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0107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鲁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鲁教版必修1

一、教材分析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3章《从全层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2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地球全层之间的能量交换,地球全层间的物质运动.

二、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通过举例或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

3归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主要表现,并运用有关原理分析和解决其他问题,体会"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

4感受环境的整体美与和谐美;激发探究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的兴趣;增强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地球圈层间能量交换的具体表现;

地球圈层间物质运动的表现和方法

难点: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有些学生对于整体性概念把握不好,对于厄尔尼诺可能都没有怎么了解过.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

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预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初步把握该堂课的三个问题.

2.教师的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

4人一组,便于学生活动.

七、课时安排:

1--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图片导入、展示目标。

呈现读图3-2-1,同学们,我们可以从这幅图片中看到组成地理环境的几大要素,今天就学习,各要素组成的地理环境的另一特性,整体性.

教师:

首先,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

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教师:

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看得出课前认真预习了。

那么我们今天主要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探究一: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1)气候与水文之间我们常说,“天上下雨地下流”,降水多的地方,地表水资源丰富;反之,地表水资源则贫乏。

而地面潮湿、空气中水汽含量最大,又会增加降水量。

(2)水文与地貌之间,地表水流发育,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往往形成沟谷、冲击平原等地貌;地表水量短缺的干旱地区,往往是风沙较大,一般形成沙丘、戈壁等。

而不同的地貌对水文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

平原上的河流流速较慢,河道较宽,有利于航运,但泥沙较多;处在高原、峡谷地带的河流,河流的流速较快,河水较清,由于落差较大,所以河流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思考并探究]据图探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能通过分析讨论思考题,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精讲点拨]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不仅如此,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近年来,各类媒体越来越关注这样一个气候学名词:

厄尔尼诺。

众多气候现象与灾难都被归结到厄尔尼诺的肆虐上,例如印尼的森林大火、巴西的暴雨、北美的洪水及暴雪、非洲的干旱等等。

它几乎成了灾难的代名词!

可是厄尔尼诺究竟是什么呢?

用一句话来说:

厄尔尼诺是热带大气和海洋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原是指圣诞节前后发生在南美洲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现在其定义为在全球范围内,海气相互作用下造成的气候异常。

读图:

图3-2-3“厄尔尼诺成因”示意图。

在正常年份下,太平洋东部秘鲁沿岸海区,由于强劲的东南信风向西北横扫,将海水也由东南向西推动,结果是位于澳大利亚附近的洋面要比南美地区的洋面高出约50厘米。

与此同时,南美沿岸大洋下部的冷水不停上翻,给这里的鱼类和水鸟等海洋生物输送大量养料。

令人不解的是,每隔数年,这种正常的良性环流便被打破。

一向强劲的东南信风渐渐变弱甚至可能倒转为西风。

而东太平洋沿岸的冷水上翻也会势头减弱或完全消失。

于是太平洋上层的海水温度便迅速上升,并且向东回流。

这股上升的厄尔尼诺洋流导致东太平洋海面比正常海平面升高二三十厘米,温度则升高2-5摄氏度。

这种异常升温转而又给大气加热,引起难以预测的气候反常。

[探究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三个体现: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为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

试以秘鲁渔场的形成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是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请你说说当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异常增高时,将产生哪些连锁反应?

3、厄尔尼诺不仅给秘鲁带来灾难,而且还殃及世界其他地区,这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还表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你能否列举身边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

[精讲点拨]:

1、秘鲁西岸海域,由于盛行东南信风,海水由东向西运动,从而形成了水平方向的补偿流——秘鲁寒流和垂直方向的上升流,这样就将深层营养物质(磷酸盐类)带到了海水表层,致使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大量鱼类来此觅食,形成秘鲁渔场。

2、当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异常升高时,海水中营养物质减少,海洋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数以万计的海鸟因饥饿而死亡。

3、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导致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海湾战争时,大量油田被炸,石油燃烧产生的烟雾,使遥远的喜玛拉雅山降黑雪。

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理区域的联系性。

通过厄尔尼诺大家可以发现地理要素之间不是相互独立,而是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一系列地表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交换,彼此之间发生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

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或系统。

[讨论]借鉴我们对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分析,请同学们将[知识窗]—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地理环境看一看,然后回答青藏高原的隆升给亚洲环境带来了怎么样的连锁反映?

[总结]青藏高原的隆升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包括引发和加强亚洲季风、改善东亚和南亚的生态条件、形成中亚和南亚的荒漠环境、协助黄土高原形成等等。

从“厄尔尼诺”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地理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我们已经知道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球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各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来实现。

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球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来实现的。

其中,能量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也是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桥梁和纽带

读图:

图3-2-7“地表系统各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示意图。

[分析、讲解]:

在地球四大圈层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传输与交换。

例如:

海洋是太阳能的巨大储藏库,由于海洋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温度差异,大气圈与水圈之间的热量交换在一刻不停地进行着。

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输送大量的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而大气对海洋的作用,则主要是通过风的驱动作用将动能传输给海洋,并通过大气与水面的摩擦作用驱动水体流动。

例如:

赤道两侧,常年在信风驱动下,形成稳定的风海流。

当然,水体运动也会影响或改变大气的运动。

结合我们刚才讨论过的“厄尔尼诺”现象,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如何相互作用的。

除此之外大气圈与水圈之间还存在势能的传输与交换。

当气压升高时,海面就会降低;当气压降低时,海面就会相应升高。

例如:

当台风经过海面时,台风中心区域的气压很低,往往导致海面高出周围几十厘米甚至几米。

讨论

[讨论]请同学们想一想,还能举出一些什么例子能够说明四大圈层间存在着能量交换?

[承接]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是紧密相连的,那么物质运动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三、地球圈层的物质运动

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一样,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充分体现了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读图:

图3-2-8“光合作用”示意图。

[精讲点拨]:

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质,同时释放氧气。

呼吸作用过程中,植物从大气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表明,生物圈与大气圈之间存在明显的物质运动。

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之间的物质运动。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从岩石圈表层的土壤中吸收某些矿质元素,从水圈中吸收水分。

矿质元素从岩石圈迁移到生物圈,水从水圈迁移到生物圈。

当植物残体腐烂分解后,其生成物又重新回到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

[补充]书本上给我们扩充了一个知识点,把书本翻到P69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知识窗]—地球上的生物循环与碳循环。

这部分内容简要的概括的地球上碳循环的基本流程,作为知识的扩充,同学们自己将这个知识点理解一下,并在看的同时将碳循环同水循环、氧循环等联系起来想一想,它们有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特点?

这些循环对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有着怎样的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如水循环、碳循环、氧循环等,往往跨越圈层界限,它们既是圈层相互联系的纽带,也是圈层相互作用的体现。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了解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一,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主要表现。

设计意图:

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1,要素与整体的一致性.

2,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

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三,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

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内容是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整合,是从整体的角度,综合的角度来认识地理环境.

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讲解10分钟左右,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其余环节20余分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测评A(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某沿海城市附近有大型铁矿、煤矿、盐矿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除已建成钢铁厂、煤气厂和化肥厂外,还计划建立一批工厂,形成一个工业区。

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第1~2题。

1.将火力发电厂、化工厂、纯碱厂、重型机械厂和煤化学工业基地的名称填入适当的空格中。

不正确的是(  )

                

①—煤化学工业 ②—化工厂 ③—火力发电厂 ④—纯碱厂 ⑤—重型机械厂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④⑤

2.工厂③④与化肥厂之间,主要存在哪种地域联系?

(  )

A.生产协作联系B.信息联系

C.商贸联系D.科技联系

解析:

第1题,结合工业部门特点和工业生产协作关系填写各空格工业名称。

第2题,若某工业部门的产品是另一工业部门的原料,则两工业部门间存在着投入—产出的生产协作联系。

答案:

1.B 2.A

芒果为热带水果。

近年,华坪县成为云南省纬度最高的优质芒果生产基地。

读图,完成第3~4题。

3.影响华坪县芒果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B.降水C.纬度D.水源

4.与广西、海南相比,华坪县发展芒果生产的主要优势是(  )

A.生长周期长,利于占领晚熟市场

B.水运便利,利于外销

C.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D.生产规模大,成本低

解析:

第3题,从图中看出,华坪县地处河谷地区,由于地形阻挡冷空气,华坪县满足了芒果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条件。

第4题,华坪县与广西、海南相比,纬度高、热量低,故生长周期长,因此芒果成熟晚。

答案:

3.A 4.A

某山区农民种的玉米在秋天未完全成熟就枯萎了。

后来,当地农民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提前播种,玉米就能成熟。

完成第5~6题。

5.前期,该地区玉米不能成熟的直接因素是(  )

A.热量不足B.地形陡峭

C.土壤贫瘠D.水源缺乏

6.覆盖地膜使玉米成熟的主要原因是(  )

A.减少了水分蒸发B.增加了太阳辐射

C.减少了地面热量散失D.提高了土壤肥力

解析:

秋天玉米没有成熟就枯萎了,而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后则能成熟,说明前期因为秋季温度降低,玉米受冷死亡而枯萎;采用地膜可以提前播种,是因为地膜可以减少地面热量散失。

答案:

5.A 6.C

读某地农业活动的发展过程示意图,完成第7~8题。

7.该地最可能位于(  )

A.阿根廷B.澳大利亚

C.丹麦D.蒙古

8.影响该地农业活动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B.市场

C.政策D.科技

解析:

第7题,该地适宜种甜菜,甜菜喜温凉,为温带作物;蒙古、阿根廷畜牧业主要依赖天然草场。

第8题,结合上题结论,该地位于欧洲,第Ⅲ阶段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影响乳畜业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市场和饲料供应。

答案:

7.C 8.B

读美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图甲)和中国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图(图乙),完成第9~10题。

图甲

图乙

9.图乙中①处的农业发展可以借鉴图甲中何处的农业发展经验?

(  )

A.aB.bC.cD.d

10.图甲中c处农业类型布局在五大湖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

B.大城市周围劳动力丰富

C.大城市周围地租高

D.大城市工业带附近,市场需求量大

解析:

由美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可知,b为商品谷物农业,c为乳畜业。

我国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可发展为商品粮基地,可以借鉴美国b处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经验。

美国五大湖地区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答案:

9.B 10.D

下面为四种工业投入结构图。

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与美国“硅谷”电子产业的工业投入结构相似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2.近年来,我国丁类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到越南、孟加拉国投资建厂,这种现象属于(  )

A.产业转移B.工业集聚

C.人口迁移D.工业地域

解析:

第11题,美国“硅谷”是技术指向型工业区,与图中的乙相似。

第12题,丁类企业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向越南、孟加拉国等劳动力更廉价的地区转移,是产业转移。

答案:

11.B 12.A

读iPod产业示意图,完成第13~14题。

除去材料和人力成本,苹果公司从每台

iPodvideo中获利高达80美元

13.根据图中信息,该类工业的指向型为(  )

A.市场指向型B.技术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D.原料指向型

14.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各零部件因在生产上的联系而自发地集聚

B.iPod产品组装在中国完成得益于铁路、水运等交通的迅速发展

C.该工业为寻求最优区位,形成工业分散的现象

D.此类工业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长

解析:

从题图中可以看出该类工业产品的零部件多为电子产品,其价值核心为概念和设计,此工业应为技术指向型工业。

这类工业产品轻、薄、短、小,价格较贵,为了寻求最优区位往往分散布局,图中显示其产品组装在中国,在交通上多接近飞机场和高速公路等。

答案:

13.B 14.C

我国西南某县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该县以农作物秸秆、煤灰等为主要原料,结合外地公司提供的高科技原料生产节能绿色保温板。

xx年11月中旬,该县发生自然灾害,造成主要交通线路中断,由外地高科技公司投资建设的绿色保温板工厂停产。

据此完成第15~16题。

15.下列关于该县建设绿色保温板工厂有利区位条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廉价劳动力B.土地租金低

C.原料丰富D.先进的管理经验

16.该县绿色保温板工厂停产的主要原因是(  )

A.缺少一般原料B.缺少核心原料

C.缺少研发中心D.缺少生产设备

解析:

第15题,该县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且绿色保温板工厂是由外地高科技公司投资建设的,故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是当地的有利区位条件。

第16题,绿色保温板生产需要高科技原料,当地主要交通线路中断,导致外地的高科技原料无法运入本地,工厂停产。

答案:

15.D 16.B

读甲城市所在区域规划示意图,完成第17~18题。

17.如果图示区域为平原,则甲城市的空间形态可能与下列哪个城市的空间形态相似?

(  )

A.兰州B.青岛C.石家庄D.上海

18.图中规划道路建设完成后,甲城市的城区发展方向将可能是(  )

A.东北方B.东南方

C.西南方D.西北方

解析:

若图示区域为平原,且甲为铁路枢纽,则与石家庄的空间形态相似。

甲城市东南部有规划高速公路,城区将向此方向发展。

答案:

17.C 18.B

据《西安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规定:

到2020年,把西安基本建成布局科学、业态优化、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竞争有序的西部商业中心。

据此完成第19~20题。

19.形成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是(  )

①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 ②在社会发展中的政治地位 ③环境优美,名胜古迹多,可发展旅游购物中心

④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有稳定的货源区和销售区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20.目前,西安市的商业街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其体现的布局原则是(  )

A.交通最优B.资金最优

C.货源最优D.市场最优

解析:

第19题,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的物资集散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是组织工业与农业、城市和乡村、国内与国外商品流通的枢纽。

它的形成与城市政治地位关系不大,旅游地也不一定是商品集散地。

第20题,商业街在市中心主要是为了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布局原则是市场最优。

答案:

19.A 20.D

二、综合题(共40分)

2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近年来,银川市着力打造“西北花都”,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引导郊区农民“退菜种花”。

银川市计划建成仅次于昆明的全国第二大康乃馨生产基地,所生产的花卉色泽艳丽、品质优良。

康乃馨喜光忌湿,最适宜生长气温为20℃左右。

下图分别为银川、昆明的位置和气候图。

(1)与昆明相比,银川发展康乃馨生产有哪些自然区位优势?

(4分)

(2)面对银川花卉产业的兴起,昆明如何保持竞争优势?

(4分)

解析:

(1)题,银川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全年降水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特点是光照充足,温差大。

(2)题,昆明气温高,能够满足康乃馨生长所需要的自然条件,昆明的生产规模大,应注意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开拓市场等。

答案:

(1)银川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小,蒸发量大;空气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花卉品质好。

(2)充分发挥自身地理位置优越、技术先进的优势,加强专业化生产;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新品种;打造自主品牌;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22.(12分)下图为华北平原某城镇基础设施规划图,请选择图中编号与规划要求,填入下表中的相应空白处。

项目

编号

规划要求

自来水厂

疗养院

光照充足,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电视发射台

海拔最高,便于发射信号

火力发电厂

商场

客源充足,居民购物便利

造纸厂

取水方便,减少对城镇水体的污染

解析:

根据工业部门的性质及城市各部位的区位优势分析可知:

自来水厂要求水质洁净,应位于河流上游;③处地势较高,有林地,可作为疗养院;④处地势最高,可作为电视发射台;⑤处位于铁路沿线,且位于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可布局火力发电厂;②处位于城市中心,可作为商场;⑧处位于河流下游,可布局造纸厂。

答案:

自来水厂:

位于河流上游,水质洁净 疗养院:

电视发射台:

④ 火力发电厂:

位于铁路沿线,运输方便,处于与城镇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与城镇之间有林地,可减少居民区大气污染 商场:

② 造纸厂:

23.(12分)读珠江三角洲某城市平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农田区由种植水稻转变为生产时令蔬菜,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2)城市高收入人群住宅区往往选择C、D、E中的    处,理由是  

 。

(4分) 

(3)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纺织厂、化工厂和精密仪器厂均有投资意向,你认为城市应引进    厂比较合适,理由是 。

(4分) 

(4)该市拟建一海滨浴场,若仅从风浪的角度考虑,图中A、B两处中,    处比较合适。

(2分) 

解析:

(1)题,随着该地区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对蔬菜需求量增加,同时生产蔬菜可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2)题,C处背山靠水,邻近林地、科研所与理工大学,社会生态环境好。

第(3)题,该城市科技力量较雄厚,又有电子厂,可引进精密仪器厂;而纺织厂需大量劳动力,化工厂污染较严重。

第(4)题,B处较A处有优良的港湾,风浪较小。

答案:

(1)由于城镇化,市场消费变化;生产蔬菜可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2)C 接近林地,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接近商业区和健体中心,生活服务设施齐全

(3)精密仪器 科技发达、环境优美、现代交通便利

(4)B

24.(8分)下图是某大城市平面略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1980年以前的老城区的选址原因。

(2分)

(2)分析拟建大型超市离开老城区的原因。

(2分)

(3)试述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建在图示地区的原因。

(2分)

(4)简述拟建蔬菜基地选址在图示地区的原因。

(2分)

解析:

(1)题,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有利于城市的形成。

内河运输是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河流交汇处是人流、物流的集散地,经常形成城市。

(2)题,随着公路和铁路运输的发展,水运的地位下降,城市不断向陆路运输便利的地方发展,商业也随之发生变化。

第(3)题,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占地面积大,运输量大,一般布局在土地价格(或租金)较低,交通便利的地方。

第(4)题,根据蔬菜生产的特点和图中信息分析原因。

答案:

(1)老城区位于河流交汇处,水运便利,水源充足。

(2)由于公路、铁路运输的发展,水运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下降,城市、商业向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发展。

(3)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位于郊区,地租便宜。

(4)靠近城市、公路,有利于蔬菜的运输和销售;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