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的现状如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8645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目前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的现状如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目前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的现状如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目前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的现状如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目前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的现状如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目前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的现状如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目前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的现状如何》.docx

《《中国目前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的现状如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目前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的现状如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目前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的现状如何》.docx

《中国目前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的现状如何》

《中国目前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的现状如何》

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的成因、现状及其应对方式的概述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异地化进程的推进及wto多个回合谈判,使得一直以来作为主要贸易壁垒的高额关税退出历史舞台,加之各国对环境保护和维护人类和动植物安全和健康等的问题日益重视,一些新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形成。

本文将就绿色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成因、典型案例及应对方式加以综述

关键词:

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现状成因

典型案例应对方式

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由于从形式上看,它是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对贸易自由的限制,具备一定的合理性,顺应了环境保护的世界发展潮流,容易在社会公众中获得广泛的支持,并且在国际贸易规则上没有被禁止,一系列国际环境公约和国内环保法规又可作为其理论上的依据,所以其对世界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对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设置了障碍,限制了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本国市场。

据估计,我国每年至少有价值7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并且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如何正确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已日渐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焦点问题。

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1.绿色贸易壁垒被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贸易措施。

据统计在全球4917种产品中,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的3746种产品的贸易额达47320亿美元,占xx年世界进口额的88%,其中直接受影响的达6790亿美元,占13%,共计有137个进口国采用了绿色贸易壁垒措施。

2.绿色贸易壁垒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一方面,绿色贸易壁垒涉及到环境保护、人类健康、动物安全、生物多样性等多个领域,另一方面,绿色贸易壁垒所管辖对象周期也越来越长。

不仅仅对产品本身提出绿色环保要求,还对产品的设计开发、原料投入、生产方式、包装材料、运输、销售及售后等整个生命周期提出了绿色环保的要求。

3.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绿色贸易壁垒往往针对那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因其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利用本国资源及劳动力的优势大量生产并出口资源或劳动密集性的产品,出口产品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容易对进口国国内同类产业形成威胁。

近几年来,我国这类产品受到的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越来越明显。

典型案例

中国出口商品在国外市场高高竖起的“绿色壁垒”前接连遭遇了“滑铁卢”:

年初,浙江舟山出口欧洲的冻虾被欧盟检验部门检测出10亿分之0.2克氯霉素(请注意这个比例),全部被退回,并导致随后欧盟方面作出的暂时停止进口中国鸡肉、兔肉、冻虾等动物源性食品的决定1月4日至1月31日,日本政府决定对我国出口的蔬菜实行批批检验的临时加严检验措施,结果,浙江台州出口日本的西兰花,在日本临时加严的检验中部分被检验出农药残留超标,受此影响,台州西兰花的收购价格从每个1.6元猛跌至0.6元,14家相关企业和种植面积达10万亩的数万农民叫苦连天;还是在浙江,1月份,宁波的一批水产品出口企业因在出口到韩国、欧盟的水产品中被检出有杂质而受到“暂停进口申报”。

检查结果发现,是渔民在搬运水产品时不小心夹带了泥沙等杂质。

但宁波的水产品出口却因此受累,1―2月份,全市水产品的出口下跌二成多,其中出口欧盟市场下跌了97%以上。

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基于维护人类和动植物安全和健康等正当理由,在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可以合理地存在,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和运用。

且目前随着关税和传统非关税壁垒的削减,进口国收入水平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可能转化为对产品质量、安全、环保的更高要求,技术性贸易壁垒将替代关税和传统非关税壁垒,控制进口产品价格,进而抑制其进口数量。

并且,全球化的“放大”效应扩大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重要性[。

美国和欧盟等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源地,尽管发展中国家也在越来越多的尝试运用这种新的政策工具,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层次差异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

我国几乎所有出口商品都面临技术壁垒,不仅像纺织品、服装、农产品等传统产业,而且一些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如计算机软件、电信产品等都受其困扰。

中国技术贸易壁垒的实施存在较大的行业和产品离散性,而外国在这些行业上的技术标准限制了中国71%的出口企业。

中国相对落后的技术水平,使得其和发达国家在技术壁垒实施及其经济后果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典型案例

浙江一家专门从事女装出口的制衣公司将一批成衣按订单要求发往德国时,却被拒之门外。

纳闷不已的经营者被告知:

不是服装尺寸不对路,而是小小的钮扣出了大问题——不符合环保要求

销往欧洲、离岸价低于2欧元的温州打火机,必须加装一个5周岁以下儿童难以开启的安全装置,而2欧元以上的不受限制。

这就是欧盟正在拟定的cr法规(防止儿童开启装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一旦被通过,以价格优势取胜的温州打火机有可能被挤出欧洲市场。

应对方式

贸易壁垒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对绿色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正反两方面作用的认识的基础上,应结合其对中国外贸交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影响,以积极的态度进行研究,并采取正确的对策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

其基本原则是:

限制其不利的一面,尽量减少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损害;利用其积极的一面,变压力为动力,大力推进中国的环保及检疫工作,建立健全的环保法律法规,强化贸易环境的执法力度,重视商品质量、技术标准的科学和合理性,又要坚决同使用技术标准作壁垒的贸易保护主义者作斗争,推动世界贸易的大发展,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姜芳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j】

现代财经xx

(2)施用海邵宏华;应对新贸易壁垒【j】

商场现代化xx(3)尹翔硕;国际贸易教程【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xx(4)陈根勇;我国频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成因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xx(5)张军成、李修平在;浅析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出口所遭遇的技术壁垒[j];当代经济xx(6)罗佳、张敏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商厂现代xx

第二篇:

绿色贸易壁垒论文技术性贸易壁垒论文:

论国际贸易健康壁全绿色贸易壁垒论文技术性贸易壁垒论文:

论国际贸易健康壁垒

摘要。

国际贸易的壁垒花样翻新,由原始的关税壁垒发展到隐蔽的、防不胜防的非关税壁垒。

健康贸易壁垒作为非关税壁垒的一枝新秀,在“健康”外衣下大行共贸易保护主义之道,它包括检疫性健康贸易壁垒、技术性健康贸易壁垒、安全性健康贸易壁垒、环保性健康壁垒。

健康贸易壁垒是一种具有极大诱惑力而难以拒绝的壁垒,发展中国家唯有提高人类的健康标准、动植物的健康标准、地球的健康标准,并朝这个方向健康发展,才是冲破健康贸易壁垒的制胜法宝。

关键词:

国际贸易;贸易壁垒;无色贸易壁垒;人类健康;动植物健康;地球健康

一国(地区)为了保护本国(地区)市场而设置各种障碍,用以限制、阻止境外货物流入,称之为贸易壁垒、贸易障碍。

最原始的办法是用高关税保护,叫关税壁垒。

这种贸易壁垒既易遭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报复,又易被简单效仿。

在关税税率不断下调、自由贸易区广泛建立的情况下,关税保护由主流壁垒退到很次要的地位,非关税壁垒日益占上风,并成为贸易保护的法宝。

非关税壁垒由于具有随意性和柔性,故它向多样性、多元性发展,且有花样不断翻新之势。

非关税壁垒都有美丽的词藻作掩护,因此具有很大的隐蔽性,更能起到保护贸易的作用。

健康壁垒已成贸易障碍的“新秀”。

健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更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话题,它不仅包括人类的健康,而且包括动植物的健康;它不仅指生命体的健康,而且还指地球的健康。

动植物的健康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如进入21世纪,袭击人类的“非典”和“甲流”就来自动物的病毒;地球的健康更是人类健康与生存的根基,地球“发烧”(温度升高)越来越引起全球共同关注就是例证。

国际贸易虽无健康制度的提法或概念,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已有一种强大的“健康”门槛起着保护贸易的作用,这就是国际贸易健康壁垒,或日以健康名义人为设置的国际贸易障碍。

要想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特别是发达国家要想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总可以找到诸多的理由,而最好的、最充足的理由是人类的健康、地球的健康,“健康牌”是最华丽的贸易保护伞。

国际贸易健康壁垒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发展中国家究竟应如何应对健康壁垒呢。

一、国际贸易检疫性健康壁垒

国际贸易健康壁垒在事实上有显形性健康壁垒和隐形性健康壁垒两类。

所谓显形性健康壁垒是指有关国际贸易制度、协议、标准等明确提出与人类健康、动植物健康相关。

或在制度、协议、标准中直接提及人类健康、动植物健康。

所谓隐形性健康壁垒是指有关国际贸易制度、协议、标准等,虽未明示人类健康、动植物健康以及地球健康,但在字里行间中隐含着人类健康、动植物健康以及地球健康并以此作为贸易壁垒。

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属于显形性健康贸易壁垒。

国际间交通运输工具的飞速发展,使各国之间的“距离”缩短,世界贸易变得更加快捷;国际贸易面的拓展、国际贸易量(额)的骤增,加快了动植物病虫害的传播频率,给人类的健康和动植物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酿成了诸多的悲剧。

于是,最先出现了植物检疫,为了防止病虫害通过贸易在国际间传播,1881年在瑞士诞生了《葡萄根瘤芽公约》,1929年在罗马修改为《国际植物保护公约》,随后是1961年动物检疫的《国际动物卫生法典》。

到今天,世界贸易组织有了完善的《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spm),直接与健康挂钩。

卫生检疫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动植物检疫在保护动植物健康的同时,也为了保护人类健康。

这么好的一种健康贸易制度,为什么会成为健康贸易壁垒呢。

spm协议本身无可厚非,它要求成员方采取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时应以科学原理为依据,应控制在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或健康所必须的限度内,即采取“适度”的检疫保护水平,或日“可接受的危险性水平”。

spm协议提出“适度”保护水平的目的,一方面是检疫措施要起到保护人类、动植物健康的作用,故其“水平”不能过低,标准不能太低;另一方面是使检疫措施对贸易的负面影响程度降到最小值,故其“水平”不能过高、标准不能过于苛刻。

卫生检疫保护水平如何确定“适当”的“度”,它既不是用数学的方法在两大目的“曲线”间寻找均衡点,也不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在两大目的“利益”间求出均值,更不是用社会学的方法累计各成员方的算术平均数,而是取决于各成员方的价值取向,取决于各成员方的发展水平和主观意向。

通常情况下,发达国家以保护健康为由,大多采取过高的保护水平,形成对进口的阻碍,即形成健康贸易壁垒,对于这种状况,出口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出口方,最根本的途径是使出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其他检疫物、装载上述货物的装载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来自疫区的运输工具符合卫生检疫的国际标准,或符合进口方使用的有科学依据的、比国际标准更高保护水平的国内标准。

特殊情况下,个别成员方对一些国家(地区)的进口以武断或非公正的态度确定“适度”保护水平,使检疫措施起到保护贸易的作用,即形成健康贸易壁垒。

对于这种状况,出口方应用充分的证据诉求世界贸易组织,要求进口方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非歧视原则,使争端得以解决;也可以改变出口方向,出口其他国家(地区),使矛盾得到回避。

二、国际贸易技术性健康壁垒

国际贸易技术性健康壁垒是一种隐形性的贸易健康壁垒,它是技术壁垒中隐含的健康贸易壁垒,它是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中体现的健康要求所形成的不合理贸易障碍。

从健康的角度、以健康为基本要求制定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及认证程序不仅不意味构成国际贸易的技术性健康壁垒,而且是经济活动的基础性工作,它对保护人类的健康、维护人类的安全、防止欺骗性行动均有重大的作用,可见,它是无可厚非的。

问题在于这种冠冕堂皇的技术制度过严或认证程序不当,会达到阻碍贸易的效果,各国(地区)不仅有数不清的技术标准、法规和认证程序,而且有极不相同的技术标准、法规和认证程序,因此,很容易形成国际贸易障碍。

如欧盟就有不下10万个技术标准,这些技术标准中就有不少涉及到地球健康、人类健康、动植物健康。

特别是有关药品的标准和认证、食品及农牧渔水产品的标准和认证等直接与人类健康有关。

贸易技术壁垒(tbt)协议概括为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3要素,但无论是技术法规,还是技术标准,其管辖的范围都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而是将它拓展到产品的生产领域,即它除了对“产品特征”作了规定之外,还对“生产过程与生产方法”作了明确的要求,也就是说,出口商出口的货物不仅要符合技术规定,符合gatf/wto关于货物贸易的总体规则,而且还要按进口国(地区)产业的生产方式或生产方法制造出口的货物。

否则,可以限制该货物的进口。

我国外贸企业在出口过程中几乎都遇到技术性贸易壁垒,每年有超过45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此影响。

技术壁垒已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

面对这种有利于人类进步、人类社会发展的技术标准,特别是有利于人类健康、地球健康的技术法规及标准,只能因势利导。

顺应潮流。

但是,执行技术法规、技术标准的目标应仅限于:

国家安全需要;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

除此之外,不应包括更为苛刻的要求。

出口商面对凡有非分之想的技术标准、法规及评定程序都应据理力争,使其回到正常的轨道。

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一般高于或等同于国际标准,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标准往往低于国际标准,如我国有70~80%的技术标准

低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国内技术标准是当务之急,否则,按国内标准生产出口,必被贸易技术壁垒拒之门外。

同时,要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技术壁垒协议》(tbt协议),防止进口国(地区)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成为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障碍。

三、国际贸易安全性健康壁垒

国际贸易的安全标准与国际贸易的技术标准很多是交叉的或兼而有之的标准,也就是说,一些标准是安全标准又是技术标准。

不过,安全标准更多地、更直接地是为了人类的安全,动植物的安全,是为了人类的健康,动植物的健康,地球的健康。

有关食品安全问题是民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是直接涉及人类生命安全、人类健康的问题。

人们记忆犹新的如“大头娃”奶粉、三聚氰氨牛奶、“吊白块”米粉等,因其质量及安全性问题,给儿童,给人类造成的伤害至今仍有阴影。

各国(地区)出口到美国的货物,平均每月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扣留的不下3500批次,可见其对安全性的高度重视。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使各国(地区)政府将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保障消费者人身健康及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产品安全管理的终极目标。

许多发达国家都已将安全要求法律化,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安全要求,如美国的儿童玩具法对玩具的安全基本要求是不能有棱角、锐角;填充器无毒;涂料含铅量小于百万分之六;附着物拉力不小于30磅;拉链长度不超过12寸;声响不能过大等,其安全要求非常具体。

如欧盟将安全界定为在正常、合理、可预测的状况下符合安全规定;无危险性或将危险性降到最低点。

当消费者认为产品有“缺陷”时,发达国家都采取了召回制,不让其进入市场。

如xx年8月和xx年1月,美国凡世通公司两次宣布召回1400多万个有安全隐患的汽车轮胎;xx年2月12日,日本三菱汽司宣布召回出售到中国的7万多辆三菱帕杰罗越野车;xx年3月10日,德国大众宣布从世界各地召回156万辆奥迪和帕萨特轿车。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

只要产品有“缺陷”,不管生产者、销售者有无过错,都应承担赔偿责任、侵权责任,这意味生产者、销售者由有“过错”承担侵权责任扩展到无“过错”也承担侵权责任。

也就是说,产品“缺陷”不管来自何方,生产者、销售者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可见,国际贸易的货物安全问题早已为全球关注。

世界各国(地区)都有严格的安全认证,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安全认证更为严格。

发达国家表面上讲安全认证是“自愿”而不是“强制”的,但事实上,出口货物若没有取得相应的安全认证就无法登陆这些国家的市场,安全认证实际上成了发达国家的进口“通行证”,正是这种“通行证”成为国际贸易安全性健康壁垒。

安全第一,健康第一,出口货物符合安全法规天经地义。

四、国际贸易环保性健康壁垒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虽未形成具有法律约束的国际气候协议,但低碳经济、健康低碳生活已成为流行语。

征收“碳关税”的提法正式浮出水面,纳入人们的视野,国际贸易环保性健康壁垒由绿色壁垒,蓝色壁垒,无色壁垒组成一个全方位的体系。

人类的健康,动植物的健康有赖于生态环境健康,环境与资源保护、环境管理与环境标志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和贸易规则,即绿色贸易制度应运而生,它强调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物流、绿色标志、绿色卫生检疫,使国际贸易的货物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程度。

这种多方位的“要求”很自然地会成为国际贸易的“栏杆”,越是发达国家这种“栏杆”越高,很多绿色法规、绿色标准总使发展中国家难以逾越。

如欧盟的《环保纺织品标准oko-yex100》对纺织品中有害物质苯乙烯的要求是不

超过5ppb(十亿分率),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受经济、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很难检测和控制ppb(十亿分率)级物质,只能进口昂贵的“环保染料”生产出口纺织品。

绿色壁垒顺理成章。

蓝色贸易壁垒要求企业担当起社会道德责任,对劳动者的人身权益、健康与安全等负责,对社会和环境的保护负责。

它由绿色贸易壁垒的只见“物”,发展到不仅要见“物”,而且要见“人”。

国际贸易不仅考虑货物本身是否“绿色”、环保,而且考虑货物生产者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待遇、工作权利、工作保护、社会保障等是否“蓝色”、健康。

将“核心劳工标准”纳入国际贸易的范畴,将劳工权益、企业社会责任同国际贸易挂钩,这对劳动者而言是福音,对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说就是国际贸易的蓝色壁垒。

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严重影响了人类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这种变化很大程度上与人类活动中排放cos密切相关。

鉴于此,国际贸易要与气候的变化、co2的排放等联系起来,即采取“边境调节”措施课征惩罚性的“碳关税”,形成新的贸易壁垒,因co2为无色气体,故称之为无色壁垒,与绿色壁垒、蓝色壁垒相呼应。

从绿色壁垒到蓝色壁垒,再到征收碳关税的无色壁垒。

很大程度上是发达国家在华丽外衣下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是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货物出口的借口。

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提高技术标准、环保标准、零碳或低碳技术,另一方面要发挥在世界贸易组织和其他国际性组织中的谈判作用,改变谈判格局;此外,一些国际性机构利益向发达国家倾斜的“比萨斜塔”现象应匡正。

总之,国际贸易在美丽词藻“健康”的庇护下衍生出众多的贸易壁垒,健康贸易壁垒是一种具有极大诱惑力而无法拒绝的壁垒,发展中国家唯有提高人类的健康标准、动植物的健康标准、地球的健康标准,并朝这个方向健康发展,才是冲破健康贸易壁垒的制胜法宝。

第三篇:

绿色贸易壁垒论文研究现状急求:

论文开题报告—绿色贸易壁垒论文的研究现状

悬赏分:

30|解决时间:

xx-2-316:

20|提问者:

玫日心晴

开题报告包括研究内容,研究的现状,先谢啦最佳答案

城镇规划。

我是学国贸的。

网上关于开题报告的资料蛮少呢,虽然专业不一样,但是也许对你有点帮助。

1.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

对于加入世贸组织不久的中国而言,这种披着合法外衣的贸易壁垒,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乃至我国入世战略的实施形成重大的负面影响。

作为方便易行、见效快的强有力保护手段,绿色贸易壁垒愈来愈频繁地付诸实施,矛头直指我国大宗出口产品,使中国成为“绿色壁垒”和反倾销措施的主要打击对象,致使中国许多产品无缘进入国际市场。

本文通过介绍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剖析其基本特点,适时提出可操作性应对对策,力求对积极推动贸易和环境的良性互动起到一定的舆论作用。

当前,认真研究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深入把握其形成和发展规律,成为当前一项亟待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特别是加强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应付对策的研究已显得尤为必要。

2.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市场各种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的出口造成很大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和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发展,以及进口关税税率不断递减,各国的贸易壁垒的种类和形式发生了变化,绿色壁垒作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新形式应运而生,并具有愈演愈烈之势,各发展中国家正在加紧研究破除发达国家所制定的各种环境保护条例对本国出口产品影响的办法,我国有关部门和众多专家学者也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采取的相关应对措施已经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作用。

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对出口产品环境标准的要求,我国质量认证和环境保护部门正在抓紧对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在我国的实施进行可行性研究,并试图通过行政立法程序将该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推广使用,同时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贸易壁垒。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文拟从五个方面探讨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影响及对策。

第一章主要阐述绿色壁垒的涵义。

第二章主要从三方面介绍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特征。

(一)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特征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

第三章主要从三方面介绍我国出口产品遭受绿色贸易壁垒限制的原因

(一)我国环保意识淡薄,绿色经济观念缺乏

(二)我国环境标准过低

(三)企业认证意识低下,认证能力薄弱

第四章主要从四方面介绍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对产品出口市场范围的影响

(二)对产品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

(三)对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四)对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的影响

第五章主要从四方面介绍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建议

(一)建立健全环境保律法规,强化贸易环境执法力度,提高环保意识

(二)大力开发“绿色产品”,积极发展“绿色市场”

(三)推行国际环境标准制度,适应世界潮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贸易壁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度安排

1.xx年12月学生论文选题,xx年元月毕业论文任务书下发。

2.xx年2月-3月为毕业论文开题时间,学生在3月底前将开题报告通过e-mail的形式提交至论文指导老师。

3.xx年5月7日学生提交论文初稿。

4.xx年5月15日由学生,指导老师填写毕业论文中期进展情况检查表,5月底前交至系办公室。

5.xx年5月30日前提交论文定稿(包括电子版),学生在每次与指导老师交流之后需要填写论文指导记录表,在论文定稿后交至论文指导老师。

6.xx年6月9日-6月13日组织学生答辩,具体答辩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5.已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

[1]董长德《企业如何实施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实用指南(修订版)》.第2版.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xx年:

p134-140

[2]杨永华.《突破绿色壁垒—iso14000标准实务》.第1版.深圳:

海天出版社,xx年:

p11-21

[3]余永定和郑秉文.《中国“入世”研究报告:

进入wto的中国产业》.第1版.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xx年:

p589-595

[4]万后芬等.《绿色营销》.第1版.湖北:

湖北人民出版社,xx年:

p231-237[5]赵春明.《非关税壁垒的应对及运用—“入世”后中国企业的策略选择》.第1版.北京:

人民出版社,xx年:

p194-264

[6]张汉林等.《国际化竞争—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第1版.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xx年:

p63-66

[7]任泉和任颖.《wto规则与应对方略700问》.第1版.北京:

中国城市出版社,xx年:

p51-52,p362-363[8]白津夫《.wto理论与实务》.第1版.北京:

中国城市出版社,xx年:

p81-92[9]白光.《世贸冲击波—入世后中国与wto规则的冲突与对接》.第2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