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标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6511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docx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乡村建设标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docx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序号

建设项目

精品村

达标村

1

民居改造

规划设计内容全面,有较高水平,充分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田园风光;100%的民居住房达到结构安全、基本功能齐全的要求;主要街道100%、村庄整体50%以上的民居达到节能改造标准或整治要求,墙体、门窗、屋顶改造率达到80%以上,达到民居美观大方、结实耐用、冬暖夏凉。

逐步实施危旧房改造,消灭D级危房。

有规划设计,能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田园风光。

具备条件的民居按要求完成节能改造,达到美观大方、结实耐用、冬暖夏凉的效果,初步建立起“四新”应用示范体系。

2

安全饮水

1、供水水量。

规模化联村集中供水工程最高日综合用水定额不低于90L/人.天,单村供水工程最高日综合用水定额不低于60L/人.天。

2、水源工程。

地表水水源保证率在严重缺水地区不低于90%,其它地区不低于95%,地下水水源设计取水量应小于允许开采量;地下水水源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地表水水源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按要求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并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加强水源保护设施的管理维护。

3、供水保证率。

设计供水规模在20m3/d以上的集中式供水工程不低于95%,其他集中式供水工程或严重缺水地区不低于90%。

4、供水水质。

供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并按要求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5、供水管网。

输配水管网布置力求简短、布置合理,便于施工、维护,确保运行可靠;按照《村镇防火设计规范》设置消火栓。

6、供水水压。

单层建筑供水水压不小于0.1MPa,二层建筑供水水压不小于0.12MPa,二层以上每加一层增加0.04MPa。

7、供水方便程度。

应满足全日制供水要求,自来水入户率100%,一户一表。

1、供水水量。

规模化联村集中供水工程最高日综合用水定额不低于75L/人.天,单村供水工程最高日综合用水定额不低于50L/人.天。

2、水源工程。

地表水水源保证率在严重缺水地区不低于90%,其它地区不低于95%,地下水水源设计取水量应小于允许开采量;地下水水源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地表水水源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按要求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并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加强水源保护设施的管理维护。

3、供水保证率。

设计供水规模在20m3/d以上的集中式供水工程不低于95%,其他集中式供水工程或严重缺水地区不低于90%。

4、供水水质。

供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并按要求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5、供水管网。

输配水管网布置力求简短、布置合理,便于施工、维护,确保运行可靠;按照《村镇防火设计规范》设置消火栓。

6、供水水压。

单层建筑供水水压不小于0.1MPa,二层建筑供水水压不小于0.12MPa,二层以上每加一层增加0.04MPa。

7、供水方便程度。

采用集中式供水,日连续供水不低于12h,自来水入户达到90%以上,有条件的地区一户一表。

偏远山区和牧区可到集中供水点。

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20分钟,取水的垂直距离不超过100m,水平距离不超过1km。

3

街道硬化工程

村内街道街巷硬化率达到100%,主街道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小街巷突出农村特色,村内整体路网布局合理。

街巷全部实现亮化,主街道照明设施距离不大于40米,方便农民夜间出行。

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电网,实现安全稳定用电。

村内线路整齐有序,实现电话、宽带通达,有较好的服务质量。

村内主街道硬化率达到100%,小街巷基本硬化,出行方便,路网布局合理。

村内主要街道全部实现亮化,照明设施距离不大于60米,方便农民夜间出行。

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电网。

村内线路整齐有序,实现电话、宽带通达,有较好的服务质量。

4

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

推进农村旱厕改造,采用双瓮漏斗式、三格化粪池式等卫生厕所,实施粪便无害化处理,农户改厕实现全覆盖。

组建服务队,每300户配备l台渣液清理车,建立农户缴费、专业人员清掏的市场机制。

推进农村旱厕改造,采用双瓮漏斗式、三格化粪池式等卫生厕所,实施粪便无害化处理,农户改厕率达到85%以上。

5

“三清一拆”和垃圾治理

完成“三清一拆”(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和路障、清庭院,拆违章建筑)任务目标,大街小巷干净通畅,房前屋后整齐清洁,无积存垃圾、乱堆杂物和残垣断壁。

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实现常态化,全村100%家庭庭院卫生状况实现根本改观,50%的家庭达到美丽庭院标准,20%的家庭达到精品美丽庭院标准。

建立完善的村庄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日常保洁有专人负责,运行资金有保障,垃圾收集清运及时,生活垃圾做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完成“三清一拆”(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和路障、清庭院,拆违章建筑)任务目标,大街小巷干净通畅,房前屋后整齐清洁,无积存垃圾、乱堆杂物和残垣断壁。

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实现常态化,全村90%家庭庭院卫生状况实现根本改观,30%的家庭达到美丽庭院标准,10%的家庭达到精品美丽庭院标准。

建立完善的村庄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日常保洁有专人负责,运行资金有保障,生活垃圾清运及时,得到有效处理。

6

污水治理

采取集中或分散处理的方式,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施覆盖率不低于80%、运行率不低于90%,污水处理率不低于90%,经过处理后的水质应达到河北省《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DB13/2171--2015)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根据村庄实际及农民意愿,因地制宜,采取集中或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对村庄生活污水进行治理,街道、学校和集镇等公共场区,杜绝污水乱倾滥流现象。

具备建设条件的农户都要纳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范围。

7

村庄绿化景观工程

1、总体绿化。

认真遵循“立体绿化、彩色绿化、多树种绿化”原则,做到“增绿”与“添彩”并举,四季有景、三季有花、绿量厚重、层次丰富、景观优美,形成“村周森林化、村内园林化、街巷林荫化、庭院花果化”景观效果。

坝上地区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2%以上,山区、丘陵区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7%以上。

2、村周围绿化。

村周围宜林地全部绿化,闭合度达到85%以上,实现村在林中的绿化效果。

3、街道绿化。

街道宜绿化部分全部绿化。

村内主次干道按花乔木+灌木型、乔木+绿篱型、花灌木+攀援植物型等模式进行绿化美化,乔、灌、花搭配,做到四季有景、三季有花。

4、庭院绿化。

村内90%以上的农户和单位的庭院及房前屋后适宜绿化的地方全部绿化。

50%的农户和单位的庭院按林果型、乔木+花灌木+藤本型、藤架式立体绿化型等模式进行绿化,形成花果飘香、居所优美的生态经济型庭院。

5、隙地绿化。

村内废弃宅基地等空闲隙地宜绿化地段全部绿化,绿化率100%,绿化树种以乔木和乡土树种为主,错落有致、疏密有度、长势良好,生态环境优美和谐。

6、路渠堤塘绿化。

村边道路、坑塘、沟渠、河堤宜绿化地段按照生态经济型、生态自然型、亲水休闲型等模式进行绿化美化,绿化率100%,实现了路渠风景化。

7、公园绿地建设。

公园、绿地总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率65%以上。

乔灌花草搭配合理,景观效果好。

1、总体绿化。

以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绿化为重点,积极开展村庄绿化,建设生态宜居家园,基本实现“村内有绿地、院内有花果、路渠有绿荫、四旁有树木”的村庄绿化格局。

坝上地区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山区、丘陵区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2、环村绿化。

利用村边荒地、荒滩和环村路,选择生长快、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的树种,营造2行以上的村庄林带。

3、街道绿化。

街道宜绿化部分全部绿化。

主要街道两侧各栽植一行适宜的乔木或花灌木;道路两侧有高压线等设施的选择小乔木或花灌木。

4、庭院绿化。

80%以上的农户和单位的庭院及房前屋后适宜绿化的地方,根据当地居民生活习俗全部栽植上适宜的乔、灌、花、藤本、草本等植物。

5、隙地绿化。

村庄内空闲隙地适宜绿化的地段全部绿化。

6、路渠堤塘绿化。

村边道路、坑塘、沟渠、河堤宜绿化地段绿化率达到85%以上。

7、游园绿地建设。

有条件的村,结合群众娱乐、休憩健身活动,逐步建成中心绿地和小游园。

8

特色富民产业

依托当地资源和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生产条件,着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特色工贸、家庭手工业、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等特色富民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村集体收入显著增加,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省农民平均水平110%以上。

依托当地资源和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生产条件,着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特色工贸、家庭手工业、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等特色富民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村集体有一定收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省农民平均水平的70%以上。

9

农村电子商务网点建设

服务网点面积20平米以上,有专业的服务人员,门脸标识规范美观,店内有电商服务流程,网购设施设备完善,电商服务功能3项以上。

服务网点设在其它农村流通站点内,电商服务区域有兼职的服务人员;有明显的门脸标识,有基本的网购设施设备;有基本的电子商务购物服务功能。

10

清洁能源利用

80%以上的农户使用电能、太阳能、天然气、液化气、生物燃气等清洁能源;推广使用高效清洁燃烧炉具减少燃煤消耗。

60%以上的农户使用电能、太阳能、天然气、液化气、生物燃气等清洁能源;推广使用高效清洁燃烧炉具减少燃煤消耗。

11

乡村文化建设

村民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规模较大,有规范统一制式标牌,建有两委办公室、村民活动室、卫生室、村史馆(室)、农家书屋、互助幸福院等,硬件设施一流,规章制度健全、服务功能完善;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办落实到位,群众满意度高。

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建筑、附属设施建设等符合《河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按照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农村幼儿园分类评定标准》(冀教基[2009]61号),学前教育达到农村示范性幼儿园办园标准。

村庄标识能体现村庄建筑和文化特色,村内路牌、门牌、设施标牌设置标准规范、精细美观;整治临街建筑立面和标语广告,建设专门广告栏;文化墙绘制面积在150平方米以上;新建或完善高标准文化广场,文化体育设施齐全,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举办村民讲习所,参训率达到95%以上;健全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全面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五好文明家庭”、“美丽庭院”、“最美家庭”等创建评选活动,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高标准建设功德榜、功德录、小喇叭,大力宣传好人好事,群众参与率达到90%以上。

村民中心建筑面积不低于90平方米,建有两委办公室、村民活动室、卫生室、农家书屋、互助幸福院等场所,硬件设施达标、规章制度基本健全,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坚持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基本落实到位,群众满意度较高。

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建筑、附属设施建设等符合《河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按照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农村幼儿园分类评定标准》(冀教基[2009]61号),学前教育达到农村二类以上(含二类)幼儿园办园标准。

有村庄标识,有条件的村内设置街巷、楼院门户设施标牌;对村内主要街道、公路两侧的墙壁统一整饰,文化墙绘制面积在20平方米以上;有条件的村可新建文化广场,配套必要的体育器材,经常开展文体活动;举办村民讲习所,参训率达到60%以上;健全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全面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五好文明家庭”、“美丽庭院”、“最美家庭”等创建评选活动,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建有功德榜、功德录、小喇叭,坚持宣传好人好事,群众参与率达到70%以上。

12

基层组织建设

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牢固,政治引领功能强;村“两委”班子健全,能出色完成上级党委交办的工作任务,群众满意度高;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会议、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四位一体”治理架构健全完善,作用发挥明显;党员结构合理,服务发展、服务群众能力强,注重村级后备干部和农户致富示范带头人队伍建设;高标准落实“三会一课一服务”、“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党务村务财务公开透明,群众信服。

村“两委”班子健全,能够基本完成上级党委交办的工作任务,群众满意较高;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会议、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四位一体”治理架构健全完善,运转正常;圆满完成发展党员指标,储备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农户致富示范带头人;按要求落实“三会一课一服务”、“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党务村务财务公开透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