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965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天津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天津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天津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天津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

《天津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

天津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天津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天津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是根据《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天津市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2008-2020年)》编制,是指导未来五年我市服务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我市服务业领域其他规划的重要依据。

  一、规划背景

  

(一)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时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全市各部门、各区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力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经济总量显著扩大。

2010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238.65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1.6倍,年均增速15.3%,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由2005年的42.5%提高到46%。

  二是产业结构显著优化。

2010年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达到64.5%,提高了2.8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比重提高3.1个百分点,科技服务业、创意产业比重分别提高2个百分点。

在津企业总部达到240家,亿元商务楼宇达到27座。

  三是辐射能力显著增强。

全市股权投资基金注册企业户数和认缴资本额均居全国第一。

在内陆地区已建成18个“无水港”,口岸通关服务功能进一步延伸。

口岸进出口贸易额从1019亿美元增加到1641亿美元,年均递增10%;进出口总额中外省市比重提高了4个百分点。

储宝钢材市场、北方自行车市场等一批大型交易市场辐射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夏季达沃斯论坛、世界500强峰会等高端会展活动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

  四是城市人气显著提升。

天津机场旅客吞吐量年均递增26.1%,接待外地游客、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6.6%和23.2%,“近代中国看天津”核心旅游品牌、“乘高铁、游津城”精品线路成为北方地区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五是载体设施显著完善。

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从889亿元提高到3365亿元,扩大了2.8倍。

先后组织实施三批共60项全市服务业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近1700亿元,75个现代金融、物流、旅游、会展、商务商贸、科技服务等子项目建成营业并发挥效益;90个现代服务业“短平快”项目多数建成开业,有力凝聚了人气,促进了消费。

  

(二)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1.良好的基础。

  一是日益壮大的综合经济实力为服务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9224.4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0美元,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达到1068.81亿元。

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国前列,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具备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基础。

  二是丰富独特的文化自然禀赋为服务业加快发展准备了充足资源。

毗邻北京,东临渤海,随着京津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既可以利用北京的人才、信息、资金等要素资源,又可以发挥港口优势,进一步集聚区域服务业发展资源。

山、河、湖、海、泉等自然资源齐备,近代工业、商业、金融、教育、文化等历史遗存丰富,为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体育休闲等行业,加速汇聚人流物流,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三是不断提速的项目载体建设为服务业加快发展创造了广阔平台。

已推出的三批重大服务业项目直接丰富了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

大批工业重大项目的建成投产,滨海新区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逐步形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提供巨大需求和发展空间。

  四是不断完善的规划政策体系为服务业加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一系列产业和空间布局规划、专项扶持政策先后出台,工作思路和推动措施不断创新丰富,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环境不断优化。

  五是不断健全的工作推进机制为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服务业任务分解和目标考核制度日趋成熟,全市上下推动服务业工作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上下互动的工作机制日趋完善。

  2.难得的机遇。

  一是调整优化结构为服务业加快发展带来了巨大空间。

优化产业结构为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先进制造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需要先进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咨询策划”等现代服务业来支撑。

优化需求结构为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服务业本身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环节,扩大消费,需要服务业加快发展。

优化要素结构为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服务业消耗低、污染小、占地少、效益高,对天津这样一个“两头在外”的加工工业城市,迫切需要服务业扩大规模、提高比重。

  二是滨海新区加快开发开放为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力带动。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不断加快,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入,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有利于强力聚集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需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

  三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为服务业加快发展创造了外部契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发达国家服务业向我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的趋势不断增强,天津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和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方面必将大有作为。

  3.严峻的挑战。

  一是各地发展服务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各地区日益重视发展服务业,对发展服务业的项目、企业、资金、人才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

二是天津市服务业发展还存在规模小、比重低、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链接互动不紧密、文化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民营经济发展不快等诸多薄弱环节。

三是体制机制上仍有许多制约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因素。

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全市服务业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着力构筑“三个高地”,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的中心工作,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为方向,加快实施“两核、两轴、两带”的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规划,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扎实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快项目建设,强化招商引资,培育优势企业,基本建成全国金融改革创新基地、现代商贸中心、国际航运和物流中心、科技服务与创新基地、旅游强市、中国北方创意之都,为实现北方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的定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十二五”时期,天津服务业发展要坚持以下原则:

  ——规划引领。

认真制定和落实“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各产业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引导服务业企业集群化、集约式发展,推进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市场主导。

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不断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科学规范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职能,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各方参与的多层次、多元化服务业发展的推进格局。

  ——创新驱动。

改革不适应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扎实推进南开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市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深入发掘本地资源和历史文化传承,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独具亮点的产业、项目和集聚区,不断增强天津服务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多业联动。

促进服务业和三次产业的融合联动。

大力发展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寄文化于旅游、寓商贸于会展,打造集会展、旅游、文化消费、购物和贸易一条龙式的产业链和价值链,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惠及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积极发展面向城乡居民的生活性服务业、提高市民生活档次和品位的新兴服务业,扩大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比重进一步提高。

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4%,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0%。

  ——结构进一步优化。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7%。

  ——载体进一步完善。

重点建设160个重大项目和340个“短平快”项目,基本建成中心城区CBD、滨海新区CBD、中新生态城、航运城、会展城等十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专栏1十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三、重点任务

  按照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充分挖掘和用好天津的优势资源,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物流、科技服务、商务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商贸、旅游、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创意产业、会展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扎实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快速做大服务业总量,加快提升服务业的能级和水平。

  

(一)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紧紧围绕先进制造业,坚持培育本土企业和引进外来企业相结合,细化专业分工,提高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为先进制造业各个环节服务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业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联动发展。

  1.现代金融业。

  加快推进金融改革与创新,深入实施“两心、两区、一基地”的金融业空间布局,努力建设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和全国金融改革创新基地。

全力打造中心城区金融中心,基本形成机构多样、功能完善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中心;加快建设于家堡金融中心,吸引一批金融机构入驻,集聚效应初步发挥;继续完善和提升东疆保税港金融服务区和空港金融服务区;加快提高开发区金融后台营运基地的规模和水平。

到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到18%。

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3.63万亿,存款余额达到3.4万亿,贷款余额2.6万亿。

保费收入突破450亿元。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设立和引进更多的金融总部机构。

积极发挥泰达国际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融资、管理、协同和发展职能,开展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

组建天津产权交易集团有限公司,推动在津设立全国性养老保险机构总部以及提供全新综合型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保险机构。

打造国际化直接融资服务平台,办好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

发展股权投资基金、船舶、飞机资产租赁基金,开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和船舶产业投资基金试点。

发展商品和金融对冲基金。

争取外资股权投资基金试点。

推动各类基金聚集发展。

支持排放权交易所、渤海商品交易所、股权交易所等发展,发起设立航运交易所等交易市场。

加快建设京津金融服务外包园区,积极发展金融服务外包。

支持企业上市融资。

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支持中小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推广中小企业集合性债权融资业务,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典当行,鼓励成立企业信用联保组织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机制。

鼓励第三方金融支付平台建设。

  创新金融产品。

做好意愿结汇改革试点。

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开展境外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小币种交易试点。

加快保险改革试验区发展,积极开发保障性保险产品市场。

推进科技、低碳、农业、消费、产业、航运等六大金融业务。

推动离岸金融业务。

支持各类新型金融机构开展创新性金融业务。

  防范金融风险。

坚持持续发展与风险防范并重原则,明确监管机构职能,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各类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特定目的公司、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单位以及资本和金融要素交易所科学治理、依法运营。

搞好金融国有资产管理。

强化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建设,提高自身风险防范能力。

  2.现代物流业。

  着力打造钢铁、煤炭、汽车、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农产品、建材、石化十大专业物流体系,积极推进冷链、危险品、邮政、逆向、应急五大物流重点领域加快发展。

以天津港为原点,沿海岸线打造沿海物流发展带,沿京津走廊打造京津物流发展带;沿宝坻区、蓟县形成北部物流聚集区;沿津南、西青形成南部物流聚集区;沿静海、西青形成西部物流聚集区。

在中心城区、滨海核心区双城区周边构建市域物流配送环,基本形成“两带、三区、双环”的空间发展格局。

到2015年,将天津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港口吞吐量达到5.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00万标箱,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50万吨。

100亿元批发市场达到10个,年成交额突破5000亿元。

  构建“三位一体”国际型港航物流体系。

依托滨海新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和产业优势,以港航物流服务系统为核心,以大宗商品交易为主要平台,以金融及信息服务为保障,构建“交易+物流+金融及信息服务”“三位一体”的国际型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形成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的核心区。

加快建设工程机械、汽车、金属、煤炭、成品油、农产品、钢材、船舶等大型交易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加快推动期货交割库建设,争取设立全国性期货交易市场;优化整合港口资源,进一步提升航运功能、港口与码头服务功能、集疏运功能、物流枢纽功能;联动发展综合保税区、海港物流区、空港物流区、出口加工区以及内陆无水港等,加快形成服务、辐射、覆盖内陆腹地的保税物流网络;加大对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交易、航运咨询、海事仲裁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在于家堡金融区和东疆保税港区设立物流金融服务中心,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展涉及国际、国内物流的金融服务,创新物流金融服务产品;培育并扶植若干第四方物流企业,搭建以第四方物流为主体的港航信息服务平台。

完善海、陆、空多式联运高效衔接的一体化物流通道体系。

加快天津港、东疆保税港、南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和港口货物集疏通道功能,确立天津港口的北方主枢纽港地位。

建成天津机场T2航站楼及相关配套附属设施,加强与首都机场的合作,扩展强化航空运输网络,提升国际与国内、干线与支线之间的对接程度,大力拓展航空物流市场,努力构建我国北方航空货运中心。

加快推进环渤海京津冀区域高速铁路网建设,加快大陆桥通道建设。

积极推动建设专用货运通道,形成客、货分流的专用运输网络体系。

加快环渤海地区口岸一体化进程,实现与内地重点城市口岸的直通。

  构建多级互通的物流信息化体系。

拓展信息技术在企业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鼓励和支持企业广泛应用各种物流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软件,实现物流作业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物流管理的专业化和高效化。

大力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逐步构建跨区域的物联网体系。

加快物流园区信息化体系建设,向园区入驻企业提供物流信息发布、物流信息查询、服务信息查询、电子商务、安全认证、软件租赁等信息化服务。

加快行业物流专业化信息平台建设,建设一批基于统一框架与标准的货物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加快网络化、智能化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客户、承运商、政府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平台的互通互联。

  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

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推动物流资源和物流业务整合,培育管理先进、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

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

积极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2015年天津市A级物流企业由目前18家增加到25家,其中5A级物流企业由目前的2家增加到10家。

  3.科技服务业。

  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发展契机,加快自主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提升软件外包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知识密集、高附加值的高端科技服务业,建设国家高技术服务业基地,大力培育科技服务“小巨人”,建设研发机构和企业的对接平台,着力打造津西、滨海新区和北辰-武清三大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成国际化的科技服务与创新基地。

全市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8%。

到2015年,科技服务业企业超过8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500家;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

  软件和服务外包业。

重点发展信息安全、数字安防、物联网、三网融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C设计等软件服务,抢占信息技术、知识流程、高端业务流程外包等离岸外包市场。

加快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建成我国最大的信息安全企业聚集区。

  科技中介服务业。

建设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手段现代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以科技服务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

建设和完善包括重点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工程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孵化器、科技创新基地、基础条件平台等机构,创新服务模式,提升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规模。

加大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力度,拓展国内科技信息和咨询市场,建立若干个国内一流的科技咨询机构。

  积极开拓新兴科技服务领域。

大力发展实验检测服务。

自主研发和引进一批实验检测关键技术,重点支持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能源环保、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轻工纺织、工程建设等领域的检测实验室建设。

到2015年,国家级质检中心数量达到40家。

拓展物联网科技服务。

依托北方国际物流平台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带动发展一批以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激光扫描等信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服务手段的科技服务企业,拓展物联网科技服务应用。

培育节能环保科技服务。

依托中新生态城、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低碳型科技服务园区等载体,提升节能环保科技水平,促进节能环保科技服务发展壮大。

积极发展航空航天科技服务。

加快国家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民航大学作用,开拓航空航天科技研发、飞机维修、客服中心等新兴服务,使天津成为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科技服务基地。

  4.中介服务业。

  建立和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公信力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介服务品牌机构,基本形成功能完善、运作规范、辐射力强的中介服务市场体系。

到2015年,全市中介服务业门类拓展到60个以上,从业人员增加到50万人以上,会计税务、法律仲裁、咨询评估、广告等重点行业的增加值或营业收入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中介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

  完善行业体系。

以会计税务、法律仲裁、咨询评估、知识产权、人力资源、信用服务、广告等行业为重点,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机构集群,发展高端服务业务,打造现代中介服务体系。

积极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职能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支持行业协会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和运作机制,增强其自主办会能力,提高其在行业内外的公信力。

  打造企业品牌。

加大政府和事业单位的业务外包力度。

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的中介机构来津执业,培育一批国内领先、知名度高和公信力强的品牌企业。

通过引进专家、委托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促进集聚发展。

以商务楼宇为主要载体,制定优惠政策,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引导同类中介服务企业集聚,发挥集聚效应,创造商业机会,降低商务成本。

  

(二)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引入现代技术、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丰富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培育优势品牌,规范市场秩序,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的层次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1.商贸流通业。

  积极推行现代流通方式,深入推进内外贸融合,进一步繁荣繁华城市,加快形成“双心、两区、多组团”的商贸流通业布局结构,努力重塑“北方商埠”。

到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00亿元,年均增长18%;商品销售总额3.5万亿元,年均增长20%;商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以上。

  专栏2双心、两区、多组团

  “双心”:

中心城区商业中心区、滨海新区商业中心区。

  “两区”:

空港国际贸易区、海港国际贸易区。

  “多组团”:

蓟县、宝坻、京津、武清、宁河、汉沽、西青、津南、静海、团泊、大港等11个新城商贸组团。

  打造各具特色的商贸集聚区。

加快海河两岸商贸设施建设。

推动意式风情区、津湾广场、津门、津塔、嘉里中心、南站、天津湾、塘沽外滩和解放路商业街建设,吸纳特色商贸项目集聚海河两岸,形成独具天津历史人文魅力的海河精品文化旅游商贸集聚区。

按照功能完善、设施先进、业态结构合理的标准,加大重量级商业商务设施的集聚力度,整合提升和平路-滨江道、天津站、天津西站、东马路-大胡同、水上公园周边、小白楼、友谊路、解放南路、文化中心等一批现代都市商业集聚区和南京路商务商贸带、鞍山西道-白堤路科贸街、鼓楼、古文化街、食品街等特色商业街。

提升23个区域商业集聚区,促进区域商业协调发展。

发展商业、旅游、文化有机结合的风情街区,增加餐饮、娱乐、休闲等配套功能,提升服务能级。

  推动城市进一步繁荣繁华。

按照现代流通方式推进传统批发交易市场的改造提升,促进各类批发企业加快经营转型和服务功能延伸,推广总经销、总代理等经营方式。

鼓励企业构建全国性批发代理经销网络,积极发展内外贸结合、跨国经营的贸易企业。

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商业企业和国际顶级品牌、国内著名品牌,建设旗舰店、体验中心等高档、时尚的中心城市商业、餐饮设施,繁荣繁华城市。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新型商业业态,结合门店销售、快递物流等一体化趋势,推动新兴商贸服务业的集成发展。

  进一步完善便民生活服务。

加快培育大型连锁龙头企业。

以大型综合超市为主力业态,积极发展便利店、折扣店等新型业态。

建立完善无公害绿色食品流通网络,为居民提供安全放心食品。

加快发展便利商业,高标准建设一批小型超市、早点快餐、物资回收等便民商业设施。

拓展提升农村流通网络,提高农村便民商业设施的配送比例,商业连锁率达到80%。

  2.旅游业。

  充分发挥天津山、河、湖、海、泉资源齐备和近代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加强高端旅游服务市场的培育和服务产品的开发,着力打造“一带、三区、九组团”的旅游业发展格局,将天津建成浓缩近代文化、凝聚现代文明、独具特色的文化历史名城和现代化旅游强市、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到201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入境旅游人次达到370万,旅游外汇收入37亿美元,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0万,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打造旅游品牌。

以天津近代历史文化为脉络,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以历史风貌建筑和历史遗迹为载体,精心设计、开发、整合、建设小站练兵、意奥风情、金融名街、老城津韵等12个文化旅游主题板块,形成“近代中国看天津”文化旅游核心品牌。

依托天津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精心设计完善旅游线路,打造“都市博览游”、“海河风光游”、“滨海休闲游”、“山野名胜游”等特色品牌。

大力发展邮轮经济和游艇产业。

将“中国旅游产业节”办成国内旅游展会第一品牌。

  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

按照错位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客源互通的原则,加强京津冀旅游经济合作,开展旅游线路对接、旅游产品整体宣传推广。

扩大环渤海旅游区域合作和东北亚市场互动。

开通跨省市旅游巴士运营专线,增加环渤海游轮旅游线路。

积极推进中日韩三国十市(中国的青岛、烟台、天津、大连,韩国的仁川、釜山、蔚山,日本的北九州、下关、福冈)环黄海经济合作机制不断深化,推动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向纵深发展。

  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加大对旅行社的管理力度,规范旅行社的经营行为,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吸引更多国际著名酒店管理集团来津发展,鼓励星级饭店企业加大投资,提升硬件设施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到2015年,旅行社达到400家,其中,出境游组团社发展到100家左右,五星级饭店数量达到40家。

  专栏3一带三区九组团

  “一带”:

海河旅游观光带。

  “三区”:

市中心都市旅游区、东部滨海旅游区、北部山野旅游区。

  “九组团”:

东丽湖商务休闲组团、京津新城温泉度假组团、七里海湿地度假组团、大黄堡生态休闲组团、官港休闲游乐组团、杨柳青民俗文化组团、团泊湖运动休闲组团、葛沽-小站民俗风情组团、天嘉湖-鸭淀水库商务度假组团。

  3.房地产业。

  优化供给结构,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房地产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