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不等于实践作文范文word版 12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6904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不等于实践作文范文word版 1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认识不等于实践作文范文word版 1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认识不等于实践作文范文word版 1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认识不等于实践作文范文word版 1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认识不等于实践作文范文word版 1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识不等于实践作文范文word版 12页.docx

《认识不等于实践作文范文word版 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不等于实践作文范文word版 12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识不等于实践作文范文word版 12页.docx

认识不等于实践作文范文word版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认识不等于实践作文

篇一:

论学生作文认识事物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作文认识事物能力的培养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学表达能力的体现,认识能力包含学生对生活经历的理解与认识,文学表达能力是对上述认识生活表现出来的能力,人们习惯称认识事物能力为一般能力,表达事物能力是作文特殊能力,因为前者的能力各科教学都负有培养的能力,后者唯作为教学承担培养的能力。

然而就作文教学而言,前者的能力是控制与影响着后者的能力,谁都承认“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

而是有了“米”才能做“炊”的兴趣,因此,本文就针对学生作文在认识事物能力方面论述一下自已几点见解。

作文,是由“内容”与“形式”两部分组成,实质上认识事物能力是解决学生获取作文内容的问题,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必须强化教学意识性,应从下面三个方面的问题抓起:

(一)有了生活、作文才有源泉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若想写出好文章,必须平时细心观察、多看、多联想、多体会生活,多注重积累素材,要做个有心人,这是语文教师们的共识。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上,教师培养学生挖掘生活的丰富面。

这样写作才会充实。

叶对陶先生说过:

“应该去寻到它(指作文)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

这源头就是充实的生活。

“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才能抒发出真实深厚的情思来,生活充实的涵义,阅历深广,明白得多,有发现的能力,有推断的方法。

”从心理学看,学生的思维规律是以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

有了丰富的生活,才有丰富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才有扎实的基础;生活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也伴随着丰满,这些丰满的感情会体现在学生的作文的字里行间。

因而,生活是学生作文之源,是学生写作文的一个重要基础,生活对学生作文质量,学生作文兴趣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提高学生作文能力,首要是要求学生的生活。

(二)有了认识,生活才起作用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分析:

“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叶老所说的“思、感从何而来,要在实践中获取触发”。

而这“获取”并不等于学生经历过的事物都可以达到“心有所思,情有所感”的。

我们平时总埋怨学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并不是说眼睛没看见,耳朵没听见,而是指看见和听到的无有“思”和“感”。

因为写进作文的材料,是学生对客观生活有“思”有“感”后才能成为作文内容的,所以学生经历的生活,熟悉的事物,不等于认识的生活(事物),要成为认褒生活(事物),必须在教学手段上提供条件,引导学生对所经历生活深化认识,对事物不仅认识其表象,还认识本质,其发展,才能转化成作文材料。

我在教学实验中发现,不少作文基础差的学生,主要症状在于未曾充分认识自已的生活,在接触教师命题后,一筹莫展的是没有材料写。

“吾思冥想“的材料,一旦有了生动有趣的材料,其表达技能学习,就有了兴趣基础,解决是有希望的。

一个六年级没写过一篇相关作文

的学生,面对《假期生活琐谈》的作文题,紧锁眉头,觉得“假期没做过什么特殊事,只是玩了”而无内容可写,其实,他们的假期生活十分丰富,“摸蟹”“捉鱼”“打水仗”等有趣情节,我略为点拨,他认识到了这些生活都是“假期生活”而且是富有情趣的生活。

经点拨,他选定了“套知了“的题材,因为这个题材他们感受最深,也最有趣,很快道出了写作提纲,成功的写出了这篇作文。

从此,这位学生感到作文并不是高不可攀,从而产生了主动追求学习作文的兴趣,他的作文水平就在短期内得到了提高。

此例说明不少学生之所以有了生活却写不出好作文,其原因是他在认识这些生活上有障碍,教师需要结合个别教学,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点拨,启迪学生认识自已的生活,从而转化为作文材料。

(三)有了情感,表达才有激情。

我们都学过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经过同学们阅读,体会老师的分析讲解,感到鲁迅先生的文章,用词是那样准确,语句是那样优美,读来脍炙人口。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

就是因为字里行间充满鲁迅先生对百草园的无限依恋之情,充满了鲁迅先生的真情实感。

我们作文,把自已真情实感倾注到作文里去,只有真才感人,只有真才动人,失去了真,也就失去了作文真正意义。

真情实感是写好作文基础。

我们作文,就是写那些我们经历的,有感受的,触动学生心灵,有意义的人和事,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学

生的思路,发挥学生的想象,把作文写活,写好,写得感人,才能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这记述说明了情感因素在作文智力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当前,学生写作文,由于忽视了引导他们认识事物,从而产生激情。

因而,不少作文是“奉”老师之“命”才写的,并不是学生想写才写的。

当然,考查作文必须是这种性质。

但平时训练应尽力激起学生表达欲望和兴趣,那种“要我写”的作文训练,写不出真情实感。

如写《我的老师》要是学生老师未曾充分认识,没有出于内心写老师,那么,他们的笔下不是干巴巴,便是人云亦云,重复别人赞颂老师的语言。

变学生的“要我写”为“我要写”就要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产生对所写对象的激情,如写《我的老师》笔者在实践指导时,就首先引导学生认识教师,了解老师平时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都在思考,“为什么老师这样什么”时,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从表象进行实质的认识从而老师有了真挚的情感,在这情况下,动笔写《我的老师》字里行间就流露出了真情实感。

从这三点出发,可以下这样结论;提高学生认识事物能力对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意义,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强化教学的意识性。

篇二:

绿色作文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绿色作文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摘要]绿色作文,追求情感的真诚、思想的真实、个性的真切;绿色作文,客观上有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主观上有点石成金的感悟启迪。

本文重点从立足社会实践引进活水,蓄积生活点滴启迪灵性,感悟人生真谛激活灵感这三个方面,阐述社会生活这本无字书和书籍这本有字书是学生作文的绿色通道,是实现作文题材变死为活、变空为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绿色作文探究实践

长期以来,学生怕写作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究其原因:

纵然绞尽脑汁,费尽心计,还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

久而久之,导致了学生为“作文”而作文的心理,任凭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真正动起笔来还是套用“公式”,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

以致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千遍一律,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丧失了应有的灵气和活力。

如何让学生走出作文的形式主义樊笼,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近年来,我尝试了绿色作文教学,让学生表达真挚的情感、真实的思想、真切的个性。

一、立足社会实践引进活水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兴趣是学会作文的敲门砖。

如何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关键在于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

每年的春游、秋游、参观、远足、夏令营、雏鹰假日等一系列社会活动,都是学生作文的绿色通道,它有效实现了作文题材的变死为活、变空为实。

而每当绚丽多彩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学生无不为眼前鲜活的情景所动容。

一旦学生进入到这迷人的情景中,他们的兴趣就会被激发,他们的思维就会被激活,他们的情感就会被唤醒,他们的感悟就会被增强,他们的写作过程就会变得愉快而有效。

而习作练习就在丰富的活水源泉中诞生,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有一位学生在游览了浙江双溪漂流后写下了这样一段真实感人的文字:

?

?

来到漂流场,只见那里绿树葱茏,藤萝摇曳,果然名不虚传。

我和爸爸买了门票便直奔检票处,只见精致的门票上印着双溪漂流的简介,有双溪的方位图,有漂流时的情景图,侧面还有着牛车、漂流、大篷车的字样,很有收藏价值。

到了检票处,那位检票阿姨在我们门票处的牛车、漂流、大篷车给剪了三个小圆洞后便放我们进去了。

我们乘上牛车,只觉老牛迈着坚定的步伐行走在泥泞的乡间小道上,我们在车上晃晃悠悠很舒服,边观赏着两旁的美景,边看着老牛,我们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享受着大自然的无限风光。

到了竹筏漂流场,我们迫不及待地登上了竹筏。

这时,下起了毛毛细雨,我们撑起了雨伞、穿上了雨披。

漂流开始,随着竹筏的漂流,雨中的两岸景色秀丽,林壑优美,空气格外清新,水流缓慢,我们的心情格外轻松,不由地使我想起了一首歌: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沿途我们还看见一些老翁戴着斗笠站在竹筏上钓鱼。

突然,我们看见不远处有两条蛟龙喷发着强劲而有力的水柱,水柱里的水冷不防喷洒到我们头上来,把我们弄的满脸是水,不过我们都兴奋至极,忽然间,竹筏俯冲而下,当时我心里真痛快,真刺激。

艄公措手不及,猛然间,我们的竹筏头“哗啦”一声撞到了沿途的岸边。

幸好我坐在筏头,没事,但坐在后面的爸爸可惨啦!

瞬间成了“落汤鸡”,还好有惊无险。

漂流很快结束,一路上既有紧张又有欢乐。

我们真正找到了旅游的乐趣,领略了无限的风光。

虽然学生的笔触显得稚嫩或笨拙,但它毕竟是学生情感的真实写照。

神奇美丽的大自然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素材,真是活水源源,真情绵绵,有米下锅,作文不难。

然而,引来源头活水并不等于必生绿色作文。

由于学生年龄尚小,认知能力甚浅,难免还会出现空话的现象,我们通过小组互评、集体点评等形式,不断地锤炼学生真挚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二、蓄积生活点滴启迪灵性

生活是学生习作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

充分利用生活中各种机会,各种事物,各种现象,多途径寻找话题、文题,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灵性。

在这方面,于永正老师的做法给了我颇多的启迪。

当开学发新书时,学生都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有的还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封面流露出对新书的喜爱之情。

细心的于永正老师体察到学生的这一心理,便出了《发新书》这个题目让学生写。

所以人人都有话写,写出了真情实感。

我努力效仿于老师的方法,细心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启迪学生的写作灵性。

久而久之,学生也善于蓄积生活点滴,发现生活精彩之处,且乐于及时记载。

曾有一位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

?

那是我上二年级秋冬交季时发生的事情。

有一次放午学,爸爸来校门口接我,那时正有个小贩在卖他的小鸭子,他吆喝着:

“很便宜的小鸭子,快来买哦!

一只1块,两只1块5毛!

”随着人群的涌动,我缠着爸爸给我买一只,爸爸答应了,经过讨价还价,终于商定8毛钱买了一只。

我小心翼翼地捧着那只小鸭子,如同捧着一颗宝珠。

这是一只小鸭子——一只幼小而又冷得发抖的小鸭子,它的身体很小,像鸡蛋那么大。

一张扁圆形的小黄嘴,土黄色的羽毛,放在手心里,暖烘烘、软绵绵,像毛线球似的。

到家了,我和爸爸把小鸭子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铺满棉花的小盒子里,我还特意给小鸭子找了一些食物,它快活地嘎嘎直叫。

第二天早晨,我想看看小鸭子,猛然发现小鸭子已经死了?

?

昨天还那么可爱,摆着它那胖乎乎的身子,而现在却?

?

我不知所措——许久,把它捧起,小心翼翼地把它埋在了一棵桃树下。

这时,天空阴森森的,我抬头仰望着天空,忽然间,我感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

不知不觉中,我流下了悲痛、伤心的眼泪?

?

巴金老人曾讲,打动人心的是真情而非辞藻。

学生的文字虽然很浅薄,却是点点滴滴的积累,实实在在的收获。

他们通过对生活的留心观察,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学生的文字一次次让我震撼:

灵性人人有,死活在开发。

绿色作文,

归根到底,就是学生灵性与个性的自我展现,但教师决不能越俎代庖,只能点石成金。

如何开发学生的灵性,只有以情动情,营造感动,才是开发灵性的关键。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的人。

种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应当是丰富的、热烈的、持久的。

三、感悟人生真谛激活灵感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胸有成竹,才能画出栩栩如生的竹子。

胸无点墨,要想写出具体、生动、形象、感情真挚的文章谈何容易。

于是,我深深意识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首先要让学生自己读书,读自己的书,读自己喜欢的书,这是一条最朴素而又最有效的方法。

语文课上,我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自我感受。

课后,从学生阅读的可行性出发,推荐、指导他们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鲁滨逊漂流记》等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书籍,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

著名教育家巴士卡里雅在《爱的生活》中这样说:

“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

”通过自由的读书,学生的知识经验扩大了,知识面扩展了,认识改变了,感情升华了,方法迁移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

然而,我又发现有些学生虽然也读了很多书,却看不到他们作文水平有明显的长进。

仔细分析,原因在于读书没有得到真正的“内化”。

于是,我又让学生养成搜集、整理资料的好习惯。

每天读一篇文章,做好相应的读书笔记。

为了督促学生多读,多记,更为了让学生相互学习,每天的语文课上进行读书笔记交流。

通过这种方法鼓励学生主动读书、主动积累。

久而久之,学生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

有一位学生在读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后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唐朝诗人贺知章年轻的时候离别了家乡,过了好多年才回来。

随着岁月慢慢地流逝,贺知章年时已高,两鬓的头发虽已花白,但口音没有改变。

当贺知章来到村口时,只见几个小孩正坐在树阴下大声朗读诗文。

贺知章上前有礼貌地问道:

“孩子们,你们好!

请问你们是哪家的孩子?

”几个小孩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声不吭。

贺知章想了想:

那倒也是,我离别家乡已是好几年了!

他们哪里会认识我?

一个孩子好奇地问道:

“请问老先生,您是从哪儿来呀?

”贺知章摸了摸花白的胡须,抬头看了看眼前的情景,挥笔写下: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自主性阅读,为学生作文敞开了又一绿色通道,学生从书本感悟到人生真谛,从而有效地激活了写作灵感。

虽然学生的感悟很浅,但很清澈。

他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读后感,它是名副其实的“借题发挥”。

这所借之题,可以是作品的内容,也可以是作品的形式。

但只要是书中的某一精彩之笔像打火机一样点燃了学生蓄积于心的灵感,便会情思涌动,辞彩焕发,个性纷呈,产生连作者自己也始了未及的佳作来。

教学实践证明,绿色作文,客观上有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主观上有点石成金的感悟启迪。

绿色作文,有效激活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的灵性,提高学生的兴趣。

绿色作文,必将迎来学生写作的春天。

篇三:

作文教学论

作文教学论

日期:

201X-2-89:

15:

00点击数:

1387

杨宇鹏

【摘要】本文从“内容”、“形式”、“题材”的分界以及关系入手,指出写作教学的教学内容的重点应该是作文技巧,而不是“作文内容”、“写作题材”;写作知识的教学不能只采用教师讲的方式,而是运用例文法、活动法进行教学;应该采用先片段作文、再写作大作文的方式,逐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应该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训练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在训练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就应该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素材的基础上产生“艺术发现”,从而让学生的写作变成一种内在表达的需要。

【关键词】作文题材作文内容作文技巧例文法活动法片段作文作文评改艺术发现

作文教学,是一个让老师、学生困惑不已的话题。

老实说,老师们和同学们花费在这上面的时间不可谓不多,但效果却始终无法让人满意。

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非常复杂的。

在这里,笔者想就作文教学中的几个重大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从而改变人们对于作文教学的一些错误的认识,让我们的作文教学呈现新的姿态。

一、关于“教什么”

作文教学的第一个问题,是要解决“教什么”这个问题。

而就是在这个最初的问题上,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开始出现错误。

人们一般认为,作文要教的首先就是作文内容。

学生写作,首先就得有什么可写,所以教师教作文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即要指导学生确定“作文内容”。

而我们认为“作文内容”是根本教不来,也是不可教的。

为什么我们这样认为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明确作品“内容”和“形式”、“题材”之间的关系。

(一)、“内容”、“形式”、“题材”的分界及关系

一直以来,艺术理论是把作品分解成两个部分来对作品进行分析的,这两个部分即“内容”和“形式”。

形而上学把“内容”和“形式”生硬地拆散开来,然后再去探讨它们之间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而这种分析方法,否定了作品“内容”与“形式”的不可分离性。

对“内容”和“形式”统一的问题,黑格尔有过精彩的论断。

黑格尔认为,“没有无形式的内容正如没有无形式的质料一样”,“内容之所以成为内容是由于它包括有成熟的形式在内”,“只有内容和形式都表明为彻底的统一的,才是真正的作品。

”①也就是说,内容是具有形式的内容,形式是具有内容的形式,在真正的作品里面,它们永远是不可分割的。

不存在无形式的内容,也不存在无内容的形式。

内容和形式在作品里面是水乳交融的,正如一个铜板的两面,从这面看是内容,从另一面看则是形式。

当我们感受它时,它是内容,当我们判断它时,它是形式。

唯有形式才具备内容,也唯有内容才具有形式。

因此,从艺术理论的角度讲,我们不能把作品

的“内容”和“形式”拆开,并进一步谈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样,如果我们要界说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划清它们的边界线,我们就必须要借助一个“中介”的概念,这个“中介”概念就是题材。

所谓“题材”,就是经过初步筛选出来的生活材料,它来自生活,因此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明显的材料性质。

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作者运用各种“形式”因素去对“题材”进行深度加工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结果,就是作品的完成。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作品的内容就是经过深度艺术加工的题材,形式则是对题材进行深度艺术加工的独特方式。

一定的题材经过某种独特方式(形式)的深度艺术加工就转化为艺术作品的内容。

如果以上的认识是没有异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逻辑性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作品的内容是作品完成以后才能够确定下来的,在作品完成以前,只存在题材。

当形式还没有完全把“题材”加工完成之前,作品的内容也是不完整的、不确定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的。

因为形式对题材的锻造获得成功之后,内容和形式的美学关系才得以建立,一部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的作品才会诞生。

内容的确定意味着,形式对“题材”的加工完成,题材就隐退到“后台”,内容就呈现在作品的“前台”。

作品内容不是什么别的东西,就是“题材”的“形式化”。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继续推论出这样的观点:

一般而言,作品的“题材”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意释和转述的,而作品“内容”则是不能进行意释和转述的。

“题材”是来自生活的较为客观的材料,因此它可以被很多人拥有和讲述;而“内容”是作者运用各种“形式”(独特艺术加工方法)对“题材”进行锻造的结果,所以即使是针对同一个“题材”,由于作者采用的“形式”各不相同,那么就会得到各不相同的作品“内容”。

如果你硬要意释和转述,那就会破坏既定的内容(因为你的意释和转述实际上是另外一种不同于作品“形式”的“形式”,你的意释和转述实际上是用你的“形式”对“题材”处理的结果),或者你意释和转述的仍然是题材而已。

例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题材就是特洛伊战争,或确切地说,就是阿基里斯的忿怒,但这种意释和转述即使再详尽,也仅仅指出了《伊利亚特》的题材,还不是《伊利亚特》的内容,“因为《伊利亚特》之所以成为有名的史诗,是由于它的诗的形式,而它的内容是遵照这形式塑造或陶铸出来的”。

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题材是“我”在童年时在百草园以及三味书屋的一些生活往事,这是可以加以意释和转述的。

但作品内容是不能够原封不动地重述出来的。

因为它已经经过了形式的锻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有机体,只有靠它本身的全部魅力显示出来,那氛围、那情调、那味道即使在最高明的批评家笔下也无法完全重现出来。

要知道,题材究竟还不是内容,而只是内容的坯料;只有在经过形式的深度艺术加工之后,它才能够转化为作品的内容。

由此可见,作品形式在形成作品内容的时候,无疑是具有重大作用的。

(二)、“内容”、“题材”是不可教的

在对“内容”、“形式”、“题材”的分界以及关系作了一番分析之后,让我们再回到作文教学的第一个问题,即“教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人们似乎存在一个思维模式,即:

要写好作文,最重要的是“写什么”,即写作内容;内容是灵魂,现在学生作文写得不好,关

键是没有内容。

既然是因为没有内容而导致学生作文水平不高,那么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当然是“教内容”。

于是有人认为,作文教学要“教学生生活”,另外一些论者认为是要“教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实际上,“教学生生活”或者“教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都是不对的。

因为这些东西只是作文的“题材”,而不是作文的内容。

作文的内容只有在学生写作完成之后才能够完整和确立,在写作之前,何来“作文内容”?

持上述见解的人,都混淆了“题材”和“内容”这两个概念。

要知道针对同一个“题材”,不同的学生可能会写出完全不同的作文内容来,“作文内容”怎么是可教的呢?

即使硬要教“作文内容”,而学生运用自己的“形式”去展开过后,得到的“作文内容”与教师所说的,也会是不一样。

既然作文内容是在文章完成之后,才呈现完整和确定的,那么,我们怎么可以在学生写作之前去教学生“作文内容”呢?

实际上,人们在谈论“作文内容”,不过是在说“作文题材”而已。

既然“作文内容”是不可教的,那么,“可教的”的似乎就是“作文题材”了。

而实际上,“作文题材”也是不可教的,或者准确地说,教“作文题材”不是作文课、语文课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

因为我们在上面已经指出,“题材”是来自生活的较为客观的材料和素材,这些素材主要靠学生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实践才能够获得。

所谓的直接实践,是指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去积累生活材料,以及丰富思想和情感。

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学习来积累素材就是我们所说的间接实践,当然这种阅读不止是语文书,还包括一切的书籍,这种学习也不只是语文课的学习,也包括其他科目的学习,比如政治、历史、地理等等。

学生只有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人生经历,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在学习的过程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才能够获得丰富而深刻的写作“题材”。

总而言之,写作“题材”的积累主要靠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而不是语文课、作文课能够独立完成的。

“题材”的积累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践,离不开学生本人的成长经历,离不开学生本人思想的成熟与情感的积淀,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是不能够急于求成的。

这也是“教学生生活”或者“教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所在。

(三)、我们要教的是“形式”,即“写作技巧”

那么,作文课到底要“教什么”呢?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区分“写作教学”和“写作”这两个概念。

写作的规律不等于写作教学的规律。

虽然“生活内容”对于“写作”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对于“写作教学”而言,“教学生生活”或者“教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与体验”却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也并不是主要的。

而因为“作文内容”又是完全不可教的,那么,我们作文课的教学重点就只能是“作文形式”了。

当然,“形式”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针对不同的艺术类型,也有不同的内涵。

但是,具体到写作上,就是指立意、构思、结构、语言、叙述、描写、抒情等等的具体手法。

概言之,在中学作文教学上,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写作技巧”的指导上。

假设上述的认识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那么,我们也不能说,我们就解决了作文课“教什么”这个问题了。

因为,即使我们同意我们中学的作文课主要是进行作文技巧的教学,我们也并没有解决这样一些问题:

这些技巧是

哪些技巧?

我们不可能在一次作文训练中把所有的写作技巧都涉及,那么,这些写作技巧的训练应该如何组合成一个训练序列?

现阶段,我

们的语文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