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惠州市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必修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283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8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学期惠州市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上学期惠州市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上学期惠州市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上学期惠州市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上学期惠州市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学期惠州市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必修3.docx

《上学期惠州市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学期惠州市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必修3.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学期惠州市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必修3.docx

上学期惠州市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必修3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惠州市高中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必修3)试题(文科考生用卷)

说明: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卷,第Ⅰ卷卷面成绩100分,第Ⅱ卷卷面成绩50分。

2.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在答题卷上答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2010年8月5日,一块巨大的冰体从格陵兰得曼冰川上崩离,形成一座260平方千米的巨大浮冰岛。

结合右图,回答1~2题。

1.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并预测其变化趋势,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

A.GIS和GPSB.RS和GISC.GISD.RS、GIS和GPS

2.受冰川融化影响,2008年与1979年相比()

A.北极地区气温不受影响B.西欧和北美地区变美

C.海水盐度升高D.拉布拉多寒流势力增强

答案:

1.B2.B

2011年11月26日绿色和平组织志愿者在德班托起一个巨大的风力发电机模型(左下图),呼吁前来参加气候变化大会的各国政府采取措施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保护全球脆弱地区和人群免遭伤害。

右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

回答3~4题。

3.大力开发风能资源,减少CO2排放,直接影响右图中(图13中)的环节是()

A.①B.②C.③D.④

4.为维持⑤环节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作用,人类迫切需要()

A.开垦沼泽B.开发水能C.保护雨林D.退耕还湖

答案:

3.A4.C

读下图,回答5~6题。

5.图示反映了区域的(  )

A.整体性B.差异性C.层次性D.主观性

6.图中区域发展水平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两区域领导人的差异   B.两区域语言的差异

C.两区域人种分布的差异D.两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答案:

5.B6.D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

据此完成7~8题。

7.松嫩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A.气候资源优势B.动物资源优势C.土地资源优势D.劳动力资源优势

8.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河湖密布,水产养殖发达B.矿产资源贫乏

C.与松嫩平原相比,耕地更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D.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答案:

7.C8.C

“骑楼”是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

据此回答9~10题。

9.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9J'[-C(a8g

C.节省建筑材料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10.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B.降雨强度大

C.高温多雨的气候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答案:

9.C10.C

下图阴影示意的是北非五国正在建设的“绿色坝工程”。

读图,回答11~13题。

11.该绿化工程最适宜栽植哪一林带树种()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针叶林

12.图示区域内陆与沿海自然带的形成体现了()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13.实施该绿化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防治海水入侵B.涵养水源C.防风固沙D.美化环境

答案:

11.B12.A13.C

读我国甲、乙、丙三处地貌景观图,回答14~15题。

14.三幅景观所反映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化B.水蚀严重C.植被破坏D.风蚀严重

15.有关甲、乙、丙三个区域的治理及利用,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要全面实行封山育林B、乙图要合理利用水资源

C、丙图要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D、甲图要充分利用地形发展立体农业

答案:

14.C15.C

16.古丝绸之路南道及连接的古城,几乎全部被深埋在沙漠腹地,主要原因是()

A.气候的异常变化B.绿洲因水资源枯竭而后退

C.战争频繁发生D.地形的隆起

答案:

16.B

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回答17~19题。

17.“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18.“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发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19.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的治理应当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

答案:

17.C18.A19.B

20.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C.深刻影响着人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答案:

C

2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养分全部集中在地上植物体内,土壤比较贫瘠

A.①②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

B

22.下列关于我国能源供求的说法中,与实际不符的是

A.人均能源占有量少B.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人均能源消费量低D.单位产值能耗低

答案:

D

23.为解决我国的能源面临问题,下列措施中,恰当的是()

A.限制生产规模,降低能源消耗

B.发展一、三产业,降低第二产业比重

C.加大化石能源开采力度,减少新能源开发利用

D.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答案:

D

24.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可能有()

A.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B.上游河段泥沙淤积加重

C.更易引起旱涝灾害D.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答案:

B

25.在我国横断山区的河流上实行梯级开发主要的目的是()

A.防洪B.航运C.发电D.发展旅游

答案:

C

下图是“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

回答26~27题。

26.目前,我国在山西启动“煤变油”工程,其布局理由是(  )

A.山西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山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山西科技力量强大 D.山西输油管道密集

6.从图示信息看,山西“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工艺流程复杂B.环境污染严重C.水资源短缺D.消费市场狭小

答案:

26.B 27.C

解析:

第26题,山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启动“煤变油”工程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

第27题,从“煤变油”工艺图可以看出,该工艺需要大量的用水,而本区位于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

下图是某地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28~29题。

28.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土地荒漠化②土壤肥力下降③土壤污染严重④水污染严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9.要改变上述环境,下列哪项措施不适宜()

A.发展沼气改变生物能源利用方式B.营建速生薪炭林,推广省柴灶

C.革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D.退林退耕种草,大力发展畜牧业

答案:

28.A29.D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它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

据此分析,回答30~32题。

30.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①三峡水库②滩涂③黄河④渤海⑤水稻田⑥台湾海峡

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⑤

31.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32.长江上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D.大片湿地改为鱼塘

答案:

30、D31、D32.B

解析:

32题,长江中下游围湖造田现象严重,使湿地面积大大减小,破坏严重。

湿地改造为鱼塘,对湿地系统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回答33~37题。

3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34.以下属于阶段I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A*Y)C,h)U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35.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Ⅱ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是()

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5Z*d3_0F#A%?

"e3PC.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36.在阶段Ⅱ,珠三角地区可能着重发展的产业部门有()

A.石化B.纺织5Z*d3_0F#A%?

"e3PC.玩具D.服装

37.下列不是珠三角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是()

A.酸雨污染B.水污染严重5Z*d3_0F#A%?

"e3PC.耕地锐减D.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

33.C34.A35.B36.A37.D(实际上四个选项的内容都是目前珠三角面临的主要问题。

人教版《地理》必修③,2009年4月第3版P76)

根据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38~41题。

38.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软件制造B.玩具制造C.汽车工业D.石化工业

39.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原料B.技术C.交通运输D.劳动力价格

40.发展中国家接受产业转移后的有利影响是()

A.加快本地区经济结构调整B.延长产业升级时间

C.减少环境污染和扩散D.减少当地就业机会

41.有关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发达国家和地区原主导产业移出,肯定会削弱该地区的经济实力

B.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转入可以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C.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经济结构,但不会改变区域的地理景观

D.对迁入地而言一定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的问题

答案:

38.B39.D40.A41.B

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42~43题。

42.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A.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B.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C.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D.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

43.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

A.资源短缺B.劳动力短缺C.环境质量下降D.农产品供应不足

答案:

42.B43.C

西起新疆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市郊白鹤镇的西气东输工程在2004年就已全线建成。

回答44~46题。

44.对上海而言,西气东输工程建成后的好处是()

①有利于带动沿线地区发展             ②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③有利于改善环境,减轻污染           ④有利于扩大能源来源,弥补能源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45.与煤炭相比,天然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是()

A.投资小,资金回收周期短B.便于开采、运输、使用

C.属于源于太阳辐射的可再生资源D.发热量高,基本是无灰燃烧

46.下面哪些工业受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强有力拉动()

A.纺织B.食品C.飞机制造D.钢铁

答案:

44.B45.D46.D

2010年6月,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成功贯通黄河南岸邙山隧洞段,标志着中线穿黄工程上游隧洞全线贯通,也标志着穿黄工程建设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据此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回答47~48题。

4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优势是()

A.开挖新河道,新增旅游景观

B.利用黄河故道,工程量小

C.水量稳定,全程可基本自流输水

D.增加湿度,全面改善沿线地区春季多风沙天气状况

48.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能缓解北方地区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答案:

47.C48.B

49.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错误的是()

A.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

B.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

C.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D.产业转移有时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

答案:

B

50.下列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的是()

①劳动力②内部交易成本③市场④气候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A

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下面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5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区域通常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A、区域通常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B、区域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

C、区域有明确的界线D、区域之间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

答案:

A

52.在我国,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

A.发展水平B.生活特点C.发展方向D.变化状况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发展。

材料反映区域的自然环境影响了农业生产方式,故选C项。

53.要对我国“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GIS)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RS)D.人工科考察

答案:

C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监控控制范围广、反映荒漠动态变化、时空连续性好。

54.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A

解析:

雨林由于生物循环旺盛,枯枝落叶分解,养分释放后,进入土壤,植被吸收,不然就被水的淋溶作用导致养分流失。

所以雨林的养分集中在植物体内,土壤很贫瘠。

选择A项。

55.对我国煤炭、核电、水电、地热四种能源基地建立的描述,错误的是()

A.煤炭能源基地建立于山西、陕西和内蒙古

B.水电能源基地以西南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为主

C.核电基地建立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D.地热能源基地建立在华北平原能源缺乏地区

答案:

D

5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

③黄土土质疏松④森林破坏严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A

57.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表现为()

A.表土流失,诱发构造地震B.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

C.地下水位升高,盐碱化加重D.冲刷河床,形成“地上河”

答案:

B

58.我国煤炭生产区煤炭外运只要采取输煤和输电相结合的形式。

输电就是将煤炭就地转化为电力再通过电网输送,这种做法对当地的不利影响是()

A.气候变暖降水减少B.产业结构更加单一

C.当地就业机会减少D.加重当地大气污染

答案:

D

广东省将船舶制造业列为本省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五大重点产业之一,并提出把以广州为主的珠江口地区建设成为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

回答59~60题。

59.将船舶制造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的积极意义在于()

A.推动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B.促进广东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C.缓解广东省能源资源紧缺的状况D.改善广州市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

60.不属于广州建设造船基地的区位优势是()

A.优惠的政策B.良好的航道和港口条件

C.广阔的市场D.丰富的能源和原材料

答案:

59.B60.D

三、双项选择题:

61.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四川盆地黑土分布()

A.四川盆地黑土广布B.东北平原沃野千里

C.黄土高原千沟万壑D.云贵高原地形平坦

62.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答案:

61.BC62.AC

广东风能资源储量异常丰富,风速可媲美全球最大风电国德国。

广东也是中国风力发电最早的地区之一。

回答63~65题。

63.广东、德国分居亚欧大陆东西两侧,两者相比(  )

A.风速相当,但盛行风向不同B.风速相当,但风能的利用率有异

C.盛行风向相同,但风速差别很大D.风能的利用率相同,但盛行风向差异很大

64.除风能外,广东颇具开发利用潜力的新能源是()

A.潮汐能B.水能C.核能D.太阳能

65.从环境角度分析,发展风电()

A.可以缓解温室效应B.可以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

C.能够减轻大气污染D.能够实现能源的多样化

答案:

63.AB64.AC65.AC

66.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有利于()

A.航运、发电和灌溉B.防治水污染,净化水源

C.鱼类洄游产卵,保护流域生态环境D.调节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抵御洪水

答案:

AD

根据下图中提供信息,回答67~68题。

67.图中A、B、C三地发展农业具有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A.地势平坦,都有肥沃的黑土B.均属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水源充足,灌溉便利D.河湖众多,土地分散

68.下列关于三地耕作制度和农作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地一年一熟,作物有春小麦、玉米、大豆等B.B地主要种植油菜和花生

C.C地一年两熟D.三地都适合种植甘蔗

答案:

67.BC68.AC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

根据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

据此回答69~70题。

69.下城市可能会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组别是()

A.大庆、鞍山、克拉玛依B.玉门、抚顺、西安

C.伊春、鞍山、广州D.大庆、抚顺、阜新

70.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正确的是()

A.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

B.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

C.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答案:

69.AD70.BD

第Ⅱ卷综合题(本大题共两题,共50分)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两题,共50分)

71.(26分)读泰国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泰国地形图(图14)。

材料二:

泰国约有6300万人口,其人口分布概况见图15。

材料三:

曼谷气象资料(图16)。

材料四:

近年来多个发达国家在泰国建立工业生产基地,其产业链环节上的分工见图17。

(1)泰国地形以            和          为主。

(4分)

(2)开发利用上,湄南河上游河段适合发展      ,下游河段适合发展       。

(4分)

(3)泰国人口最集中分布在          ,原因是          。

(6分)

(4)曼谷最高气温出现在月,曼谷的气候类型是。

(4分)

(5)泰国在产业分工中主要处环节,说出泰国处产业链这一环节原因以及这一环节处于不利地位。

(8分)

答案:

(1)山地  平原(4分)

(2)水电  航运(4分)

(3)湄南河下游平原(湄南河三角洲)这里是肥沃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农业发达;河流下游地区,水运便利,交通发达。

(4分)

(4)4热带季风气候

(5)制造(2分)原因:

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土地租金低。

(4分)不利:

附加值低,收益少。

(2分)

72.(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呼包银榆经济区”被列入西部重点开发地区。

材料二:

呼包银榆地区降水较少,沙漠广布;有煤、天然气、稀土、铁、铅锌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气含量全国第一,煤炭储量全国第二。

材料三:

“呼包银榆地区示意图”(图9)。

(1)“呼包银榆”地区位于我国、、三省区。

(6分)

(2)“呼包银榆”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4分)

(3)根据本区矿产资源优势,除发展煤炭工业外,还可发展(至少列3种)等工业。

制约本地区工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8分)

(4)试分析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6分)

答案:

(1)内蒙古宁夏陕西

(2)种类多数量大

(3)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化学机械制造(任答3点给6分)水源(2分)

(4)国家政策扶持;矿产(能源)资源丰富;陆路交通便利;现有工业基础好;临近东北、华北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每点2分,满分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