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4分)

不利因素:

人民公社化运动,脱离农村生产力状况,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4分)

(4)变化: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生产。

(4分)

意义:

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4分)

 

1.答案:

A解析:

由材料中“禾苗待我灌醉”可知其用途是灌溉,且由其出处可知正确答案为A项。

B项用于播种,出现于西汉;C项用于水田,出现于唐代;D项用于鼓风冶铁,出现于东汉。

2.答案:

B解析:

从材料中的中外比较中国粮食产量比西方要高的多,这主要体现了中国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多投入多产出,即精耕细作。

3.答案:

C解析:

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程度相当高的经济、政治、文化单位。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国家、地主依旧圈占成片土地,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4.答案:

B解析:

材料中诗的意思是,从事丝织业生产的织者个人衣着粗陋,而高档的丝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故B项符合材料信息。

5.答案:

B解析:

重农抑商政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传统科技是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也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导致了简单重复再生产,是劳动生产率长期低下的主要原因。

6.答案:

C解析:

市镇的产生是适应“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说明经济发展的总体特点是商品化趋势明显。

A项表述错误,大部分农产品还是农民自己消费;明清时期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统治地位,B项表述错误;大量农贸商品主要在市镇进行交易,但市镇的主要功能不仅仅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D项说法偏颇。

7.答案:

C解析:

首届世界博览会正值工业革命的高潮时期,这个时期,英国号称“世界工厂”,国力强大,世界市场也已基本形成,故①③④正确;博览会主要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自身的成果,无法体现列强对世界的掠夺,故②错误。

8.答案:

B解析:

从题干材料关键句子“而且不久,人类还能开发尚藏在地球中的其他矿物燃料,即石油和燃气”可以看出,“这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前,因为对石油的大量开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之后。

从“一个巨大的新能源已为人类所获得”可以看出,“这时”与新能源的利用有关,只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广泛使用带来的对煤的需求量的上升。

新航路只是建立欧洲与亚洲、美洲的直接联系,与能源利用无关。

9.答案:

D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在外国资本主义商品输出的冲击下,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中国卷入世界市场,故A、B、C三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0.答案:

B解析:

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仅局限于学习西方的科技,不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这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11.答案:

C解析:

该火柴厂是1913年以后走上正规的,这一时期西方列强正忙于准备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选C。

12.答案:

B解析:

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

13.答案:

D解析题干材料歌谣反映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破戏台,烂秀才”说明传统习俗受到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故①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教育文化日渐衰弱,故②错误;当时的人们可以抽洋烟,打电话,有了火车站,说明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故③正确;材料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接受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成果,思想观念有了很大变化,故④正确。

14.答案:

B解析:

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正是为了恢复银行的信用,稳定金融秩序。

15.答案:

D解析: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罗斯福为挽救美国经济,实现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使政府少管经济社会事务观念朝政府多管经济观念转变,说明了美国政府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16.答案:

A解析:

①②③④都符合对勃列日涅夫统治的正确理解。

17.答案:

A解析:

重点在农业方面进行改革是赫鲁晓夫改革时实行的基本措施。

18.答案:

D解析:

特别注意图片中的文字:

“上海市装订生产合作社”,结合所学知识再认可知,国家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合作社,股票说明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由此判断D项正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1958年,故A、C错误;B项不符合“合作社”这一信息,故错误。

19.答案:

C解析:

GDP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影响,1959—1961年,中国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GDP呈现副增长,1960年起,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使我国经济走出低谷,逐步恢复和发展。

就是说1959—1961年,我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故C项说法正确。

20.答案:

D解析:

“看不见的手”即市场价值规律。

靠市场价值规律的调节说明了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答案:

D解析:

只要把握好时间就能选出答案。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是在1958年,加快落实“大跃进”的方针也是1958年,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22.答案:

B解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功能侧重于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主要是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贷款;世界银行主要是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以促进该国经济恢复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及关贸总协定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各缔约国实现贸易自由化。

23.答案:

D解析:

欧洲的联合是对国家至上观念的挑战,开创了区域集体化发展的新道路,是对“陈旧结构”的根本性突破。

A、B两项发生时欧洲仍然是以单个国家的身份,并没有摆脱“陈旧框架”;C项是欧洲与美国的关系问题,不涉及材料所述的自身发展途径。

24.答案:

C解析:

两者都是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建立的,故①正确;两者都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故②正确;亚太经合组织既有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也包括大量民族独立国家,故③错误;两者都有美国参加并发挥重大作用,故④正确。

25.答案:

B解析: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是最大的获得者,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底子薄、生产成本高、生产设备落后等原因,经常处于劣势或被动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