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习题126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703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1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力学习题126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材料力学习题126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材料力学习题126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材料力学习题126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材料力学习题126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习题126章.docx

《材料力学习题126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力学习题126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材料力学习题126章.docx

材料力学习题126章

材料力学习题

(1)2-6章

材料力学习题

2-1试求出图示各杆I—I截面上的内力

2-2图示矩形截面杆,横截面上正应力沿截面高度线性分布,截面顶边各点处的正应力均为max100MPa,底边各点处的正应力均为零。

杆件横截面上存在何种内力分量,并确定其大小(C点为截面形心)。

 

 

2-3试指出图示各单元体表示哪种应力状态。

2-4已知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应力单位为MPa),试用解析法计算图中指定截面的应力

T

1(1

70

LU

T

1

T

T

T

I

r

2-9图示双向拉应力状态,于,而切应力为零。

Xy。

试证明任一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均等

2-5试作应力圆来确定习题2-4图中指定截面的应力。

2-6已知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应力单位为MPa),试用解析法求:

(1)主应力及主方向;

(2)主切应

力及主切平面;(3)最大切应力。

2-7已知应力状态如习题2-6图所示,试作应力圆来确定:

(1)主应力及主方向;

(2)主切应力及主切平面;(3)最大切应力。

2-8已知构件内某点处的应力状态为两种应力状态的叠加结果,试求叠加后所得应力状态的主应力、主切应力。

2-10已知K点处为二向应力状态,过K点两个截面上的应力如图所示(应力单位为

用解析法与图解法确定该点的主应力。

2-11一点处的应力状态在两种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分别如图

试确定未知的应力分量xyxyy的大小与方向。

MPa)o试分别

a)和b)所示

l«lMPd

4

T

■d

E

3-3

3-7

x=8X10-8

第3章

打饮2:

2国

MPa),试求其主应力及第一、第二、第三不变量

图示受力板件,试证明尖角已知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单位为

2-12

2-13

习也片11坤

A处各截面的正应力与切应力均为零。

1l、I2、13

2-14已知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单位为MPa),试画三向应力圆,并求主应力、最大正应力与最大切应

力。

3-2已知某点处于平面应变状态,试证明

已知某点的位移分量u=A,v=Bx+Cy+Dz,w=Ex2+Fy2+Gz2+lxy+Jyz+Kzx。

A、B、C、D、

3-1

F、G、I、J、K均为常数,求该点处的应变分量。

2222

xAxy,yBxy,xyAxyBxy

分别用图解法和解析法求该点

xy面内的:

1)与x轴夹角为45°方向的线应变和以45°方向为

10*rad;

始边的直角的切应变;2)最大线应变的方向和线应变的值。

3-8设在平面内一点周围任何方向上的线应变都相同,证明以此点为顶点,的任意直角的切应变均为零。

3⑼恵

A、B为任意常数)可作为该点的三个应变分量。

向的线应变;2)以x与y为两垂直线’变及其与x轴的夹角。

'

3-5用图解法解习题3-3。

'

3-6用图解法解习题3-4。

-元的切应变;3)该平面内的最大切应

(其中,

y为两垂直线元的切应变;3)该平面内的最大切应变及其与x轴的夹角。

3-4平面应力状态一点

-处的x=0,

y=0,xy=-1X

某点处的

川㈱4岚

m/m,

平面应力状态的点0处X=6X1O-4mm/m,y=4X10-4

mm/m,

xy=0;求:

1)平面内以X、y方向的线应变;2)以x与

10-8rad。

试求:

1)平面内以X、y方

y=2X10*m/m,

xy=1X

3-

xy与对角线方向的线应变之间的关

9试导出在xy平面上的正方形微元面,在纯剪状态下切应变系。

3-10用电阻应变片测得某点在某平面内0°,45°和90°方向的线应变分别为-130x10”m/m,

75x10-6m/m,130x1^m/m,求该点在该平面内的最大和最小线应变,最大和最小切应变。

习S3Illi

x10°m/m。

求:

1)3的值;2)

变。

已知X=-360x

3-11用应变花测出1=280x10-6m/m,2=-30x10-6m/m,4=11

该平面内最大,最小线应变和最大切应

3-12已知1=-100x

10°m/m,2=720x10°m/m,

x10-6x10-6m/m,求该平面内的最大线应变。

3=630

3-13

求坐标轴

x,y绕z轴转过e=-30°时,新的应变分量

3-14

-6

已知x=-64x10m/m,

y=360x10-6m/m,

10°m/m,y=0,

xy=150x10-6rad,

xy

xy=160x10°rad,求坐标轴

x,y绕z轴转过

25时,新的应变分量x

xy。

-6

3-15已知1=480x10m/m,

2=-120

3-16证明应变花的应变满足

x10°m/m,

33c。

3=80x10°m/m,求x

c为应变圆圆心的横坐标。

3-17已知1)x=-0.00012

m/m,

y=0.00112m/m,xy=0.00020rad;2)

x=0.00080m/m,

y=-0.00020m/m,xy=-0.00080rad,试求最大最小线应变及其方向。

3-18在直角应变花的情况下,证明

max

min

090

2

tan2

090

45)(45

min

•3(60120

tan2

2060120

4-1图示硬铝试样,厚度=2mm,试验段板宽b=20mm,标距I=70mm。

在轴向拉力F=6kN

的作用下,测得试验段伸长I=0.15mm,板宽缩短b=0.014mm,试计算硬铝的弹性模量E与泊松比V。

习题4-1图

4-2一板状拉伸试件如图所示。

为了测定试件的应变,在试件的表面贴上纵向和横向电阻丝

片。

在测定过程中,每增加3kN的拉力时,测得试件的纵向线应变i=120X10-6和横向线应变2=-38沁0-6。

求试件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4-3一钢试件,其弹性模量E=200Gpa,比例极限p=200MPa,直径d=10mm。

用标距为I

0=100mm放大倍数为500的引伸仪测量变形,试问:

当引伸仪上的读数为25mm时,试件的应变、应力及

所受载荷各为多少?

习题4-3图

习题4-2图

4-4某电子秤的传感器为一空心圆筒形结构,如图所示。

圆筒外径为

D=80mm,厚度=9mm,材料的弹性模量E=210Gpa。

设沿筒轴线作用重物后,测得筒壁产生的轴向线应变=-47.5沐0-6,试求此重物的重量F。

4-5某构件一点处于平面应力状态,该点最大切应变max=510-4,并

已知两互相垂直方向的正应力之和为27.5MPa。

材料的弹性常数E=200GPa,

习题4-4图

V=0.25。

试计算主应力的大小。

(提示:

n+n+90=x+y='+)

4-6求图示单元体的体积应变、应变比能e和形状应变比能ef。

设E=200Gpa,v=0.3。

(图

中应力单位为MPa)

ill

£

刿I

40

b)

4-7下列图示的应力状态(图中应力的量纲为

MPa)中,哪一应力状态只引起体积应变?

一应力状态只引起形状应变?

哪一应力状态既引起体积应变又引起形状应变?

试证明对于一般应力状态,若应力应变关系保持线性,则应变比能

1r2

e[x

2E

21222z2v(xyyzzx)](xyyzzx)

2G

4-9刚性足够大的块体上有一个长方槽(见图),将一个

1X1X1cm3的铝块置于槽中。

铝的泊松比v=0.33,弹性模量E=70GPa,

在钢块的顶面上作用均布压力,其合力F=6kN。

试求钢块内任意一点的三个主应力。

4-10试求图示正方形棱柱体在下列两种情况下的主应力。

(1)棱柱体自由受压;

(2)棱柱体放在刚性方模内受压,弹性常数E,v均为已知。

4-11图示矩形板,承受正应力x与y作用,试求板厚的改

变量。

已知板件厚度=10mm,宽度b=800mm,高度h=600mm,正

应力x=80MPa,y=-40MPa,

材料为铝,弹性模量E=70Gpa,泊松比v=0.33o

4-12已知微元体处于平面应力状态,

x=100MPa,y=80MPa,xy=50MPa,E=200Gpa

v=0.3o

习题4-10图

习题4-11图

习题4-12图

 

mu

LtMdSI

 

习as-im

5-1试求图示各杆1-1、2-2、3-3截面上的轴力。

,受力如图所示。

若F10gaA,

5-2一等直杆的横截面面积为A,材料的单位体积质量为

试考虑杆的自重时绘岀杆的轴力图。

5-3图示边长a=10mm的正方形截面杆,CD段的槽孔宽度d=4mm,试求杆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

已知F1=1kN,F2=3kN,F3=2kN。

司95觀

5-4桅杆起重机,起重杆AB为无缝钢管,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

钢丝绳CB的横截面面积为10mm2。

试求起重杆AB和钢丝绳CB横截面上正应力。

耳・IE

A=100mm2。

以表示斜截面与横截面的

靑7.5kN

厂®

xj^5-7g|

5-5图示杆所受轴向拉力F=10kN,杆的横截面面积

夹角,试求0、30、45、60、90时各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

5-6变截面杆所受外力如图所示。

两段截面直径分别为d1=40mm、d2=20mm,已知此杆的Tax=40MPa试求拉力F。

习BS5-E^

5-7长为I、内径d=500mm、壁厚S=5mm的薄壁圆筒,受压强p=2MPa的均匀内压力作用。

试求圆筒过直径的纵向截面上的拉应力

5-8在图示结构中,钢拉杆BC的直径为10mm,试求此杆的应力。

由BC连接的1和2两部分可视为刚体。

1

5-9同一根杆,两端外力作用的方式不同,如图中a)、b)、c)所示。

试问截面1-1、2-2的应

力分布情况是否相同?

为什么?

5-10等直杆所受的外力如图所示。

杆的横截面面积A和材料的弹性模量E及I、F均已知,试求杆

自由端B的位移。

5-11长为I的变截面杆,如图所示。

左右两端的直径分别为d1、d2,杆只在两端作用着轴向拉力F

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试求杆的总伸长。

5-12图示结构,AB为刚性杆,AC、BD杆材料相同E=200GPa,横截面面积皆为A=1cm2,力F=20kN,求AC、BD杆的应力及力的作用点G的位移。

5-13图示杆,全杆自重w=20kN,材料的弹性模量E=50GPa,已知杆的横截面面积A=1cm2,杆长l=2m,力F=20kN,计算在自重和载荷作用下杆的变形。

5-14图示结构中,1、2两杆的直径分别为10mm和20mm,若AB、BC两横杆皆为刚杆,试求1、2杆内的应力。

5-15三角架如图所示。

斜杆AB由两根80807等边角钢组成,杆长l=2m,横杆AC由两根10

L亠一I

5JS5-17S

号槽钢组成,材料均为Q235钢,

5-16打入粘土的木桩长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