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东省七校联合体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449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山东省七校联合体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山东省七校联合体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山东省七校联合体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山东省七校联合体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山东省七校联合体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山东省七校联合体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山东省七校联合体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东省七校联合体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山东省七校联合体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山东省七校联合体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山东七校第四次高三联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

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

这一变化反映了

A.秦汉爵号等级的开放性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C.血缘世袭制走向终结D.社会制度转型对阶层流动的影响

【答案】D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变化”,即军功爵制取代了贵族世袭制。

2.北宋末年庄季裕的《鸡肋编》载:

平江府洞庭东、西二山在太湖,菲舟楫不可到,……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

绍兴二年(1132年)冬,忽大寒,湖水遂冰,米船不到山中,小民多饿死。

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A.民众生活受气候的影响大B.民众生活与市场联系紧密

C.舟楫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D.农业种植商品化和专业化

【答案】B

【解析】题干主要表现的是因气候寒冷,米船不能至,而本地小民又没有种植粮食,所以饿死了,但受气候影响并非实质问题;小民的日常生活与商贩联系紧密,粮食等日常糊口之物只能购买。

而小民自己则进行柑橘、桑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这些作物主要是供给市场的,反映出民众生活与市场紧密相连,故A项错误,B项正确。

材料只是说明,洞庭二山在太湖中,所以只能靠舟楫,但并不是说宋代主要交通工具为舟楫,故C项错误。

山中小民多种柑橘、桑麻,而不种粮食,这说明了农产品的商品化,但并没有体现其分工明确的专业化特征,故D项错误。

点睛:

注意理解题干的意思。

题干大意为,平江府洞庭东、西二山在太湖,不靠船是不能到达的,。

地方共几百里,多种着柑橘树、桑麻,平时吃穿糊口的东西,都要靠商贩运来。

绍兴二年冬天,天气非常寒冷,湖水结冰,运粮的船不能航行,到不了山下,山里的小民很多都饿死了。

3.自秦始皇泰山封禅以来,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帝王均到泰山举行封禅活动,“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五经通义》)。

这说明

A.君权神授观念不断深化B.君主治国理政思想的宗教化

C.君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D.儒学思想成为主流

【答案】A

【解析】“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体现了君权神授观念,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帝王均到泰山举行封禅活动说明了君权神授观念不断深化,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宗教化和制约君权,故BC错误;儒学思想成为主流是在汉武帝时,故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材料没有体现出限制君权,故C项错误。

4.1689年康熙皇帝选择用“中国”而不是“大清帝国”作为国家名称与沙俄政府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这说明他

A.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B.摒弃了满族文化思想

C.“天朝上国”观念形成D.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答案】A

【解析】康熙帝选择用“中国”作为国家名称与沙俄政府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康熙帝摒弃了满族文化思想,并且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中国”不能体现出“天朝上国”的观念,也体现不出传统的夷夏观念的改变,故CD错误。

5.1894年盛宣怀奉李鸿章之命接办官督商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后,逐步进行改制,企业名称经历了“上海机器织布局→华盛机器纺织总厂→集成纺织公司”的变化。

这突出反映了

A.商业思维主导改制B.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

C.私有化是国营企业改革的良药D.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答案】A

【解析】“上海机器织布局→华盛机器纺织总厂→集成纺织公司”体现了上海机器织布局由政府控制的“局”到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厂”再到现代意义上的“公司”的演变,这突出说明了商业思维在主导企业改制,故A项正确;企业改制的主观要求不是客观要求,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故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故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上海机器织布局→华盛机器纺织总厂→集成纺织公司”的变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上海机器织布局由政府控制的“局”到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厂”再到现代意义上的“公司”的演变。

6.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申明“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络众家’之学府也。

”这表明他

A.注重学术研究的多元化B.注重学校文化建设

C.坚持自由包容的办学理念D.不拘一格选人用人

【答案】C

【解析】“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络众家’之学府也”说明蔡元培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学术研究的多元化,故A项错误;“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和“不拘一格选人用人”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故BD项错误。

7.1927年9月,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政治局会议,会上作出决议,规定“苏维埃的组织,首先应当在那些中心的地方如广州、长沙等”成立,而小县城和农村则暂不组织苏维埃。

该决议表明

A.中共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B.农村缺乏组织苏维埃的条件

C.革命策略尚未反映具体国情D.中心城市的革命条件较优越

【答案】C

8.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挂靠国有、集体等企业,戴上“红帽子”经营。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大部分私营企业纷纷主动摘帽还原,以其真实面目开展经营。

这种“摘帽”现象

A.加大了私营企业的投机性B.推动了国家对非公经济的保护

C.削弱了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D.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

【答案】D

【解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大部分私营企业纷纷主动摘帽还原,以其真实面目开展经营”,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的结果,即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故D项正确;A项错在“投机性”;国家对非公经济的保护是材料现象的原因,故B项错误;私营企业的发展不可能削弱了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故C项错误。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关键时间“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判断。

9.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这说明雅典

A.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B.注重权利意识的培育

C.注重责任意识的提升D.注重程序的公平公正

【答案】C

【解析】古代雅典的官员和公民必须宣誓,这是在培养责任意识,故C项正确;“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不出法律意识和公平公正,故AD项错误;“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体现不出权利意识,故B项错误;。

10.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到:

“(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1895年,恩格斯却指出:

“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这表明

A.恩格斯主张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B.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政党赞同

C.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D.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化逐步完善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恩格斯并未主张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议会斗争也并未得到各国工人政党赞同,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也并未走向低潮,材料只是强调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化逐步完善,资产阶级改变了一些对工人的做法,工人的斗争策略也必须作出适当的改变,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化的完善

11.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

英美两国的做法

A.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B.有利于调节贸易纠纷,推动经济发展

C.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途径D.刺激了各国的出口贸易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降低关税是为了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打开世界市场,这客观上使其他国家提高而关税;经济危机中,美国等国提高关税是为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这又使其他国家纷纷建立了关税壁垒,故A项正确;这些做法不利于调节贸易纠纷,故B项错误;这不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有效途径,反而加重了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故C项错误;关税壁垒减少了各国的出口贸易,故D项错误。

12.1928年至1929年,苏联遇到了“谷物收购危机”,进而影响工业化建设。

为加快农业发展,剥夺富农的财富和生产资料,斯大林决定从1929年开始以强制性的行政手段进行迅速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很多地方只用几个月就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到1937年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民达到93%。

材料主要反映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A.违背了农民的主观意愿B.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C.为工业化的发展积累资金和原料D.顺利改造了生产关系

【答案】C

【解析】“为加快农业发展,剥夺富农的财富和生产资料”,斯大林开始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由此可知,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的发展积累资金和原料,故C项正确;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违背了农民的主观意愿,但是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故A项错误;苏联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出对生产关系的改造比较快,但无法体现“顺利”,故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为加快农业发展,剥夺富农的财富和生产资料”,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即可。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一)必考题:

共135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外文明交流主要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16世纪以前是“东学西传”,中国文化传到西方去的主要是物态文化(包括科技和艺术成果)。

第二阶段:

16世纪以后是“西学东渐”。

材料二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构成了文明交往史上的诸多绚丽篇章,和平和暴力是两种基本的交往形式。

——摘编自李翠玉《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考察》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学西传”和“西学东渐”两个阶段中西文明交往的特点。

简要分析“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运用中国古代历史知识,评价材料二的观点。

【答案】

(1)特点:

“东学西传”时期:

中西文明交流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以物态文化为主双向交流;西方传教士主导;东学对西方比西学对东方影响更大。

“西学东渐”时期:

中西文明交流是在武力胁迫下的进行的;以西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影响中国的单向交流为主;在交流中以中国人学习西方为主要途径;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即由初期模仿西方的科学文化到后来逐渐领悟到学习西方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的过程。

影响:

经济上,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国经济逐渐汇入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政治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的革命运动和改革运动,加速了旧体制的解体和近代民主政体的建立;思想文化上,西方文明的传入,有利于中国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人的思想解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认同材料观点。

在不同文明交往中,和平与暴力是两种基本的交往形式,在中国古代,汉人代表的农耕文明与匈奴代表的游牧文明,自春秋战国以来在不断的冲突中相互融合。

为防范匈奴骚扰北部边塞秦赵燕三国和秦朝修筑长城,汉初兵败匈奴实行“和亲”加强文化交流,汉武帝击败匈奴后,将匈奴所属之地纳入管辖,东汉时期,南匈奴与河套地区汉族共同生产,相互融合。

在汉人与匈奴的长期交往中,彼此相互学习,匈奴接受农耕生活,定居河套地区,汉人也学习匈奴的游牧生活由此可见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

(史实举例可以多元如鲜卑族和孝文帝改革、元朝、清朝等民族交往的事例。

如果不认同材料观点也可同样赋分)

【解析】第

(1)问,“特点”,依据材料一信息“中国文化传到西方去的主要是物态文化(包括科技和艺术成果)”并结合所学知识两个时期的交流方式、交流内容、交流的主导者以及交流过程等角度分析。

“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即可。

(2)问,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解题的思维过程是:

首先,概括材料二的观点;然后,表明态度;再次,运用中国古代历史知识进行评价。

材料二的观点是:

不同文明交往中,和平与暴力是两种基本的交往形式;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观点是符合史实的,因此要表明肯定的态度;评价,依据所学知识从汉朝对匈奴的关系角度分析即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国民政府成立伊始,即接受了统制经济学的主张,开始筹划建立国有经济体系。

1928年11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建设大纲草案》,规定:

“凡关系全国之交通事业……有独占性质之公共事业……关系国家前途之基本工业及矿业……悉由国家经营之。

”30年代初“统制经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支持……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届中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由蒋介石等四名委员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方案》,提出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实行计划经济,其宗旨就是扩大国家资本,垄断全国的经济命脉。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给分,示例如下:

观点一:

“统制经济”符合国情,利于社会的发展。

论证:

(1)、1929的经济大危机席卷全球,我国作为世界市场的参与者之一,也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统制经济”的实施有利于民国政府更好地应对危机,维护国家利益。

同时,也是对西方经济政策经验的吸收和总结;

(2)、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日益严重,1931年爆发“九一八”事变,侵略东三省,1935年爆发“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统制经济”有利于国民政府为抵抗日本侵略做经济上的准备,有利于全面抗战爆发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结论:

“统制经济”的出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

观点二:

“统制经济”加剧了社会经济危机,不利于民族资本发展

论证:

(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通过种种手段,巧取豪夺,严重破坏市场秩序,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统制经济”政策的出台后,官僚资本则借“统制经济”为护符,进一步大肆扩张,严重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为集中全国力量抗战,“统制经济”愈发成为国民政府筹集资源的手段,在这一过程中也伴随了官僚资本的掠夺与侵占,造成民族经济的日益萎缩,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结论:

“统制经济”的实施严重影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成为官僚资本压榨的手段。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解题的思维过程是:

首先,由材料中概括观点,该观点一定要明确;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论述,要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由材料信息“国民政府成立伊始,即接受了统制经济学的主张,开始筹划建立国有经济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

“统制经济”利于社会的发展、“统制经济”不利于民族资本发展两个观点。

“论述”,结合时代背景从“统制经济”有利于国民政府更好地应对危机、有利于国民政府为抵抗日本侵略做经济上的准备等角度分析前者;从“统制经济”严重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抗日战争官僚资本的掠夺与侵占造成民族经济的日益萎缩等角度分析后者。

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国之所以治者三:

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

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

——《商君书·修权》

材料二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

又假使我们就是那个时代的人,新知识新技术都没有,所能作的仅八股文章,所读过的书仅中国的经史,我们救国方案还不是离不开我们的经典,免不了作些空泛而动听的文章?

假使正在这个时候,我们中间出了一个人提出一个伟大的方案,既符合古训,有适宜时局,其文章是我们所佩服的,其论调正合乎我们的胃口,那我们还不拥护他吗?

康有为就是这时代中的这样的人。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的政治思想,分析影响商鞅思想产生的原因。

(2)材料二中康有为“伟大方案”是指什么?

结合所学,论证“其论调正合乎我们的胃口”这一观点。

【答案】

(1)政治思想:

法治、君主专制。

原因:

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出现;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政治权利。

(2)方案:

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论证:

甲午战争失败,导致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把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结合起来,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顺应了时代和爱国人士的要求。

【解析】第

(1)问,“政治思想”,依据材料一信息“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得出:

法治、君主专制。

“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井田制瓦解和小农经济出现、分封制瓦解和诸侯争霸、新兴地主阶级兴起等角度分析。

(2)问,“伟大方案”,依据所学知识得出:

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论证”,依据所学知识从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的托古改制等角度论证。

1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埃及,叙利亚、约旦死伤约5万人。

6.5万平方公里土地被以色列占领,近百万人沦为难民。

以色列扩大了领土,获得东耶路撒冷地区,并把占领的阿拉伯人城镇发展成犹太人定居点。

美苏为了各自的利益都极力在中东维持一种“不战不和”的局面。

这种局面不仅使埃及、叙利亚无法收复失地,也使埃及不得不承受关闭运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在犹大教赎罪日对以色列发起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以色列在美国的帮助下迅速反攻,短时间内打败叙利亚,迫使埃及军队撤退。

10月下旬,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一系列与停火相关的决议,埃及、叙利亚、以色列正式停火。

战争期间,阿拉伯国家纷纷以石油为武器支持埃、叙。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石油提价、减产、禁运、国有化等措施打击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和西方国家。

虽然禁运在几个月之后结束,但1974年初石油的价格翻了两倍,这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超过了中东发生的冲突。

-------摘编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东地区不断爆发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反击的影响和美国的应对之策。

【答案】

(1)中东地区历史问题复杂(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土地问题相互交织);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特殊(亚欧大陆要塞);中东地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美苏等外来大国不断插手中东问题;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

(2)影响:

推动了阿拉伯国家的团结,增强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经济实力;引发了西方国家的经济“滞胀”,促使其调整经济政策;冲击了两级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应对之策:

1973年10月迫使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接受了美国人的条件:

全球的石油交易必须用美元结算,从此,确立了石油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解析】第

(1)问,“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东地区的历史问题、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美苏等外来大国不断插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矛盾等角度分析。

(2)问,“影响”,依据材料信息“虽然禁运在几个月之后结束,但1974年初石油的价格翻了两倍,这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超过了中东发生的冲突”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

推动了阿拉伯国家的团结,增强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经济实力;引发了西方国家的经济“滞胀”,促使其调整经济政策;冲击了两级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等。

“应对之策”,依据所学知识从迫使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接受了美国人的条件、全球的石油交易必须用美元结算等角度分析。

1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769年,华盛顿在一封信中写道)当英国尊贵的先生们不剥夺美洲的自由就不满足的时候,看来有必要采取某种措施,避开这一打击,并维持我们祖先给我们的自由……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但是,拿起武器应该是最后迫不得已的手段。

——海阳《美国历届总统快读:

成功溯源和魅力人生》

材料二非暴力就是以积极的形式来对待一切生命的善良意志。

非暴力就是纯粹的爱。

我在印度教的经典中,在《圣经》和《古兰经》中读到过它。

……非暴力并不意味着向坏人的意志屈服和妥协。

非暴力意味着以人的全部心灵来反对专制者的意志。

只要在这种人类法则指导下进行斗争,哪怕一个人也能反抗非正义帝国的全部权力。

——甘地《非暴力主义思想》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华盛顿与甘地思想主张的异同,分析影响彼此的思想因素有哪些?

(2)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和甘地思想主张的积极意义。

【答案】

(1)思想主张:

同都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不同:

华盛顿主张通过暴力反对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压迫;甘地主张运用非暴力手段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2)因素:

华盛顿主要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甘地主要受印度宗教仁爱思想的影响

(2)意义:

成为凝聚民族精神的思想武器;推动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斗争的发展;给其他国家和民族争取独立提供了经验和借鉴;重视和平不轻言暴力的思想影响深远。

【解析】第

(1)问,“异同”,依据材料一信息“当英国尊贵的先生们不剥夺美洲的自由就不满足的时候,看来有必要采取某种措施,避开这一打击,并维持我们祖先给我们的自由……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和材料二信息“非暴力就是以积极的形式来对待一切生命的善良意志”得出相同点是都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不同点是华盛顿主张通过暴力反对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压迫,甘地主张运用非暴力手段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因素”,依据所学知识从华盛顿和甘地所受思想影响不同角度分析。

(2)问,“积极意义”,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成为凝聚民族精神的思想武器、推动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斗争的发展、给其他国家和民族争取独立提供了经验和借鉴、重视和平不轻言暴力的思想影响深远等角度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