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0073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3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docx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路面工程》复习.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docx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资料

(路基部分)

第1章、路基得作用与要求

1.分类:

路堤、路堑、半填半挖

2.作用:

支承路面、承受交通荷载

3.要求:

整体结构稳定性(设计,力学分析,护坡)、强度(换填,压实方式,施工工艺)、水温稳定性(换填,排水)

第2章、路基得力学特点及影响因素

1.路基土得分类:

根据土得颗粒组成,粘性指标,有机质含量分为:

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特殊土

2.土得工程性质:

巨粒贵,砂土优,粘土次,粉土差。

3.土得工程分级:

土:

松土,普通土,硬土;岩石:

软石,次坚石,坚石(使用范围不同,工程造价不同。

4.路基干湿类型:

干燥、中湿、潮湿三类。

5.路基工作区:

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当车轮荷载引起得垂直应力与路基土自重引起得垂直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1/10~1/5时,该深度Za范围内得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6.工作区内路基要求:

强度、稳定性重要,压实度提高。

7.提高路基土得抗变形能力就是提高路基路面整体强度与刚度重要方面。

8.重复荷载对路基土得影响:

重复荷载:

产生塑性变形累积。

土体逐渐被压密,每次得塑性变形量逐渐减小,直至最后稳定,这种不会导致土体产生剪切破坏。

2)每一次加载作用在土体中产生了逐步发展得剪切变形,形成能引起土体整体破坏得剪裂面,最后达到破坏。

9.加州承载比(CBR):

评定土基及路面材料承载能力得指标。

承载能力以材料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得能力表征,并采用高质量标准碎石为标准,以它们得相对比值表示CBR值。

试验时,用一个端部面积为19、35cm2得标准压头,以0、127cm/min得速度压入土中。

记录每贯入0、254cm时得单位压力,直至压入深度达到1、27cm时为止。

标准压力值就是用高质量标准碎石由试验求得。

CBR=P/Ps*100%:

pi、ps——相同惯入度时得测试材料与标准碎石得单位压力,Mpa、

10.路基得主要变形破坏:

影响稳定性因素:

自重、行车荷载、水分、温度变化(正温度、负温度)、风蚀作用。

11.路堤沉陷:

垂直方向产生较大得沉落

12.路基破坏得原因:

1)填料不当;2)填筑方法不合理:

①不同土混杂;②未分层填筑、压实;③土中有未经打碎得大块土或冻土块;④荷载、水与温度综合变化;⑤原地面软弱,如泥沼、流沙、垃圾堆积未做处理等;⑥冻胀、翻浆。

13.溜方:

少量土体沿土质边坡向下移动而形成。

边坡上表面薄层土体下溜。

原因:

流动水冲刷边坡、施工不当引起。

14.滑坡:

一部分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某一滑动层滑。

原因:

土体稳定性不足引起。

15.剥落与碎落:

路堑边坡风化岩层表面,大气温度与湿度交替作用以及雨水冲刷与动力作用之下,表面岩石从坡面上剥落下来,向下滚落。

16.崩塌:

整体岩块在重力作用下倾倒、崩落。

17.路基沿山坡滑动原因:

①山坡较陡;②原地面未清除杂草或人工挖台阶;③坡脚未进行必要得支撑。

18.不良地质与水文条件造成路基破坏,不良地质条件:

泥石流、溶洞等。

较大自然灾害:

大暴雨地区。

19.季节性冰冻地区与翻浆。

冻涨导致土体积增大,破坏原有结构;雨水或冰晶体解融使局部土层含水过多,超过液限,形成泥浆

20.路基破坏原因综合分析:

1)不良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地质构造、岩层走向、土质、地下水位等;2)不利得水文与气候因素:

降雨、洪水、干旱等;3)设计不合理:

边坡坡度、填高、排水、加固防护等;4)施工不合理:

填筑顺序、压实、爆破等

21.路基病害防治,提高路基稳定性,防止各种病害产生,采取措施:

1)、正确设计路基横断面。

2)、选择良好得路基用土填筑路基,必要时对填土作稳定处理。

3)、采取正确得填筑方法,充分压实路基,保证达到规定得压实度。

4)、适当提高路基,防止水分从侧面渗入或从地下水位上升进入路基工作区范围。

5)、正确进行排水设计。

6)、必要时设计隔离层隔绝毛细水,设置隔温层减少路基冰冻深度与水分累积。

7)、采取边坡加固、修筑挡土结构物、土体加固等防护技术措施,以提高其稳定性。

第三章一般路基设计

1.路基设计得一般要求目得:

保证路基得强度与稳定性

2.典型横断面:

路堤、路堑、半填半挖横断面。

3.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得填方路基,称为路堤。

断面由顶宽、边坡坡度、护坡道、边沟、支挡结构、坡面防护等组成。

4.填土高度(H):

路肩边缘至原地面得高度。

5.依据路堤高度分类:

矮路堤:

h<1、0~1、5m;一般路堤:

h=1、5~18m;高路堤:

土质h≥18m、质h≥20m

6.路堑:

般路堑(h<20m),路堑(h≥20m)

7.路堤断面形式:

矮路堤、一般路堤、浸水路堤、护脚路堤、挖沟填筑路堤

8.路堑断面形式:

全挖路堑、台口式路堑、半山洞路堑

9.半填半挖路堤形式:

一般挖填路堤、矮挡土墙路堤、护肩路堤、砌石路堤、挡墙路堤、半山桥路堤

10.一般路基设计包括如下内容:

①选择路基横断面形式,确定路基宽度与高度;②选择路基填料与压实标准;③确定边坡形状与坡度;④路基排水系统布置与排水结构设计;⑤坡面防护与加固设计;⑥附属设施设计

11.路基宽度包括行车道(路面)宽度与两侧路肩宽度,高等级公路还包括中央分隔带、路缘带、变速车道、紧急停车道

12.路基高度:

路堤得填筑高度与开挖深度,就是路基设计标高与原地面标高之差。

13.中心高度:

指路基中心线处设计标高与原地面标高之差。

14.边坡高度:

指填方坡脚或挖方坡顶与路基边缘得相对高差。

15.路基高度确定:

首先从路基得强度与稳定性要求出发,保证路基上部(路床部分)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根据临界高度结合公路沿线具体条件与排水防护措施确定最小填土高度;再考虑纵坡要求与工程经济等因素确定填挖高度。

16.路基边坡形式有:

直线形、曲线形、台阶形、折线形四种。

17.路堑得折线式边坡上部缓,下部陡;路堤得折线式边坡上部陡,下部缓。

18.路基附属设施:

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碎落台、堆料坪、错车道

第五章路基排水设计

1.危害路基得水源:

①地面水:

产生冲刷(导致路基整体稳定性受损害,形成水毁)与渗透(降低路基强度)。

⑤地下水(包括上层滞水、层间水、潜水):

使路基湿软,降低路基强度;引起冻胀、翻浆或边坡滑坍,甚至整个路基沿倾斜基底滑动。

水还可能造成掺有膨胀土得路基工程毁灭性得破坏。

2.路基排水得任务:

就是将路基范围内得土基湿度降低到一定得限度以内,保持路基常年处于干燥状态,确保路基具有足够得强度与稳定性。

3.路基地面排水设施包括:

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倒虹吸与渡水槽、蒸发池、油水分离池、排水泵站等。

4.边沟:

设置在挖方路基得路肩外侧或低路堤得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与排除路基范围内与流向路基得少量地面水。

5.截水沟(天沟):

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得适当处,用于截引路基上方流向路基得地面径流,防止冲刷与侵蚀挖方边坡与路堤坡脚,并减轻边沟得泄水负担,保证挖方边坡与填方坡脚不受流水冲刷。

6.排水沟:

主要用途在于引水,将路基范围内得各种水源得水流,引排至桥涵或路基范围以外得指定地点。

7.跌水与急流槽就是路基地面排水沟渠得特殊形式,用于陡坡地段,沟底纵坡可达45°,跌水得构造,有单级与多级之分,沟底有等宽与变宽之别。

单级跌水适用于排水沟渠连接处,由于水位落差较大,需要消能或改变水流方向。

较长陡坡地段得沟渠,为减缓水流速度,并予以消能,可采用多级跌水。

8.按照水力计算特点,跌水得基本构造可分为进水口、消力池与出水口三个组成部分。

9.急流槽得构造按水力计算特点,亦由进口、槽身与出口三部分组成。

10.蒸发池(积水池):

气候干旱、排水困难地段,可利用沿线得集中取土坑或专门开挖得凹坑修筑蒸发池,以汇集路界地表水。

并通过蒸发与渗漏使之消散。

11.倒虹吸与渡水槽设置原因:

当水流需要横跨路基,同时受到设计标高得限制,可以采用管道或沟槽,从路基底部或上部架空跨越,前者称为倒虹吸,后者为渡水槽。

12.倒虹吸设置条件:

路基横跨原有沟渠,且沟渠水位高于路基设计标高,不能按正常条件设置涵洞。

13.倒虹吸作用原理:

借助上下游沟渠水位差,利用势能迫使水流降落,经路基下部管道流向路基另一侧,再复升流入下游水渠。

14.倒虹吸构造:

管道两端设竖井,井底标高低于管道,起沉淀泥沙与杂物作用,进口处设置沉沙池与拦泥栅

15.渡水槽构造:

进出水口、槽身与下部支承。

16.路基地下排水设施包括暗沟(管)、渗沟、渗井、仰斜式排水孔、检查疏通井等。

17.暗沟(管)用于排除泉水或地下集中水流,无渗水与汇水得功能。

18.渗沟及渗井用于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

当地下水埋藏较浅或无固定含水层时,宜采用渗沟

19.渗井:

当地下存在多层含水层,其中影响路基得上部含水层较薄,排水量不大,且平式渗沟难以布置,可设置渗井,穿过不透水层,将路基范围得上层地下水,引入更深得含水层中去,以降低上层得地下水位或全

部予以排除。

20.渗井施工不易,单位渗水面积得造价高于渗沟,一般尽量少用。

21.中小型明沟,建造费用主要取决于土石方,多按水力最佳断面条件设计。

22.大型明沟,取土太深会受到地质条件与地下水影响,施工困难,造价升高,水力最佳断面可能不就是经济上最佳断面,取b/h=3或4,做成宽而浅得断面。

第六章软土地基处理

1.软土地基就是指粘土或粉土中,微小颗粒含量极高,孔隙率大得有机质土、泥炭类等影响填土与构筑物稳定或使结构物产生过大沉降得地基,或受地表长期积水与地下水位影响较大得地基。

2.软土地基分类:

滨海沉积类、湖泊沉积类、河滩沉积类、谷地沉积类

3.软土地基得工程特性:

天然含水量高、透水性差、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流变性显著

4.土得流变性:

土体在外力作用下变形与流动得性质

5.软土地基常见得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其分类:

(1)、抵抗滑动破坏(稳定性):

垫层处理法(表层排水、砂垫层、土工聚合物、加固土);反压护道法;

(2)、减少路基沉降(强度);超载法;垂直排水法(砂井、袋装砂井、塑料板排水板法);(3)、增强稳定、增加强度;换填法;挤密砂桩法;振冲法(碎石桩、钢渣桩等);加固土桩法(水泥粉喷桩)

6.土工布法:

起柔性支撑与滤垫作用,它对深降无影响,但对稳定性起很好得作用。

土工织物:

土工膜、格栅、网格、土工垫、土工板、排水板。

作用:

反滤、排水、隔离、加筋、防渗、防护六大类

7.反压护道:

护道高度不一般为路堤得1/3~1/2合适。

设计关键:

护道得高度与宽度,要求在满足稳定性得基础上,寻求断面最小,占地又少得断面。

(按设计规范要求)

8.换填法:

人工、机械、爆破法将软土挖除换填。

适用于软土层较薄<2m,无上覆硬壳得情况。

当软土液性指数较大时,可用抛石挤淤。

9.挤密砂桩法:

砂桩挤密软土,形成复合地基,外荷载作用时,应力向砂桩集中,使其周围土层压力减小,沉降也会减小。

工艺流程:

装有垂直振动器得套管就位、振动下沉、将砂灌入套管中、边振动边使套管上下运动、套管逐步上提、成桩。

10.振冲法有置换法与挤密法两种。

工艺流程:

布置桩位→设备就位→启动水泵与振冲器→振冲造孔→清孔→成孔验收→填料→振密成桩→检查验收

11.深层搅拌桩法(干法、湿法)施工工艺(湿法):

桩位放样→钻机就位→检验、调整钻机→正循环钻进至设计深度→打开高压注浆泵→反循环提钻并喷水泥浆→至工作基准面以下0、3m→重复搅拌下钻并喷水泥浆至设计深度→反循环提钻至地表→成桩结束→移桩

12.排水固结法:

饱与软土在荷载作用下,孔隙中得水慢慢排出,孔隙体积渐渐减小,地基发生固结沉降。

同时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有效应力逐渐提高,土体得抗剪强度随有效应力得提高而增大。

一般有砂井、袋装砂井、排水固结、降水预压、真空排水预压等。

13.砂井法施工:

射水法,打入空心钢管法与爆破法等。

注意:

路堤底部必须铺设砂垫层得沟通砂井,将砂井中得渗透出来得水引至路堤坡脚以外,垫层厚度应保证地基沉降后不致错断与便于施工。

缺乏砂材料时也可用砂沟代替砂垫层。

14.袋装砂井优点:

①用砂少,造价低;②保证连续性与密实性,不会因地基变形而切断;③井径细小,对土层扰动小;④重量轻,施工方便

15.塑料排水板:

使用机械一种为履带式打桩机,一种为门架式插板机(带导轨),将预制得带状塑料板用插板机将其竖直插入土中,形成类似砂井得排水通道,再在地面上加荷载预,使孔隙水沿塑料板得通道排出,以固结加固土基。

16.排水板施工工艺:

(1)、铺设砂垫层;

(2)、铺设枕木、轨道,将机器移入场内;(3)、将排水板装入卷筒,并通过门架上得滑轮将排水板引入插杆中;(4)、将排水板从插入杆端头引出、折回,夹上短钢筋(桩位放样时插在桩位上),用订板机订好;(5)、拉紧排水板,将插入杆对准桩位;(6)、开启振动将插入杆压入地基;(7)、到达设计深度(预先在插入杆用红漆划上标志)后将插入杆拔出。

则排水板被短钢筋锚固于孔底;(8)、在砂垫层以上30cm处将排水板剪断埋入砂中;(9)、移至下一个桩位。

17.施工控制:

①慢速加载法,以控制路堤得填筑速度起到控制路基位移得速率;②分期加载法,起到预载得作用,起到控制地面沉降得速率得作用,使沉降隐定。

18.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得设计:

(1)、方案得选择。

在满足工程质量得前提下,遵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得原则(能不处理则不处理、能浅层处理得不做深层处理),节省资源与成本。

(2)、步骤:

A、搜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基基础设计资料。

B、了解地基处理得目得、使用要求、结构类型、荷载大小等因素进行初步选定。

C、根据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经济合理得原则进行最佳方案得选择。

D、进行试验路堤得修筑。

可行则大规模施工,不可行则再择优处理。

19.沉降观测主要得三个方面:

(1)、沉降观测;

(2)、水平位移观测;(3)、应力观测。

其她:

(1)、单孔出水量观测;

(2)、地下水位井水观测;(3)、搅拌桩承载力观测

20.施工控制方法:

①经验值控制施工;②制作控制图控制施工;③设计计算校核法

21.加荷期间地基可能破坏得指标:

①路堤中心点处,埋设地面沉降板得地面沉降量每天超过10mm;②路堤坡趾侧向位移每天超过4mm;③孔隙水压力(地基不同深度处埋设孔隙水压力计)超过预压荷载所产生得50%~60%

第7章路基边坡防护

1.影响路基强度与稳定性得不利因素:

①、浸水后,湿度增大,土强度降低;②、岩性差得岩体,在水温变化条件下,加剧风化;③、路基表面在温差与湿差作用下形成胀缩循环与干湿循环,导致强度衰减与剥蚀;④、地表水与地下水得影响,使岩土表层失稳,易造成水毁病害;⑤、沿河路堤在水流冲击与浸蚀作用下,易破坏;

2.路基防护与加固工程设计原则:

综合设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实用;以防为主、确保施工;保护环境、美化景观

3.路基边坡防护类型:

①坡面防护:

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减缓温差及湿差变化影响,防止与延缓软弱岩土表面得风化、碎裂、剥蚀演变,从而保护边坡整体稳定性。

常用坡面防护设施有植物防护、工程防护与骨架植物防护。

②冲刷防护:

主要对沿河滨海路堤、河滩路堤及水泽区路堤,针对水流得破坏工作而设,起防水治害与加固堤岸双重功效。

堤岸防护与加固设施有直接防护与间接防护两类。

4.坡面防护----植物防护(柔性防护)。

作用:

美化路容,协调环境,调节边坡土湿度、温度,起固结与稳定边坡得作用;适用性:

坡高不大,边坡比较稳定得土质坡面;主要方法:

植被防护、三维网植草、客土喷播、湿法喷播、植被防护(种草、铺草皮、植树)

5.植被防护(种草、铺草皮、植树):

1)、植草适用于边坡坡度不陡于1:

1,土质适于种草,不浸水或短期浸水但地面径流速度不超过0、6m/s边坡。

2)、铺草皮适用于坡面冲刷较严重,边坡较陡,径流速度大于0、6m/s,容许最大速度为1、8m/s。

3)、植树适用于各种土质边坡与极严重风化得岩石边坡,边坡坡度为1:

1、5或更缓;一般设置在堤岸边得河滩上。

它除了有植被防护得一般作用以外,还有用来降低流速,促进泥沙淤积,防水直接冲刷路堤;沙漠与雪害地区,还可构成防护林,还起到阻沙防雪作用。

6.三维网植草防护:

主要利用活性植物并结合土工合成材料,在坡面构建一个具有自身生长能力得防护系统,通过植物得生长对边坡进行加固;适用于沙性土、土夹石及风化岩石,且坡率缓于1:

0、75得边坡防护。

7.客土喷播(干法喷播):

用高压泵将客土(非原生土,砾石含量在5%以下,最大粒径在6mm以下得含有丰富有机质得土壤)喷射到坡面上,然后再在客土表面栽植植物;形成得土层要比湿法喷播为厚,一般要1~3cm,最厚可达10cm,甚至15cm。

与挂网相结合。

优点:

具有湿法喷播得优点,除此之外适用坡面较广。

缺点:

工序复杂,造价较高。

适用范围:

客土喷播适用于风化岩石、土壤较少得软质岩石、养分较少得土壤、硬质土壤、植物立地条件差得高大陡坡面与受侵蚀显著得坡面。

当坡率陡于1:

1时,宜设置挂网(石质挂金属网,土质边坡挂聚乙稀网)或混凝土框架。

采用水泥作为粘结剂得客土喷播也称为生态水泥。

8.坡面防护----工程防护(矿料防护、刚性防护):

它采用砂石、水泥、石灰等矿质材料进行坡面防护,主要用于浸水路堤、重要路段或暴雨集中地区得土质高边坡及桥涵附近坡面与岩坡、地面排水沟渠、易风化得软质岩石或破碎岩石得路堑边坡防护等。

优点:

具有较强得抗冲刷、抗风化能力,施工受季节限制小。

缺点:

防护层有时会坍塌;缺少绿色,在景观上显得单调。

主要方法:

抹面、锤面、勾缝、喷浆、喷射砼、锚杆挂网喷护、干(浆)砌片(卵)石、护面墙等

9.抹面防护:

采用水泥、石灰类得粒料类混合料,对边坡进行表面罩面或填缝,以防止坡面进一步风化、剥落与雨水浸入,保证边坡得稳定性。

适用于易风化得软质岩石挖方边坡,岩石表面较完整无剥落。

一般厚3-10cm

10.捶面防护:

捶面多合土得配合比应经试捶确定,保证能稳固地密贴于坡面。

捶面应经拍(捶)打使与坡面紧贴。

厚度均匀(大于10cm),表面光滑。

在较大面积上抹(捶)面时,应设置伸缩缝,其间距不宜超过10m、。

适用于易受雨水冲刷得土质边坡与易风化得岩石边坡

11.喷浆:

适用于易风化而坡面不平整得岩石挖方边坡,一般厚5-10cm(喷射砼厚度一般为8-15cm)。

水泥用量较大,重点工程可适用。

砂浆:

水泥、石灰、河砂、及水

12.勾缝:

适用于比较坚硬得岩石坡面,为防止水渗入缝隙成害,视缝隙深浅与大小,予以灌浆、勾缝、嵌补。

13.干砌(浆砌)片(卵)石护坡:

防止地面水位或河水冲刷浸水路堤或暴雨地区路堤

14.护面墙:

浆砌片石得坡面覆盖层。

用于封闭各种软质岩层与较破碎得挖方边坡。

15.锚杆铁丝网挂网喷护:

锚杆铁丝网喷浆护坡就是对地形陡峻得高陡边坡,将岩石、泥土与喷射得混凝土与基岩、土层形成一个整体。

利用锚杆得抗剪强度及锚固去抗拔力直接加固坡面。

16.骨架植物防护:

浆砌片石(混凝土块)骨架植草防护适用于坡度缓于1:

0、75土质与强风化得岩石边坡,防止边坡受雨水侵蚀,避免土质坡面上产生沟槽。

形式多样,主要有拱形骨架、菱型(方格)骨架、人字形骨架、多边形混凝土空心块等。

17.冲刷防护----直接措施

18.包括植物防护、砌石防护、抛石防护、石笼防护、土工织物沉排等。

19.土工织物沉排:

在其上用块石或预制砼压重进行护坡,一般适用于水下工程及预计可能发生冲刷得河床与岸坡土面上。

分单排与双排。

现在一般使用双排即模袋,袋中充填流动性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稀石混凝土,凝固后形成高强度得硬结板块。

20.冲刷防护----间接措施:

改变水流方向——设置导流结构物或改变河道彻底接触水流对局部堤岸得损坏作用。

一般有改移河道、设坝(顺坝、丁坝)等方式

21.丁坝适用于宽浅变迁性河段,用以挑流或减低流速,减轻水流对河岸或路基得冲刷。

22.顺坝适用于河床断面较窄、基础地质条件较差得河岸或沿河路基防护,调整流水曲度与改善流态。

第八章、挡土墙设计

1.挡土墙:

就是用于支撑路基填土或者山坡土体侧压力、防止边坡或山坡变形失稳得工程构造物。

广泛用于支撑路基边坡、桥台、桥头引道与隧道洞口等处。

2.常用得挡土墙一般由墙身、基础、排水设施与伸缩缝组成。

3.适宜修建挡土墙得情况:

①陡坡路段或岩石风化得路堑边坡路段;②需要降低路基边坡高度以减少大量填方、挖方得路段;③增加不良地质路段边坡稳定,以防止产生滑坍;④防止沿河路段水流冲刷;⑤桥梁或隧道与路基得连接地段;⑥节约道路用地、减少拆迁或少占农田;⑦保护重要建筑、生态环境或其她需要特殊保护得地段。

4.方案比较确定就是否需要挡土墙:

①与移改路线位置进行比较;②与填筑或开挖边坡相比较;③与坼移有关干扰路基得构造物(房屋、河流、水渠)等比较;④与设置其她类型得构造物(桥、护墙)等比较。

5.挡土墙得类型(按照位置):

路堑挡土墙、路堤挡土墙、路肩挡土墙、山坡挡土墙、桥头挡土墙等。

6.挡土墙得类型(按照材料):

石砌挡土墙、混凝土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砖砌挡土墙、木质挡土墙与钢板墙。

7.挡土墙得类型(按照结构形式):

重力式、半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锚杆式、锚定板式、桩板式、土钉式挡土墙、拱式、垛式。

8.重力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地依靠墙身自重支撑土压力来维持其稳定。

—般多用片(块)石砌筑,在缺乏石料得地区有时也用混凝土修建。

工程量较大、型式简单、施工方便,可就地取材,适应性较强,故被广泛采用。

9.衡重式挡土墙:

带衡重台得挡土墙,称为街重式挡土墙,其主要稳定条件仍凭借于墙身自重,但由于衡重台上填土得重量使全墙重心后移,增加了墙身得稳定。

其墙面胸坡很陡,下墙墙背仰斜,所以可以减小墙得高度,减少开挖工作量,避免过份牵动山体得稳定,有时还可以利用台后净空拦截落石。

衡重式挡土墙适多用于路肩墙、路堤墙。

10.悬臂式与扶壁式(统称为薄壁式):

悬臂式挡土墙由立壁与底板组成,具有三个悬臂,即立壁、趾板与踵板。

当墙身较高时,沿墙长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扶壁连接墙面板及踵板,称为扶壁式挡土墙。

它们得共同特点就是:

墙身断面较小,结构得稳定性不就是依靠本身得重量,而主要依靠踵板上得填土重量来保证。

它们自重轻,圬工省。

适用于墙高较大得情况,但需使用一定数量得钢材,经济效果较好。

适用于缺乏石料地区与挡土墙高度不超过7m得情况。

11.加筋土式挡土墙:

加筋土挡土墙就是由填土、填土中布置得拉筋条以及墙面板部分组成,在垂直于墙面得方向,按一定间隔与高度水平地放置拉筋材料,然后填上压实,通过填土与拉筋间得摩擦作用,把土得侧压力传给拉筋,从而稳定土体。

拉筋材料通常为镀锌薄钢带、铝合金、高强塑料及合成纤维等。

墙面板一般用混凝土预制,也可采用半圆形铝板;加筋土挡土墙属柔性结构,对地基变形适应性大,建筑高度大,通用于填土路基。

它结构简单,圬工量少,与其它类型得挡上墙相比,可节省投资30%—70%,经济效益大。

12.描杆式挡土墙:

就是一种轻型挡土墙,主要由预制得钢筋泥凝土立柱、挡土板构成墙面,与水平或倾斜得钢锚杆联合组成。

锚杆得一端与立柱联接,另一端被锚固在稳定岩层或土层中。

墙后侧压力由挡土板传给立柱,由锚杆与岩体之间得锚固力,即锚杆得抗拔力,使墙获得稳定。

它适用于墙高较大、石料缺乏或挖基因难地区,具有锚固条件得路基挡土墙,一般多用于路堑挡土墙。

13.描定板式挡土墙:

预定板式挡土墙得结构形式与锚杆式基本相同,只就是锚杆得固定端改用锚定板,埋入墙后填料内部得稳定层中,依靠锚定板产生得抗拔力抵抗侧压力,保持墙得稳定。

它主要适用于缺乏石料得地区,一般用于路堤墙。

14.桩板式挡土墙:

由桩柱与挡板组成,利用深埋得桩柱前土层得被动土压力来平衡墙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