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二轮复习历史专题版讲义板块一 专题二 权力支配下的农耕文明.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8733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7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二轮复习历史专题版讲义板块一 专题二 权力支配下的农耕文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版二轮复习历史专题版讲义板块一 专题二 权力支配下的农耕文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版二轮复习历史专题版讲义板块一 专题二 权力支配下的农耕文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版二轮复习历史专题版讲义板块一 专题二 权力支配下的农耕文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版二轮复习历史专题版讲义板块一 专题二 权力支配下的农耕文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二轮复习历史专题版讲义板块一 专题二 权力支配下的农耕文明.docx

《版二轮复习历史专题版讲义板块一 专题二 权力支配下的农耕文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二轮复习历史专题版讲义板块一 专题二 权力支配下的农耕文明.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二轮复习历史专题版讲义板块一 专题二 权力支配下的农耕文明.docx

版二轮复习历史专题版讲义板块一专题二权力支配下的农耕文明

专题二

[统筹理主干]

线索

(一):

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为突出特征。

线索

(二):

古代手工业

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线索(三):

古代商业

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国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松散的过程。

线索(四):

古代经济政策

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两者均是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高度析高考]

从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来看:

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生态理念和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对当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借鉴古代的经济政策,发挥政府在农业和商业中的积极作用,对于促进农业和商业的产业转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近三年的高考命题点来看:

为文明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的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和土地制度、生存空间逐渐变动的经济重心的南移以及重大转型时期的商业发展是本专题的热考点。

复习备考时,既要对教材主干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又要注重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关注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的历史变动、制度或社会结构的变迁,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高度认识古代中国经济的典型特征。

从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来看:

“一带一路”是当前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

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以其连接的文明形态之多、跨越历史时期之长而光耀人类文明的史册。

如今,中国以互尊互信、合作共赢、文明互鉴的诚意,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这个宏伟的战略构想,赋予古老的丝绸之路以全新的生命,承载着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也符合全球区域合作的时代潮流。

考点一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和土地制度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

(一) 挖掘认知的深度

1.(2018·全国卷Ⅱ)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

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命题者说]

注重唯物史观

辩证认识税收政策对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影响。

关注社会热点

以当今社会存在的粮食低价问题为切入点,折射“三农”问题。

强调思辨判断

A、C、D三个选项都有较强的迷惑性和干扰性,考生需综合推理判断。

解析:

选B 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政府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货币形式),这使得自耕农被迫将收获物卖到市场,给了富商大贾操纵物价的可乘之机,这就使得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故B项正确。

A项不符合史实,自商鞅变法后,历朝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材料只是提及国家收取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对自耕农产生的影响,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C项错误。

富商大贾操纵的是物价,国家税收由政府掌控,故D项错误。

2.(2017·全国卷Ⅲ)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命题者说]

考查内容传统

仍是考查的主干知识:

小农经济和土地制度。

情景角度新颖

不是直接考查唐代后期的土地制度,而是隐性考查小农经济。

注重史料实证

对比不同土地规模和户数的数据,对历史现象作出恰当的阐释。

解析:

选A 材料中占有20~130亩土地者占总户数的74.1%,说明多数人都能靠自己的土地生存,反映了当时敦煌地区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项正确。

由材料可知,占有土地300亩以上的大土地所有者仅占总户数的1.4%,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20~130”“74.1%”可知,拥有小块土地者占多数,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关于农业生产效率的信息,排除D项。

考法

(二) 拓展教材的宽度

3.(2016·全国卷Ⅰ)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命题者说]

注重概念考查

比较小农经济和庄园经济生产方式的差异。

体现时代特征

通过农事图的场景间接考查汉代农业的发展状况。

暗合社会热点

当今的农业政策和农村土地流转的历史借鉴。

解析:

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图片信息。

图片反映的是集体生产,故排除A项。

仅依据题干图片无法说明农业的“不断发展”,故排除B项。

汉代,土地私有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故排除C项。

田庄是汉代地主阶级经营地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以大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以超经济的人身控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形态,有着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是能够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带有一定政治色彩的经济实体。

图片正是这种田庄经济下的集体生产情形的反映,故D项正确。

考法(三) 延展知识的长度

4.(2013·全国卷Ⅱ)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

[命题者说]

考查知识全面

通过对比综合考查汉唐与宋代实行的不同的土地政策及后果。

填补教材空白

“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并非教材主干,学生感到陌生。

凸显唯物史观

强调农业经济政策的调整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宋朝的经济状况,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进行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所以A项错误;宋代流民问题严重大多是由自然灾害造成的,与“不抑兼并”的政策没有必然的联系,B项错误;宋朝“不抑兼并”的政策造成土地兼并更加严重,C项错误;“不抑兼并”的政策促使地主官僚大量兼并自耕农的土地,从而造成自耕小农的衰退,故D项符合题意。

[横展纵深提能]

1.惜土、养土、敬土

——传统农耕文化的精耕细作

(1)形成原因

①是由我国特定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我国土壤和气候的特性以及频频发生的水旱灾害使大面积粗放经营难以建立,只有小面积的精耕细作才能比较有效地减轻不利自然条件的影响。

②是解决人口与土地尖锐矛盾的需要。

“人多地少”的情况要求农民的生产经营必须以增加单位面积的劳动投入等手段进行精耕细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单位产量。

③与土地制度密切相关。

战国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

自耕农人身相对自由,经营比较自主,他们就有必要、有可能,而且也愿意用精耕细作的方法,争取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品,以解决一家数口的生计问题。

④是多元交汇体系的产物。

各地区各民族人民丰富的农业实践,他们之间农业文化的交流和融汇,为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础。

⑤农业灌溉技术的不断优化奠定基础。

从水利工程看,都江堰、郑国渠、白渠、龙首渠等工程兴建;从灌溉工具看,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等在农业生产中应用。

⑥是我国劳动人民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升华。

如形成并成熟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旱地“耕—耙—耢—压—锄”防旱保墒耕作体系,形成于宋代的南方耕、耙、耖、耘、耥相结合的水田耕作技术,形成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体系。

(2)评价

①积极:

中国农耕文化中“精耕细作”的生产观提高了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农业环境和土地生产力,伴随着精耕细作的出现是农耕生产工具的进步,人类对所处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得到加强。

②局限:

精耕细作中与灌溉农业相联系的过度灌溉造成水资源过度浪费、土地盐碱化和深挖土地造成土地生产力的破坏。

2.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从经济构成

的角度看

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从生产力发

展的角度看

由于牛耕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良,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从生产模式

的角度看

以家庭为单位、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从土地所有

制的角度看

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

考点二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

(一) 转换思维的角度

1.(2017·全国卷Ⅱ)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命题者说]

重视

主干知识

历史长效热点:

经济重心的南移。

回归

历史现场

南茶北运所引起的北方社会习俗的变化,暗示了国家统一的时代背景下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彰显

核心素养

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喝茶习俗折射出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解析:

选C 北朝时,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南方,所以出现题干中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喝茶习俗的现象。

唐中期,随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的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饮茶习俗得到北方人认可,故C项正确。

唐中期北方喝茶习俗已经比较普遍,所以此时不可能是“南茶开始北运”,A项错误。

南北方饮食习惯相互影响,但并没有趋于一致,B项错误。

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是在南宋时期,D项错误。

 

考法

(二) 拓展教材的宽度

2.(2015·全国卷Ⅰ)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  )

A.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命题者说]

体现人文素养

以妈祖文化融入高考试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注重唯物史观

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去解读历史现象。

链接社会热点

沿海经济发展的问题呼应了“一带一路”这个热点话题。

解析:

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

材料中的“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等信息,反映了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上升,故A项正确。

B项材料中有所反映但不是材料的主旨,C项结论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不可能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D项说法错误,故排除B、C、D三项。

考法(三) 延展知识的长度

3.(2015·全国卷Ⅰ)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命题者说]

立足

核心素养

跨越多个朝代的“时空意识”对历史现象做出解释。

命题

视角独特

以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间接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

注重

逻辑推理

通过不同时期河南、江苏两地状元人数的比较推断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解析:

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表格信息。

由表格分析,在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中,河南的状元人数多于江苏。

而到了明清时期,江苏科举考试的状元人数远超河南。

河南地处北方的中原地区,在唐宋时期经济发达,江苏地处江南,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兴盛,故选B项。

考法(四) 挖掘认知的深度

4.(2015·全国卷Ⅱ)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

[命题者说]

指向明确

直来直去,直接设问经济重心南移的动力。

逆向思维

唐宋以前,北方领先南方的生产力和生产技术是什么?

北人南迁,带去了北方的何种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的经济开发?

解析:

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从东汉末年开始,受中原地区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中原人民开始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南宋时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因此农业技术的进步是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C项符合题意。

A、D两项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和影响,故排除;土地集中加剧是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关联不大,故排除B项。

[横展纵深提能]

1.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

①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仅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②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2)特征

①经济重心的南移伴随着北方人民的南迁。

②南移趋势往往在封建割据、战乱时较为突出。

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3)影响

城市交

通贸易

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

人口

分布

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人才

教育

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生态

环境

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1)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流向

北人

南迁

由黄河流域迁向长江中下游地区。

如西晋末年北方人民南迁和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向江南

边疆

移民

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

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前往越族地区

华人

外流

我国古代出现的到海外谋生、居住现象,形成华人外流。

如郑和下西洋后形成的南洋潮

外族

内流

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

(2)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

政治

因素

巩固边防、开垦荒地、限制富豪、文明开化等政治需要成为促成移民的因素

环境

因素

战乱和自然灾害严重频发之地的人民向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之地迁移是历史上的一种常态

经济

因素

落后生产方式下的人民向拥有先进生产方式的地区迁移

(3)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意义

①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③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④有利于边疆的开发和国防的巩固。

⑤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

考点三 在束缚中前行的古代商业

[高考真题聚焦]

考法

(一) 转换思维的角度

1.(2017·全国卷Ⅱ)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命题者说]

不囿

常规

虽是春秋战国的历史背景,实际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无关;看是一历史信息地图,实则是一地理区位信息图。

开阔

视野

春秋战国:

时代大变革的历史时期;范蠡、子贡:

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私营商业兴起背景下的富商大贾;陶、曹鲁:

“天下之中,诸侯四通”的地理位置。

解析:

选A 由图片可以看出,“陶”位于济水之滨,“曹鲁之间”水运交通便利,区域位置优越,促进了商贸的发展,A项正确。

题干没有体现“争霸战争”,且“争霸战争”不利于经济的交往与商贸发展,B项错误。

交通条件会影响地方经济状况,但不起决定作用,C项错误。

“城市规模扩大”没有涉及,D项错误。

 

考法

(二) 拓展教材的宽度

2.(2017·全国卷Ⅲ)《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命题者说]

特定时期的

特色现象

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与民休息的

民本思想

“民则家给人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

鉴古知今的

家国情怀

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社会各阶层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致富。

解析:

选C 材料中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说明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义利观的变化,排除A项;西汉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歧视商人,B项错误;“地方豪强势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考法(三) 延展知识的长度

3.(2017·全国卷Ⅰ)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命题者说]

从“大”处立意

商品经济发展所引发的明朝社会转型。

从“小”处入题

从人们日常饮食器具的变化上选材切入,彰显“以微见著”。

以素养为“魂”

唯物史观下社会风尚变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解析:

选B 材料中明后期低级官员和普通人家使用玉器的社会现象表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玉器不再是上层社会的专属,故B项正确。

材料信息“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与君主专制加强不存在对应关系,A项错误;早在唐宋时期市民阶层已经兴起,C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并非材料强调的主要意思。

考法(四) 挖掘认知的深度

4.(2018·全国卷Ⅰ)右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

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

这表明当时(  )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命题者说]

考查内容基础

历史主干知识:

明代的朝贡贸易。

情境材料新颖

以中国传说中的“麒麟”为素材创设历史情境,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命题视角独特

考查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解析:

选B 解读材料信息可知图中外国使者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这反映了当时明朝政府官员运用中国文化对外国使者贡献的奇珍异兽进行解读,B项正确。

题中图画仍属于中国传统绘画,A项错误。

明永乐年间,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而后随着倭寇之患加剧,海禁政策愈加严格,故“海禁政策的解除”说法错误,C项错误。

题干无法反映出传统观念更新,D项错误。

5.(2015·全国卷Ⅱ)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

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命题者说]

峰回路转

材料给予的是迁都北京的政治因素,考查的却是迁都北京的客观作用。

素养提升

唯物史观下政治中心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呼应热点

呼应城市功能转移的社会热点,如“雄安新区建设,北京部分行政功能转移”等。

解析:

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

明成祖迁都北京,实现了政治重心的北移,客观上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故选B项。

明成祖时期国家早已统一,故A项错误;迁都有利于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徽商和晋商为代表的商帮,故C项错误;南宋时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这种经济格局一直到明清时也未改变,故D项错误。

[横展纵深提能]

1.中国古代城市演变的特点

从城市

功能上看

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宋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了政治功能

从城市的

商业活动来看

由限制到逐渐放松。

宋代以前,市坊分开,严格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宋代逐渐打破市坊界限

从城市

数量和

规模看

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明清江南地区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城镇

从城市布

局和分布上看

城市的布局体现君主专制统治的理念;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唐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城市逐渐增多

从市民

阶层的

变化看

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同样也推动了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2.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对主流思

想的冲击

明末工商业地位日渐突出,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挑战,进步思想家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反映了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对书法

的影响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书法呈现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的趋势

对绘画

的影响

明清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和发展,传统社会秩序松动和价值观念变化。

因此,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风格独特、不拘成法的画家和画派

对文学

的影响

明清时期,一大批新兴工商业市镇兴起,这为通俗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市民队伍的壮大使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读者队伍扩大

3.古代中国农耕经济向近代化转变的制约因素

土地

私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导致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始终在低水平的状态下运行,很难实现社会经济财富的积累,无法使财富转化为商业资本

经济

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海禁”“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及资本转化的进程

经济

结构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分散性,不利于市场的发育,加之沉重的赋税,小农经济无法实现量的积累,也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思想

观念

以“农本”为立国的经济思想,历代统治者始终对工商业采取压制政策,导致民间资本大量流向土地,而非用来经营工商业

[典例1] (2016·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 ①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

②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

③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

④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⑤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

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

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⑥“田地贵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