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讲义第六课 4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953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讲义第六课 4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讲义第六课 4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讲义第六课 4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讲义第六课 4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讲义第六课 4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讲义第六课 4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docx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讲义第六课 4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讲义第六课 4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讲义第六课 4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docx

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讲义第六课4第四节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Word版含答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望子成龙”和“望子成狗”

一次,一位中国教授与一位西方留学生在交谈中提到“望子成龙”一词,教授说:

“你父母大老远把你送到中国来学习汉语,他们是‘望子成龙’啊!

”话音刚落,不料这位留学生竟瞪大眼睛反问教授:

“你说什么?

为什么要‘望子成龙’,而不是‘望子成狗’啊?

在中国,“龙”是一种祥兽,而在西方,“龙”则是“邪恶”的代名词;“狗”在汉族人眼里,不是什么好东西,而在西方人眼里,却是一种善良、忠诚的动物。

东西方文化的不同,造成了上述笑话。

所以说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学习语言就要入乡随俗,就要好好地了解与之有关的文化。

说“狗”→

1.请概括语言和民族文化的关系。

[明确]

2.具体分析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在词语上的表现最为明显。

一种情况是相同的事物不同民族用不同的词语,这只能从民族文化角度来解释;另一种情况是不同语言中似乎相同的词语实际的意义和用法可能很不相同,这也往往需要从民族文化意识来解释。

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在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表现得也很明显。

比如西风吹来,给亚洲东部地区带来的是花木的凋零和冬天的肃杀,而在西欧国家,恰恰是西风唤醒了昏睡的冬天,迎来明媚的春光。

一、

1.英译汉:

“blueMonday(倒霉的星期一)”“redflag(让人生气的东西)”“whiterage(震怒)”“whitelie(善意的谎言)”“whitenight(不眠之夜)”“yellowjournalism(耸人听闻的报道)”“yellowdog(可鄙的人)”“agreenhand(新手)”“agreenman(新手)”“agreenoldage(老当益壮)”“blackdog(忧郁、不开心的人)”“blackletterday(倒霉的一天)”“blacksmith(铁匠)”“blacksheep(害群之马,败家子)”“blackleg(骗子)”。

Mr.Whiteisaverywhiteman.

怀特先生是一位非常忠实可靠的人。

“white(忠实可靠)”

Hewaslookingrathergreentheotherday.

他那天脸色看起来相当不好。

“green(病危)”

Hehasbeenfeelingbluetoday.

他近来感到闷闷不乐。

“blue(沮丧或悲伤)”

WhenIsawhim,hewasinabrownmood.

我看到他的时候,他显得心事重重。

Ihopehe’llsoonbeinthepinkagain.

我希望他早点振作起来。

“inthepink(是一个词组,是一个幽默语,意思是:

身体很棒)”

2.汉译英:

“红白喜事(weddingandfuneral)”“黄袍加身(beacclaimedemperor)”“黄毛丫头(agreenhand)”“白做(getsmallthanksforsomething)”“黑白不分(confoundrightandwrong)”“白手起家(startfromscratch,buildupfromnothing)”“真相大白(comeoutinthewash)”“开门红(tobeginwell,tomakeagoodstart)”“红光满面(tobehealthyandenergetic)”“红娘(matchmaker)”“红眼(greeneyed)”“铁青着脸(blackintheface)”“苍天(empyrean)”“青史留名(stampone’snameonthepageofhistory)”“黑色幽默(blackhumor)”“青出于蓝而胜于蓝(surpassone’smasterorteacherinlearning)”“黑帮(sinistergang)”。

二、以“九”为例。

在我国,人们之所以把“九”看成是自己心目中的“天数”和最富有神奇色彩的数字,是因为“九”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在我国可以说历时最久,涉及面也最广。

“九”是一种神秘的数字,它起初是龙形(或蛇形)图腾化的文字,继而演化出“神”之意,于是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神圣的权力为天赐神赋,便竭力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

如天分九层,极言其高,天子祭天一年九次。

更有趣的是连皇宫建筑都与“九”有关。

例如,北京城有九门,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间,门上饰有九路钉(即每扇门的门钉纵横各九排)。

汉语词汇中也常用“九”来形容帝王将相的称谓,如“九五之尊”,称官位仅次于皇帝的王爷为“九千岁”等。

此外“九”还虚指多数。

《红楼梦》第九回中用“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来比喻贾氏家族族大人多,龙蛇混杂,好坏不一,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在文娱、体育等词汇中,数字“九”也比比皆是。

比如歌曲中有“九曲黄河”,乐器中有“九音锣”,体育活动中有“九柱戏”,兵器中有“九节鞭”,地名中有“九寨沟、九华山、九江、九龙”等。

(其他数字的解说略)

三、汉文化中的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的象征,非牛莫属;而在俄罗斯文化中,马才是任劳任怨的典范;在阿拉伯文化中,坚韧、忠诚和力量的象征则首推骆驼。

再以“狮”和“虎”为例。

对英国人和大部分西方人来说,狮子在西方是“百兽之王(kingoftheanimals)”,从“regalasalion(狮子般庄严)”“majesticasalion(狮子般雄伟)”等词语可以看出,狮子享有很高的声誉。

12世纪后期英王理查一世因勇武大胆而被誉为“lionheartedRichard(狮心理查)”。

雪莱在他的诗中也以勇武的狮子比喻英国人民:

“Riselikelionsafterslumber(快像狮子般从梦中醒来)”。

难怪英国人会选狮子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

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百兽之王”则非虎莫属,从“虎踞龙盘”等成语到“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等熟语均可看出,在中国人眼里,虎才是“王者、威猛、力量”的象征。

汉语中常用“虎”来形容威猛勇武和雄心胆量,诸如“英雄虎胆、虎背熊腰、生龙活虎”。

古时称勇士为“虎贲”,称勇将为“虎将”,称将军在战场的营帐为“虎帐”等等。

当然,汉语中的“虎”也有贬义的地方,虎凶猛残忍、冷酷无情,故有“拦路虎、狐假虎威、苛政猛于虎”等。

由于汉英文化中狮虎喻体的不对等,使得同一个喻义需要不同的喻体。

如汉语说“虎头蛇尾”,英语说“inlikealion,outlikealamb(来若雄狮,去若羔羊)”;汉语说“拦路虎”,英语说“lionintheway”;汉语说“老虎屁股摸不得”,英语说“Don’ttouchthelion”。

原因略。

1.下列关于语言与民族精神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每个民族都热爱自己的语言。

B.会说本民族语言却不说,反而去说别种语言,甚至说入侵者的语言,这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C.历来民族沙文主义政权总是千方百计通过种种高压手段试图消灭被压迫民族的语言,从而达到同化被压迫民族的目的。

D.汉文化和俄罗斯文化中牛是忍辱负重、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象征。

解析:

选D。

俄罗斯文化中马才是任劳任怨的典范。

2.下列关于从语言看民族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文字和词语,人们往往可以发现早期民族文化的痕迹。

B.中国很多没有文献的少数民族的历史由于语言材料已经随时光消逝而不能得以保存,因而很难挖掘。

C.通过语言文字直接了解文献所记载时期的民族文化,更是研究文化的重要途径。

D.我国南方民间普遍有喝茶习惯,种茶树须用种子,不能幼苗移植,这就象征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理想婚姻,于是“吃茶”就引申出女子受聘定亲的意思。

解析:

选B。

“中国很多没有文献的少数民族的历史也可以通过语言材料来窥见。

3.假设你是记者,即将采访金庸先生,面对下列访谈内容,你将采用什么顺序进行访谈,请按顺序排列。

①侠义思想在中国历史演义中产生的利与弊

②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历史眼光

③金庸年轻时的抱负

④对通俗文学的定位

⑤澄清有关“为秦桧平反”论的说法

⑥祖父的“侠义”精神对金庸的影响

访谈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④→②→⑤→⑥→③→①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出这样的春游情景: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请为下面两副对联分别拟写下联和上联,概述这一春游情景。

(1)第一副:

 

上联:

呼朋引伴踏春去 

下联:

                                    

(2)第二副:

 

上联:

                                    

下联:

童子六七沂水濯衣衣犹香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撰写对联的能力。

题干要求“请为下面两副对联分别拟写下联和上联,概述这一春游情景”,而前面已经给出了春游的情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内容来自材料,形式对仗,上下联相同部位不要重字。

一般要求上联结尾字要仄声,下联结尾字要平声,讲究仄起平收。

答案:

(1)(示例)戏水沐风咏歌回

(2)(示例)冠者五六舞雩当风风正暖

5.“微博”已经逐渐成为当今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不少名人都纷纷选择通过“微博”这一方式和自己的粉丝互动,或者发表自己对于社会文化现象的看法或意见。

与此同时,“微博”还产生了大量的经典语录,为网民所津津乐道。

请以“成语听写大赛”为主题,写一则微博,要求凸显个性,令人回味,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80个字左右。

答: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

题干明确要求:

一是以“成语听写大赛”为主题,这就规定了微博的内容,要与“成语”有关;二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可以选择常用的修辞入手,比如比喻、对偶、夸张等等;三是“80个字左右”,一定要注意字数的要求。

答案:

成语典故不老,美丽中文不灭;千年文脉不朽,灿烂文明不绝。

这是一场弘扬中华文化、振兴中华文明的比赛,选手们凭借扎实的成语功底,巧妙的解答接答,紧张激烈的电控拼抢,秀出了自己的中国风。

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

如果把文化作为一个包罗万象的总体概念来看,则语言属于人类总体文化,即大文化的范畴。

但它在总体文化中的地位比较特殊,与总体文化中的其他成分是相对应的。

因此可以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也是使人与文化融合为一体的媒介。

它随着人类的形成而形成,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

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特别是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的试题中。

 2019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3周年,为纪念这位戏剧大师,某剧院策划了系列演出活动。

请为该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

答: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拟写时,可以从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作品或者莎士比亚在戏剧创作中取得的艺术成就切入。

作答时要注意有创意,有文采,语言简洁。

[答案] 四大悲剧,四大喜剧,人生悲喜尽在其中;穿越时空,走近莎翁,大师风范历久弥新。

 《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

请根据其中一句给你的启示,写出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想法和做法。

要求:

①内容具体;②句式工整;③语言简明、得体;④60~80字。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经典语句的理解及语言表达简明、得体、鲜明的能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是(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有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即能够“推己及人”。

答题时要紧扣这两句话的意思,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即可,注意要有理有据。

[答案] (示例1)自己不想说的话,不强求他人说;自己不愿听的话,不强求他人听;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强求他人做。

设身处地感受他人难处,推己及人避免强人所难。

(示例2)为他人生活提供方便,为和谐相处创造条件;为他人成长贡献力量,为共同发展奉献智慧。

在成全他人中成就自我,在分享快乐中创造幸福。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答题技巧

本考点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和“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题型主要有选择填空、简析评价、改写修正、拟句扩句和短文写作五种。

1.准确

指能够准确运用语句传递思想情感,辨别词语使用的优劣。

“准确”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讲的,指用词造句要能恰当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注意辨析同义词,明确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词语的分寸,做到用词妥帖,大小合适,轻重合宜;要注意按照词义范围的大小和程度的轻重合理安排次序,不得颠倒词序;要注意适当添加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本意。

具体要求是:

(1)符合特定的情境

(2)符合事理及对象

即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敬称呼。

(3)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

书面语庄重典雅,口语则通俗易懂。

它们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使用的场合不同而已。

要注意口语、书面语的转化,复述或转述的重点的转化,还要注意转述时间、地点、对象等具体情况。

(4)准确表达范围、程度及心理

此外,还要注意用词的规范、语序的顺畅、句子的完整等语法规范。

2.鲜明

“鲜明”是指用词造句都能明白、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不模棱两可,不含糊其辞。

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要注意精心选择不同色彩的词和不同语气的句子,把自己的褒贬好恶清楚明了地表达出来;要注意语言通俗明白,不生造词语,不用冷僻词语,不随便使用文言词和文言句式;要注意尽量用简洁明快的短句,不随便使用结构复杂、晦涩难懂的长句。

具体要求是:

(1)精确选用词语

在选用词语方面,尤其是对动词、形容词、副词的选用,不要使用诸如“可能”“大概”“也许”“左右”等不确定的词来表明态度与观点。

多使用“坚决反对”“完全错误”“决不能这样”等的词语来表明自己所持的鲜明的态度。

感情色彩词语的选用。

在表达时,自己不同的态度与感情,可以通过选择词义的褒贬来实现。

感情色彩鲜明的褒贬义词语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那些感情色彩不鲜明的中性词,只要结合好语境,同样也可以具有强烈的效果,增加语言表达的鲜明特点。

表达时如果能做到色彩鲜明,则可以突出所要表达的事物特征。

(2)恰当选用句式

在语言表达中,注意句式的变换,一定的句式表露一定的感情,句式变了,句意也会产生新的变化。

如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还可以选用双重否定、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使自己观点的表明更加鲜明而强烈。

注意整句与散句的使用。

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适合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另外,如能恰当地使用反问、排比、对偶,也能增强语言的鲜明感。

3.生动

指形象鲜明感人,能运用修辞、句式等手法使语言的表达更生动。

“生动”指具体形象新鲜活泼,能使人感动。

生动,往往是以准确、鲜明为前提的。

有时做到了准确、鲜明也就做到了生动感人,而离开了准确、鲜明去片面追求生动,就会给人矫揉造作、华而不实之感。

要注意恰当使用动词、形容词,从形、声、色等方面对事物进行形象的描摹,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要注意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等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灵动性,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幽默感;要注意句式的整齐匀称,讲究音节的押韵和谐,力求语言的声律美,让人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

描写事物,状形则形象毕现;绘色则色彩鲜明;摹声则声声真切;抒情,则慷慨激昂,深沉柔婉;说理,则举例引用、比喻象征,形象生动。

总之,生动的语言应该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感其情的生动活泼的效果。

具体要求是:

(1)恰当选用词语

使用表现力强的词语。

使用的词语具有生动传神的表现力,把词语用活。

色彩浓重的词语,这里主要指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词语的语体色彩。

(2)恰当选用句式

语言表达中,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就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在句式的选择中,应注意特殊句式、常用句式、长句短句、排比句、对偶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的穿插交错,注意语句的整散、错综变化,语气,倒装等方面。

(3)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语言表达生动就应该选择那些具体的、形象的、新鲜的、内涵丰富的和能够调动人的感官体验的词语。

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生动、准确、鲜明,增强语势。

如比喻可使事物更形象生动;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使描绘对象色彩鲜明、生动形象,表意丰富;排比可加强语势,充实内容,加重感情;反问是为了强调;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以加强语气,烘托气氛,增强联想,增强表达效果;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真是事出意外!

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

“献丑,献丑!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解析:

选A。

A项,舍弟:

谦辞,称自己的弟弟。

B项,献丑:

谦辞,用于表演技能或写作的时候,表示自己的能力很差。

C项,垂询:

敬辞,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询问。

D项,内人:

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B、C、D三项谦敬辞运用不当。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解析:

选B。

A项,“失陪”,客套话,表示不能陪伴对方,这里用错了对象。

B项,“璧还”,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

用于此处正确。

C项,“寒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家。

句子中称别人的家,不得体。

D项,“千金”,敬辞,称别人的女儿。

此处用于说自己的女儿,不得体。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他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了。

解析:

选C。

A项,承蒙:

客套话,受到。

B项,高足:

敬辞,称呼别人的学生。

C项,不吝赐教:

请人多加指教的客套话。

D项,恭候:

敬辞,恭敬地等候。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城镇化率过半、“乡土中国”开始转向“城市中国”时,我们也迎来了城市大发展大建设的阶段,如何建设、规划、管理好城市家园,也摆在了各级管理者的面前。

B.站在2019年的起跑线上,回望曾经的风云激荡、前瞻远方的漫漫征途,我们不禁感到自豪和喜悦,不由得不生出憧憬和渴望。

C.我省环境污染责任险推广遭遇尴尬,投保企业数量远低于周边省份,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投保意识不强,普遍抱有侥幸心理造成的。

D.《赵氏孤儿》描写了忠正与奸邪的矛盾冲突,揭露了权奸的凶残本质,高扬正义之大旗,感人至深,是元杂剧中最优秀的历史剧之一。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了解语病类型,抓主干梳理枝干,看是否有语序、搭配、不合逻辑等错误。

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规划、建设”。

B项不合逻辑,否定失当,应改为“不由得生出憧憬和渴望”。

C项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游牧文化是从事游牧生产的游牧部落、游牧民族和游牧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是一种以自然环境(草原)和生产方式(放养畜群)、生活方式(逐水草而居)为基本条件的地域性文化,包括与游牧生活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具体要素。

北方游牧文化则是指历史上生活在中国北方和西北方广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所创造的文化。

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深远影响的北方草原上的族群,唐以前是匈奴族,唐以后是蒙古族。

以匈奴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居住在北方宽阔的草原上,不建城市,不从事农业生产,社会结构松散;与畜牧一同转移,牧养着多种牲畜,“逐水草迁徙”;善于骑射,崇尚英雄;以肉、乳为食,以动物皮毛为衣。

与中原汉族相比,北方游牧民族规矩少、约束少、思想负担少、行政限制少,所以行动起来及时自如,效率高。

《汉书·匈奴传》又说:

“单于遣使遗汉书云:

‘南有大汉,北有强胡。

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

’”“胡”在汉代主要是指匈奴;汉以后,“胡”成为中原汉民族对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统称。

“胡人”既自诩“天之骄子”,当然不会制订“小礼”,更不会用“小礼”作茧自缚、自寻烦恼。

其实,这正是北方广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共同特点。

可以看出,虽然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都是建立在各自地理形态基础上的相对独立的地域性文化,但与固守土地、男耕女织、讲求人际关系的农耕文化不同,游牧文化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畜群、草场、牧人构成了游牧的基本条件。

北方游牧民族善于骑射,不断地游动、迁徙,与严峻的生存环境抗争,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培养了豪侠尚武的精神和粗犷豪放、坚韧顽强的民族个性。

以唐诗而论,盛唐诗是唐诗繁荣的顶峰,文学史家所称的“盛唐气象”让后人追慕不已。

盛唐诗雄浑壮美、大气磅礴、酣畅淋漓,充满阳刚之气,既与盛唐强大的国力、广阔统一的疆土、开放的文化政策有关,也与盛唐人尚“胡”,即普遍主动接受来自以游牧为主的北方各民族文化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在历代王朝中,唐朝与外族接触最为频繁、接受外来影响最为显著,是秦汉以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

对此,近代学者一致认为,北方游牧文化对唐诗的题材、风格、审美取向等多个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北方游牧文化扩大了唐人的视野、培养了唐人的英雄主义情怀,为唐诗提供了大量鲜活的题材,空前丰富了唐诗的表现内容。

(摘编自高建新《北方游牧文化浸染下的唐诗》)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游牧文化建立在恶劣的地理形态的基础上,具有相对独立性,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B.北方游牧文化是由历史上生活在中国北方和西北方广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创造的。

C.匈奴族是对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