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高考历史考点解读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129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史高考历史考点解读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经济史高考历史考点解读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经济史高考历史考点解读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经济史高考历史考点解读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经济史高考历史考点解读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史高考历史考点解读2.docx

《经济史高考历史考点解读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史高考历史考点解读2.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史高考历史考点解读2.docx

经济史高考历史考点解读2

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根据2012年江苏高考考纲)

一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

考点一: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①原始农业:

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耕作工具主要是石制、木制、骨制的农具(比如耒耜)和少量的青铜农具

②传统农业:

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春秋战国出现并初步推广,汉代普及,汉朝以后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在此之后没有革命性进步。

牛耕方法:

西汉的耦犁——东汉一牛挽犁;

铁犁:

西汉的犁壁——隋唐的曲辕犁

考点二: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①形式:

在中国封建社会,存在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北魏均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主要形式)、小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②确立过程:

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出现)---私田增多-----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考点三: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①含义:

以家庭生产、生活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认识:

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政权的安定;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但小农经济也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考点四: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

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2)手工业

考点一:

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

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生产的大作坊生产。

特点:

官府垄断生产;工艺技术水平高;规模大;产品仅供皇族官府使用;不利于技术工艺的传承,具有封闭性等。

民间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唐代以前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唐宋以来私营手工业显著发展,到明朝中叶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在某些部门开始出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

考点二:

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①纺织业:

a.新石器时代:

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距今四五千年);b.商代:

有专门负责蚕桑的政府官员;c.西周:

斜纹提花织物;d.汉朝:

规模大,技术成熟。

素纱禅衣:

出土于西汉长沙马王堆1号墓。

丝绸之路:

远销罗马,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e.唐朝:

A随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兴起;B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C技术高,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f.宋朝:

棉纺织业得到推广,棉布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g.明朝:

在纺织业出现早期的自由劳动力市场(资本主义萌芽)。

②冶金技术:

青铜铸造:

a.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小件青铜器;b.商周时期进入繁荣时期。

被称为“青铜时代”(司母戊大方鼎)西周时期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

冶铁业:

a.春秋:

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b.战国时“淬火”技术;c.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

汉武帝时推铁业官营制度;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汉代冶铁的供风形式的变化:

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鼓风——畜力鼓风——水力鼓风(最著名的是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d.南北朝的灌钢法北宋时期以煤为燃料冶铁。

陶瓷业:

a.原始社会:

已经烧制陶器;b.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c.唐代:

A形成南青北白(越窑青瓷,邢窑白瓷)B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诗文用于瓷器装饰。

d.宋元:

宋代景德镇到元朝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烧制出青花瓷器。

e.清代:

粉彩瓷器

考点三: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史论共享)

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农耕为主兼营副业的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就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则是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生产。

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

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

(3)商业

考点一:

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

①秦代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②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③南北朝时期,在离城镇较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草市尉”进行管理。

④唐代“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夜市”比较繁荣。

⑤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⑥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考点二:

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商业城市:

①汉代:

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②唐代:

长安、洛阳、广陵(扬州)、益州(成都)

③宋代:

汴京(开封)、临安

④元代:

大都(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大都会)

⑤明清:

苏州

考点三: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

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然而整体看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抑制之下。

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商业繁盛促使了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

(4)主要的经济政策

考点一:

重农抑商

①开始:

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②含义:

强调发展农耕,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③目的: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④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也有安定人心的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

但是,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不仅阻碍工商业发展,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且强化了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

“重农抑商”政策,虽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考点二:

“海禁”与“闭关守国”

“海禁”:

①含义:

明清时期经济政策,它禁止中国人民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

②影响:

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维护了国家的领土主权,但隔断了中西方正常的贸易往来,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中国日益闭关自守。

“闭关守国”政策:

(闭关守国政策是海禁政策的延续,两者都是抑商政策在对外关系中的体现。

①内容:

清初,只开放广州一处同外国通商,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②影响:

闭关守国政策,不仅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考点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①解体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②解体的表现: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手工棉纺织业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传统手工业部门遭受沉重打击;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机器工业开始出现(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陆续兴起。

③解体的影响:

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考点二:

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

①背景:

内忧(太平天国)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创办:

前期,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比较典型的有1861年曾国藩创设的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仿造西式船炮的开始);1865年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等。

到后期为了辅助军事工业,洋务派又打出“求富”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设立的开平煤矿,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③影响:

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开端。

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的经济势力扩张,对本国的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考点三: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产生:

①背景:

a.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b.西方经济侵略的刺激;c.洋务运动的诱导.

②产生的时间:

19世纪70年代前后(近代的含义是采用机器化生产方式)

③产生的途径:

a.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华侨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④著名的企业:

a.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

b.1872年,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

⑤特点:

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内地很少,绝大部分是轻工业,重工业很少。

⑥意义:

它是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初步发展:

条件:

列强资本输出的竞争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进一步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时间:

19世纪末(甲午战争以后到20世纪初)

著名企业: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等

意义:

出现民族工业的第一次高潮,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考点一:

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①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1912—1919)

阶段特征:

短暂春天(进一步发展或黄金时期)

原因:

a.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一些障碍;b.中华民国建立提高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临时政府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民族资产阶级投资热情;c.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促进作用;d.一战使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主要表现:

a.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几乎遍及所有省区;b.出现了兴办实业的浪潮;c.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重工业也有一定的增长.

特点:

发展短暂,很快萧条:

1912—1919;发展不平衡:

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区域分布不均,主要在沿海沿江地区,内地少;受到社会性质制约(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封建自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

影响:

为中国民主革命转变(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②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1927—1936)

阶段特征:

再次短暂发展

原因:

a.国民政府于1935年实行“币制改革”(法币政策的实施,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b.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c.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也创造了机遇

表现:

民族工业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1935年以后,就工业各行业而言,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但是,币制改革后官僚资本加强了对民族工业的控制。

在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下,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曲折而又艰难的。

特点:

发展短暂。

(原因:

a.官僚资本主义成为民族工业的巨大障碍;b.日本大规模侵华,抗战爆发。

考点二: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①抗战时期:

(1937—1945)阶段特征:

遭到摧残。

原因:

日本的毁坏、吞并、国民政府战时管制

②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阶段特征:

陷入绝境

原因:

a.美国的经济侵略;b.物价猛跌,外贸入超;c.恶性通货膨胀政策;d.官僚资本的压迫;e.繁重的捐税负担。

表现:

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

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与国民党彻底决裂,与中共并肩战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考点三: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地位和作用:

a.经济领域:

代表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改变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冲击自然经济,推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b.政治领域: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增强,领导开展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无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领导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思想领域: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

资产阶级先后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民主共和思想和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②发展趋势: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难以独立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薄弱,始终未能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具有依赖性,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③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史论共享)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美国的经济侵略以及官僚资本的垄断与压迫,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大举内债和滥发纸币),繁重的捐税负担以及封建势力的严重束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于困境。

总之,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不仅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而且直接威胁着它的生存,把它推向艰难的境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民族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行不通。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考点一:

一五计划(1953-1957)

①背景:

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中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②基本任务:

(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有机结合)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起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③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原因:

a.从历史原因看:

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b.从现实的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c.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化的速度都比较快。

而社会主义苏联迅速工业化的经验中,也是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d.从各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④重心:

东北地区(主要原因有:

首先,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工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铁路交通十分发达;其次,从历史上看,已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础。

第三,由于当时这些项目要由建设,东北地区离苏联距离较近,比较方便得到苏联援助。

⑤成就:

超额完成。

工业建设方面: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⑥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考点二:

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1953-1956)

①必要性:

土地改革后的土地制度实际上是农民个体所有,这种土地所有制,本质上依然是私有制,还造成了广泛的小农经济。

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下去,一方面会产生新的贫富分化和新的剥削。

另一方面,小农经济将严重阻碍工业化的发展。

所以,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全有必要。

②主要内容:

即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③基本途径和方式:

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和平赎买)

④实质:

是一场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使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促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⑤评价:

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较短的时间里,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但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改造工作过于急躁和粗糙,也给社会发展遗留下了许多问题。

考点三:

中共八大(1956年秋北京)

①内容:

a.主要矛盾:

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b.主要任务是:

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意义: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许多方针设想是富有创造性的,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考点四: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原因:

“左”倾错误的影响;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刚刚起步,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缺乏深刻认识,从而导致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开始出现曲折和失误。

②概况:

“大跃进”:

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出现浮夸风、高指标、瞎指挥等现象

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

③危害: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社会生产力受极大破坏。

一方面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失误的原因及教训:

①失误的原因 :

a.党对国情认识不清b.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c.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④急于求成,违背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

②经验教训:

a.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b.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c.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d.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

e.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2)经济体制改革

含义:

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前提、实质和根本目的:

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根本目的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根本目标: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考点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背景:

a.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徘徊)b.党内的左倾错误继续:

(两个凡是的方针)c.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全全提供主题报告。

②召开: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③内容:

a.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b.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c.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平反冤假错案;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④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序幕;这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转折,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考点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

“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主要内容: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包给各家户使用农民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③过程:

试点:

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0年四川广汉取消人民公社;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在中央的肯定和推动下,1983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以达93%。

④作用:

a.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度提高,建国以来第一次真正解决了中国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直接鼓舞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考点三: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背景:

a.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导致政企职责不明;b.企业缺乏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活力。

②全面展开:

1984年以后

③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④措施:

a.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b.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⑤影响:

国有企业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中不断增强,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国有资产大幅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总之,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考点四: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①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国际风云变幻,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②内容:

1992年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

强调:

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意义: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考点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①背景:

必要性:

a.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束缚生产力的发展;b.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A国内:

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B国际上: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可能性:

a.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基础)b.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思想束缚(思想基础)

②过程:

a.提出: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b.目标确立: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