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对传统电信业务的冲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6486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信对传统电信业务的冲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微信对传统电信业务的冲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微信对传统电信业务的冲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微信对传统电信业务的冲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微信对传统电信业务的冲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信对传统电信业务的冲击.docx

《微信对传统电信业务的冲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信对传统电信业务的冲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信对传统电信业务的冲击.docx

微信对传统电信业务的冲击

微信对传统电信业务的冲击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当手机网民在2012年首次超过传统PC网民的时候,就宣告了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在这个不断追求轻量化、社区化的信息时代,从传统网络环境下移植到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微信为代表的OTT应用的推出及强势推广,恰到好处的迎合了当下移动互联网用户对移动即时通讯与社交的需求。

以小米米聊、腾讯微信为代表的此类应用快速发展,短期内便获得千万量级的用户。

经过2011年大幅度增长后,以微信为代表的此类应用在2012年上半年的使用率开始趋于平稳。

2013年10月,微信的注册用户更是达到了6亿,其中包括1亿海外用户。

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Analy-tics预测,全球运营商的短信业务在2012年达到峰值后将逐年下降,2017年全球短信业务将比2012年下降约130亿美元,而OTT消息类业务在移动消息业务量中的占比将超过40%。

所以在这样一个传统电信业务特别以短信业务和语音通话业务为代表的逐步走向衰落的大环境中,微信很大程度的冲击了运营商并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进入且把控了市场,这对运营商而言自然是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两方博弈在所难免。

1.2研究意义

目前,微信已经赢得了上亿用户的青睐。

作为一种“移动即时通讯+移动社交”的新型传播媒介,微信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

它在信息传播方式上进行创新,打通了手机通讯录与微博和QQ之间的障碍,使人们的社交网络从原有的“弱关系网”开始向基于手机通讯录的“强关系网”转变,满足了当下用户们移动社交的新需求。

而正因如此,运营商企业务必加紧重视,制定出合理的战略一应对急剧变化的大环境。

因此,分析微信对传统电信业务的冲击因素、作用效果、影响程度以及研究运营商应当作出的反映和决策也成为学界备受关注的热点。

这将是一项非常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1.2.1理论意义

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又一次深刻的塑造着一个新的媒介环境,同时也又一次的对传统的传播学理论带来了挑战。

特别是对近年来快速涌现的各种新兴移动互联网应用,学界虽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但依然存在许多没有涉及到的空白领域,以微信为典型代表的此类应用便是其中一例。

现阶段虽然人们对其关注与日俱增,但总体来说,有力度的相关研究尚显不足。

因此,从这点上的意义来说,当下对微信进行研究,可以填补相关研究的一区空白,从而吸引更多的学者来关注到这个领域中。

1.2.2现实意义

当前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竞争日趋激烈,搞清微信等OTT应用急速发展的原因、趋势,针对具体情况理性做出战略决策,是网络运营商最迫切的需求。

如何从竞争与合作的角度为运营商提出合理建议,促进市场良性发展,多方受益,将是本研究的直接目标与现实意义。

第二章微信及传统电信业务概述

2.1微信概述

2.1.1微信的概念与特征

微信是腾讯公司向用户提供单人或多人参与的跨平台的通讯工具。

在可以发送文字、图片、视频等的基础上,研发推广涉猎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游戏、音乐等多种功能。

微信是一款免费的、可即时通讯的移动社交类软件,只有下载特殊聊天表情或者购买游戏道具时才会生成资费。

其登陆有两种:

一种是借助手机号,一种是借助QQ账号,运行时产生的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代为收取。

微信的功能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免费移动通讯”

“免费”一直是微信吸引国内用户的一个重要特点。

长期以来,国内移动通讯市场被几家巨头公司所垄断,不合理的收费模式导致的高额通讯费用始终在人们的消费支出中占据过高比例。

微信的出现,正好迎合了时下手机用户降低通讯成本的“刚性需求”。

智能手机用户利用微信,仅需少量流量就可随时随地与他人通过语音、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进行通讯。

微信跨过了通信运营商,克服了长途、漫游的障碍,其近乎免费的通讯服务对传统的移动通讯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2.弹性式社交

弹性社交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社交网络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的color公司推出的color应用。

与现有的基于强关系(人人网等)和公众关系(新浪微博等)的SNS不一样,弹性社交主要体现在社交关系的变化和不确定上,它打破了传统处于稳固状态下的社交方式,使人们可以基于相同的时间、相同的空间及相同的兴趣话题来进行社交。

弹性社交是社交网络和移动设备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它具有移动性和即时性的特点。

微信在强关系的基础上,对弹性社交也进行了很好的开发,微信中的“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雷达加朋友”及“扫一扫”等功能都可以用来建立弹性社交网络,通过这些功能,微信用户可以随时与周边的人建立起一个临时的社交网络,而这个社交网络中的每一个点(用户)都会随着位置的移动而发生变更。

这种性社交网络,使微信用户的社交变得更加即时、便利、广泛和活跃。

3.LBS、二维码与O2O

通过加入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Service,LBS)技术,微信使移动互联网线上与线下(OnlineToOffline,O2O)的生活很好的结合了起来。

微信使用了LBS技术的功能主要有“附近的人”,“摇一摇”及“漂流瓶”等,通过这些功能,微信用户可以很方便的从手机移动互联网转移到现实生活中进行交友,工作,消费等。

例如,通过“附近的人”这一功能,微信用户可以向在同一时间处于统一地理位置的其他用户发出交友、寻求帮助等信息。

商家则可以利用这一功能发布各种促销信息,吸引周围的人来进行消费。

此外,微信中的“位置签名”及运用到二维码技术的“扫一扫”功能也可以被商家用来作为自己的营销手段,例如,利用二维码技术,商家可以设定自己品牌的二维码,微信用户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商家的二维码后可在线上获得相应商家的优惠与折扣信息,而到线下进行消费

2.1.2微信的发展

基于国内庞大的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微信在推出以来迅速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

2014年3月,微信用户已突破5亿人,活跃用户也突破2亿人,而且这个数字仍在以数十万级的速度增长。

特别是在2015年春节期间,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而在春节联欢晚会期间使用摇一摇互动总量达110亿次,说明微信已经在国内有较高的流行度。

随着微信的功能不断完善,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7月,在所有移动社交类软件的有效使用时间调研中,微信占到了54.5%,霸主地位已然形成。

详情见下表。

表1微信新增功能图

版本

更新日期

新增功能

微信1.0

2011.01.21

发送文字、图片和更换头像

微信1.1

2011.03.10

打通微信、备注名称、通讯录会话列表搜索

微信1.2

2011.03.21

支持多人会话

微信1.3

2011.04.06

支持发送表情

微信2.0

2011.05.10

语音对讲、照片滤镜、QQ邮箱提醒

微信2.1

2011.06.08

通讯录好友、分享微信号、隐私位置

微信2.2

2011.06.30

QQ离线消息、好友推荐及验证

微信2.5

2011.08.03

查看附近的人、视频通话、语音记事

微信3.0

2011.10.01

摇一摇、漂流瓶、通讯录助手

微信3.1

2011.10.27

文字语音切换、听筒模式

微信3.5

2011.12.20

二维码、自定义表情、动画表情、自定义背景

微信4.0

2012.04.19

相册、朋友圈、开放接口、地理位置、群发

微信4.2

2012.07.19

视频聊天、网页版、朋友圈回复

微信4.3

2012.09.05

摇一摇传图、解绑手机号QQ号、动画表情下载、扫一扫

微信4.5

2013.02.05

多人语音实时聊天、摇一摇搜歌、语音提醒、位置导航

微信5.0

2013.08.05

折叠公众账号、游戏中心、表情商店、升级扫一扫、支付

微信5.1

2013.12.20

群人数提升、充话费、长按购买表情可预览、消息草稿

微信5.2

2014.01.26

共享实时位置、增加多项生活服务、查找聊天记录、图片墙

微信5.3

2014.05.08

相同数字入同一群、收藏多条聊天消息、外文可翻译

微信5.4

2014.08.14

识别图片二维码、面对面收钱

微信6.0

2014.09.30

微信小视频、微信卡包、钱包手势密码、游戏中心改版

微信6.1

2015.01.19

发微信红包、保存小饰品、搜索朋友圈内容和附近餐馆

2.2传统电信业务概述

2.2.1传统电信业务的概念

电信传统业务主要是指依托传统电信技术开发出来的、技术层次较低、应用时间较长的电信业务,是我国电信业务的主体性组成部分。

它包括传统的电报、传真、固定市内电话、长途电话业务、传统寻呼业务等等。

2.2.2传统电信业务的现状

传统固定电话用户减少趋势加剧,固定话音不断面对移动话音、互联网OTT业务的多重替代和冲击,固定电话通话量继续呈下降趋势。

第三章微信对传统运营商的冲击

伴随着微信等的快速崛起,运营商短信、彩信、语音等传统业务正面临巨大冲击。

由于微信在交互页面等方面的大胆创新,其用户体验丝毫不逊色于用户量很大的手机QQ,许多移动流量正由手机QQ向微信转移,这也迫使手机QQ“微信化”。

微信与手机QQ的“左右手互搏”,也激发了手机QQ的创新,目前微信和QQ在移动端已经不仅仅是社交软件,更是用户流量的入口,微信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庞然大物,连接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互联网。

但在本章中我们将重点分析微信对传统运营商的冲击。

微信对于运营商冲击最严重的时期,将是我们的研究重点,在这里,我们将其简化为一个包含重点功能的版本,即用户量巨大、用户粘性十足的社交平台。

我们将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是研究微信对于传统运营商短信和彩信业务的冲击,其次研究微信对语音业务的冲击。

3.1对于短信和彩信业务的冲击

2011年,在我们的移动设备还是2G设施的时候,对于运营商来说,那是最好的时代,三大运营商垄断所带来的利益蛋糕分都分不完,那也是最坏的年代,因为,运营商们下一步,就是技术升级的自杀,这个时代可能是它们衰亡的开始。

微信发布时间为2011年1月21日,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微信主要

影响的是运营商的点对点短信业务(数据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部):

图1短信、彩信业务

(一)

截至2013年7月,点对点短信业务量占比不足一半,彩信业务量持续高速增长。

在企业短信平台短信量的拉动下,1-7月,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5390.6亿条,同比增长2.8%,比去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

其中,点对点短信量2671.5亿条,同比下降11.8%,占移动短信业务量的比重首次不足50%,由去年同期的57.0%下降至49.6%。

受移动互联网应用冲击,增值企业短信量快速下滑,同比下降21.9%。

彩信业务量呈月度波动上升状态,1-7月移动彩信业务量532.2亿条,同比增长36.4%,比去年同期提高22.1个百分点。

其中,点对点彩信量32.3亿条,同比增长15.7%,在移动彩信业务量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8.0%下降至6.1%。

短信衰亡的声音传出已久,而实际上,衰亡的步伐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大。

即使在2013年,虽然点对点短信发送量加剧下滑,但是端口类短信发送量仍从2012年的3972.9亿条增加到4603.3条。

图2短信、彩信业务量

(二)

但从2013开始,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向微信平台,截至2013年11月注册用户量突破6亿,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

与此同时,传统运营商的短信和彩信业务开始了断崖式的下跌。

2013年至2014年7月,移动电话用户月均短信发送量不足40条,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占比降至4.5%。

微信等OTT业务对传统短信、彩信等消息类业务的替代作用持续加强。

1-7月,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仅有4436.6亿条,同比下降17.7%,其中由移动用户主动发起的点对点短信量保持快速下滑趋势,同比下降18.7%,占移动短信业务量比重降至48.9%。

彩信业务量仅有371.3亿条,同比下降30.2%。

月户均点对点短信量、彩信量达到38.9条、2.1条,其中月户均点对点短信量同比下降19.5%。

移动短信业务收入持续下滑,同比下降12.8%,收入规模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3%降至4.5%。

图3短信、彩信业务量(三)

图4短信、彩信业务量(四)

2014年至2015年7月,移动短信业务量收同步下滑,移动彩信量保持微增长。

移动短信业务受互联网应用业务替代影响继续下滑,1-7月,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完成4188.7亿条,同比下降5.6%,比1-6月同比降幅扩大0.9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收窄12.1个百分点。

由移动电话用户主动发起的点对点短信量同比下降21.6%,占移动短信业务量比重下降至40.6%,比上年同期占比下降8.3个百分点。

移动彩信业务量同比下降0.2%,比1-6月同比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发送总量370.6亿条。

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完成239.97亿元,按可比口径测算同比下降9.8%,较1-6月降幅扩大1.3个百分点。

2015年至2016年9月,移动短信业务量降幅收窄,移动彩信量继续下滑。

受互联网应用业务替代影响,移动短信业务继续下滑。

1-9月,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完成4971亿条,同比下降6.7%,降幅比1-8月收窄0.6个百分点。

其中由移动电话用户主动发起的点对点短信量同比下降29.9%,占移动短信业务量比重下降至30.1%,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10个百分点。

移动彩信业务量同比下降10.9%,降幅比1-8月收窄0.2个百分点,发送总量421亿条。

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完成278亿元,同比下降10.2%。

短信和彩信业务在微信普及之后,迅速跌落神坛,对传统运营商的短信业务,尤其是用户主动发起的短信业务形成了毁灭打击,究其原因,还是用户主动放弃短信平台,相对于短信和彩信,微信有明显的资费优势:

1M流量可以发送约1000条文字消息或15分钟语音,办理流量包月的用户往往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流量;另一方面,只需一个无线路由器便可将固网变成无线网,在无线网环境下使用微信,不走移动运营商的3G或2G流量,不需要向运营商额外交钱,使用微信发信息几乎是零成本。

但对于运营商而言,短信和彩信业务的大败退,仅仅是传统业务受到打击的开始。

3.2微信对于运营商语音业务的冲击

以往大家对微信的印象就是对讲机,你说一句,传过去,对方说一句,再传过来,交流时总有迟滞,只能相当于语音短信,用户体验不高。

而“实时对讲”推出后,语音已经可以做到随时传递,虽然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人说话,但用户体验已经进了一大步,与语音通话已经没有实质的区别。

微信实际上利用移动运营商的管道建立了自己的免费话音业务,这将对运营商传统的话音业务构成“致命冲击”。

近年来,移动短网络传输速度的高速发展也催生了微信中语音通话和视频通话,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但运营商正在逐步沦为“管道工”。

我们先来看2G时代逐渐转向3G时代的过程中,运营商语音业务受到微信

语音聊天和“对讲机”功能的冲击:

图5语音业务

(一)

2013年至2014年7月,移动话音业务量和用户增长持续失衡,移动本地通话量受冲击明显。

1-7月,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17074.6亿分钟,同比增长2.1%,分别比上年同期、1-6月下降3.5、0.1个百分点。

其中,移动本地和移动长途去话通话时长同比增长1.7%和3.3%,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3.8、2.6个百分点。

移动话音业务量和用户增长继续呈现失衡状态,但增速差距由1-6月的5个百分点缩小至4.4个百分点。

每用户月均贡献的移动语音业务量与上月持平,但同比持续下降,移动本地去话MOU值为149.9分钟/月·户,移动长途去话MOU

值为45.5分钟/月·户,同比分别下降6.3%、4.9%。

图6语音业务

(二)

2014年至2015年7月,移动通信开始逐渐步入4G时代,移动电话通话量持续下滑,国内漫游通话量增速继续回落。

受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放缓和互联网应用的持续冲击,1-7月,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完成16654.1亿分钟,同比下降2.5%。

国内非漫游通话时长降幅与上月持平,国际和港澳台漫游通话时长降幅扩大,同比下降7.4%、9.1%,分别比1-6月扩大1.6和1.8个百分点;国内漫游去话通话时长则继续增长,同比增长3.1%,比1-6月下降0.3个百分点。

移动电话通话量和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趋势继续反转,虽然移动电话用户数仍保持微增长,但移动电话通话量已连续七个月同比负增长。

图7语音业务(三)

自2015年至今,移动通信全面步入4G时代,移动电话通话量持续下滑,国内漫游通话量增速呈回落态势。

受移动互联网应用替代等因素影响,1-9月,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完成2.11万亿分钟,同比下降1.2%。

其中,国内非漫游、国内漫游、国际漫游和港澳台漫游通话时长分别同比下降1.3%、0.04%和16.7%和13.9%。

微信发布至今,一直都是运营商的心头之痛,甚至没有比较好的应对措施,微信对于运营商的全面冲击,使得传统运营商的收入持续下降。

接下来我们会研究运营商的应对之道,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第四章运营商对微信冲击的应对策略

4.1竞争方面

4.1.1开发自有应用

运营商自有业务的发展,可以深度融入传统电信业务,包括同时使用互联网通道与短信通道传输信息,确保信息的及时到达,通过电话网络,实现更清晰的语音传递,通过定制终端,将业务本身与手机通信录直接融合。

(1)运营商可在移动终端中预装自有互联网业务,提供业务支持。

如西班牙Telefonica、英国Vodafone、法国Orange、意大利电信和德国电信等于2012年推出富媒体Joyn,用户能以私密安全的方式交换图片和视频,无需考虑双方使用何种网络和设备。

(2)小额支付业务。

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载体,手机支付必然在所有移动互联网支付手段中具有先天的优势,这就为电信行业小额支付业务带来了新的机遇。

如电信开发的“翼支付”,支持电信用户日常支付。

(3)打造自己的应用商城。

为了应对移动互联网业务,中国移动成立了9大应用基地,甚至组建自己的互联网公司来打造移动应用商城。

4.1.2对互联网公司收费

运营商可重新评估基础电信资源的消耗情况,除了原有的带宽和存储空间租用费,也可将消耗的信令资源纳入。

如欧洲运营商对消耗巨大网络资源的Facebook和Twitter等公司收取网络建设和优化费用。

4.2合作方面

4.2.1业务绑定

传统的包月业务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早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电信用户的需求,因此,电信行业可以与互联网企业达成合作,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对于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这样将对运营商培养用户使用流量习惯、拓展流量经营具有积极作用。

如中国移动推出互联网权益特惠包,用户花19元便可享受1.7G流量套餐,大大有利于维持存量用户,并吸引新用户。

阿里巴巴与国内运营商合作,在部分地区为手机上使用阿里巴巴旗下手机淘宝、来往、天猫等客户端的客户提供最高2G/月的免费客户端流量。

付费主体从个人转向OTT服务商后,将鼓励用户更多使用OTT服务,而运营商将个人用户转化为企业用户,也确保了收入的稳定性。

如今短彩信业务已经无法与QQ和微信抗衡,运营商可以与腾讯合作,在自己的数据服务计划中捆绑腾讯的业务。

如联通和微信共推“微信沃卡”,用户有“群组特权”、“支付特权”,扩大了运营商的服务内容,帮助双方开发出新的收入模式。

4.2.2基于微信平台开展营销活动

(1)客户服务

在微信上建立客服系统,利用微信渠道集中用户,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系统给用户提供服务和业务资讯,促进用户再次使用和购买业务,通过微信支付,进一步提升了客户服务在线缴费的方便性,使客户服务业务更加完善。

(2)活动营销

以活动优惠以及可扩散的活动传播模式将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以活动的方式聚集到微信公众平台,并针对不同客户定期举办不同活动来黏住老客户激活新用户,而这些活动往往是带有分享和传播性的,例如采用让利的方式举办相关活动,并要求用户以分享的方式参加,从而形成巨大的扩散效应,从而对销售产品进行有效的促销宣传。

(3)产品展示

将产品以多样的形式用微信公众号呈现在用户面前,让用户通过不同渠道去了解和使用,并得到用户的认可产生采购意向,通过多渠道的方式让用户去了解产品优势,不直接获取利益,而从中获得宣传途径。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首先,以微信为首的OTT业务虽然对电信运营商的业务的市场有所冲击,但无法提供能够匹配后者提供的商用级服务,且微信在安全、服务质量保障方面与传统电话网仍有较大差距。

因此,以微信为代表的OTT业务对运营商业务的冲击有限,短期内不会动摇其在电信领域的根本地位。

其次,OTT业务的战略目标不是传统电信服务,用户对两种业务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需求。

微信难以兼顾公众市场和行业市场,其真正竞争对手和目标是用户规模潜力庞大的产品,例如阿里巴巴等有巨头背景或投资的产品“来往“。

因此,微信为代表的OTT业务和传统运营商提供的业务是可以共同存在的。

最后,由于近年来OTT业务的迅猛发展,不断更新版本增强优化功能,这也会刺激传统业务的发展。

不仅如此,运营商可以从OTT提供的服务中获得利益。

因此,二者可以良性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可以想象,在当今技术发展与用户需求的驱动下,电信行业必将走向网络化的时代。

未来,人们都将能平等的接入网络,未来的宽带将结合光纤的速度与无线的便捷,云技术将运用于各处,数字时代的洪水将冲击传统。

未来的时代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电信运营商必须结合自身的优势,规避自身的劣势,来夺取未来通信世界的制高点,而微信是后发先至,但是未来的路是向左向右,盈利模式的路在何方,三大运营商联手夹逼下该如何应对这才是微信所应该考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