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道教师资格考试易错题精选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417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0道教师资格考试易错题精选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50道教师资格考试易错题精选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50道教师资格考试易错题精选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50道教师资格考试易错题精选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50道教师资格考试易错题精选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0道教师资格考试易错题精选附答案解析.docx

《50道教师资格考试易错题精选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道教师资格考试易错题精选附答案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0道教师资格考试易错题精选附答案解析.docx

50道教师资格考试易错题精选附答案解析

50道教师资格考易错题

1.规定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是(  )

A、 教育内容  

B、 教育目的  

C、教育方法 

D、教育途径 

答案:

B

解析:

教育目的规定了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国家和社会教育机构、学生家长、教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那样的期望,这些期望也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教育目的。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教育活动有指导意义。

教育途径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教育内容,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进行双向活动所经历的渠道的总称。

2.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A、 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答案:

D

解析:

现在正在实行的五四制实验始于1981年,在北师大附小进行的实验。

1989年原国家教委提出,要积极推进五四学制改革实验。

之后,实验规模进一步扩大到全国很多地区。

现代学制类型包括单轨、双轨以及分支型。

单轨制的代表国家是美国。

美国单轨学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

小学、中学、大学。

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

双轨制的代表国家有英国、法国以及前西德。

双轨制是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是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而后的职业学校。

分支制的代表国家是前苏联。

前苏联的学制前段(小学、初中)是单轨,后段分叉,是介于单轨和双轨之间的学制类型。

3.我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

A、 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答案:

A。

解析:

1902年壬寅学制——又叫《钦定学堂章程》,首次制定了近代学制,但是未实施。

1904年癸卯学制——又叫《奏定学堂章程》,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以日本为蓝本,学习年限长,总共二十五六年。

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

该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明令废除在受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

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

“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1922年壬戌学制——又叫“六三三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故本题描述的癸卯学制。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面向 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     )

A、 学会共同生活  

B、学会学习 

C、学会合作 

D、学会工作 

 

答案:

A。

解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面向 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共同生活。

 

5.德育过程本质上就是(     )统一化过程。

A、 个体与环境  

B、个体与社会 

C、个体与教育 

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答案:

D解析: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6.在教育的基本要素里,作为中介的是(     )

A、 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 

D、教育内容 

 

答案:

C解析:

教育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

(一)教育者: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

(二)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三)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等方面。

 

7.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

A、 中等教育  

B、幼儿教育 

C、高等教育 

D、义务教育 

 

答案:

D解析:

义务教育是以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8.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

A、 教师和学生  

B、教师和教科书 

C、学生和教科书 

D、教学内容和手段 

 

答案:

A解析: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狭义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即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素。

 

9.“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乞丐和盗贼“。

这句话的作者是()

A、 华生  

B、洛克 

C、柯尔伯格 

D、皮亚杰 

 

答案:

A解析:

华生 :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领袖、银行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全然不顾人的内在需要。

华生和洛克都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洛克“白板说”:

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

柯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阶段论。

 

10.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 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答案:

B解析:

A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B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C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与编排的总体规划,是办学的基本纲领和主要依据。

D课程目标即课程的预期效果,是国家或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安排的教育内容进程以及要求学生达到的程度,是培养目标的分解,是师生行动的依据。

编写教科书及各科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故B正确。

11.下列对“教材”最恰当的表述是( )

A、 学校教学的唯一依据  

B、教师的教学用书 

C、学生学习的客体和目的 

D、落实课程标准的媒介 

 

答案:

D解析: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教材可以是印刷品也可以是声像制品。

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故选项D正确。

 

12.以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目的、侧重于过程的评价为( )

A、 终结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持续性评价  

 

答案:

B解析:

按评价功能可将教学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一般是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

这种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

结合题干应选B。

 

13.拔苗助长”、“凌节而施”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顺序差异  

B、阶段差异 

C、不平衡差异 

D、个体差异性 

 

答案:

A

解析:

A顺序性指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B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C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D个体差异性指年轻一代在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也存在着个别差异,教育工作应该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题干中凌节而施指超过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

两者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因此选A。

14.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是( )

A、 讲授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答案:

D

解析:

A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B演示法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C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这三种方法是中小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D发现法是教师通过提供问题情境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由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

题干中正是对发现法的描述,因此选项D正确。

15.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卢梭  

B、裴斯泰洛奇 

C、赫尔巴特 

D、洛克 

 

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代表人物,中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

孟轲、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马斯洛、萨特、马利坦、赫钦斯、奈勒等人。

社会本位论代表:

孔子、荀子、梁启超、赫尔巴特、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巴格莱、斯宾塞、涂尔干、孔德等。

故此题选C。

16.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 )

A、 学科课程理论  

B、结构主义课程论 

C、实用主义课程论 

D、综合课程论 

 

答案:

B解析:

布鲁纳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以他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结构主义课程论,故此题选B。

结构主义课程论属于学科中心课程论;A选项表述不严谨;实用主义课程论即学生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是杜威。

 

18.20世纪,我国提出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指的是

A、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C、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 

D、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答案:

D解析:

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有关教育制度的内容是:

确定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办学体制、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和完善了教育投资体制;并提出“两基”目标,即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A选项是双基的内容。

19.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答案:

A解析:

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人的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20.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 )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

A、 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

D解析:

考查考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的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不仅表现在性别差异上,还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因此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

 

2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作用,还具有(  )。

A、 延时作用  

B、阻碍作用 

C、短时作用 

D、加强作用 

 

答案:

A解析: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即使是专门学校的教育内容,也属该领域普遍和基础的部分,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排除C。

此外,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求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对人的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的意义。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不是阻碍,也不是加强。

 

22.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提出了(  )。

A、 遗传决定论观点  

B、环境决定论观点 

C、家庭决定论观点 

D、儿童决定论观点 

 

答案:

B解析:

华生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他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

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

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23.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 )。

A、 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卯学制 

D、癸寅学制 

 

答案:

B解析:

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是中国第一个颁布的近代学制,但未实施。

1904年“癸卯学制”又称《奏定学堂章程》—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

辛亥革命后,1912年,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对学制进行了修订,称为“壬子癸丑学制”,次年又陆续颁布了一些学校令,但该学制对旧学制的改动不大。

1922年“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制”。

 

24.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定被称作(  )。

A、 教育方针  

B、教育原则 

C、教育法规 

D、教育制度 

 

答案:

D解析: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25.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  )。

A、 学校教育活动之中  

B、社会教育活动之中 

C、一切教育活动之中 

D、家庭教育活动之中 

 

答案:

C解析:

广义的教育目的存在于广义的教育活动中,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即存在于一切社会活动之中,狭义的教育目的存在于学校教育中。

26.指明了受教育者发展方向和发展结果的是(  )。

A、 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方法 

D、教育目的 

 

答案:

D解析:

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方向,教育目的为教育对象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教育思想是指人们对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这种理解和认识常常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规则或规定的总和。

教育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

包括教师直接指向教育内容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及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方法。

 

27.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  )。

A、 决定性因素  

B、辅助性因素 

C、环境性因素 

D、遗传性因素 

 

答案:

A解析:

遗传素质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外部因素;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8.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  )。

A、 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B、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C、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D、个体发展和群体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答案:

C

解析: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它往往指教育活动已经产生或者将会产生的结果,尤其是指教育活动所引起的变化、产生的作用。

AB选项只考虑教育对社会的影响,D选项只考虑教育对个人的影响,都不完善。

 

29.“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 )。

A、 顺序性对教育的要求  

B、不平衡性对教育的要求 

C、互补性对教育的要求 

D、个性差别异性对教育的要求 

 

答案:

D

解析:

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工作。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能搞一刀切;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抓住关键期;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整体性),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3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A、 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

D

解析: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教育心理学中的意义就是每个学生都有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或者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这遵循了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31.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教育。

A、 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答案:

D

解析:

古代雅典教育以培养身心和谐的公民为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灵活、人性化,而斯巴达则是培养军人,方法方法单一。

这两个地区是古希腊罗马有代表性的城邦。

古代埃及教育最大特征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故排除A,B,C,选D。

32.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应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这是 (  )的观点。

A、 宗教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文化本位论 

 

答案:

C

解析:

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订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与题干中表述的观点一致,故选C。

B选项社会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AD为混淆项,故排除ABD。

33.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是(  )。

A、 教育  

B、教学 

C、管理 

D、科研 

 

答案:

A

解析: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实践活动,这是对教育这一活动的概括。

且教育的功能方面,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和促进个体个体化的功能。

 

34.学校教育制度简称(   )。

A、 国民教育制度  

B、教育制度 

C、学制 

D、义务教育制度 

 

答案:

C

解析: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5.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

A、 消除旧式分工

B、有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市场的扩大和交往的普遍性 

 

答案:

C解析: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6.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 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 

 

答案:

C解析:

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因此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A顺序性,因此我们在向年轻一代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顺序逐渐前进。

B阶段性,因此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年龄特征和主要矛盾。

D不均衡性,因此教育要抓关键期。

 

37.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中,(  )自夸美纽斯确立后,几个世纪来一直为各国采用。

A、小组教学 

B、道尔顿制 

C、个别教学 

D、班级授课制 

 

答案:

D解析:

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38.义务教育具有(  )。

A、 强制性  

B、随意性

C、公开性 

D、选择性 

 

答案:

A解析: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BCD都不是义务教育的特征。

39.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学制是()。

A、 钦定学堂章程  

B、壬戌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答案:

C解析:

《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正式颁布但未实行的第一个学制。

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该学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

壬戌学制——“六三三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壬子癸丑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

 

40.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体现了教育的(  )原则。

A、 国家性  

B、教育性 

C、方向性 

D、原则性 

 

答案:

C解析:

《教育法》第三条规定:

“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这一规定既指明了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性质,又指明了我国教育应当坚持的社会主义方向。

体现教育的方向性原则。

 

41.学历高工资高体现了教育的(  )特性。

A、 经济性  

B、教育性 

C、预测性 

D、目的性 

 

答案:

A解析:

学历高工资高体现了教育的经济性。

也是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体现。

42.讲课时教师用喜鹊做教具是(  )教学方法。

A、 演示法  

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练习法 

 

答案:

A解析:

A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演示法的主体是教师。

B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实验法的主体是学生。

C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从事一定的实习实践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综合运用理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D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43.我国中小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 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 

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答案:

D解析:

课堂教学又被成为班级授课制,是我国中小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是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

B是干扰项。

 

44.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