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零部件通用设计规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810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电子零部件通用设计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汽车电子零部件通用设计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汽车电子零部件通用设计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汽车电子零部件通用设计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汽车电子零部件通用设计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电子零部件通用设计规范.docx

《汽车电子零部件通用设计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电子零部件通用设计规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电子零部件通用设计规范.docx

汽车电子零部件通用设计规范

密级:

密级: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开发中心标准

R&D-**-**-****

汽车电子零部件通用设计规范

****-**-**发布

****-**-**实施发布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开发中心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开发中心产品技术规范

R&D-**-***-****

本规范通过开发中心网络内部按权限浏览,中心服务器上发布的版本为最新文本,是受控文件,应按Q/KG31014《文件控制程序》、Q/KG31015-2005《电子媒体文件管理办法》控制。

下载、打印、复印的文件为非受控文件,仅供参考。

修订情况修订记录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生效日期

本规范由江铃控股有限公司开发中心提出;本规范由江铃控股有限公司开发中心电器室归口管理;本规范由江铃控股有限公司开发中心电器设计室组织编制。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刘建民本规范审核人:

余俭之本规范批准人:

万马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开发中心产品技术规范

R&D-**-***-****

汽车电子零部件通用设计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陆风系列车型电子零部件的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规范。

GB/T2423.17-1993GB4723-1992GB4724-1992GB4725-1992GB13555-1992GB13556-1992GB18655-2002QC/T413-2002GB17619-1998GB18655-2002GB/T4942.2-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

盐雾试验方法印制电路用覆铜箔酚醛纸层压板印制电路用覆铜箔环氧纸层压板印制电路用覆铜箔环氧玻璃布层压板印制电路用挠性覆铜箔聚酰亚胺薄膜印制电路用挠性覆铜箔聚酯薄膜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3

名词解释:

汽车用电子零部件按结构封装分为:

开放式及封闭式

开放式:

不是完全密封的结构封装封闭式:

完全密封的结构封装

4要求

4.1一般要求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2使用条件4.2.1工作温度:

A类:

行车必要电子零部件:

-30℃~+80℃B类:

非行车必要条件电子零部件:

-10℃~+70℃4.2.2相对湿度:

不大于85%;4.2.3标称电压:

d.c.12V。

4.2.4工作电压:

d.c.9V~17V。

4.3贮存温度:

-40℃~+85℃;

4.4外观要求

4.4.1塑料件表面应平整、清洁、无划痕、无飞边、无裂缝、无明显缩痕,无气泡。

4.4.2金属件应有良好的防蚀层,不得有锈蚀现象。

4.4.3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应符合图纸的规定。

4.4.4元器件在印制电路板上应布置合理,焊接牢固。

PCB板经过系统容抗校核,覆铜条的宽度及厚度满足此支路设计承载最大电流的1.3倍至2倍,按散热设计空间选用。

4.5绝缘强度:

汽车电子零部件互不连接的导电零部件之间及导电零部件和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Ω)

4.6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性经5.4条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后应符合4.5的规定。

4.7耐温度变化性经5.5条耐温度变化试验后,应符合4.5的规定。

4.8耐高温性经5.6条耐高温试验后,应符合4.5的规定。

4.9耐低温性经5.7条耐低温试验后,应符合4.5的规定。

4.10耐过电流产品应具有耐过电流能力,在产品试验完成后应无损坏

4.11耐过电压产品应具有耐过电压能力,在产品试验完成后应无击穿现象

4.12耐电源极性反接性能试验产品经耐电源极性反接性能试验后,元器件应无击穿显现,产品应能正常工作

4.13电磁干忧性及抗电磁干忧性骚扰源定义的范围除GB18655-2002规定的外,汽车电子零部件只要含有大功率的感性器件,都必须符合GB18655-2002及GB/T17619-1998的有关规定。

4.14耐振性经振动试验后各零部件应无损坏,产品应能正常工作

4.15耐久性经耐久性试验后各零部件应无损坏,产品应能正常工作

4.16盐雾实验封闭式电子零部件应整个零件都通过盐雾实验,开放式电子零部件的外壳及PIN脚通过实验,电路板做参考依据。

试验的持续时间宜为256h、144h、96h、48h,在具体的产品标准中具体规定;产品在不工作状态下试验。

试验后的恢复条件和判定要求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4.17耐浪涌冲击试验对规定的产品应进行耐浪涌冲击试验,试验完成后零部件应无损坏,产品应能正常工作。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a.试验电压d.c.13.5Vb.试验温度23℃±5℃c.相对湿度45%~75%d.大气压力86kPa~106kPa

5.2外观、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用目测法检查零件外观,应符合本规范第4.3.1~4.3.2条的规定。

用精度为0.02mm游标卡尺测量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应符合本规范第4.3.3条的规定。

5.3绝缘强度试验将各插接端子间、各插接端子与外壳间施加50Hz,实际正弦波形550V的电压。

在施加电压时应均匀地升高试验值,在达到550V电压后,历时1min,然后均匀地使电压下降到零,其结果应符合4.5的规定。

5.4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按QC/T413-2002中4.11条的规定进行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其结果应符合4.6的规定。

5.5耐温度变化性试验按QC/T413-2002中第4.10.3条的规定进行温度变化性试验,其结果应符合4.7的规定。

5.6耐高温性试验按QC/T413-2002第4.10.2条的规定进行70±2℃的高温试验,其结果应符合4.8的规定。

5.7耐低温性试验按QC/T413-2002中第4.10.1条的规定进行-40±3℃的低温试验,其结果应符合4.9的规定。

5.8耐过电流试验根据各个产品的标准执行,加载结束后其结果应符合4.10的规定。

5.9耐过电压试验根据各个产品的标准执行,加载结束后其结果应符合4.11的规定。

5.10耐电源极性反接性能试验对于除电源系(含线束、纯机械导通开关及继电器)以外的产品,应能承受1min的电源极性反接试验,反接电压值为:

14V±0.2V(12V系),试验完成后其结果应符合4.12的规定5.11电磁干扰及抗电磁干忧试验按照GB18655-2002及GB17619-1998的相关规定进行试验,其结果应符合4.13的规定。

5.12耐振性试验按照GB/T2423.10的规定进行。

降产品固定在震动试验台上并处于正常安装位置,在不工作状态下进行试验;同时应将产品连接的软管、接插件或其他附件安装并固定好。

试验完成后其结果应符合4.14的规定5.13耐久性试验可直接装车、装机或在试验室台架上进行试验,其试验方法、试验参数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耐久性试验期完成后其结果应符合4.15的规定。

5.14盐雾试验应按GB/T2423.17中,试验Ka:

盐雾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试验后其结果应符合4.16的规定5.15耐浪涌冲击试验在产品标准中规定应做浪涌冲击试验的应按以下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脉冲Pulse1Pulse2Pulse3Pulse4脉冲电压-100V+100V-150V+100V持续时间2ms0.05ms0.1us以下0.1us以下上升时间1us以下1us以下5ns以下5ns以下试验次数/时间5000次5000次1小时1小时

试验完成后其结果应符合4.17的规定

1本文由liuzewei2004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密级:

密级: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开发中心标准

R&D-**-**-****

汽车电子零部件通用设计规范

****-**-**发布

****-**-**实施发布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开发中心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开发中心产品技术规范

R&D-**-***-****

本规范通过开发中心网络内部按权限浏览,中心服务器上发布的版本为最新文本,是受控文件,应按Q/KG31014《文件控制程序》、Q/KG31015-2005《电子媒体文件管理办法》控制。

下载、打印、复印的文件为非受控文件,仅供参考。

修订情况修订记录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生效日期

本规范由江铃控股有限公司开发中心提出;本规范由江铃控股有限公司开发中心电器室归口管理;本规范由江铃控股有限公司开发中心电器设计室组织编制。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刘建民本规范审核人:

余俭之本规范批准人:

万马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开发中心产品技术规范

R&D-**-***-****

汽车电子零部件通用设计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陆风系列车型电子零部件的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规范。

GB/T2423.17-1993GB4723-1992GB4724-1992GB4725-1992GB13555-1992GB13556-1992GB18655-2002QC/T413-2002GB17619-1998GB18655-2002GB/T4942.2-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

盐雾试验方法印制电路用覆铜箔酚醛纸层压板印制电路用覆铜箔环氧纸层压板印制电路用覆铜箔环氧玻璃布层压板印制电路用挠性覆铜箔聚酰亚胺薄膜印制电路用挠性覆铜箔聚酯薄膜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3

名词解释:

汽车用电子零部件按结构封装分为:

开放式及封闭式

开放式:

不是完全密封的结构封装封闭式:

完全密封的结构封装

4要求

4.1一般要求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2使用条件4.2.1工作温度:

A类:

行车必要电子零部件:

-30℃~+80℃B类:

非行车必要条件电子零部件:

-10℃~+70℃4.2.2相对湿度:

不大于85%;4.2.3标称电压:

d.c.12V。

4.2.4工作电压:

d.c.9V~17V。

4.3贮存温度:

-40℃~+85℃;

江铃控股有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