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题Word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6806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0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厦门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福建省厦门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福建省厦门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福建省厦门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福建省厦门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题Word版.docx

《福建省厦门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题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厦门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题Word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厦门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题Word版.docx

福建省厦门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题Word版

厦门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质量检测

历史·必修一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50分)

注意:

1.本试卷包括A卷和B卷两部分.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

2.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

这反映了商代

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D开始确立“家天下”制度

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用分工的原则,使中央政府能维持有效的运作,以管理庞大的帝国。

其中履行监察职责的是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刺史

3.历史学家黄仁宇说:

“(汉代)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仍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

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

”据材料判断,汉代实行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4元代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速说明

A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5.某条约第八款规定: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

平”;第九款规定:

“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

通道无断绝之处。

”这些条款应该出自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6.表l中政权名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B.国共两党由对峙开始走向合作

C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D中国共产党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

7.某学者说:

“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

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文中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B天京变乱的严重内耗

C.小生产者的先天缺陷D.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8.干支纪年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它以60年为一个周期。

在1851年“辛亥”年和下一

个“辛亥”年中,各发生了一次重大的革命运动,对这两次革命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采取暴力革命斗争的形式B都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C.都把斗争矛头直指清朝统治者D都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9.1923年,陈独秀说:

“五四运动乃是在欧战后世界革命的怒潮中和中国城市工业开始发展

中发生的,因此,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

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这新方向便是

社会中最有革命要求的口口口口参加革命,开始表现他的社会势力。

”文中的空格应该是

A.资产阶级B农民阶级C.无产阶级D地主阶级

10图1是曾经在中国大地上广泛流行的一首歌曲。

它最早流行于

A1924~1927年B.1927—1937年

C.1937~1945年D.1945—1949年

11.号外是定期出版的报刊在发行间隔期间,为及时报道重大事件而出

版的一种增刊。

图2的号外所报道的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12.1976年10月中共中央粉碎“四人帮”,胡耀邦随即建议中央:

“第一

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

抓,人心乐开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中与第二条建议相一

致的是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B.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C完成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D.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3.1986年9月,邓小平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的采访时说:

“只要台

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

了。

”材料体现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意图是

A.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B充分尊重台湾历史和现状

C.考虑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D.保障民族关系的稳定繁荣

14.“一切国家都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自由选择它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一主张能够于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写入《关于促进世界和平

和合作宣言》并被亚非国家广泛接受,主要得益于中国提出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B.“另起炉灶”的方针

C.“一边倒”的方针D.“求同存异”的方针

15.图3,70年代共和国建交高潮中,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主要是

A.社会主义国家B.非洲新独立国家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D.中国周边国家

16.2015年12月16日,美国政府宣布向台出售约18.3亿美元的武器装备。

对此,中方向美

方提出严正交涉并决定采取必要措施,中方认为美方严重违背了

A.独立自主原则B.公平竞争原则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分权与制衡原则

1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

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愈益民主化”开始于

A希波战争B.梭伦改革C克利斯提尼改革D.伯里克利改革

18.古罗马法中关于“排放雨水之诉”的规定:

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因单方

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

这一规定

A强调遵循自然规律B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C意在调解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D注重保护私人利益

19.1688年,英国发生宫廷政变,结束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英国人赋予这次政变以

“光荣革命”之名,予以高度肯定,最主要的原因是

A.以不流血的方式达到革命的目的B.建立起对王权的法律约束

C.确立了责任内阁制D使国王居于“统而而治”的地位

20.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均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

代议制的核心是

A.实行民主共和政体B权力的制约与制衡

C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D选举和议会立法

21.北京大学教授钱乘旦说:

“(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

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的政治立场摇摆不定B.一直受到外部势力的阻挠和干涉

C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D.缺乏成熟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22有一种理论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其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D.《四月提纲》的发表

231917年3月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漫画,画中描绘:

自由女神骑在一头熊的背上,右

手高举象征光明与自由的火炬,左手所执的白纸上写着“1776”、“1917”两个意味深长的年

份,周边站着一群对之脱帽敬礼的俄国人。

漫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A《独立宣言》发表B.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C自由女神像落成D.俄国爆发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24俄国共产主义小组中曾有一个女成员写信问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是否可以在俄国

实现,马克思直接回答说不可能。

可是后来的事实恰恰相反,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在俄国

成功了。

其客观原因是

A.俄国资本主义大工业最发达B俄国工人阶级力量最强大

C列宁同志提出了科学的革命理论D.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52分。

其中25题17分,26题19分.27题16分。

25.(17分)古代中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选官制度体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祖当贤,后子孙必显,行虽如桀纣,到(位次)从必尊……以世(世系)举贤,虽

欲无乱,得乎哉?

——《荀子·君子》

材料二(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适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

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三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

——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是哪一种选官制度?

据材料一,分析荀子反对它的原因。

(5分)

(2)归纳材料二中选官制度的演变特点(不得摘抄原文)。

(6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4分)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特点。

(2分)

26(19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屡屡遭受列强的侵略,抗击外来侵略、实现救亡图存是中国

近代史的重要主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

败,使国运发发可危。

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

皮,未触实质。

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

……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1889年~1894年),竟然只舰未添。

原来清

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赶超……日本几乎所有主力舰船都已安

装速射炮。

——罗援《甲午战争惨败的十大教训》

材料二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

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敌顽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

们的民族意识,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才激动了我们的全面抗御、同仇敌忾的精神,我们从

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个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

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大公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战败对中国造成的危

害。

(8分)

(2)材料二发表于哪一历史时期?

你如何理解中国“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个性和不

可分性”'这种觉醒取得了什么成果?

(7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实现救亡图存的两种途径。

(4分)

27(16分)古今中外,制度的创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

问题。

材料一就伯利克里时代来说,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约四万人,其中有二万三干人从军

常驻国外,还有一些人派驻盟国境内任监察官。

留在国内为数不多的公民,老弱病残者不

少,加乏乡下农民和城镇手工业者难以与会(公民大会)。

——刘自成《伯利克里时代新解》

材料二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

材料三《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

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

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就是一套“地域

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麦迪逊语),这种机制实际上是由三个层面的分权制衡关系组成的。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雅典在公民权的法律规定方面有何缺陷?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享有和行使公

民权两方面加以说明。

(6分)

(2)据材料二,归纳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的内容。

说明这种机制

对美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6分)

B卷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8图4到图5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央集权加强B中央官制简化C.君主专制强化D.行政效率提高

29民国学者蒋廷黻曾指出:

“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

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

”下列表述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国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B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

C英国蓄谋已久发动战争D.战争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的差异

30.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

也”。

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

服”。

二者的“剪辫”行为

A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B.弘扬了传统文化

C体现了民主自由思想D.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

31.《历史学家眼里的毛泽东》中记载:

“红一方面军将士的浴血奋战,中央高层的开明、务实,

与各部队首长强烈要求改变被动型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的改组中央和军

事指挥机构,是会议成功的诸要素。

”以下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的矛盾与分歧

c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D将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32《工农兵三字经》中写道:

“人共党,组红军。

打土豪,除劣绅。

废军阀,莫容情。

”该材料所

描述的革命实践是

A开展国民革命运动B.发动南昌起义

C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D.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33.“居黄河上游,北倚贺兰山,南凭六盘山,黄河纵贯北部全境”是对某一区域的地理描述,

1958年10月我国在这里设立省一级地方政府进行管辖,这一地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B.宁夏回族自治区C.广西壮族自治区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4.下列图片所包含的信息能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区域合作”的是

35.克利斯提尼时期,五百人会议向全体公民开放,其职责是向公民大会提供法案,后者每年

约集结四十次以履行其职责。

被提议的法案可能被通过、驳回或者发回五百人会议进行

修订。

这表明

A五百人会议的职责尚不明确B.五百人会议按部落抽签产生

C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达到顶峰D公民大会实为国家权力机关

3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

志皇帝的尊称。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

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该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持普鲁士王国的政治优势B促进德意志帝国的统一

C.保留和坚持君主专制政体D.减少德意志各邦国之间的矛盾

37亚当,斯密在1859年发表的《道德情操论》中主张:

“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

公平和正义。

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

”为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尝试是

A举行里昂工人起义B.成立国际工人协会

C建立巴黎公社D.发动十月革命

四、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30分。

其中38题14分,39题16分。

38.(14分)为了实现依法治国的理想,先进的中国人做了许多努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这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

个人

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

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把我们

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才真能

自由。

——《孙中山文集》

材料二《共同纲领》内容摘要

材料三1954年以后我国宪法的修改历程

请回答:

(1)为了实现材料一中“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的国民志愿.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

临时政府做了什么努力?

有何意义?

(5分)

(2)据材料二概括《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地位。

(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1982年宪法是新中国制定的第几部宪法?

结合所学

知识分析1982年全面修改宪法的原因。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自近代以来,我国宪政建设的历程有什么特点?

(2分)

39.(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总统罗斯福说: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目的日

本兵可以调到其他地区来作战?

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大利亚,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

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罗斯福

材料二1941年5月6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案》亦适用于中国,到1945年9月

3日止,美国给予中国的援助为845亿美元。

——吴景平《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述评》

二战后杜鲁门政府一再延长《租借法隶》,采满足蒋介石的物资需要。

自日本投降日至

1946年10月31日.美国给国民党的租借物资已达七亿八千多万美元。

——王伟《论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援助(1945一1949)》

注:

《租借法案》是美国国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通过的一项法案,目的是在美国不卷

入战争的同时,为盟国提供战争物资。

材料三(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说:

“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

我同

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

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1960年11月4日)

材料四图6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时代周刊》的一幅封面漫画。

请回答:

(1)抗战期间和抗战结束后美国《租借法案》均对华适用,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

指出美国这么做的目的及对中国的影响。

(4分)

(2)据材料三,指出尼克松的对华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促使材料四漫画人物“去北京”的因素。

概述“去北京”取得的成果。

(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美中关系的总体特征。

(2分)

厦门市2015-2016学年(上)高一质量检测评分标准

历史必修1

注意:

试卷由A卷(满分100分)和B卷(满分50分)组成,考试时间90分钟。

A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A

D

A

C

B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A

D

C

C

B

D

A

D

21

22

23

24

C

B

B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计52分;其中25题17分,26题19分,27题16分。

25.(17分)

(1)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1分)

原因:

选官不以品行为依据,只看出身(血缘);容易造成政治黑暗、混乱。

(4分)

(2)历代沿用;不断完善(逐渐规范);趋于公平(公正)。

(6分)

(3)打击门阀士族(豪强宗法势力);扩大统治基础;促进社会阶层间的流动。

(4分)

(4)依据血缘关系世袭到依据学识水平选拔。

(2分)

26.(19分)

(1)原因:

腐败严重;单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疏于国防;军备落后;慈禧挪用军费。

(4分,两点即可。

危害: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4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抗日战争时期。

(1分)

理解: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如答国共合作、两个战场可酌情给分)(4分)

成果:

抗战胜利。

(2分)

(3)彻底地反帝反封建;全民族团结。

(4分)

27.(16分)

(1)缺陷:

只有少数人享有和行使公民权。

(2分)

理由:

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享有公民权(妇女、儿童、奴隶、外邦人不享有公民权);真正能够行使公民权的也只是少数公民。

(4分)

(2)王权不断削弱;议会权力不断扩大。

(4分)

(3)内容:

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度。

(2分)

影响:

有利于美国的长期稳定;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B卷(满分50分)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C

B

A

B

C

B

D

D

A

C

四、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计30分;其中第38题14分,第39题16分。

38.(14分)

(1)努力:

制定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分)

意义:

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是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3分)

(2)作用: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和基本方针、政策。

(2分)

地位:

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2分,答其中一点即可。

(3)第四部。

(1分)

原因:

纠正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分)

(4)过程曲折;循序渐进。

(2分)

39.(16分)

(1)抗战期间:

目的:

牵制日本法西斯势力,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分)

影响:

极大地支援了中国的抗战,为中国坚持长期抗战提供了物质条件。

(1分)

抗战结束后:

目的:

扶蒋反共,遏制共产主义势力。

(1分)

影响:

在美国支持下,国民党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再次陷入战乱。

(1分)

(2)态度:

敌视(反对)新中国。

(1分)

原因: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需要;美国认为中国威胁世界和平。

(3分)

(3)因素:

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破产;美国综合国力的下降;美国霸权地位受到苏联的严峻挑战;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利用中国牵制苏联。

(5分)

成果: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分)

(4)友好合作与矛盾冲突相交替(曲折波动、时好时坏)。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